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兔抗入iNOS多克隆抗体对6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10名正常人膀胱粘膜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iNOS的表达情况。结果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63.3%(38/60),10名正常人膀胱粘膜中无阳性表达。iNOS在肿瘤中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级无关(P>0.05);但浸润型肿瘤iNOS表达显著高于表浅型(P<0.01),有淋巴结转移的肿瘤组iNOS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 iNOS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可能促进了肿瘤的浸润和转移,iNOS对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判断和基因治疗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膀胱移行细胞癌多药耐药蛋白P—gp170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多药耐药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20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P-gp170的表达。结果:8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P-gp170的表达阳性率为42%,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粘膜组织;化疗后复发肿瘤P-gp170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初发肿瘤。结论:P-gp170介导的多药耐药是膀胱癌腔内灌注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采用iNOS及CD34抗体对3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12例癌旁粘膜标本及8例正常膀胱粘膜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标本中iNOS的表达及与MVD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5例肿瘤标本中iNOS阳性表达率85.7%,iNOS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分期无关。移行细胞癌MVD值较癌旁粘膜、正常粘膜高,且低分化肿瘤的MVD值较高分化者高,浸润性肿瘤的MVD值较浅表性肿瘤高;iNOS表达与MVD存在正相关性。癌旁粘膜与正常膀胱粘膜比较,iNOS表达与MVD值的差别无 显著性意义。结论:iNOS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增高,可能与肿瘤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4.
膀胱移行细胞癌CK20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小候  罗春丽  梁鲁南 《重庆医学》2002,31(12):1169-1170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角质蛋白20(CK20)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10你膀胱非移行细胞癌以及对照组13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CK20的表达。结果:CK20在膀胱移行细胞癌表达的阳性率63.3%(19/30),膀胱非移行细胞癌和正常膀胱粘膜均为CK20阴性表达;膀胱移行细胞癌CK20阳性表达与肿瘤病理分期、分级有正相关关系。结论:CK20在膀胱移行细胞癌过度表达可能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可作为膀胱移行细胞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肿瘤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与肿瘤间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肿瘤侵袭力,复发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7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PCNA,第Ⅷ因子相关抗原(VWF:Ag)的表达,并对病人进行随访分析。结果:PCNA增殖指数与肿瘤间质微血管密度之间存在正相关性,两者的表达皆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病理分级显著相关,I级与Ⅱ级,Ⅱ级与Ⅲ级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侵袭性肿瘤明显高于浅表性肿瘤(P<0.01),手术3年后随访复发组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1)。结论:PCNA的表达为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恶性表型,且与膀胱肿瘤间质微血管形成有关,上述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对评估膀胱移行细胞癌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膀胱移行细胞癌P-糖蛋白的表达及其在肿瘤复发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P-糖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在肿瘤复发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和20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P-糖蛋白的表达。结果 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P-糖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粘膜组织(P〈0.01),灌注化疗后复发肿瘤P-糖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初发肿瘤(P〈0.01)。结论 P-糖蛋白介导的多药耐药是膀胱癌腔内灌注化疗失败、肿瘤复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1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VEGF进行检测。结果:正常膀胱移行上皮均为阴性表达;膀胱移行细胞癌中VEGF阳性表达24例,表达率为60%(24/40),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P<0.01),其中VEGF表达阳性率随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上升而升高,表达强度也随之增强(P<0.01)。结论:VEGF表达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生物学行为有重要影响,VEGF有可能可作为判断膀胱癌生物学行为、转移潜能及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8.
胡克强 《四川医学》2010,31(4):509-510
目的探讨P-gp170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和4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gp170的表达水平,利用图像分析技术测量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P-gp170的平均光密度值高于正常膀胱粘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复发的移行细胞癌P-gp170的平均光密度值明显高于初发膀胱移行细胞(P〈0.05)。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gp170的平均光密度值与病理分级有关(P〈0.05),与TNM分期无关(P〉0.05)。结论P-gp170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特别在复发性移行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与移行细胞癌化疗耐药性、发生及发展有关联,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与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相关的新诊断指标及方法.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侧68例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按WHO肿瘤病理分级:Ⅰ级17例、Ⅱ级29例、Ⅲ级22例;临床分期按UICC标准:Tis-T1期36例、T2-T4期32例;有淋巴结转移者26例,有血管浸润者14例)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标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6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45.6%(31/68),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血管浸润、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关(P<0.01);对照组10例癌旁正常膀胱黏膜组织VEGF表达均为阴性;VEGF表达阳性生存超过5 a者(39.3%)明显低于VEGF表达阴性者(93.7%)(P<0.05).结论:VEGF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检测VEGF表达对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MMP-9)和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的表达和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16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MMP-2、MMP-9和CD147的表达情况,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CD147和MMP-2、MMP-9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MMP-2、MMP-9和CD14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100%、95.8%、95.8%,均明显高于正常膀胱黏膜组织(P均〈0.05);其阳性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与临床预后无显著相关(P〉0.05);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CD147与MMP-2、MMP-9多同时表达,呈现出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84、0.853(P〈0.001)。结论:MMP-2、MMP-9、CD147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MMP-2和MMP-9的分泌增加可能与CD147的诱导促进作用有关系。  相似文献   

11.
