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早期应用静舒氧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及其安全性,为脑梗死的综合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12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高压氧组和静舒氧组,3组均按常规治疗配合康复训练,静舒氧组加用静舒氧治疗,每次250mL,2次/d,10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高压氧组加用高压氧治疗,将患者置于高压氧舱中,0.2MPa,1h/次,1次/d,10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对照组不进行静舒氧及高压氧治疗。应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NFD)程度评分、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和Bather指数对3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和ADL进行评价。结果:各组治疗后运动功能和ADL能力评分均有增高,NFD减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组间比较以静舒氧组改善最明显,治疗后FMA评分:上肢(38±9)分,下肢(75±10)分,Barthel指数(83±8)分,高于高压氧组:上肢(29±8)分,下肢(60±10)分,Barthel指数(74±10)分;NFD评分:静舒氧组(13±6)分,低于高压氧组(17±6)分(P<0.05);而高压氧组治疗后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又明显高于对照组,NFD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应用静舒氧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及ADL,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高压氧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为脑卒中的综合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12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高压氧组,两组均按常规治疗配合康复训练,高压氧组同时加用高压氧治疗,应用Barthel指数对治疗前后进行ADL评分,运动功能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评价。结果 两组治疗后ADL评分和FMA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高压氧组优于对照组。高压氧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74&;#177;10,对照组52&;#177;24,两组比较t=6.5,P&;lt;0.0l;高压氧组治疗后上下肢FMA评分分别为29&;#177;8,61&;#177;9,对照组为18&;#177;9,40&;#177;12,两组比较t=7.1,11.1,P&;lt;0.0l。结论 高压氧治疗可提高脑卒中患者的ADL和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丁咯地尔(buflomedil)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82例康复科住院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在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丁咯地尔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2例,给予丁咯地尔150~200mg静脉滴注;对照组40例,给予血栓通15~20mL静脉滴注。上述药物均1次/d,连续15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NFD)程度、Fugl-Meyer运动功能(FMA),ADL能力Barthel指数(BI)等量表进行评定。结果:NFD评分:治疗组治疗后为(16.7&;#177;6.4)分,明显低于治疗前(24.2&;#177;5.5)分(t=5.77,P&;lt;0.01)和对照组治疗后(20.1&;#177;7.2)分(t=2.27,P&;lt;0.05);FMA评分:治疗组治疗后为(66.5&;#177;8.1)分,明显高于治疗前(36.8&;#177;7.2)分和对照组治疗后(45.7&;#177;9.3)分(t=1778,10.83,P均&;lt;0.01);BI评分:治疗组治疗后为(79.4&;#177;9.5)分,明显高于治疗前(45.7&;#177;8.9)分和对照组治疗后(58.3&;#177;8.6)分(t=16.77,10.55,P均&;lt;0.01)。丁咯地尔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6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53,P&;lt;0.05),结论:丁咯地尔治疗恢复期脑卒中患者的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自动输氧器(静舒氧)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观察静舒氧对患者血液黏稠度和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脑系内科2003-10/2004-06收治的168例无严重心、肺、肝、肾损害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肌力≤3级和肌力&;gt;3级分为轻症及重症两类,并随机编入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常规治疗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组加用自动输氧器(静舒氧)治疗,250mL/次,1次/d,10d为1个疗程,使用一两个疗程;治疗前后监测血液黏稠度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改良SSS)评分,以评判疗效。结果:血液黏稠度与病情严重程度无关;两组患者血液黏稠度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O.