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国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为老年人认知功能的改善、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以老年人认知功能状况为因变量,个人特质、行为与心理、家庭网络、生活环境、宏观政策等层面的指标为自变量,进行χ2检验和分层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患病率为27.96%,其中女性、高龄、健康状况差等是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危险因素(P<0.05);慢性病数量、接受过教育、参加社会活动、独居、家庭提供精神慰藉是老年人认知功能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我国老年人认知功能状况不容乐观,不同层次因素均是老年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且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因此,应从多维度综合考虑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考察社会参与程度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社会参与程度问卷评估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情况,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估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对234例60岁以上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程度及认知能力进行调查,分析老年人社会参与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 年龄、受教育水平、婚姻状况、居住情况不同的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拥有良好人际网络(夫妻关系、子女/孙关系、亲朋关系较好,亲朋来往频繁)、积极参与闲暇活动的老年人认知功能较好(P<0.05).在控制年龄、受教育水平后,社会参与程度对MMSE总分、定向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能力和语言能力有正向预测作用(△R2 =0.02~0.11,P<0.05).结论 积极的社会参与是认知老化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十堰市城区社区老年人的认知功能状况,探讨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为今后进行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十堰市城区60岁及以上的社区老年人采用一般状况(社会人口学)调查表、简易智力测试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Instrumental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IADL)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Multidimensional scale on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MSPSS)进行调查。用统计软件SPSS15.0建立数据库,对资料进行统计描述和相关分析。结果:⑴十堰市城区老年人MMSE得分均值为(23.93±3.02)。⑵年龄、教育、经济、慢性病和社会支持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⑴依照国际标准,十堰市城区社区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整体低于正常水平。⑵十堰市城区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教育、经济、慢性病和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的认知功能的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背景 既往研究发现老年人身体衰弱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受损之间存在关联,但老年人心理衰弱和社会衰弱与其ADL受损之间是否存在关联仍不明确。目的 探讨农村老年人多维度衰弱及其各维度与老年人ADL受损之间的关联,为预防农村老年人失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研究设计,于2021年7—9月,通过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 选取贵州省2个市(州)共30个行政村的≥60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n=1 298)。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纳入老年人的人口学特征、患慢性病情况、睡眠质量,采用中文版Tilburg衰弱(TFI)量表评估老年人的多维度衰弱情况,采用ADL量表评估老年人的ADL受损情况。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多维度衰弱及其各维度衰弱对ADL受损的影响,并计算多因素调整的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c%)。结果 1 298名老年人中,存在ADL受损498名(38.37%),存在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DL)受损40名(3.08%),存在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受损494名(38.06%);存在多维度衰弱382名(29.43%),存在身体衰弱319名(24.58%),...  相似文献   

5.
背景 抑郁和焦虑是社区老年人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认知管理情绪的方式与老年人生活密切相关。目前,关于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负性情绪研究在老年人群中少见。目的 调查社区老年人抑郁、焦虑情绪状况,探讨社区老年人抑郁、焦虑情绪与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为老年人抑郁、焦虑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18年3—4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河南省新乡市年龄≥60周岁社区老年人5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及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进行调查。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抑郁、焦虑与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抑郁、焦虑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550份,回收有效问卷51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5%。社区老年人抑郁、焦虑检出率分别为26.5%(136/514)、9.9%(51/514)。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抑郁得分与自责、沉思、灾难化、责备他人呈正相关(P<0.05),与接收、自我安慰、重新关注计划、积极重新关注、积极重新评价呈负相关(P<0.05);焦虑得分与自责、沉思、灾难化、责备他人呈正相关(P<0.05),与接受、自我安慰、重新关注计划、积极重新关注、积极重新评价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患慢性病种数、好朋友数量、与家人关系、身体健康状况及沉思、灾难化、责备他人、自我安慰、积极重新评价的调节策略是社区老年人抑郁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患慢性病种数、与家人关系、月均收入及沉思、灾难化、责备他人、积极重新评价的调节策略是社区老年人焦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社区老年人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抑郁、焦虑情绪密切相关,越多使用沉思、灾难化、责备他人非适应性策略,越少使用积极重新评价适应性策略的老年人越有可能产生抑郁、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湖南省县乡村公办养老机构老年人认知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湖南省5个地州市,每个地州市随机抽取20个县乡村公办养老机构,将100个养老机构内入住的3327名老年人整群纳入,有效评估老年人3302名,统计老年人认知功能现状,依据认知功能是否正常将其分为认知功能异常组和认知功能正常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认知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3302名老年人认知功能正常600名(18.17%),认知功能异常2702名(81.83%),其中认知功能缺损(可疑失智)1538名,失智1164名;认知功能异常组女性、年龄≥80岁、未婚/离异/丧偶、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从不吸烟、无慢性疾病、无慢性疼痛、近30 d内跌倒、生活自理能力受损、感知觉与沟通能力受损、社会参与能力受损占比均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无慢性疾病、无慢性疼痛、生活自理能力受损、感知觉与沟通能力受损、社会参与能力受损均为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年龄≥8...  相似文献   

7.
