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研究有机磷农药中毒毒物经胆道排泄的量化规律,疏肝利胆中药结合胆汁引流疗法对胆道排泄有机磷的影响及对血浆和门静脉血浆有机磷浓度与胆碱酯酶浓度的影响。方法:将染毒动物分为传统治疗组(B组),胆汁引流组(C组)和疏肝利胆法结合胆汁引流组(D组),染毒后按时动态测定对硫磷,对氧磷浓度、胆碱酯酶浓度,同时测定C、D组动物胆汁对硫磷、对氧磷浓度;染毒48小时测定门静脉血浆对流磷、对氧磷浓度。结果:有机磷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有机磷农药中毒致肝脏损伤后胆汁引流与疏肝利胆中药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制作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动物模型后,分成传统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对后者行胆囊造瘘胆汁引流加疏肝利胆中药相结合治疗,观察2组动物肝脏组织病理变化及酶学改变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犬有机磷农药中毒后肝脏损伤确实,胆汁引流与疏肝利胆中药结合治疗后肝脏形态结构及功能状态明显优于传统治疗组。结论:胆汁引流与疏肝利胆中药对肝脏有保护作用,为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提出了一个新的治疗理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有机磷农药中毒致肝脏损伤后胆汁引渡以与疏肝利胆中药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制作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动物模型后,分成传统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对后才行胆囊造瘘胆汁引流如疏早胆中药相结合治疗,观察2组动物肝脏组织病理主酶学发迹并与正常组比较。结果:犬有机磷农药中毒后肝脏损伤确定,胆汁引流与疏肝利胆中药结合治疗后肝脏形态结构及功能成于传统治疗组。结论:胆汁引流与疏肝利胆中药对肝脏有保护作用,为  相似文献   

4.
持续胃肠减压引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持续胃肠减压引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AOPP)的作用。方法 选取AOPP患者 10 7例 ,治疗组72例 ,对照组 35例 ,分别留取置管后 1、2 4、4 8、72h的胃肠引流液及相同时间内的静脉血 ,做血清有机磷含量测定和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测定。结果 治疗组血清中有机磷农药含量下降明显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两组血清胆碱酯酶活力变化差异亦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持续胃肠减压引流显著加快血清中有机磷农药的清除速度 ,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恢复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脂肪乳对急性有机磷中毒的疗效及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所致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取封闭SD大鼠48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A、B、C、D四组,予敌敌畏11 mg/kg腹腔注射染毒,注射过程中无药物损失即为染毒成功.A组为盐水对照组,染毒后予生理盐水(5 ml/kg)静脉注射;B组为脂肪乳对照组,染毒后予20%脂肪乳(5 ml/kg)静脉注射;C组为常规治疗组,染毒后立即予阿托品( 10 mg/kg)和氯解磷定(40 mg/kg)肌肉注射;D组为脂肪乳治疗组,在C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20%脂肪乳(5ml/kg)静脉注射.分别于染毒前,染毒后30 min、2h、4h,采眶下血1 ml行全血胆碱酯酶检查;染毒后24 h内观察大鼠肌颤,流涎等中毒表现和存活情况;染毒后24 h后取肺组织称量湿质量并行电镜检查.两样本均数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敌敌畏染毒后,A、B两组大鼠肌颤、流涎症状出现较早且较重;C,D两组较A、B两组,D组较C组24 h存活率高,肌颤强度较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24 h存活率由A组的1/12提高到2/12,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后较染毒前胆碱酯酶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后30min,C、D两组胆碱酯酶活力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较A组,C、D两组较B组胆碱酯酶活力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后2h及4h,C、D两组较A、B两组,D组较C组,B组较A组胆碱酯酶活力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后24 h,C、D两组较A、B两组,D组较C组,B组较A组,肺湿质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电镜检查示脂肪乳辅助治疗组较其他3组肺组织改变明显减轻.结论 脂肪乳与阿托品和氯磷定联合应用,可以减轻敌敌畏中毒症状,降低病死率,加快胆碱酯酶恢复,减轻急性有机磷中毒导致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6.
