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和分析小儿脓毒症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E-选择素)、白细胞介素(IL-6)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例脓毒症患儿作为病例组,并根据预后将其分为死亡组(14例)和存活组(26例)2个亚组,选取40例普通感染患儿作为普通感染组,选取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治疗前和治疗72 h后病例组、普通感染组患儿和对照组儿童的血清s E-选择素、IL-6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病例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s E-选择素、IL-6水平均显著高于普通感染组或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血清s E-选择素、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7.136、6.402,P〈0.05);死亡组脓毒症患儿治疗前的血清s E-选择素水平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组(t=10.036,10.050,P〈0.05),脓毒症患儿死亡与其治疗前的血清sE-选择素水平(OR=2.105)、血清IL-6水平(OR=1.742)具有相关性(Waldχ~2=5.397、6.675,P〈0.05)。结论血清sE-选择素、IL-6水平的升高可能参与了小儿脓毒症的发生和发展,检测这两种血清指标可作为预测患儿预后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L-选择素、白细胞介素(IL)-2、IL-6、IL-8和IL-10水平的变化及其致病意义。方法采自24例SLE患者的血清标本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sICAM-1和L-选择素;用放射免疫检测法(RIA)检测IL-2、IL-6、IL-8和IL-10;另以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SLE患者血清sICAM-1、L-选择素、IL-6及IL-2/IL-10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L-2无明显变化,IL-8水平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患者sICAM-1、L-选择素和IL-6表达增加,而IL-10表达减少,提示免疫紊乱、促炎与抗炎细胞因子失平衡参与了SLE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L-选择素、白细胞介素(IL)-2、IL-6、IL-8和IL-10水平的变化及其致病意义。方法采自24例SLE患者的血清标本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sICAM-1和L-选择素;用放射免疫检测法(RIA)检测IL-2、IL-6、IL-8和IL-10;另以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SLE患者血清sICAM-1、L-选择素、IL-6及IL-2/IL-10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L-2无明显变化,IL-8水平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患者sICAM-1、L-选择素和IL-6表达增加,而IL-10表达减少,提示免疫紊乱、促炎与抗炎细胞因子失平衡参与了SLE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早期患者血清中可溶性E-选择素(solubleE-selectin,sE-选择素)、可溶性P-选择素(solubleP-selectin,sP-选择素)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定量检测32例严重烧伤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sP-选择素、sE-选择素的水平。结果:健康体检者血清中sP-选择素、sE-选择素均有表达,严重烧伤早期患者血清中sP-选择素、sE-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结论:严重烧伤后早期患者血清中sP-选择素、sE-选择素升高,可能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全身非感染性炎症反应的发生机制有关,血小板可能在烧伤后机体凝血功能异常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早期患者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sP-选择素)、可溶性E-选择素(sE-选择素)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32例严重烧伤患者和20例体检健康者血清sP-选择素、sE-选择素水平。结果严重烧伤早期患者血清sP-选择素、sE-选择素水平高于健康者(P<0.05)。结论严重烧伤早期患者血清sP-选择素、sE-选择素升高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全身非感染性炎性反应有关,血小板可能在烧伤患者凝血功能异常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清中P-选择素(platelet-selectin,P-selectin)、E-选择素(endothelium-selectin,E-selectin)、L-选择素(leukocyte-selectin,L-selectin)水平的变化,探讨选择素家族水平与CHF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97例CHF患者与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血清中P-selectin、E-selectin和L-selectin水平.结果:CHF患者血清P-selectin、E-selectin 和L-selectin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不同病因CHF患者间血清P-selectin、E-selectin和L-selectin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electin、E-selectin和L-selectin水平在心功能Ⅳ级明显高于心功能Ⅱ、Ⅲ级CHF患者(P<0.05),而心功能Ⅱ、Ⅲ级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F患者血清选择素家族水平较正常人升高;心功能Ⅳ级的CHF患者血清选择素家族水平较心功能Ⅱ、Ⅲ级患者升高;在不同原发病因的CHF患者中选择素家族水平无差异.  相似文献   

7.
