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维生素C联合碳酸氢钠在食管碘染色检查中对抗碘对食管的腐蚀性副作用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0例食管碘染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n =100)和实验组(B组,n =100)。B组染色观察后,以维生素C生理盐水冲洗食管、胃底,再取胃底内液体测pH值;吸净液体后,用碳酸氢钠生理水溶剂冲洗食管,再用生理盐水冲洗食管和胃底,取胃底内液体测pH值。A组用生理盐水冲洗食管胃底。记录麻醉清醒时、24和72 h咽喉部不适、烧心和胸腹痛情况,并进行比较。招募40例经食管碘染色的患者,20例为A组处理方法(C组,n =20),20例为B组处理方法(D组,n =20),72 h内复查胃镜,记录C和D组胃底黏膜糜烂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B组较A组麻醉清醒时、24和72 h咽喉部不适、烧心和胸腹痛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B组用维生素C处理后的pH值与用碳酸氢钠后的pH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D组与C组比较,72 h内胃底黏膜糜烂程度较轻,两组胃底黏膜糜烂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维生素C联合碳酸氢钠对抗食管碘染色后碘对食管胃底黏膜腐蚀性副作用安全、有效,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不同年龄及病变部位消化系统疾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方法 对该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120例ESD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手术时年龄分为老年组(≥ 60岁,52例)和非老年组( < 60岁,68例)。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和病变部位(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结肠和直肠)等信息。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发热、术后穿孔、狭窄和出血),以及两组患者不同病变部位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不同病变部位总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将有差异的因素纳入Logistic模型,行量化赋值,明确ESD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和病变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老年组术后发热和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 < 0.05),术后穿孔和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食管、胃、十二指肠、结肠和直肠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 > 0.05)。不同病变部位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老年和食管病变是ESD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 < 0.05)。结论 老年和病变部位在食管的消化系统疾病ESD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在对老年和有食管病变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需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并及时进行干预,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早癌发生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2021年11月该院83例实施ESD治疗的消化道早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术后未感染组(n = 60)和术后感染组(n = 23)。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SD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ESD术后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 = 4.644,95%CI:1.087~19.843,P = 0.035)和术中穿孔(OR^ = 11.147,95%CI:2.136~5.168,P = 0.004)是消化道早癌患者ESD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拟合优度检验:χ2 = 4.95,P = 0.763(P > 0.05);曲线下面积(AUC)为0.756(95%CI:0.636~0.875,P = 0.000),阳性预测率为62.2%,敏感度为69.6%,特异度为76.7%,临界值为0.303。结论 消化道早癌患者的年龄和手术过程中是否发生穿孔与ESD术后感染的发生紧密相关,该模型对于术后感染患者有良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值得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食管病变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后食管狭窄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2015年11月-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食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ESD治疗,根据患者经ESD治疗后是否出现食管狭窄,将其分为狭窄组(26例)和未狭窄组(124例)。统计食管病变患者经ESD治疗后食管狭窄的发生情况,分析狭窄组和未狭窄组一般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食管病变患者经ESD治疗后发生食管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 150例食管病变患者经ESD治疗后,发生食管狭窄26例,食管狭窄发生率为17.33%。