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观察缺血性脑卒中脑功能连接(FC)的特点,并探讨针刺治疗在脑卒中功能恢复中可能存在的重塑机制。方法:纳入脑卒中伴右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21例(脑卒中组)和健康受试者18例(健康对照组)。采集脑卒中组治疗前后Fugl-Meyer量表(FMA)评分及所有受试者的rs-fMRI数据,选取双侧初级运动皮质(M1)为种子点,比较脑卒中组和对照组双侧M1区与全脑的FC差异,并将差异脑区FC值与FMA评分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在针刺治疗后FMA评分明显提高(t=-8.595,P<0.001)。脑卒中组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左侧M1区FC减弱的脑区主要有右侧中央前回、右侧额上回、左侧中央后回等,但Cerebelum_6_区FC增强。右侧M1区FC减弱的脑区主要有左侧中央前回、左侧中央后回、右侧顶下缘角回等,但Cerebelum_Crus2_R区FC增强。脑卒中组针刺治疗前后比较,左侧M1区FC增强的脑区有右侧中央前回、右侧额中回,FC减弱的脑区有左侧颞中回、左侧前扣带和旁扣带脑回。右侧M1区FC增强的脑区有右侧中央前回、右侧中央后回、右侧颞中回。脑卒中组针刺后右侧中央前回的FC值与治疗后FMA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523,P=0.015)。结论:针刺可有效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针灸后双侧M1区与右侧中央前回和额中回的FC显著增强,这可能是针刺促进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重塑机制。  相似文献   

2.
功能磁共振成像评价帕金森患者静息状态下脑功能连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评价帕金森病(PD)患者静息状态下脑功能连接的特点. 方法 对14例符合PD诊断标准的患者及14名健康者行静息态脑fMRI,选双侧壳核为感兴趣区,PD患者与正常对照组间脑功能连接的差异用随机效应两样本t检验.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D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前额叶中内侧、双侧尾状核头部、左侧脑岛、左侧梭状回等脑区功能连接减低;双侧小脑半球、双侧舌回、双侧颞中回、右中央前回、右侧额上回、右侧额下回、右侧扣带回后部、左侧额中回等脑区功能连接增强.结论 PD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存在异常的脑功能连接网络.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患者在左旋甲状腺激素(L-T4)替代治疗前后,默认网络脑区静息态脑功能连接的改变。方法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 MRI)技术检测14例初诊成人原发性甲减患者在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前后及15例健康对照的静息态脑功能连接强度。结果利用基于种子的分析方法显示,健康对照组前后两次扫描双侧丘脑与后扣带回/楔前叶的功能连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减组治疗后扫描时,双侧丘脑的丘脑枕区域与后扣带回/楔前叶之间的功能连接强度较治疗前出现显著性下降(左侧:P=0.007,右侧:P=0.001)。结论甲减患者双侧丘脑与后扣带回/楔前叶之间静息态脑功能连接强度在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全面强直阵挛癫痫(generalized tonic-clonic seizure,G T C S)发作间期静息态下大脑和小脑之间功能连通性的改变特点。材料与方法对19例原发性GTCS患者(GTCS组)及22名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利手等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志愿者(HC组)采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计算并比较两组被试全脑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s,ALFF)值,分别以大脑(小脑)ALFF差异区为种子区计算其与小脑(大脑)所有体素之间静息态功能连接(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rs FC)并进行组间比较,提取组间显著差异脑区ALFF/rs FC值与患者国立医院癫痫严重程度量表(national hospital seizure severity scale,NHS3)评分做相关分析。结果相对于正常对照组,GTCS组右侧楔前叶、左侧额中回ALFF值显著升高,而右侧海马、右侧小脑脚2区、左侧小脑4/5区ALFF值显著降低;以各大脑(小脑)ALFF差异区为种子区域,GTCS患者组左侧小脑8区、右侧小脑4/5区rs FC值显著升高(左侧额下回、右侧颞中回rs FC值显著降低);GTCS患者组NHS3评分与左侧小脑8区rs FC值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48,P=0.036),与右侧颞中回rs FC值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34,P=0.042)。