可溶性E-和P-选择素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E -和P -选择素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方法测定 30例脑梗死、2 5例脑出血患者及2 8例正常人的sE -和sP -选择素血清水平 ,分析它们与WBC、N %、TNF及IL - 6血清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sE -和sP -选择素血清水平 [分别为 (6 5 2± 39 4)ng/ml、(399± 134)ng/ml]明显高于脑出血患者 [分别为 (4 4 6± 11 8)ng/ml、(2 43± 112 )ng/ml]及正常人 [分别为 (4 0 5± 12 5 )ng/ml、(2 2 7± 10 6 )ng/ml]。而该组患者恢复期这两种选择素水平无明显升高。急性期脑梗死患者sE -和sP -选择素水平分别与WBC、N %、IL - 6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sP -选择素水平还与TNF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sE -和sP -选择素血清水平增高反映脑梗死急性期E -和P -选择素可能在TNF和IL - 6的刺激下 ,参与脑梗死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IL-18、IL-17及脂联素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80例COPD患者血清IL-18、IL-17及脂联素含量,并与8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 COPD患者血清IL-18、IL-17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升高(P<0.05),而脂联素水平则显著降低(P<0.01);COPD患者血清IL-18、IL-17水平随病情的加重而逐步升高(P<0.05),而脂联素水平随病情的加重而逐步降低(P<0.01);血清脂联素水平与IL-18、IL-17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639r=-0.657,均P<0.01),IL-18与IL-17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708,P<0.01)。结论 IL-18、IL-17及脂联素在COPD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后E-选择素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30例重型颅脑损伤(GCS3~8分)和25例轻-中型颅脑损伤(GCS9~15分)患者连续测定伤后12、24、48、72、96h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和预后评分(GOS)。观察可溶性E-选择素与GOS之间的关系。结果重型颅脑损伤组在伤后12h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最高,连续96h高于正常(P<0.05),升高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型颅脑损伤组。伤后12h可溶性E-选择素>60μg/L的患者预后明显不良(P<0.05)。结论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在颅脑损伤后明显升高,而且与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在糖尿病肾病(DN)时期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61例体检健康者(健康对照组)、62例2型糖尿病(T2DM组)患者及59例糖尿病肾病(DN组)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血清sP-selectin、sE-selectin水平,同时测定各组空腹血压(BP)、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Cr)、胱抑素(CysC)水平。结果 T2DM组及DN组患者血清sP-selectin、sE-selectin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sP-selectin高于T2DM组(P0.01);血清sP-selectin、sE-selectin与HOMA-IR、FPG、FINS、UA、BUN、Cr、CysC成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sP-selectin、sE-selectin与HOMA-IR高度相关,提示sP-selectin、sE-selectin可能通过胰岛素抵抗促进T2DM的发生。sP-selectin、sE-selectin是DN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E-选择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E-选择素的水平变化及其在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检测40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患者(NDR)、3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DR)及39例健康体检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含量,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显著性检验采用t检验.结果 各组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含量(ng/ml)分别为:正常对照组29.24&#177;12.23;NDR组92.39&#177;43.12,与对照组比较t=8.57,P〈0.01;DR组182.45&#177;90.21,与对照组比较t=11.88,P〈0.01;与NDR组比较,t=5.63,P〈0.01.可见,NDR组E-选择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DR组E-选择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显著高于NDR组.结论 E-选择素参与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检测E-选择素水平有助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对E-选择素的深入研究,有望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TBI)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L-8)和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6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不同时间血清IL-8、sP-selectin含量,按GCS评分分组并与对照组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组IL-8、sP-selectin在发病后24 h、3 d和5 d的血清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L-8在发病后第7天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发病后血清IL-8、sP-selectin水平与入院时GCS评分呈负相关(P<0.01).IL-8和sP-selectin两者在疾病的过程中呈正相关(P<0.05).结论 IL-8、sP-selectin共同参与了急性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其测定对评估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邱隆敏  龙骏  王珊珊  黄梅 《临床荟萃》2006,21(6):423-424
选择素是细胞黏附分子的一种,近年来发现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选择素与慢性肝病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探讨可溶性E-选择索(sE-selectin)和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etin)在各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含量变化,我们动态检测了慢性乙型肝炎60例患者外周血sE-selectin和sP-seleetin的含量,并分析其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定量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选择素和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关系,以及外周血可溶性P选择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的相关性及其检测价值。