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康复治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6月-2019年5月收治的确诊KOA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浮针联合针对性康复训练予以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经高频超声检查的滑膜厚度、关节腔积液和血流信号情况,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WOMAC骨关节炎量表评分、关节滑液中的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析滑膜厚度、关节腔积液与VAS评分、WOMAC评分、炎症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经治疗后,患者高频超声的血流分级0级例数明显多于治疗前(P<0.05),Ⅱ级例数少于治疗前(P<0.05),且滑膜厚度和关节腔积液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同时患者的VAS评分、WOMAC评分、IL-6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KOA患者经高频超声检查的滑膜厚度和关节腔积液分别与VAS评分、IL-6和TNF-α呈正相关性(P<0.05),与WOMAC评分呈明显负相关性(P<0.05),血流信号分级与疼痛VA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KOA患者经康复治疗后经高频超声检查可见疗效较佳,其高频超声指标对于KOA康复治疗效果的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体外冲击波(ESW)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该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01例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PRP治疗的患者34例为PRP组,采用ESW治疗的患者29例为ESW组,采用PRP联合ESW治疗的患者38例为PRP+ESW组.对比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3周和治疗5周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Lequesne指数评分、WOM AC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分析治疗前和治疗后各项评分差值及膝关节活动度差值与患者年龄、治疗前Kellgren-Lawrence(K-L)分级及治疗方法的相关性;分析不同治疗方法下治疗前K-L分级与VAS评分差值、膝关节活动度差值的相关性.结果 3组患者VAS评分、Lequesne指数评分、WOMAC评分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呈逐渐降低趋势,膝关节活动度呈逐渐增加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5周后VAS评分、Lequesne指数评分、WOMAC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K-L分级与V A S评分差值呈正相关(r=0.341,P<0.05),与膝关节活动度差值呈负相关(r=-0.238,P<0.05).PRP治疗患者VAS评分差值、膝关节活动度差值与治疗前K-L分级呈负相关(r=-0.796、-0.851,P<0.05),PRP+ESW治疗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差值与治疗前K-L分级呈正相关(r=0.540,P<0.05).结论 PRP联合ESW治疗KOA的疗效优于单一PRP或ESW治疗,PRP联合ESW治疗后膝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情况与治疗前K-L分级有关.对于K-L分级较低的患者可采用单一PRP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2例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低频组和高频组各46例。低频组给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高频组给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比较两组患者语言功能评分、失语商评分及日常生活交流活动能力检查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语言功能评分、失语商评分、日常生活交流活动能力检查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语言功能评分、失语商评分、日常生活交流活动能力检查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低频组显著高于高频组(P0.05)。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评价体外冲击波(ESW)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 方法将46例IIIB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及对照组(12例)。治疗组患者给予低能量级别ESW治疗,每次治疗时ESW冲击数量为2 000次,每周治疗5次,治疗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0次);对照组接受模拟ESW治疗,期间ESW治疗仪无能量输出。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及治疗结束后4周时进行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并同时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经1个疗程治疗后,发现治疗组患者NIH-CPSI总分、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影响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P<0.01),排尿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改善(P&rt;0.05);对照组患者此时NIH-CPSI总分及各亚类评分也呈现与治疗组类似的变化趋势。在治疗结束后4周时随访发现,治疗组NIH-CPSI总分及其疼痛评分仍维持在较低水平,而对照组NIH-CPSI总分及其各亚类评分均恢复至治疗前水平。治疗组在治疗1个疗程时及治疗结束后4周时的有效率和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均P<0.05)。 结论ESW可明显缓解IIIB型前列腺炎患者疼痛程度,对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体外冲击波(ESW)与超声波治疗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40例腰MP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SW组和超声波组,每组20例;分别进行ESW治疗和超声波治疗,ESW组给予频率8.0 Hz、压力0.2 MPa、能量流密度0.08~0.12 mJ/mm2、冲击次数1000次的ESW治疗,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4周;超声波组给予1.0 MHz、100%持续型、强度l.0 W/cm2的超声波治疗,每次持续10 min,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采用目测类比法(VAS)评分和腰椎关节活动度(ROM)评定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腰椎活动范围,并对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和腰椎ROM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W组治疗后的VAS评分较超声波组明显降低(P<0.05);ESW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改善程度)明显大于超声波组(P<0.05),ESW组治疗后腰椎关节活动度(ROM)明显高于超声波组(P<0.05)。