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州市18岁以下儿童青少年血脂水平,为该群体提供血脂水平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抽取广州市区1390例(男/女=701/689)18岁以下人群,根据年龄(每3岁为一年龄段)及性别分为12组(0~岁男女组,3~岁男女组,6~岁男女组,9~岁男女组。12.岁男女组,15~18岁男女组),采集空腹静脉血,应用罗氏Integra400plus全自动生化仪,酶法测定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采用美国儿童青少年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推荐的取TC及LDL—C第75及第90百分位点作为临界脂蛋白水平及高脂蛋白浓度标准,并取TG第90百分位点作为高甘油三酯血症浓度,取HDL—C第5百分位点作为低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建立广州地区儿童血脂正常参考值。结果0~岁组、3~岁组男女组间的血脂4项浓度无统计学差异;6~岁性别组间中,HDL-C男性高于女性,LDL—C及TG女性高于男性;9~岁性别组间中,HDL—C男性高于女性,LDL—C女性高于男性;12~岁性别组间,TC和LDL—C女性高于男性;15~18岁性别组间中,HDL-C女性高于男性。结论通过对1390名广州市18岁以下儿童青少年的血脂调查,为建立广州地区不同年龄性别儿童青少年的血脂正常值提供了数据,确立了临界高胆固醇和高胆固醇血症浓度、高甘油三酯血症浓度和低高密度脂蛋白浓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掌握新疆汉族人群的血脂异常现状,为血脂异常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调查阜康市有色社区职工20岁及以上的汉族3406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检测其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调查人群TG、TC、LDL—C和HDL—C水平分别为(1.65±1.32)mmol/L、(4.62±1.08)mmol/L、(2.22±0.94)mmol/L和(1.63±0.70)mmol/L;血脂异常标化总患病率为36.2%,男性43.6%,女性33.4%,其中高TG血症、高TC血症、高LDL-C血症、低HDL—C血症患病率依次为30.6%、11.4%、4.3%、4.2%。结论:新疆汉族居民是血脂异常的高发人群,尤其表现在高TG血症和高TC血症。TG、LDL—C水平男性高于女性,HDL—C水平女性高于男性,提示男性比女性发生血脂异常的比例更高。  相似文献   

3.
龙先丽  杜红心  彭必江 《海南医学》2010,21(4):109-109,104
目的了解健康中老年人的血脂水平。方法采用罗氏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来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3280例中老年人(除有传染性和器官性疾病外)进行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测定,观察血脂水平的变化趋势。结果TC、TG、LDL—C三项指标中40-49岁组分别与50—59岁组和≥60岁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TC、TG两项目中50-59岁组与60岁以上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人的血脂水平随年龄增高,处于危险水平的程度越高,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血脂比值及单项血脂对冠心病的应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血脂比值及单项血脂在冠心病(CH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测定冠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水平,计算TG/HDL—C、TC/HDL—C、LDL—C/HDL-C、ApoA1/ApoB比值,并作统计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的Tc、TG、LDL—C、ApoB、TG/HDL—C、TC/HDL—C、LDL—C/HDL—C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HDL-C、ApoA1、ApoA1/ApoB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冠心病组中,各项血脂比值的异常率从高至低依次为:ApoA1/ApoB、LDL—C/HDL—C、TC/HDL—C、TG/HDL—C,均高于单项血脂的异常率。结论血脂比值对冠心病的早期预防和诊断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优于各单项血脂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绵阳地区2008~2012年健康体检的中老年人血脂指标,为心血管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集体检者空腹血样,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分析血脂水平在男女之间的差异、随年龄变化的规律及5年血脂异常率及变化趋势。结果绵阳地区中老年人血脂水平表现为,①性别方面:TC、HDL—C水平女性高于男性,TG、LDL—C水平男性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年龄方面:TC、LDL—C水平在50~〈60岁年龄组最高,TG水平在40~〈50岁年龄组最高,HDL—C水平在40~49岁年龄组中最低;③异常率及变化趋势:Tc水平异常率最高,HDL—C水平异常率最低。2008~2012年血脂水平总体先升高后下降,但2012年水平仍高于2008年。结论绵阳地区中老年人血脂水平和异常率较高,血脂异常的早期预防、干预工作很重要。  相似文献   

6.