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lt;0.05);改良SSS评分治疗组重症患者治疗前为28.9&;#177;7.0,治疗后为16.0&;#177;4.0,轻症患者治疗前为8、8&;#177;4.3,治疗后为3.6&;#177;3、4,对照组重症患者治疗前为26.9&;#177;6.6,治疗后为19.9&;#177;7.2,轻症患者治疗前为9.0&;#177;4.4,治疗后为4.8&;#177;3.2,各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7.602~11.004,P&;lt;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t=-2.525~-2.343,P&;lt;0.05)。结论:自动输氧器(静舒氧)对提高急性脑梗死治愈率有帮助作用,且经济、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社会支持评分对初发性脑梗死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寻求其规律性。方法:85例初发性脑梗死患者住院康复治疗结束后1周内分别接受了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和社会支持状态评估。结果:全部患者治疗后的FMA和ADL评分分别为62.46&;#177;22.14和62.31&;#177;13.18,FAM改善明显组(FMA评分≥62.46分,46例)社会支持评估中的“您与朋友”(2.88&;#177;0.52),“您与家庭成员”(12.53&;#177;4.72),“遇到困难时获得经济支持来源”(2.91&;#177;0.44)和“获得精神安慰来源”(4.33&;#177;0.56),“遇到烦恼时的求助方式”(1.99&;#177;0.42)等条目评分均明显高于FMA改善不明显组(FMA评分&;lt;62.46分,39例,t=2.556~4.269,P均&;lt;0.01~0.05)。ADL改善明显组(ADL评分≥62.31分,44例)的“您与家庭成员”,“遇到困难时获得经济支持来源和获得精神安慰来源”,“遇到烦恼时的倾吐方式和求助方式”等条目评分明显高于ADL改善不明显组(ADL评分&;lt;62.31分,41例,t=2.248.3.349,P&;lt;0.01~0.05)。结论:初发性脑梗死患者社会支持评估中与家庭功能相关的社会支持条目得分明显影响着康复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6.
亚低温治疗对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运动及生活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患者早期运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在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实验组46例早期(伤后3~22h)加用亚低温治疗,并与同等条件下未用亚低温治疗的同类患者46例比较。于治疗前、治疗后3及7d分别测定两组血浆内皮素含量,于入院时和伤后3个月时分别采用Fugl—Meyer(FMA)评定两组患者ADL。结果:治疗3及7d后,实验组血浆内皮素为(73&;#177;8)和(55&;#177;6)ng/L,而对照组同期为(80&;#177;9)和(65&;#177;7)ng/L,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lt;0.01)。伤后3个月时实验组的FMA积分为(70&;#177;19)分,Barthel指数为(65&;#177;17)分,而对照组两项评分分别为(49&;#177;14),(47&;#177;13)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0.01)。结论:早期应用亚低温治疗DAI,有利于DAI患者早期运动功能及ADL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穴位注射改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学忠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8):6198-6198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疗法对提高脑梗死偏瘫患者ADL及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106例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号随机分为观察组(n=66)和对照组(n=40)。前者采用穴位注射士的宁合剂方法,后者采用持续静脉点滴活血化瘀通络类药物法。两组治疗疗程为10d,均分别治疗4个疗程。50d后对两组肌力,肢体运动功能评分(motor assessmentscale,MAS)和ADL分值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MAS均分为(41.667&;#177;6.828)分,对照组MAS均分为(23.150&;#177;9.15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11.877,P&;lt;0.001)。观察组Barthel指数平均为84.788&;#177;18.222,对照组平均为39.650&;#177;14.781,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13.265,P&;lt;0.001)。观察组完全至较少帮助完成ADL占总例数的92.23%,对照组占42.5%。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r=48.645,P&;lt;0.001)。结论:穴位注射疗法可促使脑梗死患者的运动能力较快恢复,有效提高ADL水平。  相似文献   

8.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前3个月功能恢复的可能性   总被引:28,自引:9,他引:28  
目的:探讨利用综合的康复训练方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发病后1~3个月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6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上海地区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均按神经内科常规进行药物治疗,治疗组另给予综合利用Bobath、神经促通技术等的手法训练、作业治疗训练及电刺激疗法等,每例患者进入课题时、1个月后和3个月后分别评价1次Fugl-Meyer(FMA)运动功能和ADL能力(BI值),进行对照研究。结果:FMA:治疗组分别为(21&;#177;16),(47&;#177;22),(70&;#177;23)分,对照组为(20&;#177;19),(28&;#177;21),(36&;#177;23)分。BI值:治疗组分别为(29&;#177;23),(66&;#177;20),(85&;#177;17)分,对照组为(28&;#177;25),(41&;#177;24),(55&;#177;24)分。