结论 GTCS发作间期存在大脑和小脑之间静息态功能连通性异常,这些功能连通性的异常可能与GTCS患者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RI,rs-fMRI)技术探讨新疆南疆维吾尔族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低频振荡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及脑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的特点。材料与方法15例维吾尔族ESRD患者为试验组(ESRD组),20名年龄、性别和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同区域长期居住的健康维吾尔族人为正常对照组,两组均行rs-fMRI检查。采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估ESRD患者的认知功能。计算ALFF和基于种子点的FC值,并比较两组间大脑ALFF及FC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ESRD患者异常脑区的ALFF、FC和临床信息的相关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南疆维吾尔族ESRD组双侧楔前叶(峰值点在右侧楔前叶)的ALFF(自发活动)减低;通过基于种子点的FC显示ESRD组的右侧楔前叶与右侧楔前叶/双侧中扣带回/双侧后扣带回/右侧内侧眶额叶的功能连接减弱;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患者的右侧楔前叶-右侧内侧眶额叶FC和MoCA认知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683,P=0.005)。结论南疆维吾尔族ESRD患者的大脑默认网络区域(default mode network,DMN)的自发活动以及功能连接减弱,可能是造成脑功能受损、认知障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技术,探讨耳电针,即经皮耳穴迷走神经刺激(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us nerve stimulation,taVNS)治疗难治性抑郁症(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TRD)的即刻脑效应。材料与方法纳入34例TRD和34例健康对照(health controls,HC),评估每位受试者相关临床量表,随后对TRD进行30 min taVNS即刻刺激治疗,采集相关rs-fMRI数据。比较患者与健康对照的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值,以及刺激前后的ALFF值变化;再与临床量表评分进行偏相关分析;再将差异脑区作为种子点,计算其与全脑的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结果刺激前,TRD组在左侧苍白球/下丘脑/尾状核、左侧中央前回/额中回的ALFF值较高;左侧中央前回/额中回分别与双侧扣带回、双侧辅助运动区、左侧内侧额上回、左侧豆状核(包括苍白球和壳核)的FC较高;左侧中央前回/额中回ALFF值分别与HAMD-17(P=0.013,r=0.442)、SDS(P=0.026,r=0.400)评分成正相关。TRD治疗后在左侧额下中回眶部、双侧小脑1区、左侧小脑2区的ALFF值显著升高。结论TRD患者存在边缘系统-皮层-纹状体-苍白球-丘脑神经环路脑功能活动异常,其中认知及运动皮层相关脑区脑功能异常可能与负性情绪有关;taVNS可即刻调节TRD患者的脑自发活动,涉及情感认知相关脑区,可能是耳甲电针治疗TRD的脑功能潜在靶点脑区。  相似文献   

7.
目的使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的大脑局域自发功能活动及功能连接。材料与方法对10例ADHD患儿及1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进行全脑扫描,获取静息态功能图像。计算得到每个被试的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e fluctuation,ALFF)参数图,进行基于体素的组间比较。选取ALFF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的脑区做种子点,得到该区域与其他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强度参数图,采用相同的方法比较两组被试之间的差别。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DHD患儿在前扣带回、前额叶、尾状核等脑区存在显著的ALFF升高,提示自发功能活动更加活跃。与对照组相比,以前扣带为种子点,ADHD儿童在双侧丘脑、岛叶及后扣带区域功能连接显著升高;以右侧前额叶的脑区为种子点,ADHD的右侧中央前回和颞上回的功能连接下降;以尾状核为种子点,ADHD在双侧的额中回功能连接下降。结论 ADHD儿童局域脑区自发功能活动及其功能连接异常,揭示ADHD症状与认知注意网络的发育延迟或缺损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MRI(rs-fMRI)观察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前扣带回皮质(ACC)功能连接特点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集29例ESRD患者(ESRD组)及29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颅脑rs-fMRI,并评价其认知功能。