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精神分裂症伴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64例精神分裂症伴高LDL-C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合并瑞舒伐他汀治疗(研究组31例)和单纯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33例),于入组前及治疗后第4、8周末应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和不良反应情况,入组时及治疗后第2、4、6、8周末进行LDL-C、空腹血糖、腰围、体质量的测量,评定患者的代谢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第8周末研究组PANSS阴性症状因子分与入组时比较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第8周末研究组体质量、腰围、LDL-C与入组时比较显著降低(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后第6、8周末研究组L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第8周末研究组体质量、腰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瑞舒伐他汀能改善精神分裂症伴高LDL-C血症患者的代谢指标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因抗精神病药所致体质量增加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因抗精神病药导致体质量增加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综合干预36周,依次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合并二甲双胍750 mg/d及更换抗精神病药3个阶段,每个阶段12周;对照组不干预直接随访;分别于入组前及入组后每12周测量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空腹血糖(FBG)、血脂及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结果:110例完成观察(研究组52例,对照组58例)。经36周干预后,研究组29例(48.3%)BMI恢复正常,体质量、BMI、腰围、FBG、胆固醇(TC)水平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而对照组三酰甘油较观察前显著增加(P0.05)。研究组干预前后体质量、BMI、腰围、FBG、TC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干预前后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干预措施能降低抗精神病药所致体质量增加,改善糖脂代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合并行为干预疗法对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将60例开始单独服用氯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氯氮平(250~400mg/d)联合二甲双胍(750mg/d)及实施行为干预治疗,对照组则单用氯氮平(250~400mg/d),未实施任何干预措施,治疗12周。两组患者分别于入组时和治疗后第4、8及12周末测定空腹血糖(FBG)、血脂(TC、TG、HDL、LDL)、身高、体重、腰围,计算体重指数(BMI)以及治疗12周末体重增加大于7%的人数比率。用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末评定疗效。结果治疗12周末,研究组与对照组体重较治疗前分别增加为(2.03±1.26)kg、(4.98±3.09)kg;BMI较治疗前分别增加为(0.54±0.62)kg/m2、(2.03±1.02)kg/m2,体重、BMI的升高程度对照组高于研究组(P〈0.05),体重增加大于7%的患者研究组为6例(20%)、对照组为16例(53%),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血脂各项的升高程度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合并行为干预疗法能有效减轻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所致的体重增加及血糖、血脂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动力性分析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疗效.方法 48例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4例(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动力性分析)和对照组24例(单用艾司西酞普兰),疗程为12周,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清单(PCL-C)、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8、12周末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后第4、8、12周末,两组PCL-C的闯入性症状、高警觉性、回避症状评分及PCL-C总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P<0.01);治疗后第8周末研究组PCL-C闯入性症状、高警觉性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第12周末,研究组PCL-C闯入性症状、高警觉性评分及PCL-C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第4、8、12周末,两组的STAI中状态焦虑评分及SDS总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P<0.01);治疗后第8、12周末,研究组STAI中状态焦虑评分及SDS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显效率(70.83%)显著高于对照组(50.00%)(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动力性分析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疗效较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验证二甲双胍与行为干预单一或联合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的体质量增加及糖代谢紊乱的疗效。方法将抗精神病药所致体质量增加≥10%的1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四组:二甲双胍(750mg/d)联合行为于预组(以下简称A组,32例);二甲双胍(750mg/d)组(以下简称B组,32例);行为干预联合安慰剂组(以下简称C组,32例);安慰剂对照组(以下简称D组,32例);治疗观察期均为12周。四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12周末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身高、体质量、腰围,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并进行比较。结果(1)A、B、C组患者治疗后的体质量、BMI、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IRI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D组患者的体质量、BMI、腰围、空腹胰岛素、IRI治疗后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2)治疗4周末,A组与B组体质量、BMI的下降程度相同,但均明显高于C组。治疗12周末,体质量、BMI的下降程度以A组最高,其次为B组和C组。治疗后各时点,A组与B组的空腹胰岛素、IRI的下降程度相同,均明显高于C组。结论二甲双胍与行为干预单一或联合治疗均能有效减轻抗精神病药所致的体质量增加及胰岛素抵抗,二甲双胍联合行为干预的疗效最好。单用二甲双胍与二甲双胍联合行为干预治疗缓解抗精神病药引起的胰岛素抵抗的疗效相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氨磺必利合并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对代谢的影响.方法 96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48例氨磺必利合并氯氮平组(研究组)及48例单用氯氮平组(对照组).治疗前后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测定体质量指数(BMI)、血清总胆固醇(T-CHO)、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结果 治疗后第6周末研究组显效率(46.8%)高于对照组(21.7%)(P<0.05),治疗后两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研究组治疗后BMI、LDL-C、T-CHO均较治疗前下降,而对照组治疗后BMI、LDL-C、T-CHO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氨磺必利合并氯氮平治疗可显著改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药物不良反应,尤其对体质量增加及代谢紊乱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和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代谢影响。方法 7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分别给予帕利哌酮和利培酮单药治疗8周。