狭窄组病变长度 ≥ 5 cm、固有肌层损伤、创面环周黏膜缺损程度 ≥ 7/8周、无预防狭窄措施、病变浸润深度为m3~sm1的患者占比分别为23.08%、30.77%、23.08%、73.08%和46.15%,均高于未狭窄组的7.26%、6.45%、5.64%、39.52%和7.26%(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变长度 ≥ 5 cm、固有肌层损伤、创面环周黏膜缺损程度 ≥ 7/8周、无预防狭窄措施、病变浸润深度为m3~sm1均是食管病变经ESD治疗后发生食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OR^ = 3.077、3.370、3.445、2.762和2.659,P < 0.05)。结论 食管病变患者经ESD治疗后,食管狭窄发生率较高,发生食管狭窄的危险因素包括:病变长度 ≥ 5 cm,固有肌层损伤,创面环周黏膜缺损程度 ≥ 7/8周,无预防狭窄措施,病变浸润深度为m3~sm1等,临床可据此对食管病变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方案进行调整,以降低食管病变经ESD治疗后发生食管狭窄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和外科手术对早期胃癌患者长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18年3月该院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n = 46)行ESD,对照组(n = 46)行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和住院费用较对照组少,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1、2和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1、2和3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57%,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与外科手术相比,对早期胃癌患者实施ESD,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患者出血量少,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低,有助于提高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间隔对非治愈性内镜切除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J)追加外科手术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影响,以明确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到追加外科手术的最佳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9年2月237例初始诊断为食管胃结合部早癌和癌前病变接受ESD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最终42例(17.72%,34例非治愈性切除和8例治愈性切除)连续随访的AEGJ患者在内镜术后追加了外科手术。根据ESD到追加外科手术的时间间隔分为3组,早期组18例(4周 ≤ N < 8周)、中期组13例(8周 ≤ N < 12周)和晚期组11例(N ≥ 12周)。随访时间为(47.21±13.23)个月。结果 3组患者ESD后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患者外科手术的临床病历资料(如:手术时间、腹腔粘连、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饮水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生存分析显示,晚期组3年无复发生存期(RFS)低于早期组(70.00%和88.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间术后3年总生存期(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推荐非治愈性内镜切除术后早期干预(4~8周内追加外科手术),在不影响AEGJ手术安全性的情况下,可获得更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幽门螺杆菌(Hp)根除对早期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发生异时性癌(MGC)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1年5月该院471例行ESD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Hp感染及根除情况分为3组,Hp阳性且根除转阴者为Hp根除成功组,Hp未根除及根除未转阴者为Hp根除失败组,Hp阴性者为Hp阴性组,对3组患者ESD术后MGC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MGC 39例(8.3%),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Hp根除成功可明显降低早期胃癌ESD术后MGC风险(χ2 = 52.47,P = 0.000),中位随访时间39.0个月。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p根除失败(HR^ = 4.884,95%CI:2.170~10.992,P = 0.000)、年龄 ≥ 60岁(HR^ = 1.050,95%CI:1.006~1.096,P = 0.025)和饮酒(HR^ = 3.629,95%CI:1.769~7.444,P = 0.000)是早期胃癌ESD术后发生MG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p有效根除可降低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MGC的发生风险,年龄和饮酒为发生MGC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基于互联网途径加强患者术后管理,以提高患者Hp根除治疗依从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间断应用离体猪食管模型同步临床病例在食管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学习曲线中的作用。方法 记录该科于2017年1月-2019年12月行离体猪食管ESD及在此期间连续行食管ESD的早期食管癌患者的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秩和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36例次离体猪食管ESD。第1年(2017年)的剥离熟练度明显较第2和3年(2018年和2019年)低(17.2、5.6和5.8 min/cm2P < 0.05);第1年(2017年)的肌层损伤明显较第2和3年(2018年和2019年)多(中位数为2.0、0.0和0.0次/例,P < 0.05)。共实施了25例临床患者食管ESD,第1年(2017年)的剥离熟练度明显较第2和3年(2018年和2019年)低(39.3、16.6和12.7 min/cm2P < 0.05)。整块切除率为100.0%,R0切除率为96.0%,治愈性切除率为92.0%,只有早期1例较大病变发生了穿孔,总的穿孔率为4.0%,无迟发性出血发生。