背景 久坐与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和衰弱有关,但其关联机制尚不明确,而中医体质学说可为此提供新的理论来源。目的 探讨老年人偏颇体质在久坐行为与认知衰弱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于2019年12月从济南市随机选取6个社区、10个行政村的1 130例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PAQ)短卷(评估久坐行为)、中医体质量表(CCMQ)(测定中医体质类型)、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中文版Tilburg衰弱量表(评估衰弱状况)进行问卷调查。若研究对象同时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和衰弱症状则将其判定为认知衰弱。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久坐行为、偏颇体质与认知衰弱的关联。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 130份,回收有效问卷1 091份,有效回收率为96.55%。1 091例老年人中有久坐行为358例(32.8%),无久坐行为733例(67.2%);平和质448例(41.1%),偏颇体质643例(58.9%);认知衰弱89例(8.2%),非认知衰弱1 002例(91.8%)。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至少患1种慢性病情况、久坐行为、中医体质类型老年人认知衰弱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久坐行为〔是:OR=1.914,95%CI(1.193,3.072)〕和中医体质类型〔偏颇体质:OR=6.501,95%CI(3.035,13.923)〕是老年人发生认知衰弱的影响因素(P<0.05);久坐行为〔是:OR=1.463,95%CI(1.111,1.927)〕是老年人中医体质类型的影响因素(P<0.05)。中介作用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偏颇体质在久坐行为与认知衰弱间存在中介效应(Z=2.323,P<0.0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1.22%。结论 久坐行为不仅能够直接影响老年人认知衰弱的发生情况,还可能通过偏颇体质间接对其产生作用,今后应进一步凸显“辨体、调体”在认知衰弱预防与干预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广州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共病与营养状况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广州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2019年度健康体检的2 127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营养状况包括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慢性病共病现状、营养状况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老年人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  结果  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患病率为38.08%(810/2 127),营养不良患病率为10.81%(230/2 127),超重/肥胖率为46.26%(984/2 127)。老年人慢性病共病与超重/肥胖存在正相关关系(r=0.14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每增加5岁,患营养不良的风险增加(OR=1.369,95% CI:1.205~1.555),超重/肥胖的风险降低(OR=0.885,95% CI:0.813~0.965)。未婚、离婚和丧偶是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OR=1.791,95% CI:1.164~2.754)。吸烟是老年人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OR=0.558,95% CI:0.408~0.764)。在校正一般资料及健康相关因素后,缺齿的老年人营养不良发生风险是不缺齿的1.337倍,慢性病共病的老年人超重/肥胖发生风险是未患共病的1.849倍。  结论  广州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共病、营养不良、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缺齿与营养不良之间,共病与超重/肥胖之间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为阿尔茨海默病认知障碍预防提供指导。方法 2021年1月—2022年1月选取湖州市5个社区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其中300例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老年人作为研究组,另选择300例正常老年人群作为对照组。评价患者的认知活动评分(CAS)、教育与社会经济地位(SES)、抑郁自评量表得分(SDS)、神经心理测试,分析相关因素对认知功能缺陷的影响和保护作用。结果 MCI患者的MMSE评分(25.0±1.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8.9±1.1)分;SDS评分(35.5±4.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2.0±4.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在平均受教育年限、CAS和SES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高、CAS分级高和SES分级高是影响阿尔茨海默病发生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 社区老年患者中较高水平的认知活动与社会经济地位以及高水平的教育是阿尔茨海默病痴呆风险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成都市城市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相关认知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等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对随机抽样的成都市城市社区378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调查,包括老年人的社会人口学特征、生活行为、保健及慢性病防治知识、慢性病患病情况等方面的内容,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相结合的统计方法对老年人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健康认知及行为可能的影响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成都市城市社区老年人对健康和慢性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为5.0%~74.9%,其健康知识的来源主要有各级医疗机构(38.5%)、报纸和杂志(20.4%)、广播和电视(12.9%)等.