以双侧ACC为ROI,分析与ACC功能连接存在组间差异的脑区;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观察ESRD组差异脑区功能连接强度与认知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组间认知功能评价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比对照组,ESRD组左侧枕叶外侧皮质、双侧额中回、双侧额极及双侧中央后回与左侧ACC功能连接增加(P均<0.005),双侧丘脑、双侧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及双侧后扣带回则减低(P均<0.005);双侧额中回、双侧额极及左侧枕叶外侧皮质与右侧ACC功能连接增加(P均<0.005),双侧丘脑及双侧MPFC减低(P均<0.005)。右侧ACC和MPFC功能连接与数字符号替换试验(DSST)评价结果呈显著正相关(r=0.428,P<0.05);其他脑区功能连接强度与认知评价均无明显相关(P均>0.05)。结论ESRD患者ACC与默认模式网络(DMN)、执行控制网络、感觉网络及视觉网络等构成脑区存在功能连接异常;ACC和MPFC的功能连接与ESRD患者认知执行控制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双相躁狂的患者进行研究,以期为双相躁狂病理生理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方法:运用局部一致性(ReHo)和低频振幅(ALFF)分析比较19例双相躁狂患者和22例健康对照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并将双相躁狂的差异脑区ReHo值和ALFF分别与年龄、总病程、受教育年限和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双相躁狂患者在右侧额中回及右侧角回ReHo降低,左侧楔前叶及双侧尾状核ALFF升高。双相躁狂患者右侧额中回ReHo值与年龄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43, r=-0.5520),其余差异脑区与年龄、总病程、受教育年限和BRMS评分均无明显相关。结论:双相躁狂患者在右侧额中回、右侧角回、左侧楔前叶及双侧尾状核存在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MRI(rs-f MRI)功能连接方法(FC)研究无灶性癫痫(NLE)的脑功能改变,探论FC对NLE的应用价值。加深对NLE病理生理机制的理解,为其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对43例NLE患者和46例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及利手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3.0 T超导MR扫描仪进行静息态功能序列扫描,然后将病例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FC分析,再对ALFF分析结果进行两样本t检验分析,并分析FC统计脑图与病程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右侧海马FC增加的脑区位于右颞上回、左颞下回、双颞中回、双前额内侧回,右额中回;左侧海马FC增加的脑区位于双颞上回、左海马旁回、左额叶、右前额内侧回、左顶下小叶、右中央后回。右侧海马FC降低的脑区位于左内囊膝、左顶下小叶、右扣带回、左额上回、左额叶;左侧海马降低的脑区位于右小脑后叶、左小脑前叶、右颞上回、右丘脑。病例组右侧海马FC病程正相关的脑区位于:左额下回、左颞下回、左颞上回、右额叶、右楔前叶、右顶叶、右顶下小叶、右额中回;左侧海马FC与病程正相关的脑区位于左舌回、双额中回、左顶下小叶、右中央后回。病例组右侧海马FC与病程呈负相关的脑区位于左小脑前叶、左内囊膝;病例组左侧海马FC与病程负相关的脑区位于左小脑扁桃体、左额上回、右颞上回、左楔前叶。结论 ALFF和FC方法可作为一种无创的脑功能研究方法,能检测出NLE静息态脑功能变化,了解与临床变量(病程)的相关性,为癫痫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低频振幅fMRI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状态下脑功能活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 采用低频振幅(ALFF)方法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状态下脑功能活动。 方法 对13例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精神分裂症组)及18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行静息态脑fMR扫描,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ALFF差异用双样本t检验。