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郭辉 《基层医学论坛》2014,(19):2580-2581
目的分析对新生儿呼吸衰竭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2月收治的52例呼吸衰竭新生儿,按照住院尾号的奇偶数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频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高频振荡通气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呼吸衰竭新生儿采用高频振荡通气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创高频通气与无创经鼻间歇通气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疗效评价。方法?选 取2017年12月—2019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96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将患儿依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无创高频通气组和无创经鼻间歇通气组。无创高频通气组给予清除呼吸道、抗感染、改善循环、心电监护等常规治疗,并实施无创高频通气治疗。无创经鼻间歇通气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经鼻间歇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呼吸机使用时间、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两组治疗后2?h、12?h、24?h及48?h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和氧合指数(PaO2/FiO2),两组治疗后72?h患儿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无创高频通气组呼吸机使用时间、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较无创经鼻间歇通气组低(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2?h、12?h、24?h及48?h的PaO2、PaCO2、FiO2和PaO2/FiO2在不同时间、变化趋势上有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差异。两组患儿治疗后72?h临床疗效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高频通气和无创经鼻间歇通气均能明显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和PaO2/FiO2,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相近,但无创高频通气治疗能够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呼吸机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呼吸衰竭新生儿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高频振荡呼吸机通气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机械通气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患儿PaO2显著升高,PaCO2、PaO2/FiO2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更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病死率4.0%,对照组为12.0%,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能显著改善患儿氧合情况,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 HFOV)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04~2014-05间我院收治的80例NRDS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频机械通气( CMV)治疗,观察组采用HFOV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24 h后呼吸机参数FiO2、MAP、OI值均低于对照组,血气分析中PCO2值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吸氧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改善患儿通气,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显著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 分别用高频振荡通气(HFOV)和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NRDS新生儿,比较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情况.结果 HFOV组患儿在治疗后6 h、12 h氧浓度(Fi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下降,氧分压(PaO2)、PaO2/FiO2比值上升明显升高,与CMV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性意义(P<0.05);HFOV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缩短,治愈率增加,与CMV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性意义(P<0.05).结论 高频振荡通气能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肺氧合功能,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较常频机械通气使用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频震荡通气在新生儿气漏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通气模式不同将28例气漏新生儿分为观察组18例(高频震荡通气)和对照组10例(常频通气),比较两组患儿一般治疗情况及治疗期间吸入氧浓度分数(Fi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6、12、24 h FiO2、PaO2、PaCO2、OI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气胸吸收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气漏效果确切,可在短时间内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采用高频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入选我院符合标准的重症呼吸衰竭新生儿72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患者给予高频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各项指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FiO2、PaCO2、a/APaO2值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儿的并发症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4%,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频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机械通气方式,有利于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了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叠加常频通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8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HFOV叠加常频通气联合西地那非口服或鼻饲1 rng/kg,2~3次/d;对照组采用HFOV联合西地那非口服或鼻饲1 rng/kg,2~3次/d,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1,6,12,24,36 h的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比值(PaO2/FiO2)、氧合指数(OI)、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观察两组使用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PaO2/FiO2、OI、a/APO2逐渐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振荡叠加常频通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疗效肯定,对于改善肺通气,降低肺动脉压效果更好,更能缩短呼吸机使用天数、氧疗时间和住院天数,提高治愈率,减少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采用高频震荡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7例需要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NRDS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儿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不同时间的血气分析及氧合参数变化情况、上机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差异。