一部分老年人存在危害健康的行为,如吸烟(17.0%)、嗜酒(16.7%)、不参加体育锻炼(29.3%)等.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成都市城市社区老年人健康相关认知的因素为老年人的文化程度(P=0.000)、是否患有慢性病(P=0.000)、经济来源(P=0.001)、老年人的年龄(P=0.019);影响老年人健康相关行为的因素为老年人的性别(P=0.000)及60岁以前的职业(P=0.002).结论 成都市城市社区老年人对一般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尚可,但对慢性病的相关防治知识掌握较少.针对老年人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健康教育,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是改善老年人健康相关认知和行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考察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发展轨迹,并基于生理-心理-社会模型,分析老年人ADL的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3、2015和2018年的调查数据,抽取均参与3次调研的3 116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老年人ADL的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结果1)老年人失能的比例逐年上升,其中轻度失能的比例增加最明显;2)老年人ADL在2013—2018年呈下降趋势(β=-0.133,P<0.05),ADL在起始水平的个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β=0.717,P<0.05),且个体间差异随时间增长逐渐扩大(β=0.092,P<0.05);3)2013年老年人的自评健康(β=0.133,P<0.05)、残疾状况(β=-0.258,P<0.05)、慢性病共病状况(β=-0.068,P<0.05)和抑郁(β=-0.045,P<0.05)对ADL的起始水平有预测意义。慢性病共病状况(β=-0.035,P=0.003)和社会参与(β=0.032,P=0.006)能预测ADL发展速度,其中慢性病共病状况对速度有...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慢性病影响因素的健康生态学模型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健康生态学模型的角度,分层次探讨老年人的慢性病影响因素。方法对2009年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进行数据整理,筛选出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探究老年人慢性病发生的影响因素。以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为因变量,生活习惯、个人特征、经济条件等方面的指标为自变量,进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对疾病的感知、体质指数、饮水习惯、家庭人口、是否在职、饮用水获得方式和人均收入是老年人慢性病的影响因素。每加入一个层次的影响因素,对结果的解释程度也增加,其中人际网络、生活和工作条件两大分类因素增加后对结果解释的程度提高最明显。结论老年人慢性病的影响因素是多维度的,且不同层次的影响因素之间有复杂的关系;健康生态学模型将近端因素和远端因素相结合,可更加全面地分析健康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庆市农村社区健康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重庆市农村老人家庭820户,对符合选取条件的588名健康老年人,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评定。结果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总分为(32.48±6.34)分,低于国内常模(P<0.01)。女性、高龄、低文化、无配偶、无子女、独居、亲子关系差、经济收入低、有慢性病、生活能力差、认知水平较高的老年人社会支持较低(P<0.05)。生活能力、家庭因素、经济收入及性格特征是社会支持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增加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和促进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4.
罗勇健 《吉林医学》2012,33(6):1175-1176
目的:探讨青少年口腔正畸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进行正畸的学生和存在正畸的临床症状但没有选择正畸的学生进行研究,共涉及学生305例。调查其正畸情况与相关影响因素。主要的研究因素包括研究对象的口腔错颌程度、性别、认知情况、心理、社会环境、身高、年龄、体重、家庭经济状况和年级等。研究这些因素与患者正畸情况之间的关系。采用统一参加培训的调查人员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人群口腔错颌情况和心理情况均采用专业人员进行。选择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结果:研究显示与青少年口腔正畸与否存在相关的因素主要为错颌程度、性别、认知程度、心理情况和社会环境,存在负相关的因素主要为错颌程度、性别;存在正相关的因素主要为认知情况、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等(P<0.05)。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显示,有意义的因素为错颌程度、性别、认知程度、心理情况和社会环境(P<0.05),可见研究人群错颌程度越严重、女性、对口腔正畸了解越多、心理越敏感和社会环境越重视口腔美观均增加研究人群参与口腔正畸的机会。结论:青少年口腔正畸的影响因素蛀牙为错颌程度、性别、认知程度、心理情况和社会环境,应加强口腔正畸相关知识宣传,提高青少年正畸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健康老龄化背景下社会信任对我国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影响,为改善老年人睡眠质量提供相关建议。方法:基于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整理原始数据后获得4654份60岁以上老年人样本,运用卡方检验、ANOVA分析对老年人睡眠质量进行单因素分析,使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对老年人睡眠质量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睡眠质量感知、睡眠时长与老年人社会信任之间存在显著关联关系(P<0.05)。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老年人的社会信任评分越高,睡眠时长为健康时长的可能性越大(OR=0.945,P<0.05),睡眠质量感知越为积极(β=0.051,P<0.001);老年女性的睡眠质量感知(β=0.177,P<0.001)与睡眠时长情况(OR=1.210,P<0.01)差于老年男性;当老年人身体存在不适时,睡眠质量感知(β=-0.214,P<0.001)与健康睡眠时长(OR=0.864,P<0.05)较差。