两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前一阶段和后一阶段运动功能恢复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lt;0.001);ADL能力后一阶段两组恢复程度无差异(P&;gt;0.05),前一阶段治疗组ADL恢复优于对照组(P&;lt;0.001)。结论:早期综合利用各种治疗方法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前3个月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心理治疗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运动功能康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康复训练的同时综合心理治疗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运动功能康复中的作用。方法:58例符合多模式方法(muhimodel approach,MMADD)内心症状抑郁状态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心理治疗组同时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及心理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后各进行1次MMADD及简式Fugl-Meyer评估(FMA)检测。结果:治疗8周后,心理治疗组上下肢FMA评分分别为141.16&;#177;8.63)分和(37.59&;#177;10.33)分,对照组上下肢FMA评分分别为(32.73&;#177;9.91)分和(30.48&;#177;15.76)分;两组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5.46,4.39,P&;lt;0.01);心理治疗组MMADD中BDI和HRSD评分分别为(3.84&;#177;0.59)分和(4.01&;#177;0.67)分,对照组BDI和HRSD评分分别为(6.13&;#177;0.57分和(5.96&;#177;0.9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57,6.48,P&;lt;0.01)。结论:心理治疗可明显提高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0.
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在国内,脑血管意外后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是一个薄弱环节,不利于患者肢体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恢复。目的:探讨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ADL及认知功能的影响。设计:病例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西南医院神经内科。对象:2000-01/2002-09收治的50例脑梗死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康复组25例,对照组25例。干预:干预者:丁宇,陈贞芳,郑绘春,刘晓铃,陈康宁。具体方法:康复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予正规的系统化康复护理,对照组仅给予神经科常规治疗。分别于系统化康复护理前当天和治疗后6周采用简式Fugl-Meyer评估(FMA)及Banhel指数分别评定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ADL),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主要观察指标:①FMA评分。②ADL评分。③MMSE评分。结果:经6周系统化康复护理后,康复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明显,上、下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上肢35.82&;#177;10.28,下肢22.89&;#177;6.3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上肢20.13&;#177;6.63,下肢16.52&;#177;4.10。t=6.413.4.233,P&;lt;0.01);与对照组(28.12&;#177;14.65)比较,康复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52.70&;#177;18.28)增高显著(t=5.246,P&;lt;0.01);康复组认知功能评分(16.70&;#177;8.28)与对照组(13.83&;#177;7.2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康复组定向力及记忆力(8.69&;#177;3.31)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5.32&;#177;3.10,t=3.716,P&;lt;0.01)。结论: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能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ADL。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超声扫描脑血管治疗仪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超声波治疗脑梗死的可能机制。方法:将26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超声扫描脑血管治疗仪治疗,1次/d。20min/次,治疗20d。治疗前后两组均评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同时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为(11.42&;#177;5.64)分,对照组为(14.73&;#177;6.0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6.105。P&;lt;0.05).Barthel指数治疗组治疗后为(56.72&;#177;13.68)分,高于对照组(53.22&;#177;13.98)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975,P&;lt;0.05)。