ESW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95.0%)高于超声波组(7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ESW治疗腰MPS的疗效优于超声波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ESW)联合痛点注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肩周炎患者依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痛点注射组、冲击波组以及联合治疗组,每组40例。3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1小时、1周、3月、6月、1年分别进行VAS(Visual analogue scale)疼痛评分和肩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评估。结果:治疗后1小时,痛点注射组及联合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冲击波治疗组(P<0.05);治疗后1周,三组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3月、6月、1年,三组间V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ROM显著增加,三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单纯痛点注射或ESW治疗比较,ESW联合痛点注射治疗肩周炎的远期疗效更佳,且能更好地改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网球肘的即刻镇痛效应及累积效应。方法:使用国产电磁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机治疗45例网球肘患者,5日1次,共3次。分别在每次治疗前、治疗后、疗程结束后1周,采用现时疼痛状况(PPI)、视觉模拟量表(VAS)、Mills征评定进行疗效评价。结果:3次治疗后即刻均比治疗前疼痛程度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在治疗间歇期,疼痛较上次治疗后即刻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但均比上次治疗前的疼痛程度低(P<0.001),疗程结束后疼痛程度显著减轻,由治疗前的(2.29±0.76)分降到治疗后的(0.74±0.52)分。治疗后VAS评分比上次评定均有显著改善,由治疗前的(5.06±1.51)分降到治疗后的(1.99±1.82)分。治疗前Mills征阳性率为95.6%,3次治疗后阳性率分别为86.7%、64.4%、33.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网球肘具有显著的即刻镇痛效果,多次治疗后的镇痛作用有累积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体外冲击波(ESW)联合扩髓骨泥回植对股骨干骨折骨不连的影响.方法 选取股骨干骨折骨不连患者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ESW组、扩髓骨泥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10例.ESW组丢弃扩髓骨泥,于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后14 d开始行ESW治疗,扩髓骨泥组则在交锁髓内钉固定术中将扩髓骨泥回植于骨折断端,联合治疗组在扩髓骨泥回植基础上辅以ESW治疗.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后第4、8、12和16周,采用X线对3组患者的骨痂及骨折线愈合情况进行评定.结果 术后第4周,联合治疗组、扩髓骨泥组骨痂及骨折线评分分别为[(1.55±0.52)分和(1.25±1.03)分、(1.50±0.71)分和(1.20±1.01)分],显著高于ESW组骨痂及骨折线评分[(1.11±0.32)分和(0.21±0.63)分,P<0.05];术后第8周,联合治疗组骨痂及骨折线评分增高至[(3.01 ±0.22)分和(4.00±1.46)分,P<0.05],显著高于ESW组和扩髓骨泥组的骨痂及骨折线评分[(2.01 ±0.67)分和(2.03±1.33)分、(2.10±0.57)分和(2.40±1.14)分,P<0.05];术后第12和16周,ESW组骨痂及骨折线评分分别为[(3.99±0.67)分和(5.81 ±1.33)分、(4.85±0.57)分和(8.50±1.03)分],扩髓骨泥组骨痂及骨折线评分分别为[(3.10±0.63)分和(3.51±1.26)分、(4.05±0.63)分和(6.30±1.26)分],联合治疗组骨痂及骨折线评分分别为[(4.95±0.24)分和(8.02±1.48)分、(5.75±0.24)分和(10.90±1.05)分],3组患者骨痂及骨折线评分均较前逐渐增高(P<0.05),同时间点比较后发现,联合治疗组评分显著高于ESW组和扩髓骨泥组,且ESW组评分高于扩髓骨泥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6周,ESW组、扩髓骨泥组及联合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0.0%、50.0%和100.0%,联合治疗组疗效优于ESW组和扩髓骨泥组(P<0.05),ESW组与扩髓骨泥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W联合扩髓骨泥回植对股骨干骨折骨不连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可更好地促进其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脑卒中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高频rTMS治疗。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MMSE、MOCA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上述评分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高频rTMS可改善脑卒中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进食、个人卫生、洗澡、穿衣、如厕、上下楼梯和平地步行等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结合平衡训练仪治疗对脑梗死患者平衡障碍的康复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1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脑科分院康复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高频rTMS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患者均行常规康复训练和平衡训练仪治疗,高频rTMS组给予高频rTMS刺激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假高频rTMS刺激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3周,共18次。