混合性血脂异常[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症伴高甘油三酯(TG)血症及/或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血症]和严重的高LDL—C血症是常见的血脂异常类型,治疗上使用一种降脂药难以使血脂水平满意达标,常需要联合作用机制不同的降脂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及血小板活化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26例高尿酸血症患者及本院尿酸正常的健康体检者40例,测定两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酸(UA)、血小板活化功能(PAC-1、CD62P)。结果:与尿酸正常的健康体检者相比,高尿酸血症组的BMI、PBG、TG、TC、LDL—C、PAC-1、CD62P明显升高,以高尿酸血症组的UA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患者的UA与TG、TC、LDL—C、CD62P有相关性。偏相关分析,UA与CD62P独立相关。结论:高尿酸血症与脂代谢异常、CD62P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证实采用拜糖平治疗糖尿病,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血糖水平,而且可以改善血脂异常。方法:采用拜糖平治疗,监测使用药物前后的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变化。结果:TC、TG、LDL—C均降低,以TC降低最明显(P〈0.01),TG略次之,HDL—C略升高(P〉0.05)。结论:拜糖平具有降血糖以及降血脂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9.
石柯  袁伟建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3):259-261,269
目的 分析血脂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关系。方法 对健康体检人群(22~55岁,平均48岁),进行体格检查、血脂水平[包括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B超检测。确诊为脂肪肝者134例(男81例,女53例)设为观察组(简称脂肪肝组);排除脂肪肝、且血脂4项均在正常范围者89例(男39例,女50例)设为对照组,以上两组用ROC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之间血脂4项检查,t检验均有显著差别;而接收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Curve),简称ROC曲线下面积(AUC)。TG、TC、HDL—C和LDL—C分别为0.934、0.845、0.290和0.756。结论 甘油三脂(TG)对NAFLD的诊断意义较大,TC和LDL—C,HDL—C无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女性血脂及脂蛋白水平与年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女性血脂及脂蛋白水平与年龄关系。方法:对女性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4项指标进行检测,按照我国1997年制定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和参考美国ATPⅢ指南,对血脂及脂蛋白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女性40岁以后,血脂及脂蛋白呈增龄性升高趋势,大多数调查对象有不同类型的血脂及脂蛋白异常。结论:女性血脂及脂蛋白呈增龄性升高趋势表明动脉粥样硬化(AS)、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增高。提示女性40岁后应定期做血脂及脂蛋白测定,做好预防保健及健康教育工作,对妇女健康和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乐山市五通桥区30岁以上部分干部的血脂及血尿酸水平随年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752名干部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U)L—C)及血尿酸(uA)含量。结果:除了老年男性组以外各组的TG、TC及LDL-C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进入老年期后,男性TG、TC、LDL--C有回落趋势,女性TC、LDL--C水平显著高于男性。女性HDL—C随年龄下降趋势,男性则无显著性差异,女性的uA水平随年龄升高,与TG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血脂及血尿酸水平与年龄、性别相关,高血脂与高尿酸血症常常并存,男性血脂水平在45-49岁迭高峰,女性有不断升高的趋势,因而从该阶段特别注意控制膳食,增加体力劳动,以防止和减少心管病密切相关的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李文英  黄俊菁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4):1067-1068
目的了解7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血脂情况,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84例7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采静脉血检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高血压组TG、TC、LDL-C比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中血脂异常者17例,占20.24%,男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17例血脂异常的患者中,以单纯TC升高、单纯LDL-C升高、TG加LDL-C升高为主,各占7.14%,16.67%,4.76%.结论7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血脂水平比同龄健康老人高。血脂异常以单纯TG升高、单纯LDL-C升高、TG加LDL-C升高为主。提示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时应注意检测血脂水平,在降压的同时进行合理的调脂治疗,以更好地稳定血压,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并且应重视TG水平的调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某医院在岗职工血脂异常情况为心血管疾病防治制定合理策略。方法2013年3~4月对攀枝花市某医院在岗职工血脂情况进行调查,按年龄(≤39岁组、40~50岁组、≥51岁组)及工作性质(医护组及非医护组)进行分组,统计在岗职工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情况,根据《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标准判断血脂异常。结果(1)被调查人群血脂水平情况:总胆固醇(TC)为(3.91±0.81)mmol/L,甘油三酯(TG)为(1.31±0.87)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1.98±0.61)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1.25±0.37)mmol/L;(2)50岁之前男性TC水平高于女性,50岁之后女性TC水平高于男性;(3)总血脂异常率为21.3%,男性血脂异常率26%高于女性19%(P〈0.05),医护组为23.1%高于非医护组14.5%(P〈0.05)。