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2 毫秒
1.
张剑  张燕华  李雁 《医学新知杂志》2010,20(3):133-136,139
目的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CEA、癌胚抗原CA125、CA19—9、CA153和Ferritin在胃癌和结直肠癌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94例胃癌及125例结直肠癌初诊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探讨其与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的关系及几项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意义。结果CEA、CA125和CA19—9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分期明显相关(P〈0.05)。CEA和CA19—9的表达与结直肠Duckg分期相关(P〈0.05)。CA125虽不能明显提高结直肠癌的诊断率,但可能提示肿瘤的播散转移。对胃癌和结直肠癌的临床诊断宜采用CEA+CA125+CA19—9联合检测。CA19—9在两种肿瘤中与癌分化程度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CEA、CA125和CA19—9在胃癌和结直肠癌检测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肿瘤异常蛋白(tumor abnormal protein,TAP)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确诊的237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随访,检测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TAP表达情况,利用卡方检验分析TAP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收集患者外周血传统肿瘤标志物CEA和CA19-9的表达数据,分析外周血TAP表达与CEA和CA19-9的关系。利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TAP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237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TAP阳性率为59.92%。不同分化程度、不同肌层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不同Dukes分期的结直肠癌患者之间,外周血TAP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TAP表达与CEA和CA19-9的表达无关(P>0.05)。TAP阳性表达组结直肠癌患者的总生存期低于阴性表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校正了年龄、性别、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CEA表达和CA19-9表达等因素后,外周血TAP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总生存期依然显著相关(HR=2.511,95%CI=1.494~4.221,P<0.05)。此外,外周血TAP对结直肠癌患者生存预后预测的风险比大于传统肿瘤标志物CEA和CA19-9。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TAP的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相关,外周血中TAP的表达可以作为结直肠癌独立的预后指标,对患者的总生存期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在结直肠癌诊断中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12年11月我院临床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67例为结直肠癌组,同期159例结直肠良性病变为对照组,比较两组CA724、CA125、CA199、CEA血清水平及异常率,比较4种肿瘤标志物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方法学评价指标。结果:两组4种肿瘤标志物的血清水平及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肿瘤标志物中CEA有较高的灵敏度(68.7%)、约登指数(0.586)、阳性预测值(73.0%)及阴性预测值(87.9%);4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检测的灵敏度(86.6%)、约登指数(0.688)及阴性预测值(93.9%)。结论:CA724、CA125、CA199、CEA的联合检测有助于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00例结直肠癌和100例结直肠良性疾病患者的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检测结果。结果:结直肠癌组血清CEA、CA19-9、CA242、CA125水平和阳性率明显高于结直肠良性疾病组(P<0.05),结肠癌患者血清CA242水平明显高于直肠癌患者(P<0.05),但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Ⅰ期+Ⅱ期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EA、CA19-9、CA242、CA125水平和阳性率明显低于Ⅲ期+Ⅳ期结直肠癌患者(P<0.05),联合检测CEA、CA19-9、CA242、CA125的敏感性、准确性和诊断指数均高于单项检测(P<0.05),但特异性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结直肠癌有肯定的诊断价值,可作为肿瘤分期的一个重要依据。联合检测可以显著提高结直肠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提高早期检出率,CEA+CA19-9+CA242组合可作为诊断结直肠癌的最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5.