结论 内镜医生独立掌握食管ESD技术至少需要16例ESD(8例离体猪食管+8例临床患者)积累。对于初学者,每个月至少2例食管ESD可能是技术不至于生疏的一个合理载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在国内外咽喉反流病(LPRD)动物模型建立的基础上,提出食管球囊扩张建模的新方法,并与国内外常见的食管内支架联合食管球囊扩张的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生理状态相似的新西兰兔32只,以随机数表法对其进行编号,并将实验兔均分为3组,分别为实验A组(n = 11)、实验B组(n = 11)和对照组(n = 10)。实验A组采用球囊扩张食管上括约肌(UES)和食管下括约肌(LES)的方法制作LPRD动物模型;实验B组在LES处以球囊扩张,在UES处以金属支架进行扩张;对照组在UES和LES处分别置入食管球囊,但不对球囊进行扩张。定期观察实验兔的一般生长情况及生存状态,监测酸反流情况,取建模4周后声带组织行病理学染色,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结果 实验A组和实验B组相较于对照组,在酸反流事件数、最长反流时间和酸反流时间百分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A组和实验B组在酸反流事件数、最长反流时间和酸反流时间百分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食管球囊扩张建模的方法可以完成LPRD动物模型,与食管内支架联合食管球囊扩张效果相近,但其操作简便,术后动物模型死亡率更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直肠黏膜环切术(PPH)联合直肠黏膜切除肌层折叠缝合术(Delorme手术)治疗Ⅱ度和Ⅲ度直肠脱垂(R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21年3月该院接受诊治的82例Ⅱ度和Ⅲ度R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n = 41)与B组(n = 41)。A组行PPH联合Delorme手术,B组行传统PPH。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肛管功能、排便情况和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P < 0.05);术后3和7 d,A组VAS明显低于B组(P < 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90 d直肠黏膜感觉阈值明显升高(P < 0.05),肛管功能长度明显缩短(P < 0.05),且A组直肠黏膜感觉阈值明显高于B组,肛管功能长度明显短于B组;A组术后1个月的控便能力评分明显低于B组,排便时间明显短于B组,排便次数明显少于B组(P < 0.05);A组术后1个月排尿不正常、发热、排便困难和吻合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 < 0.05)。结论 相较于传统PPH,采用PPH联合Delorme手术治疗Ⅱ度和Ⅲ度RP,临床治疗效果更佳,可有效地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改善肛管功能,增强患者控便能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观察产科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TCB)报警预值的可靠性。方法132例产科新生儿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正常产组和剖宫产组各66例,新生儿均于产后第4天同一时间点应用KJ8000经皮测黄仪分别测量额、胸、腹、额胸、额胸腹TCB值,TCB〉12.9mg/dl者,取得亲属同意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胆红素(SB),对比分析不同部位TCB及其与sB值的差异。结果两组分别有17例或21例达到TCB报警预值。两组TCB或sB相同方法及相同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CB不同部位对比,额部值最低、胸部值最高,且与其他部位同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sB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P〉0.05),与不同部位TCB对比均以胸部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其他部位TC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常产与剖宫产新生儿术后sB对比差异无意义;TCB动态监测以胸部结果更接近SB。  相似文献   

12.
韶关市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韶关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韶关市某地区两所农村小学3~6年级学生中的489名留守儿童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和自编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7.6%留守儿童存在孤独感,不同性别孤独感发生率无差异性,不同年龄及不同年级间孤独感发生率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随年级增加,孤独感发生率呈下降趋势(X^2趋势=5.970,P〈0.05)。留守儿童孤独感与健康状况、学习成绩、学习困难程度、父母教育方式、父母间关系和老师教育方式等因素显著相关(P〈0.01~0.05)。结论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孤独感问题,老师和家长应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留守儿童,以减少其孤独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提高中风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方法。方法将5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实验组27例,对照组给予针灸内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后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和贝克抑郁量表(BDI)评分均有好转,但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中风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四肢瘫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测四肢瘫患者的重测信度及观察者间信度。方法由1位评定者应用四肢瘫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对20例四肢瘫患者进行评定,评定后1周内再次对该患者进行评定;另1位评定者在第1位评定者初次评定后2 d内对该患者进行评定。