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与治疗结束后测量如下指标: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AIST)、血清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空腹血糖(FPG)、OGTT后2h血糖(2hPG),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8周末两组的PANSS总分及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8周末研究组患者的PANSS总分及阴性症状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末研究组患者的BMI、WAIST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的BMI、WAIST、TG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升高(P〈0.05),HDL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之间比较,研究组BMI、WAIST、TG低于对照组,HDL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利哌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优于利培酮,引起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小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阴性症状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6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并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氨磺必利组(研究组)和舒必利组(对照组),疗程12周,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减分率评定疗效,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4、6、12周末各评定1次.结果 治疗后第12周末研究组显效率83.3%,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率56.6%,有效率80%,两组显效率、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SANS总分研究组治疗后第4、6、12周末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第6、12周末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SANS总分治疗后第6、12周末研究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GI总分研究组治疗后第6、12周末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GI总分对照组治疗后第12周末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研究组16.7%和对照组3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月经改变和泌乳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氨磺必利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优于舒必利,不良反应较小,服药依从性好,可作为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度洛西汀与氟西汀对改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症状及社会功能的效果.方法 将134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度洛西汀系统治疗)和对照组(氟西汀系统治疗),共治疗8周.在基线及治疗后第1、2、4、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及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第1周末起HAMD及HAMA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基线时(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第2周末起HAMD及HAMA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基线时(P<0.05);治疗后第1、2、4、8周末研究组HAMD及HAMA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第4周末起SDSS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基线时(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第8周末SDSS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基线时(P<0.05).治疗后第4、8周末研究组SDSS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度洛西汀可有效、快速的改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及社会功能,效果优于氟西汀.  相似文献   

10.
半夏泻心汤合并帕罗西汀治疗女性躯体形式障碍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半夏泻心汤合并帕罗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女性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6例躯体形式障碍女性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4例),研究组患者接受半夏泻心汤合并帕罗西汀系统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帕罗西汀系统治疗,共治疗6周.所有入组患者在基线及治疗后第1、2、4、6周末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估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第2周末起,研究组患者HAMD评分较基线时显著降低(P<0.05),而在治疗后第4周末起,对照组患者的HAMD评分较基线时才有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第2周末起,研究组患者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第2周末起,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均较基线时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第1周末,研究组患者的TE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时间点两组间TE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6周治疗研究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1.25%∶52.94%,X2=8.47,P<0.05).结论 半夏泻心汤合并帕罗西汀可有效治疗躯体形式障碍女性患者,起效更快,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阿立哌唑、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及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6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奥氮平组和阿立哌唑组,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第6周末两组患者身高、体质量、血糖(FBG)、胰岛素(INS)、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变化.结果 治疗后第6周末奥氮平组FBG、INS、IRI、LDL、TG、TC、体质量及BMI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P<0.01),治疗后第6周末奥氮平组上述指标较阿立哌唑组高(P<0.05).结论 与奥氮平相比,阿立哌唑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FBG及血脂代谢影响较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60例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仅予一般健康教育,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第6、12、18、24周末进行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量表评定。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第12、18、24周末PANSS总分和阳性因子分低于干预前(P〈0.05);研究组干预后第12、18、24周末PANSS总分和阳性因子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后SD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治疗可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的阳性症状。  相似文献   

13.
