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卞企梅  李彬  李震  姜丹  尹世杰 《安徽医学》2013,34(8):1171-1172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对帕金森病(PD)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52例PD患者,其中研究组30例采用康复训练加西药(美多巴等)治疗,对照组22例仅用西药(美多巴等)控制治疗。疗效采用WEBSTER评分和UPDRS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62.07%,对照组为30%,两组患者治疗前后UPDR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UPD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UPD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D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结合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地黄饮子治疗帕金森病阴阳两虚型患者临床疗效。方法收集60例就诊于安徽省中医院门诊及住院的帕金森病阴阳两虚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地黄饮子,60天为总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帕金森氏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评分、中医症候评分,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1)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7%,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前UPDRS评分、中医症候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0天、40天、60天后,两组UPDRS评分均较前降低,且试验组评分低于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运动症状评分及非运动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药基础治疗配合地黄饮治疗帕金森病阴阳两虚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蔡扬帆 《中外医疗》2016,(13):160-162
目的:探究化痰熄风方结合西药对帕金森病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6例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联合化痰熄风方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并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简易智能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比较情况及治疗前、后两组肢体运动能力[统一帕金森评定量表(UPDRSIII)总评分]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86.05%较对照组67.44%显著高(P<0.05);治疗后两组MMSE、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MMSE(25.58±5.01)分、MoCA评分(27.68±1.11)分分别均较对照组升高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UPDRSIII总评分分别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且观察组UPDRSIII总评分(40.12±1.01)分、(37.95±0.89)分、(35.89±0.79)分较对照组减小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熄风方结合西药对帕金森病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美多芭,同时配合盐酸苯海索(安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熄风止颤方加减,12周为1疗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0.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8%(P0.05);两组统一帕金森病症量表(UPDRS)评分在治疗后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益肾方联合西药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1例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治疗组32例,两组均常规抗PD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健脾益肾方,连续治疗8周.两组进行治疗前后H-Y分级及PD统一评分量表的第二分量表(UPDRS Ⅱ)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UPDRS Ⅱ评分及H-Y分级有明显改善(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疗后UPDRS Ⅱ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益肾方对PD疗效确切,且可以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疗效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联合帕金森病基础西药与西药比较以及单纯中药疗法与西药比较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Cochrane Database、EMbase、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全面收集中药联合帕金森病基础西药以及单纯中药疗法治疗帕金森病的中英文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截至2012年12月。由2名评价者独立评价并交叉核对纳入研究质量后,对同质研究采用RevMan 5.0.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项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包括146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UPDRS评分变化:13项研究在治疗末应用UPDRS进行评分,UPDRS总分[WMD=5.95,95%CI(4.37~7.42)]、UPDRS II[WMD=2.13,95%CI(1.62~2.64)]、UPDRS III[WMD=1.95,95%CI(0.81~2.42)]和UPDRS IV[WMD=0.64,95%CI(0.32~0.97)]分值相对于基线评分,中药联合帕金森病基础西药组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两组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4项研究评价单纯中药疗法,治疗末应用UPDRS量表总分和UPDRSⅢ进行评分,中药治疗组与西药组比较在总体疗效、运动症状改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治疗有效率:4项研究采用UPDRS减分率计算有效率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联合帕金森病基础西药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RR=1.52,95%CI(1.28~1.82)]。2个研究采用UPDRS减分率计算有效率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组与西药组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1,95%CI(0.86~1.18)]。(3)不良反应:共7个试验报道了药品不良事件,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安全、有效。中药联合帕金森病基础西药可能优于单用西药;对于早期帕金森病患者,采用单纯中药治疗与西药(美多巴)疗效相当。但因纳入文献数量有限且部分研究质量较低,上述结论需更多高质量的RCT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天芪平颤方治疗帕金森病(PD)异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PD伴异动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7例,两组均常规服用西药,治疗组加服天芪平颤方,疗程为7个月(服药3个月-停药1个月-服药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改善疗效,采用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Ⅲ、Ⅳ及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评价患者的异动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UPDRSⅣ评分较入组时明显降低(P0.05),且较对照组亦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的AIMS总分及口面、上肢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2.0%,对照组为51.2%,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芪平颤方对治疗PD异动症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滋肾疏肝、清热养血法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普拉克索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滋肾疏肝、清热养血法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nified parkinson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评分、Webster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情况,检测睡眠的连续性及稳定性,利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评定认知功能,比较BECK焦虑量表(beck anxiety inventory,BAI)评分及BECK抑郁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评分,测定血清pentraxin-3水平及RANTES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UPDRS评分及Webster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睡眠连续性及稳定性检测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能显著提高患者的Mo CA各项因子评分(P0.01),且治疗组提高更明显(P0.01);治疗后治疗组BAI评分和BDI评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pentraxin-3水平及RANTES水平,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P0.01)。结论:以肾疏肝、清热养血法为指导治疗帕金森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睡眠质量、认知功能,改善抑郁、焦虑等精神状况,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平颤汤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帕金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美多巴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平颤汤治疗。观察两组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及Webster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UPDRS评分、Webster评分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73.3%,对照组5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颤汤能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患者UPDRS、Webster评分,缓解肌强直、震颤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益肾熄风汤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多巴丝肼片口服,每次1片,每日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及益肾熄风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2周。治疗12周后,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以及神经营养因子3(NT-3)的变化情况,以及血清5-羟色胺(5-HT)、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多巴胺(DA)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量表(PDQ-39)、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Hcy、Cys-C、NT-3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血清Hcy、Cys-C、NT-3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5-HT、GSH-Px、DA水平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血清5-HT、GSH-Px、DA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UPDRS、PDQ-39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UPDRS、PDQ-39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8%(46/49),对照组为73.47%(36/49)。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33%(8/49),对照组为18.37%(9/49),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益肾熄风汤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有助于减轻患者的氧化应激失衡,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董新刚  贾奎 《中医学报》2016,(8):1189-1191