血液流变学两组均有好转,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超声辅助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有助于患者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叶红 《中国临床康复》2005,9(23):194-195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高压氧干预后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及对1年后智能发育商的变化。方法:选择2002-01/2004-03收治于廉江市人民医院儿科窒息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80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药物组40例和高压氧早期干预组40例。常规药物组严格按照儿科治疗手册中常规3项支持疗法和3项对症处理进行早期治疗,高压氧早期干预组同时早期给予高压氧1治疗。高压氧舱为上海701所研制的SHC-1800小型氧舱,给予一级吸氧,治疗压力为0.08MPa,升压30min,减压30min,稳压40min,中间休息1次,合计100min,1次/d,10~14d为1个疗程,可治疗2~3个疗程。采用中国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法,对所有患儿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各测定1次行为神经评分(满分为40分,&;lt;35分为异常)。随访1年,采用Gesell初评方法测试其动作能、应物能、应人能、言语能等4个能区的智能发育商。结果:80例患儿均完全接受了1个疗程的治疗,高压氧早期干预组中有6例继续进行2~3个疗程的治疗。两组治疗后随访1年,各有2例失访,随访率为95%。①治疗前后两组行为神经评分≥35的例数比较:高压氧早期干预组高于常规治疗组[治疗前(17,18例),治疗后(35,27例),X^2=4.59,P&;lt;0.05];治疗后行为神经评分高于常规药物组(38.6&;#177;2.4,33.8&;#177;2_4,P&;lt;0.01)。②随访1年后智能发育商得分:高压氧早期干预组治疗后动作能评分较常规药物组明显提高(106.7&;#177;10.2,89.7&;#177;11.2,P&;lt;0.01);应物能明显提高(102.3&;#177;12.06,87.7&;#177;12.2,P&;lt;0.01);应人能明显提高(105.7&;#177;11.5,90.3&;#177;11.5,P&;lt;0.05);言语能提高(99.7&;#177;12.0.94.4&;#177;10.2,P&;lt;0.05)。结论:高压氧早期干预治疗能提高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行为神经评分及1年后智能发育商。高压氧可提高血氧分压、加大氧弥散半径、改善组织有氧代谢及组织微循环,有利于脑组织的存活和受损神经细胞的修复,可明显改善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头针与现代康复疗法在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中的协同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2001-08/2004-08在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及中医院收治的脑瘫患儿,9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瘫患儿随机分为3组,头针组、现代康复组和头针+现代康复组,连续治疗60d,治疗前治疗结束后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运动功能、智能发育评定。结果:经60d治疗后,3个组AD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lt;0.01),治疗前后ADL差值头针+现代康复组[(23.7&;#177;3.1)分]明显高于其他两组[(16.9&;#177;1.7),(17.2&;#177;1.5)分](P&;lt;0.01),头针组、现代康复组治疗前后差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运动功能评分,治疗后3组间有差异,但无显著性意义(P&;gt;0.05)。治疗前3组智能发育商评分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治疗后则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头针+现代康复组好于其他两组。头针组治疗前后分别为(58.46&;#177;3.95).(79.30&;#177;4.86)分,现代康复组为(57.43&;#177;3.78),(80.70&;#177;3.92)分,头针+现代康复组分别为(58.69&;#177;5.53),(89.65&;#177;7.36)分。结论:头针与现代康复疗法结合治疗可改善患儿的ADL、运动功能及智力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并神经网络重建仪(AM800)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1-07/2004-07在郧阳医学院附属东风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后有偏瘫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接受传统物理康复疗法加神经网络重建仪进行治疗,对照组只进行传统物理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对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Barthel指数)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实验组的Fugl-Meyer评分(70.3&;#177;11.6)和对照组的Fugl-Meyer评分(48.4&;#177;10.2)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5.98,P&;lt;0.01)。实验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74.9&;#177;15.7)和对照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52.2&;#177;16.3)比较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7.17,P&;lt;0.01)。