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5 毫秒
1.
单剂量卡托普利对高血压患者血小板内游离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小板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变化和高血压进程的关系以及口服单剂量卡托普利对高血压患者血小板内游离钙的影响。方法测定102例不同分期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静息血小板内游离钙浓度,其中52例Ⅰ~Ⅱ期的轻中度高血压病人口服卡托普利25mg,测定给药前和给药1h后血压(BP)、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血小板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静息血小板内Ca2+明显高于正常血压对照组。静息血小板内Ca2+和高血压分期有明显的相关性。静息血小板内Ca2+随高血压分期的增高而升高;口服单剂量卡托普利1h后BP、血浆AngⅡ水平和血小板内Ca2+明显降低,而血浆PRA则明显升高。血浆AngⅡ和血小板内Ca2+下降值之间(r=0.37,P<0.01)及二者与平均压下降值之间均有弱的相关性(r=0.38,r=0.36,P<0.01)。血浆AngⅡ和静息血小板内Ca2+之间无相关性。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小板处于激活状态,并和高血压进程相关。口服单剂量卡托普利可导致血小板内Ca2+下降。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病患者部分血管活性肽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了解高血压病患者在轻,中,重不同程度血压增高情况下血浆中内皮素(ET),心钠素(A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浓度变化,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分组对84例高血压病患者和36例正常人的上述4种血管活性肽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 随血压水平的升高,血浆ET,ANP,AngⅡ浓度亦升 平均动脉压(MAP)有良好相关性(r=0.4899,r=0.5786,r=0.3  相似文献   

3.
分析一组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和淋巴细胞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高血压(EH)组39例,正常对照(NC)组41例,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AngⅡ、ET,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NO。结果EH患者血浆和淋巴细胞中ET均高于NC组(P分别<0.05和<0.01),NO低于NC组(P分别<0.05和<0.01)。除血浆ET和NO外,各指标改变EHⅡ期较Ⅰ期明显(P分别<0.05和<0.01)。逐步回归分析表明,EH组平均动脉压(MAP)与血浆及淋巴细胞中AngⅡ、ET呈正相关,与NO负相关(r分别=0.67,0.81,P均<0.01);EH组血浆和淋巴细胞中NO与AngⅡ、ET均呈负相关(r分别=-0.651,-0.725,P均<0.01)。结论淋巴细胞反映血管内皮细胞内分泌功能比血浆更为敏感,与MAP相关性更好,AngⅡ、ET和NO三者分泌失平衡,是EH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病患者交感神经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研究对55例高血压病(35例高血压胰岛素抵抗,20例高血压非胰岛素抵抗)和30例正常人,进行糖耐量、胰岛素释放曲线及血浆儿茶酚胺水平的测定。结果显示:(1)高血压病人中65%存在着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2)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组病人空腹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明显高于高血压非胰岛素抵抗组及正常人组。(3)糖耐量后3组血浆NE水平均高于糖负荷前水平,以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组增高更为明显。上述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血浆内皮素(ET)和心房肽(ANP)的水平以及缓释维拉帕米对它们的影响。方法采用特异性放免法测定3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血浆内皮素、心房肽以及口服缓释维拉帕米后的变化。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浆ET、ANP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01,P<0.002)。高血压各期血浆ET差别很显著,ET的升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平行,而高血压各期间血浆ANP差别不大。经口服缓释维拉帕米治疗后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浆ET含量明显下降(P<0.001)而ANP没有明显变化。结论血浆ET的增高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的一个重要的致病因子,缓释维拉帕米在降低血压的同时也可以降低血浆ET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依那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阐明心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左室肥厚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探讨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逆转左室肥厚的机制。方法:将雄性15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治疗组(n=7)和对照组(n=6),分别以管饲法给依那普利(溶解在蒸馏水中,其浓度为10mg/ml)20mg·kg-1/日和等量的蒸馏水治疗5周。以放射免疫法和高效液相层析法测定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以尾套法测血压。结果:治疗组左室肥厚逆转,血压下降,同时伴左室心肌组织AngⅡ含量降低,血浆AngⅡ水平升高。左室心肌NE总含量和前肢肌肉组织中NE浓度无明显改变。左室+室间隔重/体重与左室心肌组织AngⅡ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626,P<0.05)。结论:心脏RAS在左室肥厚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心肌组织NE可能不参与依那普利逆转心肌肥厚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罗助荣  郑冰 《高血压杂志》1999,7(4):339-340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cozaar(商品名科素亚)抗心力衰竭疗效及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部分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方法:35 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服用cozaar 25 m g/d~50m g/d 治疗12 周,观察其治疗前后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 水平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变情况。结果:cozaar 治疗12 周后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血浆PRA、AngⅡ、NE、ET水平均显著下降,NO水平升高。结论: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不仅能抑制肾素一血管紧张素活性,还能抑制交感神经系统活性,调节内皮细胞舒缩功能,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浆内源性洋地黄物质(EDLS)与去甲肾上腺素(NE)释放和Na^+-Ka^+-ATP酶活性和关系。方法对82例高血压(EH)患者和25例健康对照者测定EDLS和NE,及淋巴细胞ATP酶和离子;10例EH和10例健康对照组分离淋和血清进行体外孵育试验。结果临界高血压和EH各期EDLS和NE增高并呈正相关;淋巴细胞Na^+-K^+-ATP酶性降低,Na^+增高,K^+降低,EH,Ⅱ  相似文献   