目的:观察熄风震颤方药联合吡贝地尔治疗早中期帕金森病的webster总评分、相关因子评分以及中医证候的变化。方法:将帕金森患者80例随机数字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吡贝地尔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熄风震颤方药联合吡贝地尔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7.5%,对照组有效率52.5%。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经过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改善率为100.0%,对照组改善率为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webster评分提示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无改善(P0.05),至第8周、第12周时与治疗前比较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webster评分治疗后4周与治疗前比较无改善(P0.05),治疗后8周与治疗后4周比较有改善,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2周与治疗后8周比较Webster总评分下降有显著差异(P0.01)。中医证候分析提示治疗组治疗后4周、8周、12周的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在治疗4周、8周、12周后的中医证候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略有增加。结论:熄风震颤方药联合吡贝地尔治疗早中期帕金森病疗效明显,有较为明显的增效减毒作用,同时对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临床症状改善以及生活能力提高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理气熄风化痰汤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及脑电图频段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理气熄风化痰汤治疗,比较两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脑电图频段功率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MMS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α频段相对功率水平高于对照组,β频段、θ频段、δ频段相对功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理气熄风化痰汤治疗癫痫患者可提高MMSE评分,以及改善脑电图频段功率水平,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拟化痰熄风汤治疗痰热动风型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将2012年3月到2012年10月收治的符合研究标准的48例痰热动风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左旋多巴+普拉克索)24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化痰熄风汤)24例。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 UP-DRS)进行临床疗效评定;采用Webster氏10项计分法判定中医证候疗效。结果:24例治疗组患者中治愈7例、显效7例、好转7例、无效3例,有效率88%;24例对照组患者中治愈6例、显效7例、好转6例、无效5例,有效率79%。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治疗后Webster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各中医证候进步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单纯西药治疗基础上,同时加用自拟化痰熄风汤治疗痰热动风型帕金森病患者,效果更明显,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帕金森病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帕金森病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治疗组32例。2组患者均接受帕金森病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帕罗西汀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予通督调神针刺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评分。结果治疗8周后,2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和HAMD评分、UPDR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1.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帕金森病抑郁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及运动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帕金森患者13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美多巴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普拉克索治疗。依据帕金森氏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进行评分,将UPDRSⅢ评分结果与治疗前的评分作比较,以评分减少情况判断治疗效果,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UPDRSⅡ与UPDRSⅢ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UPDRSⅡ与UPDRSⅢ评分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0%(68/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8%(59/68),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头晕、嗜睡、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患者的开关现象发病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多巴单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美多巴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王翌 《中医学报》2019,34(2):379-383
目的:探讨补疏通定汤治疗肾虚肝郁型老年帕金森病失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盐酸普拉克索片口服,治疗组加用补疏通定汤,8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 quality of life,WHOQOL-BREF)、安全性检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7.88%,高于对照组69.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SQI和WHOQOL-BREF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补疏通定汤应用于帕金森病失眠患者,能滋补肝肾、疏肝通络、熄风定颤、重镇安神,与单纯应用西药比较,能提高临床疗效,有效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后化痰方在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1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70)和对照组(n=72)。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化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术后化痰方,观察周期为7 d。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咳痰量及疼痛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为4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的疼痛改善疗效总有效率为77.1%,对照组为41.4%,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第5天、6天、7天,治疗组患者的咳痰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术后化痰方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围手术期患者临床疗效较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止颤汤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帕金森病(PD)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肾阴虚兼肝气郁结型PD伴抑郁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抗帕金森病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加服止颤汤,治疗组患者加服止颤汤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两组治疗周期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及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12周后,采用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AD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的抑郁程度,采用统一帕金森病综合量表(UPDRS)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为75.76%,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4周、8周、12周后,两组患者的MADRS、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UPDR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颤汤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肝肾阴虚兼肝气郁结型PD伴抑郁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化痰通络方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单纯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痰通络方,15天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评价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观察临床疗效,检测血清BDNF、NGF水平,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血清BDNF和N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P〈0.05,P〈0.01),血清BDNF、NGF水平均升高(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BDNF、N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观察组1例患者轻微皮肤症状外,均未见其他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化痰通络方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提高患者血清BDNF和NGF水平,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小儿肾病综合征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与单纯西药治疗(对照组)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90例肾病综合征(NS)患儿治疗情况,分别用中医分期辨证结合西医治疗及单纯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45%,对照组总有效率80.4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1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0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炎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组,且可有效降低激素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