结论医护人员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应当做好血脂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中老年人群血脂水平及分布情况。方法:对江桥镇社区8527名中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并对血脂水平进行分析。结果:男TC均值(4.86±0.79)m/L.女(5.12±0.81)m/L;男TG均值(1.56±1.14)m/L,女(1.67±1.09)m/L;男HDL-C均值(1.28±0.24)m/L,女(1.31±0.27)m/L;男LDL-C均值(2.31±0.68)m/L,女(2.42±0.75)m/L。男性40~50岁血脂异常发生率偏高(42.2%),之后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女性40~50岁血脂异常发生率最低(22.1%),从50岁开始增高,到61~70岁达到高峰(57.8%),80岁以后下降。结论:江桥镇社区中老年人群的血脂异常发生率偏高(45.1%),血脂异常呈低年化趋势,40~60岁男性和50岁以上女性应为重点防治对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研究宜昌市职业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病率及其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对本市职业人群NAFLD患病规律进行分析。方法抽样调查宜昌市城区15个单位职业人群共6450人(男3284人,女3166人),年龄20~70岁,对其进行体格和肝区超声检查,并抽取空腹血进行葡萄糖、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CRP等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宜昌市职业人群NAFLD的患病率为21.71%,男性为28.68%,女性为14.47%(P<0.01)。60岁以前各年龄段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女性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60岁后达31.31%。NAFLD组中,MS相关组分中患病率最高的为肥胖(69.98%)、高TG血症(61.10%)。结论宜昌市职业人群中60以下男性、60岁以上女性为NAFLD患病高风险人群,该群体应作为定期监测、预防和干预的重点。MS人群中NAFLD患病率显著增高,其最重要相关因素为肥胖、高TG血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血脂异常性别差异,为血脂的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数据和工作思路。方法随机抽取方庄地区45岁以上居民,以未进行过血脂干预为人选条件,进行血脂异常筛查。按照男女不同性别统计出各类血脂正常者和异常者,进行记数资料比较。结果女性高TC、高TG、LDL增高发生率高于男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人群的血脂情况不尽相同,中老年女性的高脂血症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说明生活方式不是影响血脂的唯一原因,中老年女性绝经期雌激素水平改变引起了血脂变化。因此在对血脂的干预中,生活方式的干预是首要措施,对于绝经后妇女还要注重激素方面的调节,在激素替代治疗(HRT)有争议的情况下,可从中医中药为主的治疗方式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西北地区民航飞行员血脂水平及其异常率现况.方法 对2012年6~12月在民航西安医院进行年度体检鉴定的20~59岁在飞且驻地为西北地区的民航飞行员进行血脂水平调查,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C和LDL-C水平随年龄的增长不断增长,在40~<50岁达到峰值,50~59岁略有下降.TG水平随年龄的增长在30~<40岁和40~<50岁达到峰值,50~59岁下降.HDL-C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其增加幅度较小.TC、TG、HDL-C、LDL-C各年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总血脂异常率为37.50%~65.08%,主要以HDL-C和TG异常为主.TC、TG和LDL-C的异常主要以边缘升高为主,其中,TC和TG边缘增高率、异常率合计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总异常率随年龄的增长不断增长,在40~<50岁达到峰值,50~59岁略有下降.TC、TG和LDL-C无论是其边缘升高,还是异常率合计均随年龄的增长不断增长,在40~<50岁达到峰值,50~59岁略有下降.HDL-C异常率随年龄的增长不断下降.结论 西北地区民航飞行员呈现较高的血脂异常率,但其边缘升高占有较大的比例,血脂异常主要以HDL-C和TG异常为主.提示西北地区民航飞行员血脂异常防控形势较为严峻,但是加以适当的防控可能会较大幅度的降低血脂异常率,同时应注意西北地区民航飞行员血脂异常的防控的重点指标为HDL-C和TG异常,最为重要的年龄段为40~<50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海南省居民血脂比值水平,探讨其与糖尿病的相互关系,为糖尿病患者预防并发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在8个地区抽取18岁以上4 543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血糖、2 h糖耐量实验和血脂四项,计算血脂比,方差统计分析血脂比值与人群一般情况和糖尿病的关系,ROC曲线确定糖尿病患者血脂比值的理想诊断界点。结果 TG/HDL-C、TC/HDL-C、LDL-C/HDL-C和Non-HDL -C/HDL-C等4项血脂比值分别是1.25±1.81、4.00±1.50、2.53±1.04和3.00±1.50,四项血脂比值城市均高于农村,除TG/HDL-C外城乡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高于女性,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项血脂比除了TG/HDL-C是60岁组最低,其余三项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项血脂比糖尿病高于正常人,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项血脂比值预测糖尿病ROC曲线下面积(AUC)均>0.7,男性和女性比值理想诊断界点TG/HDL-C分别是4.12和3.98、 TC/HDL-C是1.05和0.97、LDL-C/HDL-C是3.06和2.98、 Non-HDL -C/HDL-C 2.85和2.69。结论 海南省居民糖尿病患者血脂控制效果不理想,应采用各项血脂比值和Non-HDL-C评价糖尿病患者的风险,以积极指导降脂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46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92例冠心痛患者随机分为对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不给予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遵医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患者TC、TG和LDL-C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冠心病患者的遵医行为、降低血脂水平,可显著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