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奚宝珊 《中国厂矿医学》2013,26(4):326-327,330
目的探讨作为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的核心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食管鳞癌(ESCC)中mRNA表达情况,并评价其与ESCC临床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2012年8月外科手术切除的ESCC标本79例,包括鳞癌组织及其配对切缘相对正常食管黏膜组织。采用相对荧光定量RT-PCR检测上述鳞癌和癌旁组织中MCP-1的mRNA水平,据其结果(鳞癌/癌旁)分为3组:高表达组、低表达组和正常表达组。分析3组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患者生存率的差异,从而评估MCP-1mRNA表达与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MCP-1基因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mRNA水平存在异常表达,高表达43.0%,低表达20.2%;MCP-1的异常表达与瘤块的大小、淋巴结转移相关(P均〈0.05),与患者的生存率也密切相关(P〈0.05)。结论 MCP-1基因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mRNA水平呈异常表达,与食管鳞癌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肌动蛋白交联蛋白(FASCIN)的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
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及患者5年生存率的关系。方法241例食管癌患者均来自河南林州市。利用组织微阵列技术,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分析241例食管鳞癌组织(观察组)和相应正常食管粘膜组织(对照组)中FASCIN蛋白的表达情
况。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FASCIN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68.9% vs 15.5%,P<
0.05);FASCIN蛋白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MN分期有关,而与年龄、性别、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和大体分型无关;FASCIN
蛋白高表达的食管鳞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FASCIN蛋白未高表达的食管鳞癌患者。结论FASCIN蛋白的异常
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检测FASCIN可能为食管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3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放疗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食管鳞癌病人95例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病人食管鳞癌组织中IL-32表达,按照IL-32表达情况分为IL-32高表达组41例和低表达组54例,比较2组病人相关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结果IL-32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病人性别、年龄、肿瘤位置、是否合并化疗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肿瘤分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2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化疗和IL-32高表达是食管鳞癌放疗病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结论IL-32高表达是中期食管鳞癌放疗后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8(ADAM8)在食管鳞癌的表达及与病理分级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食管鳞癌行手术治疗患者47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DAM8的表达;统计患者病理特征并进行术后随访,分析ADAM8与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食管鳞癌组织中ADAM8高表达比例与正常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ADAM8高表达比例大于正常组。肿瘤高分级患者ADAM8表达高于低分级肿瘤患者,TNM分期Ⅲ、Ⅳ期患者ADAM8表达高于Ⅰ、Ⅱ期患者,淋巴结转移患者ADAM8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中ADAM8高表达患者与ADAM8低表达患者,术后2年生存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AM8在食管鳞癌中表达上调,ADAM8表达水平对判断食管鳞癌病理特征与预后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 化学染色、Western blot 检测PD-L1 在50 例食管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PD-L1 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PD-L1 在食管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2.0%(21/50) 高于癌旁组织22.0%(1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D-L1 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患者肿瘤浸润深度及临 床分期相关(P <0.05)。Kaplan-Meier 生存分析表明PD-L1 的阳性组较阴性组预后较差,PD-L1 阳性组和阴性 组患者30 个月生存率分别为38.1% 和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变量COX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PD-L1 是食管癌患者的预后因素。结论 PD-L1 蛋白高表达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能 成为食管鳞癌预后的评价指标,并为食管鳞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HSPA2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12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HSPA2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HSPA2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SPA2mRNA和蛋白在20例食管鳞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HSPA2蛋白在12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75%,其高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癌患者的肿瘤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P <0.05);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HSPA2蛋白高表达组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7.8%)和总生存率(18.9%)显著小于低表达组患者的40%和66.7%(P <0.05);Cox回归模型显示HSPA2蛋白表达在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中危险比为2.577和2.899,是食管鳞癌患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P<0.05).