9.
采用放射性配基结合法及高压液相色谱法对原发性高血压(A组,n=24)继发性高血压(B组,n=19)患者及正常对照组(C组,n=26)的血小板α肾上腺素受体(PLα_2-AR)及血浆儿茶酚胺(CA-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A组PLα2-AR密度高于C组及B组,受体密度与血压及CA水平正相关。本研究表明PLα2-AR密度的变化能反映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交感神经活性,并能反映家族遗传的特性,在高血压病的诊断与鉴别上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与动态血压各参数值的关系。方法对5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及26例健康老人在平衡饮食后行PRA、AngⅡ水平检查及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高血压组动态血压各参数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肾素正常者相比,高血压组中肾素增高者(PRA>800ng/Lh)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及血压负荷值显著增高(P<0.01),24小时平均收缩压亦明显增高(P<0.05),其夜间非构型发生率高。结论高肾素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24小时血压节律消失,血压负荷值尤其是夜间血压负荷明显升高,易引起各靶器官的功能损害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衰(CHF)患者在不同心功能状态下神经内分泌与淋巴细胞内离子含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及放免法测定CHF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含量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内K^+、Na^+、Ca^2+、Mg^2+离子含量。结果 CHF时血浆NE,PRA,ATⅡ含量增高,尤其NE、ATⅡ含量增高与心衰严重程度伴行。CHF时NE含量增加与淋巴细胞内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病患者细胞环核苷酸与循环血管活性物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环核苷酸与血管活性物质与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观察107例高血压病患者和30 例正常人淋巴细胞环核苷酸和血浆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变化,其中31 例高血压病患者服依那普利24 周后复查各项指标。结果:高血压病患者淋巴细胞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高于对照组(P< 0.01);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去甲肾上腺素(NE)、内源性洋地黄物质(EDLS)和心钠素(ANP)增高并与cAMP呈正相关,ANP与cGMP呈正相关(P< 0.05~P< 0.01);依那普利干预后,上述指标均低于治疗前(P< 0.05~P< 0.01))。结论:细胞环核苷酸含量升高可能部分与循环多种血管活性物质水平增高有关,其相互作用改变可能参与高血压病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高血压呈现Ouabain抵抗现象及非洛地平干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高血压Ouabain 抵抗现象机理及钙拮抗剂非洛地平对其影响。方法:42 例高血压(EH)病人, 分为老年EH 组和非老年EH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浆内源性类地高辛物质(EDLS)浓度、EDLS与红细胞结合率(RBC-D% );测定加哇巴因(ouabain)后红细胞内[Na+ ]i变化,计算出ouabain 敏感Na+ 外流速度常数(oKos,反映总的Na+ 泵活性);[Na+ ]i用火焰光度法测定。EH组服非洛地平治疗3周后复查。结果:老年EH组RBC-D% 、PRA、AngⅡ明显低于非老年EH组,血浆EDLS和oKos 高于非老年EH 组,Na+ 泵活性呈现Ouabain 抵抗现象。在老年EH 组中,AngⅡ与年龄和RBC-D% 呈负相关,PRA与EDLS呈负相关。降压治疗后,老年EH病人PRA、AngⅡ、Na+ 泵活性升高,非老年EH者仅Na+ 泵活性升高,EDLS、PRA、AngⅡ无显著变化。结论:老年EH 病人EDLS与细胞膜亲合力下降,呈现Ouabain 抵抗现象,通过影响钠代谢抑制PRA、AngⅡ分泌。钙拮抗剂非洛地平降压治疗可部分改善这种异常  相似文献   