杜金郎 《河北医学》2014,(4):624-626
目的:探讨血浆血脂和单克隆抗体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手术患者结直肠腺瘤33例,结直肠癌Ⅰ-Ⅱ期60例,Ⅲ-Ⅳ期31例,检测患者手术前血浆水平及单克隆抗体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 CEA )、糖类抗原CA19-9、CA242和CA125水平,比较各肿瘤类型检测指标表达差异;对比分析四种肿瘤标志物单独或联合应用的灵敏度、特异度、Youden 指数。结果:良恶性结直肠肿瘤患者间TC、TG、ApoB 水平无变化,P>0.05;结直肠癌患者HDL、ApoA1水平较腺瘤患者水平降低( P<0.01);LDL水平在腺瘤和结直肠癌Ⅰ-Ⅱ期患者间无差异(P>0.05),但结直肠癌Ⅲ-Ⅳ期患者较Ⅰ-Ⅱ期患者高(P<0.01);结直肠癌患者的CA125、CA242、CA199、CEA水平均较腺瘤明显升高(P<0.01),四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均高于任一单独指标检测。结论:血浆HDL、ApoA1水平降低,LDL水平升高可用于诊断结直肠肿瘤的良恶性及癌症分期,单克隆抗体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对结直肠癌诊断及治疗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微粒子捕捉免疫发光法检测血清CEA,CA19-9,共测定21例健康成人及32例病理确诊结直肠癌患者,并动态检测32例术后患者及其中9例复发患者的血清水平变化。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EA106.02ng/ml、CA19-9 136.70U/ml,明显高于对照组5.89ng/ml和17.77U/ml,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32例患者术后血清CEA 15.13ng/ml,CA19-9 29.86U/ml,较术前血清CEA、CA19-9浓度均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EA,CA19-9水平随临床病理分化程度差而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例复发患者术前、综合治疗术后及复发后血清CEA分别为176.82、18.83及192.27ng/ml,血清CA19-9分别217.88、37.29及116.50 U/ml,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CEA、CA19-9可成为结直肠癌辅助诊断、治疗评估预后及预测复发转移有意义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血清CEA、CA199及CA242在消化系统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及糖类抗原CA242在胃癌、原发性肝癌、胰腺癌及结直肠癌等消化系统肿瘤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26例食管癌、49例胃癌、68例原发性肝癌、32例胰腺癌、30例胆管癌、67例结直肠癌、55例消化系统良性病变和47例正常人血清CEA、CA19—9、CA242的表达水平。结果各肿瘤组血清CEA、CA19-9、CA24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X^2=86.54~113.29,P〈0.05)。CA242在食管癌和胃癌中表达水平最高,CA19-9在原发性肝癌、胰腺癌和胆管癌中表达水平最高,CEA在结直肠癌中表达水平最高。结论消化系统肿瘤因部位不同,其血清CEA、CA19-9、CA242的阳性表达率也不一致,临床应有针对性地选择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应用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直肠癌临床常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一旦确诊多属中晚期.因此,如何及早发现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已成为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CA)19-9、CA125对结直肠癌具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具有简便、易被患者接受等特点.我们通过对结直肠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的联合检测,探讨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联合检测血清P53抗体和和血清CEA、CA19-9、CA242的阳性率来对结直肠癌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淮南朝阳医院肿瘤科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门诊及住院患者共80例,其中经病理组织检测为结直肠癌患者40例,良性结直肠病患者40例,联合检测血清P53抗体及血清CEA、CA19-9、CA24等指标比较临床价值。结果结直肠癌组四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清抗体P53的检测作为一种新型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手段,联合CEA、CA19-9、CA242等检测能排除其假阳性率、不敏感、非特异性、漏诊、误诊的缺点,操作简单方便易行,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中癌胚抗原(CEA)在各组人群中的表达以及其他指标的伴随情况,并探讨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近年我院可供分析的25 076例多肿瘤蛋白芯片检测结果,分析CEA在各组人群、常见肿瘤中的升高特点,以及CEA伴随其他检测指标升高在肿瘤中的分布情况。结果CEA升高在恶性肿瘤患者中明显高于良性病变患者及正常体检者(P<0.01),以结直肠癌最高(41.85%),其次为胰腺癌(37.97%)和肺癌(37.16%)。在肿瘤患者中,CEA常伴随其他肿瘤标志物出现,以伴随CA125升高最为常见,其次为CA19-9和CA242。CEA/CA125伴随升高常见于胰腺癌(74.26%)、卵巢癌(69.57%)、肝细胞癌(62.13%)和肺癌(51.68%),CEA/CA19-9伴随升高常见于胰腺癌(77.23%)和肝细胞癌(72.34%),CEA/CA242伴随升高常见于胰腺癌(77.23%)和结直肠癌(57.61%)。CEA+CA19-9+CA242联合升高常见于胰腺癌(76.24%)、卵巢癌(52.17%)和结直肠癌(51.32%),CEA+CA19-9+CA242+CA125联合升高常见于胰腺癌(61.39%)。结论CEA在恶性肿瘤中广泛表达,但并非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指标。CEA单项指标升高对结直肠癌、胰腺癌和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CEA联合CA125、CA19-9和CA242检测有利于提高胰腺癌、卵巢癌和结直肠癌的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与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24-2)在结直肠中分化腺癌患者术后探测及提示复发和转移灶中的应用。