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精神分裂症组静息状态下右侧胼胝体压部、右侧枕叶、左侧小脑后叶、左侧额上回和左侧楔前叶脑区ALFF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未校正);双侧中央后回和左侧楔前叶脑区ALFF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未校正)。 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状态下脑功能存在异常,ALFF有助于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状态脑功能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基于静息态功能MRI(rs-fMRI)的低频振幅算法(ALFF)探讨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大脑自发神经活动异常改变。方法纳入40例ESRD患者(男23例,女17例)及年龄、性别和教育年限相匹配的40例正常对照(HC)(男23例,女17例),采用神经心理学量表评估被试的认知功能并采集rs-fMRI数据。图像预处理后比较组间ALFF值的差异;提取ESRD组差异脑区的平均ALFF值与临床资料及神经认知量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ESRD患者存在多维度认知功能损害(P<0.01)。与HC相比,ESRD患者双侧楔前叶、左中央后回及左颞极:颞上回ALFF值显著降低,双侧小脑8区ALFF值显著升高(P<0.05,FWE校正)。双侧楔前叶平均ALFF值与红细胞(r=0.477,P=0.002;r=0.508,P=0.009)、血红蛋白(r=0.516,P<0.001;r=0.469,P=0.002)及红细胞比容(r=0.557,P<0.001;r=0.471,P=0.002)水平呈正相关。控制本实验涉及的所有临床变量后,发现右小脑8区与TMTA(r=0.597,P=0.003)及TMTB(r=0.555,P=0.007)呈正相关;左中央后回与FDST呈正相关(r=0.552,P=0.008)。结论ESRD患者整体认知功能受损;ESRD患者存在双侧楔前叶、左中央后回及左颞极:颞上回等参与认知活动脑区的自发脑活动受损;贫血可能影响ESRD患者大脑自发神经活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fMRI技术观察肝性脑病(HE)患者大脑基线活动改变。方法 对24例HE患者行静息态fMRI扫描,获取低频振幅(ALFF),其中临床症状明显的肝性脑病(OHE组)及临床症状隐匿的轻微型肝性脑病(MHE组)各12例。另选12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ALF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的脑区主要集中于额叶、顶叶及颞叶。与对照组比较,OHE组ALFF升高的脑区包括右侧小脑后叶、左侧小脑前叶、左侧海马旁回及左侧额下回/岛叶皮质,MHE组ALFF升高的脑区包括右侧缘上回/颞上回;OHE组ALFF减低的脑区包括双侧内侧前额叶皮质、双侧后扣带回/左侧楔叶、右侧中央后回/中央前回、左侧中央旁小叶及左侧辅助运动区,MHE组ALFF减低的脑区包括左侧距状裂皮质、双侧后扣带回/右侧楔前叶、左侧中央后回、双侧中央旁小叶及双侧辅助运动区(P均<0.05)。与MHE组比较,OHE组ALFF减低的脑区包括左侧前扣带回、双侧内侧前额叶皮质、双侧后扣带回、右侧角回/枕上回及右侧额中回(P均<0.05)。OHE组及MHE组双侧后扣带回ALFF均与血氨水平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 OHE及MHE患者均存在静息态下脑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 MRI)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探讨超急性期(24 h)轻度脑外伤(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m TBI)患者脑功能的异常变化。材料与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52例m TBI患者(m TBI组)及与之相匹配的21名健康者(对照组)行rs-f MRI扫描,并应用静息态脑功能数据辅助处理(data processing assistant for resting state f MRI,DPARSF)软件进行预处理,对2组的ALFF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LFF显著减低的区域有小脑后叶、右枕叶中回及中央后回;ALFF显著增高的区域有双侧额叶、内侧前额叶、双侧尾状核及岛叶。结论在常规磁共振成像无异常发现的情况下,ALFF技术可以更好地发现m TBI患者超急性期静息态脑功能的异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低频振幅(ALFF)分析方法探讨膝骨关节炎(KOA)和腰痛两种慢性疼痛患者脑影像学特征的异同。方法2015年8月至2021年9月在福建福州市各社区招募KOA患者16例及年龄、性别相似的健康人16例(对照组1);从Openpain数据库获得27例腰痛患者和年龄、性别相似的健康人32例(对照组2)。比较受试者的ALFF。