与正常食管上皮组织和癌旁组织相比,HSPA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食管上皮组织显著上调8.71倍,较癌旁组织上调2.12倍.HSPA2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0.44±0.15)中表达较配对的癌旁组织(0.20±0.06)和正常组织(0.11±0.06)中表达亦明显增高(P<0.05).结论 HSPA2在人类食管鳞癌中高表达,其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与肿瘤侵袭及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与切缘的P53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癌组织及切缘的P53蛋白表达,并分析表达阴性与阳性之间的生存率。结果:癌组织P53阳性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25.0%,阴性的为43.8%。切缘P53阳性的患者生存率为11.1%,阴性的为39.2%。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与切缘P53蛋白的表达可能对预后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研究鳞状细胞癌EZH2蛋白的表达,探讨其表达程度高低与患者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996~2006年本院
心胸外科食管鳞癌术后病人随访,纳入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其中鳞癌组织(102例)、癌旁组织(30例)、正常组织(30
例)中EZH2蛋白的表达情况,研究该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性别、年龄、分化、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合随访资料,采
用生存分析研究蛋白表达高低对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EZH2表达高于非癌组织,中低分化鳞癌组
织表达高于高分化组织,有淋巴结转移组织表达高于无转移组织,临床TNM分期Ⅱ、Ⅲ期患者表达高于Ⅰ期患者,低于Ⅳ期患
者,高表达组患者术后远期生存时间较低表达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EZH2促进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降低分化程度。
术后患者EZH2高表达组较低表达组预后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YinYang-1(YY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及患者5年生存率的关系。方法215例食管鳞癌患者均来自河南省林州市。利用组织微阵列技术,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15例食管鳞癌组织(观察组)和相应正常食管黏膜组织(对照组)中YY1的表达情况。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YY1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53.4%VS92.1%,P〈0.05);YY1阴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年龄、性别、肿瘤细胞分化程度、TMN分期和大体分型无关;YY1阳性表达的食管鳞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YY1阴性表达的食管鳞癌患者。结论YY1的阴性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YY1可能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到抑癌作用,检测YY1可能为食管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SAMHD1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04例食管鳞癌组织SAMHD1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与食管鳞癌患者性别、年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患者生存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SAMHD1主要在食管鳞癌细胞的细胞质或细胞核中表达.SAMHD1的表达在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分期(T、N、TNM分期)及上纵膈淋巴结的转移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大尺寸肿瘤中,SAMHD1低表达更为显著(P =0.013).肿瘤分化程度越差,SAMHD1表达可能越低(P = 0.001).有腹腔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病例中SAMHD1的表达更低(P= 0.044).与高表达SAMHD1组相比,低表达SAMHD1组的累积生存率和无疾病进展生存率更低(P<0.05).结论 SAMHD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呈低表达,其表达水平越低,患者的生存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Ras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50例病理检查证实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患者,所有入选者均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术前未接受过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及免疫治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其组织中Ras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16例患者Ras蛋白高表达,阳性表达率为32.00%。Ras蛋白高表达者3 a生存率为12.50%(2/16),低表达者3 a生存率为44.11%(15/34),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s蛋白高表达者中位生存期为10.20个月,而低表达者中位生存期为26.04个月,相对危险度为0.373,95%可信区间为(0.175,0.793)。