方法 对55例结直肠中分化腺癌患者进行 18F-FDG PET/CT显像及肿瘤标志物筛查,并与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8F-FDG PET/CT对于结直肠中分化腺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灶的诊断效能为:灵敏度95.74%(45/47),特异性75.00%(6/8),阳性预测值95.74%(45/47),阴性预测值75.00%(6/8),准确率92.73%(51/55),其中假阳性2例,假阴性2例。CEA组、CA19-9组、CA24-2组及肿瘤标记物联合组灵敏度分别为68.09%(32/47)、28.57%(12/42)、40.00%(16/40)及74.47%(35/47),特异性为50.00%(4/8)、66.67%(4/6)、71.73%(5/7)及50.00%(4/8),阳性预测值为88.89%(32/36)、85.71%(12/14)、88.89%(16/18)及89.74%(35/39),阴性预测值为26.67%(4/19)、11.42%(4/34)、17.24%(5/29)及25.00%(4/16),准确率为65.45%(36/55)、32.65%(16/49)、44.68%(21/47)及70.91%(39/55)结论 18F-FDG PET/CT对于结直肠癌术后中分化腺癌患者复发及转移灶的探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各项肿瘤标志物对病灶转移及复发均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更准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清肿瘤标志物在预测胃癌病理学分期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接受诊治的20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患者血清CEA、CA19-9、CA72-4、CA125水平,记录TNM分期、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胃壁浸润深度等特点,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与TNM分期、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胃壁浸润深度等相关性。结果:血清CEA、CA19-9、CA72-4、CA125水平在胃癌病理学分期中表达为Ⅳ期>Ⅲ期>Ⅱ期>Ⅰ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理学分期Ⅱ期、Ⅲ期、Ⅳ期中四项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各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胃癌患者中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血清CEA、CA19-9、CA72-4在肿瘤大小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125在肿瘤大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EA、CA19-9、CA72-4、CA125水平在不同病理类型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CEA、CA72-4、CA125、CA19-9水平高于淋巴结未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胃壁浸润深度中血清CA19-9、CA72-4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胃壁浸润深度中血清CEA、CA125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EA、CA19-9、CA72-4、CA125表达与胃癌病理学分期有关,与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胃壁浸润深度存在明显相关性,能作为胃癌辅助诊断,且联合检测价值高于各单项检测。  相似文献   

13.
武倩  马燕粉  种朝阳  王晓琴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12):1678-1680, 1683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和炎性标志物白细胞(WBC)、血小板(PLT)、中性粒细胞(NE)、淋巴细胞(LY)、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NSCLC病人147例(NSCLC组),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84名资料作为对照组。测定2组WBC、PLT、NE、LY、CEA、CYFRA21-1水平,并计算PLR和NLR,比较2组各指标水平或阳性率差异,以及联合检测对NSCLC的诊断效率。结果NSCLC组病人WBC、PLT、NE、NLR、PLR、CEA、CYFRA21-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LY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Ⅲ+Ⅳ期NSCLC病人WBC、NE、CYFRA21-1水平均高于Ⅰ+Ⅱ期(P < 0.05)。鳞癌病人CEA水平低于腺癌(P < 0.05),CYFRA21-1水平高于腺癌(P < 0.05)。CEA、CYFRA21-1、PLR、NLR联合检测诊断NSCLC的敏感性较单项检测敏感性明显增高,其对NSCLC诊断效率为0.926,4项联合检测诊断早期NSCLC的诊断效率为0.881。结论WBC、PLT、NE、LY、CEA、CYFRA21-1、PLR和NLR水平对于NSCLC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血液WBC、PLT、NE、LY、CEA、CYFRA21-1、PLR和NLR水平联合检测对于NSCLC的诊断较单一指标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探讨结直肠癌(CRC)血清标志物[细胞游离DNA (cfDNA)、癌胚抗原(CEA)、碳水化合物抗原19-9 (CA19-9)]以及粪便隐血检测(FOBT)在CRC患者中的临床价值以及这些生物标记物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来自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1年1月—2021年12月共7537例患者的粪便和血液标志物检测结果,回顾性分析检测结果,研究标记物的诊断价值以及这些标记物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结肠癌患者血浆cfDNA、血清CEA和CA19-9中位水平分别为17.32 ng/mL、3.59 ng/mL和15.63 U/mL。这3个标志物在直肠癌患者中的中位水平分别为15.61 ng/mL、3.15 ng/mL和12.9 U/mL。结肠癌患者血浆cfDNA和血清CEA、CA19-9水平明显高于直肠癌患者。cfDNA、FOBT、CEA和CA19-9的阳性率分别为67.90%、39.37%、48.67%、23.35%。FOBT和CEA阳性与CRC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相关。血清cfDNA和CA19-9阳性与年龄、肿瘤部位显著相关。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阳性检出率。