结论:老年人睡眠质量呈现明显性别差异,午休、身体不适以及移动上网对老年人睡眠质量具有影响,社会信任对老年人睡眠质量具有显著保...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社区年龄≥70岁老年人衰弱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8-12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杭州市某社区年龄≥70岁老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SHARE-FI对调查对象衰弱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分为衰弱组与非衰弱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社区年龄≥70岁老年人衰弱的相关因素。结果:328例调查对象中,103例衰弱,142例衰弱前期,83例无衰弱。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5岁、合并慢性病、步态与平衡差、有孤独感、抑郁、营养不良者衰弱发生率更高(P<0.05);而有兴趣爱好、家庭支持高、社会支持高、好的健康生活促进方式者衰弱的发生率更低(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慢性病、步态与平衡、孤独感、抑郁、营养不良是社区年龄≥70岁老年人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兴趣爱好、体育锻炼、家庭支持、社会支持、健康生活促进方式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社区年龄≥70岁老年人衰弱的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而帮助老年人培养兴趣爱好,增强体育锻炼,提高家庭支持与社会支持,采取健康生活,可改善其衰弱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我国老年人睡眠状况与焦虑症发生风险的关联,为老年人睡眠状况的改善、焦虑症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使用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睡眠时长、睡眠质量与焦虑症发生风险之间的关联;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拟合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睡眠时长与焦虑症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采用基于似无相关模型SUR的检验比较亚组之间系数的差异。结果: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在调整性别、婚姻状况等因素后,总人群、男性、女性亚组人群中睡眠时间不足(<7 h/d)是老年人焦虑症发生风险的危险因素,且男性与女性之间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人群、老年女性睡眠质量与焦虑症风险显著负相关(P<0.01),老年男性睡眠质量与焦虑症发生风险呈倒“U”型关系,且睡眠质量很不好与老年男性焦虑症发生风险的关联性更强(P=0.036)。限制性立方样条拟合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睡眠时长与老年人焦虑症发生风险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总趋势P<0.01,非线性P<0.01),焦虑症发生风险随睡眠时间的减少而增加。结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哈尔滨市平房区老年人认知功能减退情况调查与分析,了解哈尔滨市平房区老年人认知功能减退情况与不同年龄段、性别、文化程度、吸烟情况、饮酒情况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差异.方法 本课题主要通过一对一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采用方便抽样法以哈尔滨市平房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 认知功能减退与年龄、文化程度、睡眠质量相关.结论 哈尔滨市平房区老年人认知功能减退程度较明显;年龄、受教育程度和睡眠质量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根据相关影响因素给予针对性预防干预,对减少或延缓认知障碍的发生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血压对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MMSE及ADL对2007年2月~2011年7月初诊为老年高血压患者1 209例及对照组972例进行分析。结果两组MMSE得分,男高于女,已婚者高于独居者。随着年龄增长,得分逐渐降低(P<0.05)。随着受教育程度增加,MMSE得分显著上升。研究组ADL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依赖程度较高。年龄、舒张压、餐后2 h血糖、胆固醇等因素在认知功能正常组与异常组之间存在差异(P<0.05)。结论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均与老年人认知功能得分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我国社区老年人肌少症和认知功能受损现状,探究肌少症与认知功能受损发生的风险关联。方法 共纳入四川省成都市60岁以上老年人915例,分为2组,其中肌少症组71例(男性42例,女性29例),平均74.49岁;非肌少症组844例(男性422例,女性422例),平均68.27岁。比较肌少症与非肌少症老年人之间在社会例口学、体质量指数(BMI)、生活方式、慢性疾病患病情况等方面的差异;利用二分类logistic模型探索肌少症与认知功能受损的相关性,分析肌少症与认知功能受损发生的风险关联。结果 总体上,肌少症老年人年龄高于非肌少症老年人,BMI偏低,简易智能状态检查得分更低,且经过性别分层后,这种差异仍然存在(P<0.05)。肌少症老年人认知功能受损患病率高于非肌少症老年人(P<0.05),但经过性别分层后发现,男性肌少症老年人与非肌少症老年人认知功能受损患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少症组内,吸烟、简易智能状态检查得分、认知功能受损患病率在不同性别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肌少症组内这种差异仍然存在(P<0.05)。控制混杂因素〔性别、年龄、BMI、生活方式相关因素(吸烟和户外运动时间)、用药情况、抑郁、慢性病〕后,肌少症与认知功能障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比值比OR)=2.63,95%可信区间CI):1.33~5.21,P=0.005〕。经过性别分层后,女性中,肌少症与认知功能受损的相关性仍存在OR=2.59,95%CI:1.15~5.85,P=0.022),男性中,肌少症与认知功能受损不再具有相关性(P=0.303)。结论 肌少症可能会增加患认知功能受损的风险,女性肌少症患者应尤其注意防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