采用简明疼痛量表(BPI)对KOA患者进行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对腰痛患者进行疼痛评分,并与ALFF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各自对照组相比,KOA和腰痛患者左前脑岛ALFF降低,KOA患者海马和后扣带回ALFF降低,腰痛患者升高;KOA患者左楔前叶、左中扣带回、右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区域ALFF降低,右中央前回、中央后回ALFF升高;腰痛患者双前扣带回、双眶部额前回、左背外侧前额叶、右内侧前额叶ALFF降低,右海马旁回、右杏仁核ALFF升高;KOA患者左中扣带回ALFF与BPI评分负相关(r=-0.73,P=0.003),腰痛患者右海马/杏仁核ALFF与VAS评分正相关(r=0.73,P=0.003)。结论不同类型慢性疼痛有共同和特异的脑影像学特征。前脑岛、海马和后扣带回ALFF改变可能是KOA和腰痛的共同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特发性三叉神经痛(ITN)患者脑内神经元自发性活动的变化。方法 对左侧ITN(LITN组)18例、右侧ITN(RITN组)22例患者及正常对照(HC)组36名受检者分别行静息态fMRI (R-fMRI),比较3组低频振幅(ALFF)的差异。结果 与HC组比较,LITN组右侧丘脑、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及双侧中后扣带回ALFF值减低(P均<0.01),RITN组左侧丘脑、左侧楔前叶、左侧颞上回及左侧小脑半球ALFF值减低,双侧前额叶ALFF值增加(P均<0.01)。与RITN组比较,LITN组左侧中央前回ALFF值减低,左侧楔前叶及左侧楔叶ALFF值增加(P均<0.01)。结论 静息状态下ITN患者脑内多个脑区ALFF值发生变化,表明相关脑区存在神经元的异常活动,其可能与人脑对慢性疼痛的调控及适应性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低频振幅(ALFF)方法观察烧伤后应激障碍(PTSD)及无应激障碍(Non-PTSD)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的改变。方法 对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PTSD组、Non-PTSD组各16例和正常对照组16名行静息态fMRI(rs-fMRI),应用ALFF方法分析各组大脑自发活动的差异,并对PTSD组存在差异脑区的ALFF值与临床用PTSD诊断量表(CAPS)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TSD组左侧额下回/额中回、右侧额下回/岛叶、双侧海马旁回/前扣带回/额内侧回ALFF增高,左侧舌回、双侧后扣带回/楔前叶ALFF减低,而Non-PTSD组ALFF显著增高的脑区分布于右侧小脑后叶、颞中回、眶额叶、岛叶及左侧海马旁回,Non-PTSD组中未发现ALFF减低脑区;与Non-PTSD组相比,PTSD组右侧丘脑ALFF显著减低,未发现ALFF增高脑区。PTSD患者右侧丘脑平均ALFF值与CAPS分数呈显著负相关(r=-0.637,P=0.008)。结论 烧伤患者静息态下脑活动存在异常,可能与严重烧伤后复杂的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基于低频振幅(ALFF)算法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观察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脑活动的变化。方法 对9例左眼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弱视组)和12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在黑白棋盘格刺激下行fMRI,应用t检验对ALFF脑图进行组间和组内统计学分析。结果 1例弱视组患者数据在预处理后被剔除。左眼接受刺激时,弱视组较对照组左侧舌回、右侧枕中回、右侧中央前回、左侧后扣带回、左侧顶上小叶、左侧楔前叶和楔叶等区域ALFF减弱,左侧额中间回、左侧额上回、左侧颞上回、右侧杏仁体和右侧壳核等区域ALFF显著增强;右眼接受刺激时,弱视组较对照组胼胝体和左侧颞中回ALFF减弱,双侧枕叶、右侧额中回和右侧尾状核等区域ALFF显著增强。弱视组中,与右眼接受视觉刺激时比较,左眼接受视觉刺激时右侧额下回、左侧尾状核、丘脑及前扣带回等脑区ALFF显著增强,双侧枕叶ALFF显著减弱。结论 任务状态下基于ALFF算法的fMRI不仅可反映弱视患者视皮层的功能损害,还可反映多脑区神经活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VBM)及静息态功能MRI(rs-fMRI)技术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及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全脑灰质体积及功能改变。方法对AD(AD组)、MCI患者(MCI组)各30例及正常老年人30名(HC组)采集rs-fMRI和三维磁化强度预备梯度回波序列T1加权像,比较3组全脑灰质体积、脑区分数低频振幅(fALFF)和功能连接(FC)差异。结果3组间左侧颞上回、双侧颞中回及海马旁回灰质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侧距状皮层、左侧尾状核、左侧中央后回、右侧颞上回、右侧顶上回、左侧中央前回、右侧楔前叶、右侧额中回及右侧中央后回fALF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左侧颞上回为种子点,AD及MCI患者同侧颞下回与对侧枕下回FC增强。结论联合运用VBM及rs-fMRI技术可为早期诊断MCI及AD提供参考依据。AD及MCI可致全脑广泛fALFF减低及同侧颞叶与对侧枕叶FC增强,AD可伴有颞叶体积减小,MCI脑灰质体积无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