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51例,分为2型糖尿病组76例和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75例,采用ELISA法及乳胶增强免疫(超敏)比浊法,检测可溶性P选择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1)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可溶性P选择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组的外周血可溶性P选择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与2型糖尿病患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外周血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18,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过度的血小板活化和炎性反应,P选择素及C反应蛋白参与了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检测外周血清水平可作为2型糖尿病病情判定以及治疗效果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脂联素(APN)与IL-6水平与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关系,寻找糖尿病前期人群逆转干预效果评价指标.方法 根据2010美国糖尿病协会糖尿病诊疗标准,选择2013年5月~10月来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或体检的糖尿病前期患者58例,其中IFG 22例、IGT 13例、IFG伴IGT者23例,血糖正常人群组30例,用ELISA法分别检测该两群人血清APN,IL-6水平.结果 糖尿病前期组与正常人群组血清APN与IL-6均值分别为9.60±4.00 ng/ml,12.70±6.70 ng/ml,190.08±70.1 pg/ml,129.45±27.67 pg/ml,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前期不同状态组APN与IL-6组间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糖尿病前期组与正常人群组血清APN与IL-6水平不同,较正常人群组APN有下降趋势,IL-6有增高趋势,血清APN与IL-6水平可作为糖尿病期人群筛查和逆转干预效果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定期测定脑外伤、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可溶性P-选择素含量,了解脑外伤、脑梗死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可溶性P-选择素.结果 脑外伤患者血清中可溶性P-选择素在12 h左右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重型脑外伤组与轻、中型脑外伤组及对照组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在12、24、48、7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 d后各组间没有明显差异.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都与梗死体积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可溶性P-选择素可以作为评估脑外伤轻重及脑梗死的一个指标,与临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血清粘附分子及选择素在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治疗、病情转归和判断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EIASA法分别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以及正常对照组血清可溶性细胞问粘附分子(s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sVCAM—1)、E—选择素、P—选择素、L—选择素含量。并探讨各指标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血sICAM—1、sVCAM—1、E—选择素、P—选择素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L—选择素则无显著变化;脑梗死治疗后以上各指标明显下降;脑梗死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各指标变化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血清sICAM—1、sVCAM—1、及sE—选择素、sP—选择素水平的变化与脑梗死的临床变化有较密切的关系,可以作为脑梗死病情变化的监测指标和预后判断指标,同时也为在脑梗死发病早期使用抗粘附分子抗体及药物治疗提供临床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测定研究对象的血浆 MMP、IL-6和 Ps 水平,分析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术干预前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MMP-9、IL-6及 P 选择素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68例临床接受冠状动脉介入干预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冠脉介入手术组,同时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6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研究对象介入干预前后 MMP-9、IL-6水平和 P 选择素水平。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干预前 MMP-9(704.03±122.54)和 P 选择素(192.34±103.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2.67±82.79)和(121.27±69.13)、IL-6(50.62±11.17)低于对照组的(71.38±15.75)(P <0.05);冠状动脉介入术干预前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各指标发生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急性梗死患者的各指标与对照组研究对象相比无差异(P <0.05)。IL-6水平 P 选择素浓度低于干预前(P <0.05);接受冠脉介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 MMP-9、IL-6水平 P 选择素比对照组患者相应指标降低更加明显(P <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冠脉介入干预可以降低机体 MMP-9和 P 选择素水平,升高 IL-6水平,改善病人心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糖代谢状态与白细胞介素(IL)-6、IL-18水平的关系。方法分别选取糖尿病前期组、2型糖尿病(T2DM)组和健康对照(NC)组患者各30例,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静脉血清中IL-6、IL-18水平。结果糖尿病前期组和T2DM组的IL-6、IL-18水平较NC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6水平与FPG、TG、IL-18呈正相关,IL-18水平与FPG、TG、IL-6呈正相关(P0.05),IL-6和IL-18均与HDL-C呈负相关(P0.05),但与TC、LDL-C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IL-6和IL-18参与了T2DM的发病机制,其血清水平可作为糖尿病前期人群筛查和逆转干预效果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选择素(P-selectin,PS)基因在2123 C/G、1817T/C、Thr715Pro位点多态性与可溶性P选择素(souble P-selectin,sPs)血清水平和心房颤动(房颤)血栓栓塞形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对116例非瓣膜性房颤并发血栓栓塞患者(病例组)及129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对照组)血浆sPs水平进行测定,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进行PS基因2123 C/G、1817T/C、Thr715Pro位点多态性分析.结果:病例组sPs血清水平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42.4±8.2)μg/mL vs (36.3±8.4)μg/mL,P<0.001].病例和对照组PS基因2123C/G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7,P=0.009),1817T/C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384,P=0.169).sPS血清水平与2123C/G基因多态性有明显相关性,GG基因型者的sPs血清水平显著高于GC+CC基因型(P<0.05),与1817T/C位点差异无显著性(P>0.05),未检测出Thr715Pro基因多态性.结论:PS基因多态性与循环sPs水平或血栓形成存在一定的关系,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并发血栓形成可能存在遗传易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