结果治疗开始时(0 h)两组患儿的吸入氧浓度(Fi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h、6 h、12 h、24 h,观察组患儿的PaO2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PaCO2、FiO2、OI指数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h、6 h、12 h、24 h,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PaO2、PaCO2、FiO2、OI指数值与0 h时刻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上机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5.4±0.8) d、(29.8±5.4) 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死亡率为18.18%,低于对照组的25.5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主要并发症为新生儿硬肿症、其次是肺炎,两组患儿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较常频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氧合指数,可以显著的缩短住院及机械通气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新生儿Ⅱ型呼吸衰竭诊断标准,常频机械通气疗效不佳的重症患儿32例,应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观察治疗0、2、12及24 h吸入氧浓度(FiO2)、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PaCO2)及氧合指数(OI)的动态变化。结果治疗2 h后FiO2下降,PaO2上升,PaCO2和OI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和氧合指数12、24h下降更加明显(均<0.01)。结论应用常频机械通气疗效不佳的新生儿重症Ⅱ型呼吸衰竭改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是一种疗效肯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常频机械通气(CMV)、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CMV、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3例呼吸衰竭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41)、观察组A(n=45)和观察组B(n=47)。对照组患儿给予单纯CMV治疗,观察组A患儿给予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HFOV治疗,观察组B患儿给予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CMV治疗。比较3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治疗前后的呼吸力学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和血清内皮素-1(ET-1)、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Ⅱ型肺泡表面抗原-6(KL-6)、Clara细胞蛋白16(CC16)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和用氧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658、26.196,P<0.05);观察组A和观察组B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和用氧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患儿的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适应性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其对血清克拉细胞分泌蛋白(clara cell secretory protein,CC16),肺部活化调节趋化因子(pulmonary activation-regulating chemokine,PARC/CCL18)和Ⅱ型肺泡表面抗原6(krebs von den Lundgen-6,KL-6)的影响。 方法 选择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12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予以适应性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依达拉奉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治疗前后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呼吸困难评分、生活质量、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呼气量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second,FEV1)、最大自主通气量(maximum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aO2)、pH值、CC16、PARC/CCL18和KL-6水平的变化。 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64%,对照组为8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206,P<0.01)。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FVC、PEF、FEV1、MVV、PaO2、SaO2、 pH值和CC1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而CAT评分、呼吸困难评分、PaCO2、PARC/CCL18和KL-6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观察组的升高或者降低水平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1)。 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适应性机械通气对COPD伴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具有改善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纠正血气,有助于肺泡细胞的修复。  相似文献   

13.
吴道静 《安徽医学》2012,33(10):1276-1278
目的比较肺开放式通气治疗与常规通气治疗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0例在治疗的SAP合并ARDS患者,按照通气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6例采用肺开放式通气治疗,对照组24例采取常规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段的动脉血气变化。结果①组内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治疗方式下通气治疗,PaO2,PaCO2和SaO2在治疗8、16、24、48 h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②组间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PaO2、SaO2和PaO2/FiO2在治疗后16、24 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在治疗48 h后PaO2,PaCO2,pH,SaO2,PaO2/FiO2等血气分析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肺开放通气治疗方式相对于非开放式通气治疗在短时间内更为有效。③在小潮气量、低PEEP水平维持下,逐步提高PEEP,VT和FiO2水平,观察组16例患者中12例首次肺开放通气即改善明显,3例患者2次开放通气有效,1例患者失败,操作过程中患者HR,MAP均较为稳定;另外,无气胸、纵膈气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肺开放通气治疗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呼吸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血必净联合抗凝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ARDS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抗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血必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气道峰压(PAP)、氧合指数(PaO_2/FiO_2)水平变化,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等炎性因子水平变化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A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较低,PaO_2/FiO_2水平较对照组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TNF-α、CRP、IL-6、IL-8等炎性因子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较短(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为16.28%较对照组34.88%显著较低(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抗凝治疗ARDS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显著降低,凝血功能得到改善,肺通气功能提高,死亡率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变化。