结论:神经网络重建仪治疗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ADL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脑卒中亚急性期阶段内不同康复强度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人选急性脑卒中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强化的康复治疗,对照组接受普通康复治疗,康复治疗为期6个月。所有患者在康复治疗前行简式h蚪.Meyer(FMA)动功能评定、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Barthel指数(MBI)评定,合并失语者另行西方失语成套测验(WAB),在治疗后第6个月末再次进行上述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各项功能评分之间无差异[FMA为(29.35&;#177;22.67)比(30.26&;#177;19.19)分;NIHSS为(8.94&;#177;3.64)比(8.75&;#177;4.26)分;MBI为(23.82&;#177;13.84)比(25.47&;#177;15.57)分;WAB为(60.23&;#177;18.50)比(57.33&;#177;16.79)分,P&;gt;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均有明显的功能恢复,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比较,FMA,NIHSS和MBI评分差异显著性意义[FMA为(85.84&;#177;19.68)比(71.59&;#177;25.21)分;NIHSS为(2.01&;#177;0.034)比(3.53&;#177;0.54)分;MBI为(88.24&;#177;17.95)比(74.42&;#177;24.70)分,P&;lt;0.051,WAB评分差异呈非常显著性意义(87.74&;#177;13.9比71.24&;#177;15.63,P&;lt;0.01)。结论:适当强化康复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功能预后,在失语的改善方面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背景:传统中药疗法和导引运动可以改善癌症生存期患者的不适感觉,如减少疲劳感,提高对化学药物治疗的耐受性等作用已被公认。但对其效果的量化评定标准选择应该是科学的。目的:应用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扶正中药配合导引运动对肺癌患者生存状态的影响。设计:非随机化同期对照观察。单位:广州医学院临床肿瘤研究中心中西医结合科;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对象:选择1997—10/2001—03广州医学院临床肿瘤研究中心中西医结合科收治的肺癌住院患者60例,男41例,女19例,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均为自愿参加。方法:治疗组化疗同时给以扶正中药并配合导引运动疗法,对照组给以单纯化疗。两组采用相同的化疗方案。由同一熟悉“生存质量评价表”的医师在每疗程前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观察两组病例化疗疗程完成情况。生活质量评价采用“中国人肺癌生存质量评价表”进行评价,内容包括肺癌引起的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对医生及疾病态度的关系、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共5个因子。两组分别完成1,2疗程病例统计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②两组化疗疗程完成情况。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60例患者均完成实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①治疗组治疗后生理状况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14.1&;#177;3.2),(31.7&;#177;2.9)分,P&;lt;0.01】和对照组【(20.0&;#177;3.5)分,P&;lt;0.05】。②社会/家庭状况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25.2&;#177;3.1),(12.2&;#177;2.3)分,P&;lt;0.01】也高于对照组【(19.1&;#177;2.2)分,P&;lt;0.05】。③对医生及疾病态度的关系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37.4&;#177;5.2),(24.2&;#177;3.5)分,P&;lt;0.01】也高于对照组【(29.1&;#177;3.4)分,P&;lt;0.05】。④情感状况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43.8&;#177;5.6),【(28.5&;#177;4.7)分,P&;lt;0.01】也高于对照组【(34.5&;#177;3.3)分,P&;lt;0.05】。⑤功能状况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26.3&;#177;2.3),(17.3&;#177;3.3)分,P&;lt;0.01】也高于对照组【(20.3&;#177;1.1)分,P&;lt;0.05】。完成化疗情况:①治疗组完成1个疗程化疗29例【(97%),(29/30)】,完成2个疗程化疗26例【(87%),(26/30)】。②对照组完成1个疗程化疗26例【(87%),(26/30)】,完成2个程化疗18例【(60%),(18/30)】。③治疗组2个疗程化疗完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lt;0.05)。结论:扶正中药配合导引运动可以提高肺癌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不适感觉和不适症状,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方法干预高危儿中枢性协调障碍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干预高危儿中枢性协调障碍(zentrale coordination sstorung,ZKS)的效果。方法:选择年龄4~13个月的ZKS患儿101例,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药物治疗组、运动发育治疗组、高压氧治疗组、综合治疗组。药物治疗组:26例.单纯采用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运动发育治疗组:26例,联合使用Bobath法、Vojta法及上田法;高压氧治疗组:27例,单纯使用高压氧;综合治疗组:22例,综合应用药物、高压氧、运动发育疗法及引导式教育。