结果第1位评定者两次评定总分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94(P<0.01);第1位评定者与第2位评定者评定总分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71(P<0.01)。结论四肢瘫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及观察者间信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肇庆市居民颈椎病发病情况及相关问题。方法 :通过分层随机抽样选择该市区18~70岁居民5000人为研究对象 ,入户或至单位询问调查。结果 :该市居民颈椎病发病率为8.11% ,男女差异无显著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 ,发病率逐渐增加。经多因素分析 :体位姿势不正确、情绪紧张、潮湿、疲劳是发病的主要诱因。结论 :该病严重影响肇庆市居民的健康 ,做好防治应从早做起 ,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二级预防干预模式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卒中二级预防干预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将1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均建立健康档案,应用自行设计的脑卒中复发危险因素评估表对出院患者进行评估.观察组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个体化强化教育和行为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基本知识健康教育,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6个月收集两组相关资料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疾病知识掌握正确率、不良生活方式改善情况及治疗依从性方面明显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脑卒中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级预防干预模式可有效降低脑卒中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胰腺癌治疗的Cochrane系统评价证据,以及纳入系统评价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方法学质量。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2009年第4期)中有关胰腺癌治疗的系统评价,并运用RewMan5.0.21对所纳入研究的偏倚进行评估。结果共检索到胆道支架置入术姑息治疗梗阻型胰腺癌的系统评价、放化疗治疗不能手术的进展期胰腺癌的系统评价共2篇系统评价,共纳入79个RCT。依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质量评价方法,对所纳入RCT的偏倚进行评估,表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倚,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结论 Cochrane系统评价是公认的最高质量的研究证据,但目前缺少足够强度的证据来支持胆道支架置入术姑息治疗梗阻型胰腺癌的疗效。其他治疗手段的疗效如胰腺癌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治疗等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完成系统评价来评估。建议推行临床试验透明化,实施临床试验注册制度以及按照CONSORT声明严格规范RCT的报告,以便于总结胰腺癌治疗的临床证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超声在评价放疗对颈动脉溃疡斑块形成的影响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经病理学证实为头颈部肿瘤、放疗前后的颈动脉超声资料以及其他基线资料完整的患者93例,比较放疗前后放疗侧颈动脉和非放疗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溃疡斑块的总数量、平均内膜-中膜厚度、最大斑块面积、最大溃疡斑块的面积、最大溃疡口的面积。结果 放疗前后颈动脉超声检查的平均间隔时间为(6.1±1.9)年;放疗前放疗侧斑块总数量、平均内膜-中膜厚度、最大斑块面积、溃疡斑块的总数量、最大溃疡斑块的面积、最大溃疡口的面积与非放疗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放疗后放疗侧斑块总数量、平均内膜-中膜厚度、最大斑块面积、溃疡斑块的总数量、最大溃疡斑块的面积、最大溃疡口的面积均较非放疗侧加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放疗可导致头颈部肿瘤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进展,且斑块具有易损性特点。  相似文献   

19.
乳腺叶状肿瘤的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乳腺叶状肿瘤的X线钼靶摄片和超声表现.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乳腺叶状肿瘤,术前均行超声检查,其中15例行X线钼靶摄片,回顾分析其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结果 19例乳腺叶状肿瘤中,良性8例,交界性6例,恶性5例.15例患者X线钼靶摄片中病灶均为高密度孤立肿块影,呈圆形(8例)或浅分叶状(7例),边界清晰(10例)或部分不清(5例),部分肿块周边见"晕"征(4例).超声检查6例发现囊性变,6例表现为后方回声增强.病灶为圆形(8例)、浅分叶状(8例)或有角状突起(3例).所有病例均未发现腋下转移淋巴结及周围组织浸润等恶性征象.结论 认识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类型和临床特点,结合影像表现综合分析,可提高术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瑞安市人民医院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发生率和高危因素。方法2005年8月1日至2008年8月1日对瑞安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住院并符合筛查标准的540例新生儿进行了ROP筛查。结果在接受筛查的540例新生儿中,44例发生了ROP,发生率为8.1%。Ⅰ~Ⅲ期病变分别为35、7、和2例;其中2例需激光治疗,无失明病例。结论ROP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孕周、出生体重、吸氧时间、呼吸窘迫综合征是ROP形成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