团体心理治疗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女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经抗精神病药治疗大部分阳性症状消失的120例女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团体心理治疗,对照且参加一般药物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第8周末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治疗后两组BPRS、SANS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P<0.01);治疗后SDSS 4项因子分研究组较治疗前显著减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BPRS、SANS总分及SDSS4项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团体心理治疗对女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0 ~ 2013年在我院住院的9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分别在入组时及干预后第4、8周末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和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干预后8周末的ADL评分均高于入组时(P<0.05),且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8周末SDSS评分低于入组时(P<0.05);且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早期干预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精神病患者代谢综合征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4月间在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精神病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采用饮食、运动干预。在治疗前(0周)及治疗第4、8、12周末测量身高、体重、腰围、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 PG)、血脂、血压,计算体重指数(BMI)。结果治疗4、8、12周后,实验组BMI、FPG、高密度脂蛋白(HDL)、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围、2h PG、甘油三酯(TG)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BMI、腰围、FPG、TG均较治疗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h PG、HDL、DBP、SB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BMI、腰围、FPG、2h PG、TG、HDL、DBP、SBP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12周后,实验组BMI、腰围、FPG、TG、HDL、DBP、SBP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2h 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采用饮食、运动干预相比,二甲双胍能预防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对临床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帕罗西汀联合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研究组)和帕罗西汀组(对照组),共观察6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采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结束时研究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5.0%和42.5%,P<0.01).研究组治疗后第1周末起HAMD评分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第2周末起HAMD评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第2周末起HAMD评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头痛、性功能障碍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罗西汀联合MECT治疗难活性抑郁症疗效显著,起效快,优于单用帕罗西汀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治疗氯氮平所致体质量增加及糖、脂代谢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口服氯氮平的23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行为干预组103例和对照组132例,行为干预组患者给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观察期限为6个月。所有患者于入组时及治疗6个月末测定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率(WHR)、血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BG),并进行比较。结果基线两组患者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各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月后,行为干预组的BMI、腰围、空腹血糖、TC及收缩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干预可改善氯氮平所致的体质量增加及糖、脂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人际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疗效。方法 将82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药物合并人际心理治疗)40例和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42例,观察12周,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第4、8、12周末HAMD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两组在治疗后第8、12周末研究组HAMD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12周末依从每日服药量例数、每日服药次数例数、每日服药时间例数及坚持服药总例数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依从每日服药量例数、每日服药次数例数、每日服药时间例数及坚持服药总例数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2周末研究组依从每日服药量例数、每日服药次数例数、每日服药时间例数及坚持服药总例数上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人际心理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其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合并文拉法辛对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心理干预合并文拉法辛)和对照组30例(单用文拉法辛),疗程12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8、12周末,研究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6.67%,对照组23.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合并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效果好,不良反应少,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20.
二甲双胍对奥氮平所致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增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验证二甲双胍预防奥氮平引起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体质量增加和糖代谢紊乱的效果.方法 将37例未服过抗精神病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15 mg/d)联合二甲双胍组(750 ms/d;A组,18例)和奥氮平(15 mg/d)联合安慰剂组(B组,19例),治疗12周.于治疗前和治疗第4周末、8周末及12周末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INS)、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及治疗12周末体质量增加大于7%的比率.用阳性症状量表(SAPS)、阴性症状量表(SANS)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末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12周末,A、B两组的体质量、BMI、WHR及B组患者的空腹INS和IRI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治疗第8,12周末,B组的体质量、BMI、空腹INS和IRI的变化值高于A组(P<0.05).B组体质量增加大于7%的比率(63%,12例)高于A组(17%,3例;P<0.01).A、B两组的SAPS及SAN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能有效减轻奥氮平引起的体质量增加和糖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