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综合应用药物、高压氧、神经发育疗法及引导式教育干预高危儿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疗效满意,总有效率达95%,药物治疗组、运动发育治疗组、高压氧治疗组疗效与综合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r=4.89.3.91,4.57,P&;lt;0.05);各组治疗前发育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可比性(P&;gt;0.05),治疗后发育商值综合治疗组(61.24&;#177;4.35)&;gt;运动发育治疗组(57.41&;#177;6.42)&;gt;药物治疗组(57.32&;#177;8.19)&;gt;高压氧治疗组(56.33&;#177;5.48)。4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t=2.434,2.740,P&;lt;0.05;t=2.828,7.880,P&;lt;0.01)。结论:早期综合干预方法的介入有利于提高高危儿ZKS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偏瘫运用运动再学习方法训练的随机对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薛嘉  罗祖明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9):2747-2747
目的 采用随机对照设计方法观察急性脑卒中偏瘫早期进行运动再学习训练的疗效。方法 将l5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投币法随机分为两组,早期综合康复组联合应用运动再学习(MRP)和Bobath技术进行综合康复训练,疗程1个月;对照组不进行综合康复训练。效果评估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于初期,末期(1个月)对两组患者评定并进行t检验。结果 治疗后早期综合康复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l0&;#177;7明显减少,与对照组18&;#177;9相比,t=4.07.P&;lt;0.001;FMA(72&;#177;28),MBI(80&;#177;24)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t值分别等于3.99和6.50,P&;lt;0.00l。结论 早期介入MRP治疗可明显促进患肢运动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9.
血管性痴呆与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凤鹏  郑健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0):1804-1805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及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以期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同期同一医院收集的30例VD患者、30例无明显认知功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和30例正常人,应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简易痴呆筛查量表(brife sereening scale for dementia.BSSD)评定认知功能结果:VD组MMSE评分(15.67&;#177;3.89)分,明显低于脑梗死对照组(27.10&;#177;1.491分和正常对照组(29.63&;#177;0.72)分(Z=-6.684,-6.861,P&;lt;0.01),脑梗死对照组MMSE评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Z=-5.936,P&;lt;0.01)。VD组BSSD评分(16.90&;#177;4.32)分,明显低于脑梗死对照组(28.40&;#177;1.16)分和正常对照组(29.90&;#177;0.31)分(Z=-6.690,-6.986,P&;lt;0.01),脑梗死对照组BSSD评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Z=-5.705,P&;lt;0.01)。VD组与脑梗死对照组比较,物体命名和语言复述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其余各项认知功能指标评分VD组均明显低于脑梗死对照组(P&;lt;0.05或P&;lt;0.01)。VD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物体命名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其余各项认知功能指标评分VD组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lt;0.01)。脑梗死对照组语言复述、注意、计算和短程记忆评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lt;0.01)。结论:VD患者以记忆减退、语言认知相关的功能障碍、视觉空间认知功能障碍和注意障碍为突出表现。认知功能障碍是脑梗死患者的常见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向鸣  武继祥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2):4420-4421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治疗时间窗对脑出血患者早期运动功能恢复效果,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出血量在30—50mL以内的大脑基底核区脑出血86例,按微创手术清除颅内血肿的时间分为超早期(6h内)、早期(6-12h)和迟早期(13—24h)3组,采用统一的康复治疗方法,观察术后康复治疗4周后Fugl-Meyer(FMA)和Barthel(MBI)指数评分变化。结果:超早期术后康复治疗组FMA评分为(53.2&;#177;11.4)分,MBI评分为(56.3&;#177;14.6)分,较早期组[FMA(37.9&;#177;10.4)分,MBI(40.5&;#177;12.9)分]和迟早期手术组[FMA(33.5&;#177;9.6)分,MBI(34.4&;#177;12.1)分]明显提高。相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超早期手术后康复治疗在早期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明显优于早期和迟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