分别于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进行Fugl-Meyer平衡量表(FMB)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并以平衡训练仪测定患者运动时倾斜角度,行组内组间比较。结果:治疗3周后2组患者FMB评分、BBS评分、MBI评分、前后倾斜角度及左右倾斜角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均P<0.05),且高频rTMS组BBS评分、MBI评分、前后倾斜角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与单独使用平衡训练仪治疗比较,高频rTMS联合平衡训练仪治疗在改善脑梗死患者平衡障碍上效果显著,更有利于患者平衡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作为耦合剂,体外冲击波(ESW)治疗肩袖损伤患者即时疼痛的疗效。 方法 选取符合研究标准的64例肩袖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采用ESW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耦合剂治疗,对照组采用ESW配合医用超声耦合剂治疗,ESW能量1.2~2.0 Bar,频率10.0 Hz,每次治疗冲击次数6000次,每次治疗时间10 min。每5日治疗1次,共治疗4次。分别观察2组患者在首次治疗前及第4次治疗结束后第5天(治疗后)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于每次治疗过程中的第0(冲击波探头接触皮肤治疗开始)、3、6、9分钟以及每次治疗结束后第0(冲击波探头离开皮肤治疗结束)、5、10、15、20分钟时评定2组患者的即时VAS评分。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治疗组(1.22±0.71)分,对照组(1.28±0.85)]明显低于组内治疗前[治疗组(5.25±1.24)分,对照组(5.09±1.09分],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次治疗过程中的第6分钟和第9分钟时、第2次治疗过程中的第9分钟以及第1次治疗结束后的第5、10、15、20分钟时、第2次治疗结束后的第10、15、20分钟、第3次治疗结束后的第15分钟和第20分钟、第4次治疗结束后的第20分钟时,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耦合下,更能有效缓解冲击波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疼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ESW)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Ⅳ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44例ANFH患者(72髋)均为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分期Ⅳ期,随机分为治疗组(n=37)和对照组(n=35)。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ESW,压力2.0~4.0 bar,频率10 Hz,脉冲6000次。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时,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徒手肌力评定(MMT)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治疗组Harris髋关节评分、肌力优于对照组(P0.05);SF-36中除生理职能、活力外,余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ESW能改善ANFHⅣ期患者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体外冲击波(ESW)与超声波(US)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进行本临床研究,随机分为ESW治疗组30例和US治疗组30例;分别进行ESW治疗与US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ESW组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US组(76.67%)(P<0.05);ESW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较US组明显降低(P<0.01),ESW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改善程度)较US组明显增大(P<0.01);ESW组治疗后ADL评分较US组明显增高(P<0.01),ESW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差值(改善程度)较US组明显增大(P<0.01).结论:ESW治疗肱骨外上髁炎较US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循经穴位冲击波疗法联用理伤推拿手法在网球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9月该院收治的43例网球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20)和治疗组(n=23)。对照组采用冲击波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理伤推拿手法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4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肘关节功能及近期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视觉模拟疼痛(VAS)、Mayo改良12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2、3、4周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1、2、3、4周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2、3、4周后肘功能Mayo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3、4周后肘功能Mayo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治疗4周后近期有效率分别为65.00%、91.3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5,P=0.041)。结论将循经穴位冲击波疗法联用理伤推拿手法用于网球肘患者治疗能获得较高的近期疗效,能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肘关节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及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大鼠腓肠肌钝挫伤损伤评估及康复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大鼠造模前及造模后2~3h、3、5、7d进行二维高频超声及SWE检查。结果大鼠腓肠肌造模后2~3h的二维超声评分及SWE杨氏模量值(Emax)均较造模前显著升高(P0.01、0.01);造模后第5天二维超声评分较造模后2~3h下降(P0.01),造模后第7天二维超声评分及Emax值均较造模后2~3h下降(P0.01、0.01)。