14.
马建林  毛焕元 《心功能杂志》1998,10(4):211-212,214
作者对3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采用苯那普利治疗4周,观察其治疗前后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ALD)、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血栓素B2(TXB2)及6-酮-前列腺素F12水平的变化情况,发现治疗后患者PRA、AngⅡ,ALD,NE,E,TXB2水平均显著下降。而6-keto-PGF1a水平明显升高,并且服药后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达84.2%,结果提示苯那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EH)患者交感神经反应及缓释维拉帕米和比索洛尔对其的影响。方法 对78例EH患者(维拉帕米组50例),比索洛尔28组)采用握力试验,观察握前及握后血压(BP)、心率(HR)变化,及药物治疗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肾素(PRA)及内皮素(ET-1)的变化。结果 (1)EH患者中有70%为高交感型。急性应激后血压心率上升超过20%。SR  相似文献   

16.
直立倾斜试验中心率功率谱密度及体液因素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直立倾斜试验(HUT)中的心率变异及体液因素的变化。方法60例不明原因晕厥病人及20例健康人在HUT中作心率功率谱密度(HRPSD)分析,并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素活性(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醛固酮(ALD)水平。结果倾斜前、后5分钟HRPSD的总、超低频、低频、高频段功率谱密度、低/高频比和NE、RA、AngⅡ、ALD水平及其变化在阳性病人、阴性病人和正常对照三组均相似。试验结束前5分钟,阳性组的总、超低频、低频段功率谱密度、低/高频比显著高于阴性组和对照组(P<0.01)。试验结束时,阳性组的RA、AngⅡ及ALD显著高于阴性组和对照组(P<0.05),但三组间的NE差异无显著性。结论HUT阳性的血管迷走性晕厥病人神经调节功能异常是晕厥的始发因素,体液调节是一种继发性代偿反应。  相似文献   

17.
作者对3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采用苯那普利治疗4周,观察其治疗前后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血栓素B2(TXB2)及6-酮-前列腺素F12(6-keto-PGF1α)水平的变化情况,发现治疗后患者PRA,AngⅡ,ALD,NE,E,TXB2水平均显著下降,而6-ke-to-PGF1α水平明显升高,并且服药后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达84.2%。结果提示苯那普利不仅能抑制CHF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而且还能抑制交感神经系统活性、调节前列腺素代谢,改善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8.
问:高血压与交感神经的关系十分密切,主要的证据有哪些?答:证据很多:(1)阻断血管交感神经的药物能明显降压,如哌唑嗪阻断心脏血管的α1受体,就有明显降压作用;(2)高血压病人不少有交感神经兴奋的临床表现和血液化学变化,如有的病人心率快,血去甲肾上腺素高;(3)把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清除率减去血浆NE值,得出交感神经末梢NE溢出率。青年高血压病人NE溢出率较对照组高;(4)用微电极插入腓神经或肱神经直接测定交感神经到骨骼肌的冲动(MSNA),其冲动频率与血NE密切相关。高血压病人MSNA明显增高,而且病情严重度与MSNA呈正…  相似文献   

19.
19例心功能障碍患者的血浆、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心钠素(ANF)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浆AngⅡ和ANF含量增高与心脏指数(CI)呈显著负相关(r=-0.5968,P<0.05;r=-0.8996,P<0.01),心肌AngⅡ含量变化与左室心肌重量(LVM)呈显著正相关(r=0.5723,P<0.05);提示心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活性增高和ANF变化参与心肌细胞增殖及心室重塑的意义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20.
神经内分泌因素与原发性高血压动态血压曲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神经内分泌因素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小时血压节律的关系。方法:7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检测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AD)、血管紧张素Ⅱ(AT-Ⅱ),内皮素(ET)、神经肽Y(NPY),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化验结果进行分析,观察其与24小时血压节律正常组(杓型组)及异常组(非杓型组)的关系。结果:原发性高血压非 压特点患者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明显增高(P<0.01),而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神经肽Y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对24小时血压节律的改变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及神经肽Y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