PTEN蛋白和CyclinD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卫  蔡松良 《浙江医学》2004,26(2):83-85,95
目的研究与张力蛋白和辅助蛋白同源、第10号染色体丢失的磷酸酶基因(PTEN)蛋白和细胞周期素D1(CyclinD 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中的表达,探讨其与TC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56例TCC标本PTEN蛋白和CyclinD1的表达情况.结果(1)TCC组中PTEN蛋白阳性率为46%,明显低于正常膀胱黏膜组(P<0.01);CyclinD1阳性率为53%,明显高于正常膀胱黏膜组(P<0.01).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和l临床分期的进展,pTEN蛋白阳性率下降,CycliD1阳性率上升.(2)PTEN蛋白和CycolinD1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1).(3)有32%的病例存在PTEN蛋白和CyclinD1同时表达或失表达.结论PTEN蛋白和CyclinD1的异常表达在T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两者同时检测有助于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2.
VEGF和nm23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VEGF和nm23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VEGF、nm23和CD34蛋白的表达,并根据CD34染色结果计算肿瘤的微血管密度.结果 5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VEGF蛋白表达阳性率47.3%,其表达与脉管侵袭及其预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VEGF阳性组MVD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nm23蛋白表达阳性率63.3%,其表达与脉管侵袭及其预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nm23阳性组MVD低于阴性组(P<0.05);VEGF与nm23的表达强度呈负相关(r=-0.647, P<0.01),VEGF阳性表达伴nm23阴性表达者易发生转移.结论 VEGF可能是膀胱癌的主要促血管生成因子,和肿瘤的生成、发展及预后相关.联合检测VEGF 和nm23蛋白可以作为预测膀胱癌转移及其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型抗原Lewis A和Lewis X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诊断应用价值。方法病理标本取1981-2001年间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病理科的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具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共83例及非肿瘤移行上皮标本68例。试剂选用Lewis A、Lewis X单克隆抗体,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进行染色。并收集1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10例正常人的尿脱落细胞标本进行Lewis X免疫染色。结果Lewis A和Lewis X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1.9%(68/83)和83.1%(69/83),非肿瘤黏膜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9%(36/68)和11.8%(8/68)。Lewis A和Lewis X的表达强度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无关(P〉0.05),但膀胱移行细胞癌的Lewis A和Lewis X表达强度显著高于非肿瘤黏膜(P〈0.05)。20例尿脱落细胞标本中,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Lewis X表达阳性,10例正常对照全部阴性。结论Lewis X免疫标记应用到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尿脱落细胞学诊断上,为膀胱移行细胞癌早期诊断及随访提供一种可能的方法。Lewis A抗原对膀胱移行细胞癌诊断价值低于Lewis X。  相似文献   

14.
卢冠军  杨晓波  陈福宝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5):436-438,F0003
目的探讨存活素(Survivin)、环氧化酶-2(COX-2)和肿瘤增殖活性指数(Ki-67)在人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技术分别研究4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标本中Survivin、COX-2和Ki-67的表达,探讨其表达水平与患者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Survivin、COX-2和Ki-67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与正常膀胱黏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间Survivin、COX-2和Ki-67表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urvivin、COX-2和Ki-67的高表达或两者共同高表达均提示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不良,可作为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FHIT基因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的FHIT蛋白表达。结果:FHIT蛋白在正常膀胱组织均为阳性;FHIT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46.77%(29/62),肿瘤不同分级中随恶性程度的增高,表达减少,Ⅰ级与Ⅲ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中随分期的增高,表达减少,Tis~T1与T2~T4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FHIT基因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FHIT蛋白异常表达可作为膀胱移行细胞癌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和bcl-2蛋白在膀胱TCC中的表达及其与膀胱肿瘤生物学行为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PCR方法检测了16例正常膀胱组织、12例膀胱移行细胞乳头状瘤和59例膀胱TCC组织Survivin基因的表达,同时用免疫组化学方法(SABC)检测以上组织中bcl-2蛋白的表达,并将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59例膀胱TCC呈Survivin基因高表达,其表达阳性率为76.27%,而膀胱移行细胞乳头状瘤和正常组织则有16.67%(2/12)和0(0/16)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bcl-2在膀胱肿瘤组织中表达偏低膀胱TCC中bcl-2的表达率为25.42%(15/59),膀胱移行细胞乳头状瘤和正常膀胱黏膜的表达率分别为8.33%(1/12)和0(0/16)。统计学显示,bcl-2蛋白的表达与Survivin基因的表达有相关性(χ2=6.3588;P<0.05)。Survivin基因和bcl-2蛋白的表达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和TNM分期的增加而增多,但无显著性差异。两种物质的表达与膀胱肿瘤其他生物学行为如发病情况和年龄因素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Survivin基因与膀胱TCC的发生有关,bcl-2和Survivn在抗细胞凋亡中关系密切。Survivin基因对膀胱TCC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蛋白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OX-2蛋白的表达.以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作对照.结果:汉6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OX-2蛋白表达阳性率63.2%(43/68),正常组织中无COX-2阳性表达.COX-2蛋白表达阳性率随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增高而增高,与血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相关(P均<0.05),而与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COX-2蛋白检测有助于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恶性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在膀胱TCC中的表达及其与膀胱肿瘤生物学行为关系。方法逆转录PCR方法检测了16例正常膀胱组织、12例膀胱移行细胞乳头状瘤和59例膀胱TCC组织Survivin基因的表达。结果59例膀胱TCC呈Survivin基因高表达,其表达阳性率为76.27%,而膀胱移行细胞乳头状瘤和正常组织则有16.67%(2/12)和0(0/16)的表达,其差异有显著性(P<0.01)。Survivin基因的表达随肿瘤的分化程度的降低和TNM分期的增加而增多,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其表达与膀胱肿瘤其它生物学行为如发病情况和年龄因素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Survivin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肿瘤中的高表达提示其与TCC的发生有关。Survivin基因对膀胱TCC临床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