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快速通道康复临床路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膝关节早期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1日—8月30日收治的4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采用快速通道康复临床路径的患者为快速通道康复组,2013年1月1日—12月30日收治的42例术后采用传统康复路径的患者为传统康复组。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和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对2组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前、术后2周及3个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组术前KSS评分、RO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周及3个月,快速通道康复组患者术后KSS功能评分及ROM均优于传统康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KS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应用快速通道康复临床路径进行复健,可以提高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30例与干预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膝关节活动度(ROM)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干预组患者HSS评分、ROM均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早期实施康复干预能有效增加膝关节活动度,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并防止下肢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运用不同假体治疗的早期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2月我院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应用固定平台假体,观察组应用活动平台假体,比较两组术后1、6、12个月膝关节功能(ROM、KSS),膝关节弯曲程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ROM评分、KSS评分、膝关节弯曲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12个月,两组ROM评分、KSS评分、膝关节弯曲程度较术前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38%,略低于对照组的12.7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运用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假体均能取得良好疗效,患者早期康复效果均较好,活动平台假体效果略高于固定平台。  相似文献   

4.
郑丽娇  林凤英  李佩霞  危娟 《护理研究》2014,(29):3613-361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在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行膝关节置换手术病人7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骨科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不同时间膝关节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及病人满意度、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两组病人术后不同时间膝关节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病人满意度评分、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可以有效地改善膝关节的活动功能,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病人满意度,降低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机体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临床护理路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达标率、患者和家属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康复目标达标率及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提高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及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应用于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康复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92例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6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康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8 h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的膝关节功能、疼痛、活动度、稳定性、屈膝畸形等HSS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肿胀、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中应用循证护理可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也能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利于患者远期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郑丽娇  林凤英  李佩霞  危娟 《护理研究》2014,(10):3613-361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在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 年1月-2014年1月行膝关节置换手术病人7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骨科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不同时间膝关节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及病人满意度、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两组病人术后不同时间膝关节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病人满意度评分、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可以有效地改善膝关节的活动功能,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病人满意度,降低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机体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观察组选择120例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疼痛控制、早期康复训练、营养支持、出院延续护理等综合护理。调阅120例接受相同术式及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2周、1、3及6个月时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膝关节活动度(ROM)及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术后2周、1、3及6个月HSS评分及ROM均呈不同程度提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有效促进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症护理干预联合康复指导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1日~2019年6月1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围术期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对症护理干预联合康复指导;观察两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包括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膝关节HSS评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评估)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差异。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膝关节HSS评分比较,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HSS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两组手术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对症护理干预联合康复指导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并且能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对护理的满意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髁置换术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科收治的膝骨关节炎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观察组采用单髁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KSS评分)、膝关节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PSQI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KSS评分、HS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单髁关节置换术治疗创伤更小,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且能减轻疼痛、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肌力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重点进行股四头肌及胭绳肌肌力训练。治疗2周后分别对2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疼痛、股四头肌和胭绳肌肌力进行评定,并采用美国膝关节外科学会膝关节评分法(KS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百分评分系统对患膝功能进行评定。结果2组患者经治疗后,其膝关节活动度及疼痛方面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股四头肌、胭绳肌肌力及KSS、HSS总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肌力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可有效增强患膝关节的稳定性,改善患肢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路径化护理措施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肿胀、疼痛改善及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3例按入院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路径化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干预,对术后患者膝关节肿胀、疼痛的改善情况以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第3天2组患者的膝关节肿胀、疼痛程度最为严重,VAS评分达到最高水平,观察组在术后第1、3、7天的膝关节肿胀及疼痛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在术后第1、3、5、7天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主动抬腿时间、肿胀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其膝关节活动范围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患者的K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逐渐上升,观察组在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K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期间实行路径化护理干预,能够使术后膝关节肿胀、疼痛得到尽快改善,对于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提升均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分阶段膝关节康复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不同时期分阶段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护理后自护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持续被动运动联合等速闭链训练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患者疼痛、膝关节活动度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1年1月行膝关节ACL重建术115例为观察对象,根据康复训练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持续被动运动联合等速闭链训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应用旋转平台和固定平台假体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膝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行TKA治疗的膝关节病患者,根据术中使用假体不同分为旋转平台组(22例)和固定平台组(28例),比较2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merican Knee Society Score,KSS)、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vement,ROM)、并发症及影像学资料。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至末次随访时,2组KSS评分、ROM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2组KSS评分、ROM、并发症及影像学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旋转平台型和固定平台型假体行TKA治疗膝关节病临床疗效确切,早期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路径化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路径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及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各阶段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路径化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能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的卫生经济学影响。方法:TKA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康复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科治疗、骨科康复知识宣教与连续被动运动(CPM)机训练等;康复组此基础上加入早期康复介入治疗。术后第2天与出院前采用关节活动度(ROM)、肢体周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系统(HSS)等指标评定2组患者功能恢复效果;采用平均住院日、住院各项费用等指标评估2组患者经济效果。结果:2组患者出院时与术后第2天比较,ROM、ADL、HSS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康复组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平均住院日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住院费用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TKA患者功能状态,缩短患者住院周期,增加床位周转率,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有效、经济、合理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理念下的目标管理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实施TKA手术的45例患者为对照组,围手术期采取的是一系列加速康复护理措施;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实施TKA手术的45例患者为试验组,围手术期实施目标管理下的加速康复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33.90±9.80)h、(7.13±0.79)d]均低于对照组[(50.90±9.30)h、(12.32±0.81)d],术后第1天膝关节疼痛度低于对照组(2.86±0.45 vs.4.07±0.38),术后1、3个月的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66.82±6.92 vs.50.90±9.30,76.59±5.38 vs.65.47±5.78),深静脉血栓及膝关节僵硬发生率(0,2.22%)低于对照组(11.11%,15.5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管理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加速康复的应用有助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痛护理模式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6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骨外科一区收治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比较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对照组的SQI分数均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有效缓解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疼痛感,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程度,促进患者的睡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单侧初次人工膝关节置换后膝关节腔内是否放置引流管对术后失血量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9年8月因膝关节骨关节炎在我院行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3例,将2015年3月—2017年7月术后放置引流管的32例设为引流组,将2017年8月—2019年8月术后不放置引流管的61例设为非引流组。比较两组术日、术后第2日、术后第4日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及总失血量;比较两组术后1、2、4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术后关节肿胀程度、皮下淤斑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比较两组出院时膝关节活动度和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①非引流组术后第2日、第4日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减少程度均明显低于引流组,且非引流组总失血量明显少于引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②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皮肤淤斑发生率及术后VAS评分、关节肿胀程度、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膝关节腔内不放置引流管可减少患者总失血量,且不会增加患膝术后肿胀、疼痛程度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皮肤淤斑的发生率,并可早期行功能锻炼促进膝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