结果:治疗48h后,观察组呼吸频率及心率逐渐减慢,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PaO2、氧合指数(PaO2/Fi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PaCO2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气管插管率以及死亡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NIPPV治疗能明显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通气功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高频振荡通气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对我院2007-06~2012-02NICU病房收治的59例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机械通气方式分为高频振荡通气组(HFOV组)及常频机械通气组(CMV组),对两组患儿一般情况、临床治疗及疗效评价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两组患儿一般情况及宫内情况比较显示CMV组年龄大于HFOV组(P<0.05);羊水粪染HFOV组多于CMV组;两组原发病比较胎粪吸人性肺炎(MAS)差异显著(P<0.05);HFOV组肺动脉高压程度重于CMV组(P<0.05);高频振荡机械通气前、后血气变化显示机械通气后二氧化碳分压(PCO2)、吸入氧浓度(FiO2)较机械通气前下降;氧分压(PO2)及经皮氧饱和度(SaO2)较机械通气前升高(均P<0.01);机械通气后HFOV组吸入氧浓度较CMV组更低(P <0.05);MgSO4应用及颅内出血发生率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HFOV组合并气胸且行胸腔闭式引流少于CMV组(P<0.05). 结论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疗效肯定,且对合并气胸的患儿可以减少闭式引流操作,同时没有增加颅内出血危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盐酸氨溴索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MAS患儿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每次0.25 mg)+盐酸氨溴索(每次10 mg.kg-1)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照组应用盐酸氨溴索针(每次10 mg.kg-1)静脉注射。2组均8 h 1次,连用5~7 d。观察2组用药后24、48、72 h动脉血氧和指数(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PaO2/Fi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以及需要机械通气比例、出现并发症比例、氧疗及住院时间、病死率等。结果用药后24 h PaO2/FiO2、PaCO2水平观察组比对照组有改善趋势,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48、72 h观察组PaO2/FiO2较对照组增高,PaCO2较对照组降低,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比例、并发症发生率、氧疗和住院时间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盐酸氨溴索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能改善MAS新生儿通换气功能,减少患儿机械通气的机会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一氧化氮(NO)吸入联合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6月1日-2019年6月1日收治的120例PPHN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0例给予HFOV治疗,观察A组40例给予NO吸入联合HFOV治疗,观察B组40例给予米力农联合HFOV治疗。比较3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动脉血氧分压;肺功能的吸入氧浓度、氧合指数和肺动脉压力及血清D-二聚体、脑钠肽、C反应蛋白水平,并统计对比3组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A组、观察B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4小时、48小时后,观察A组PaCO2低于对照组、观察B组,Pa O2高于对照组、观察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小时、48小时后,观察A组FiO2、OI、PAP低于对照组、观察B组,观察B组FiO2、OI、PA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小时、48小时后,观察A组血清D-D、BNP、CRP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B组,观察B组血清D-D、BNP、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B组,观察B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O吸入联合HFOV治疗PPHN患儿,可调节血清D-D、BNP、CRP水平,改善血气指标、肺功能,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无创正压通气(NIPPV)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NRDS早产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SIMV模式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NIPPV模式治疗。比较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呼吸机参数、治疗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0、24和48?h时,观察组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24和48 h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指数(OI)水平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吸入氧浓度(FiO2)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氧疗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颅脑出血、肺出血等并发症,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SIMV有创通气模式,NIPPV通气疗法对ARDS患儿通气、氧合状态的改善程度及治疗时间优势更为明显,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不同水平呼气末正压(PEEP)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及 其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 选取2017 年3 月—2019 年5 月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收治的112 例ARDS 新生 儿。根据通气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58 例患儿接受高水平PEEP(6 ~ <9 cm H2O)治疗,对照 组54 例患儿接受低水平PEEP(3 ~ <6 cm H2O)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稳定后24 h 的心率(HR)、 平均肺动脉压(MPAP)、中心静脉压(CVP)、pH 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水平、 气道阻力(Raw)、呼吸系统顺应性(Crs)。观察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死亡例数。结果 研 究组HR、MPAP 降低的差值,以及CVP 升高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pH 值、OI 升高的差 值,以及PaCO2 降低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Raw 降低的差值及Crs 升高的差值均高于对照 组(P <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高水平PEEP 对新生儿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善作用更明显,对气体交换和呼吸力学的影响更大,能有 效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