cfDNA、FOBT、CEA和CA19-9诊断CRC的敏感性分别为56.5%、84.6%、49.9%和59.9%,特异性分别为58.6%、32.3%、84.0%和95.5%。粪便标志物FOBT与血清标志物CEA、CA19-9和cfDNA间没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cfDNA 在CRC中存在较高的阳性率,联合检测cfDNA、CEA、CA19-9及FOBT可提高结直肠癌的检出率。同时血液和粪便来源的标志物在不同临床病理资料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C-12)检测结果对结直肠癌(CRC)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C-12对130例住院CRC患者(CRC组)和108例门诊体检人员(对照组)血清进行检测,分析C-12在两组人群之间、CRC不同TNM分期之间、C-12包含的12种肿瘤标志物之间、不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之间的阳性率差异。结果 CRC组C-12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随CRC分期升高而上升(P<0.01),其中CEA、CA242、CA19-9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余9项肿瘤标志物(P<0.01),CEA联合CA242、CA19-9检测能提高敏感度,但它们之间联合检测或12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与单项肿瘤标志物CEA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C-12有助于CRC诊断,临床分期越晚诊断价值越高,其中CEA、CA242、CA19-9的诊断价值优于其余9项肿瘤标志物,多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能提高检测敏感度,但并不显著优于单项肿瘤标志物CEA。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EA、CA19-9以及CA72-4在胃癌诊断、病理特征及疗效评价中的参考价值。方法选取胃癌初诊患者为胃癌组,同期收治的胃良性病变患者和门诊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2组病例血清CEA、CA19—9及CA72-4的浓度,并分析胃癌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最后采用判别分析建立胃癌诊断判别式以及术前预测胃癌是否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判别式。结果胃癌患者3种标志物的血清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表达阳性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检测灵敏度。Ⅲ-Ⅳ期胃癌标志物的阳性率高于Ⅰ-Ⅱ期(P〈0.01),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肿瘤标志物的阳性率高于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5)。术后好转的患者3种标志物的血清浓度均低于术前(P〈0.01)。所建立的两个判别函数的灵敏度、特异性、总正确率分别为27.9%、97.5%、64.2%和32.3%、95.9%、60.4%。结论CEA、CA19-9及CA72-4是胃癌诊断的良好辅助手段,也是预测胃癌分期及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因子,并且是胃癌疗效评价的参考因子之一,所建立的判别函数具有良好的判别效能。  相似文献   

17.
血清CEA、CA19-9和CA72-4联合检测诊断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CEA、CA19-9和CA72-4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微粒子发光法测定CEA、CA19-9及CA72-4。共测定60例健康成人及87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结果:CEA、CA199及CA724单个肿瘤标志物诊断结直肠癌的敏感性分别为44.9%(39/87)、39.1%(34/87)及34.5%(30/87),特异性分别为93.3%(56/60)、96.7%(58/60)及95.0%(57/60);CEA联合CA199、CEA联合CA724、CEA联合CA199和CA724不同组合诊断结直肠癌的敏感性分别为55.2%(48/87)、59.8%(52/87)及67.8%(59/87),特异性分别为90.0%(54/60)、88.3%(52/60)及85.0%(51/60)。其中三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敏感性显著高于单一标志物检测(P<05)结论:CEA、CA199和CA724单个肿瘤标志物诊断结肠癌敏感性较差,几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明显提高诊断结直肠肿瘤的敏感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中糖链抗原CA242在各组人群中的表达、与其它检测指标的伴随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该院2004年~2011年可供分析的25 076例多肿瘤蛋白芯片检测结果,分析CA242在各组人群、各种肿瘤中的升高特点,CA242伴随其它检测指标升高情况以及在肿瘤中的分布情况.结果 CA242升高在恶性肿瘤患者中明显高于良性病变患者及正常体检者,而且以胰腺癌最高(56.02%),其次为肠癌(26.57%)、胃癌(23.47%);CA242伴随升高指标以CA19-9最为常见,其次为CEA、CA125、CA153,CA242/CA19-9伴随最常见于胰腺癌(100%),CA242/CEA伴随最常见于结直肠癌(90.73%)和肺癌(80.61%),CA242/CA125伴随最常见于肺癌(75.92%)和肝癌(71.43%);CA242+CA19-9+CEA联合升高最常见于结直肠癌,CA242+CA19-9+CEA+CA125联合升高最常见于肺癌.结论 CA242单项指标升高对胰腺癌、结直肠癌和胃癌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CA242伴随或联合CA19-9、CEA、CA125有利于提高胰腺癌、结直肠癌及肺癌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11月至2010年6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所收治的101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包括肿瘤大小、肿瘤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等,并随机抽取2007年11月至2010年6月间无肝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81例作为对照组,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升高与肝转移危险增加相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结论: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