结论二维超声及剪切波弹性成像可以有效地对大鼠骨骼肌钝挫伤康复过程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运用高频超声评估针刀松解术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针刀松解术治疗的4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于治疗前、后运用高频超声观察膝关节结构组织变化,测量并记录滑膜厚度、关节积液范围等参数作比较分析。 结果 患者经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治疗后关节周径明显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治疗后滑膜厚度、关节积液范围均明显小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高频超声具有无创、简便、准确等优点,能客观敏感地评估针刀松解术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高低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外伤(TB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脑外伤后认知功能下降的患者随机分成高频刺激组、低频刺激组及对照组各20例,3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并分别给予高频rTMS(10Hz)、低频率rTMS(1Hz)、伪刺激,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洛文斯顿认知成套测验(LOTCA)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潜伏期和波幅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3组MoCA和LOTC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5),高、低频磁刺激组2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高频磁刺激组2项评分高于低频磁刺激组(均P<0.05)。3组与治疗前比较,P300潜伏期均明显缩短(均P<0.05),波幅均明显升高(均P<0.05);高、低频磁刺激组与对照组比较,P300潜伏期均明显缩短(均P<0.05),波幅均明显升高(均P<0.05);高频磁刺激组P300潜伏期较低频磁刺激明显缩短(P<0.05)。结论:高频和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均能改善脑外伤后患者的认知功能,且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效果优于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颅超声治疗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n=23);B组(n=21)和C组(n=20)。3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A组患者在原有治疗基础上运用经颅超声波治疗,超声强度为1.25W/cm2,每日1次,每次20min,连续15次为 1疗程。中间休息3d,再进行下一疗程的治疗。B组患者每2日做1次经颅超声治疗,余同A组。3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及3个月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评分。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个月、3个月后,分别将3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3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A组和B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与C组患者相比较,P<0.01,A组患者比B组患者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经颅超声治疗可以改善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但需要一定的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低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网球肘的疗效。 方法将网球肘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治疗组给予低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对照组普通超声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治疗后)采用目测类比法(VAS)和Mayo肘功能12点评分法分别评定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肘关节功能。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间VAS和Mayo肘功能12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VAS和Mayo肘功能12点评分分别为(1.60±1.14)分和(10.25±5.79)分,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声治疗网球肘有明显的止痛和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而低强度聚焦超声的疗效优于普通超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高频3Hz与低频0.5Hz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分为低频(0.5Hz)rTMS组、高频(3Hz)rTMS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认知功能训练,低频rTMS组、高频rTMS组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相应频率rTMS治疗,对照组则给予rTMS假刺激治疗,均持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各组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同时检测入选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及波幅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MoCA、MBI评分、P300潜伏期及波幅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MoCA、MBI评分及P300潜伏期、波幅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后高频rTMS组、低频rTMS组MoCA评分[分别为(29.6±6.6)分、(28.2±6.7)分]、MBI评分[分别为(55.7±6.1)分、(54.3±6.3)分]、P300潜伏期[分别为(346.4±18.5)ms、(348.7±18.4)ms]及P300波幅[分别为(9.8±3.5)μV、(9.1±3.6)μV]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高频rTMS组与低频rTMS组上述指标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0.5Hz及3Hz rTMS均能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提高其ADL能力,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