结论 Ras蛋白的表达程度可作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食管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及其对单纯放射治疗(放疗)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9例食管癌和41例食管癌旁组织中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该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及其对食管癌单纯放疗预后的影响。结果59例食管癌组织中MMP-9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4.75%,41例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39.02%(P=0.000)。胸部CT扫描显示病变外侵深度>2 cm者MMP-9蛋白表达阳性率为100%,明显高于外侵深度≤2 cm者的78.57%(P=0.048)。进一步分析发现,MMP-9蛋白表达与食管癌单纯放疗的疗效和预后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MMP-9蛋白高表达可能与食管癌侵袭有关,但不能用于食管癌放疗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循环肿瘤细胞(CTC)在评估晚期食管鳞癌患者同步放化疗疗效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31日—2016年12月31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的食管鳞癌晚期患者(Ⅲ、Ⅳ期)38例,予以50?Gy的三维适行放疗联合TP方案(紫杉醇135?mg/m2;顺铂25?mg/m2)化疗,在放化疗前采集患者的外周血检测CTC,并对患者进行2年密切随访,运用t检验,Z检验分析CTC值变化,Kaplan-Meier方法及Log-rank χ2检验分析患者CTC值与生存率的关系,并运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食管鳞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肿瘤直径较治疗前明显减小,同步放化疗前后CTC差值(dCTC)、CEA的差值(dCEA)、CA199的差值(dCA199)、放疗前CA125值对患者预后有影响,dCTC和放疗前CA125值是评估入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对食管癌同步放化疗的患者,放疗前后CTC的差值,放疗前CA125值相比较放疗前CTC、CEA及CA199值,能更好地评估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INC0015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科确认的95例食管鳞癌患者。采用lncRNA microarray基因芯片技术,对食管鳞癌患者转移组和非转移组间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lncRNA的相对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寻找差异表达的lncRNA;应用qRT-PCR技术对差异表达的lncRNA在鳞癌组织样本中进行验证;分析目标lncRNA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评价LINC00152作为食管鳞癌转移预测因子的效能;检索国际基因芯片lncRNA数据库相关数据,分析LINC00152表达水平和生存期的关系。结果:LncRNA microarray基因芯片实验发现食管鳞癌转移组和非转移组间lncRNA相对表达量5倍以上差异表达的共有10条;qRT-PCR验证实验发现3条lncRNA(MIR205HG、LINC00152和FOXD2-AS1)的表达量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分析发现LINC00152的相对表达量和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LINC00152判断食管鳞癌转移的AUC为0.781(95%CI=0.512~0.824,P=0.032);国际基因芯片食管癌组织数据库检索结果显示,LINC00152的高表达预示较差的生存期。结论:LINC00152可能参与了食管鳞癌的转移发生过程,是食管鳞癌预后判断新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和原癌基因(cerbB-2)在食管鳞癌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各指标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析两个基因在91例食管癌(鳞癌84例,腺癌3例,未分化癌4例)的表达. 结果:nm23-H1和CerbB-2染色均定位于细胞浆,两者均与淋巴结转移、预后有显著相关性.在无淋巴结转移组,CerbB-2蛋白表达亦和预后有显著负相关.结论:认为nm23-H1高表达或CerbB-2低表达者,淋巴转移率低,术后生存率高,预后较好, CerbB-2可作为一个独立的预后指标,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CerbB-2蛋白高表达预后均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食管鳞状细胞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别以抗VEGF多克隆抗体的抗F-VIII单克隆抗体检测82例手术切除标本中VEGF的表达水平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值,分析二者之间及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全组病例中,肿瘤细胞VEGF阳性率为63.4%(52/82)VEGF阴性和VEGF阳性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3.4%和46.6%;19.2%和11.5%。MVD中位值为37个/mm^2(9-150个/mm^2)。VEGF的表达水平与MVD值密切相关(P=0.001)。MVD与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P=0.017)。随着VEGF表达水平增高,患者预后明显恶化(P=0.000)。结论:VEGF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多因素预后分析表明VEGF的表达可作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D44H、P-选择素(P-select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CD44H、P-selectin和VEGF的表达。结果淋巴结转移组CD44H、P-selectin和VEGF的表达增强,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selectin和VEGF在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CD44H、P-selectin和VEGF的表达与食管鳞癌淋巴结的转移密切相关,P-selectin和VEGF存在协同关系,可作为评估食管鳞癌预后的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bcl-2、p53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4例食管鳞癌组织中bcl-2与p53蛋白的表达。结果bcl-2蛋白与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其表达与5年生存率呈负相关;p53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结论bcl-2和p53蛋白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有协同作用,联合检测bcl-2、p53蛋白能准确地估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