盐酸戊乙奎醚对氧化乐果中毒大鼠膈肌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氧化乐果染毒大鼠膈肌损害及盐酸戊乙奎醚对其保护作用。方法96只Wistar大鼠腹腔注射氧化乐果建立有机磷中毒模型,并给予阿托品及盐酸戊乙奎醚治疗,随机分为四组:盐水对照组、中毒对照组、阿托品 氯磷定治疗组、盐酸戊乙奎醚 氯磷定治疗组,测定各组大鼠染毒后2 h血液胆碱酯酶(AChF)和肌酸激酶(CK),观察染毒后不同时间膈肌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盐酸戊乙奎醚治疗组大鼠各时段膈肌病理损害较阿托品治疗组明显为轻,病变恢复快。结论膈肌纤维坏死是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呼吸肌麻痹的可能原因之一,盐酸戊乙奎醚对氧化乐果中毒大鼠的膈肌有明确的保护作用,推测其有预防中间期肌无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胃肠引流液pH监测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监护效果,对94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洗胃后均行持续胃肠负压引流和定时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测定。对照组于首次洗胃后按常规每4h反复洗胃2次;治疗组于每次洗胃后每小时监测胃肠引流液pH并结合病情及时调整洗胃时间和次数。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人均洗胃次数增加,反复洗胃间隔时间不同,反跳减少,血清中胆碱酯酶活力恢复增快。证明采用胃肠引流液pH值监测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能加快胃内残留毒物的清除,减少反跳,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活性炭对急性毒鼠强中毒家兔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口服活性炭对急性毒鼠强中毒家兔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3只家兔随机分为6组:A组,低剂量染毒未治疗;B组,低剂量染毒早期治疗;C组,低剂量染毒延迟治疗;D组,致死剂量染毒未治疗;E组,致死剂量染毒治疗;F组,二甲基亚砜。每组家兔给予相应处理后定时采集血液和粪便,使用气相色谱一氮磷检测器法测定血浆毒鼠强浓度和粪便毒鼠强含量,并进行毒鼠强代谢动力学分析,同时观察家兔中毒表现。结果A组、B组、C组3组间毒鼠强血浆浓度和所有代谢动力学参数都有显著性差异,其中B、C两组的排泄半衰期(Tke1/2)仅相当于A组的一半,其清除率则分别较A组提高了3倍和2倍以上,曲线下面积(AUC)却分别只有A组的29.8%和45.9%;B、C两组在染毒后最初3d收集的粪便中毒鼠强含量明显高于A组。在致死剂量染毒组中,D组的死亡、肢体瘫痪、惊厥发生率均明显高于E组。结论口服活性炭可以明显减少毒鼠强在家兔体内的吸收,加快毒鼠强从家兔体内排出,从而减轻中毒症状,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盐酸戊乙奎醚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栗金军  陈锦华 《疾病监测》2006,21(12):673-676
目的探讨长托宁(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在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作用和优点。方法随机将56例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阿托品和氯磷定治疗;治疗组给予长托宁和氯磷定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长托宁组阿托品化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时间、总治愈率、平均住院天数,均优于阿托品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且长托宁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症状少,发生后易恢复或纠正。结论长托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明显优于阿托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肝硬化肝功能Child-Pugh A级患者合并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时血清胆碱酯酶(ChE)活力的变化以及对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收治肝硬化肝功能Child-PughA级合并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48例患者动态监测胆碱酯酶的变化和预后之间的关系,并与对照组52例比较。结果 肝硬化肝功能Child-PughA级合并农药中毒组血清胆碱酯酶明显低于非肝硬化组,经治疗后血清胆碱酯酶恢复比非肝硬化组慢,且二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恢复的快慢与肝功能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长托宁联合阿托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给予长托宁治疗;B组(n=36)给予长托宁联合阿托品治疗;C组(n=34)给予阿托品治疗,三组同时给予氯磷定解毒等综合治疗.结果:B组的中毒症状消失时间、胆碱酯酶(CHE)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与A、C两组比较上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长托宁联合阿托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起效快、并发症少、疗效高、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不同种类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根据接触农药种类,将325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按中毒农药种类分为6组,A组:氧乐果;B组:乐果;C组:甲拌磷;D组:甲胺磷;E组:敌敌畏;F组:对硫磷。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中毒剂量、诊断分级和呼吸衰竭发生率。结果:①患者年龄、性别构成及中毒剂量无明显差异。②呼吸衰竭总体发生率为41.85%,各组间差异明显。③重度中毒患者呼吸衰竭发生率为62.10%,各组间差异明显。结论:不同种类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发生率具有明显差异,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毒剂的毒理学特性。本研究结果有助于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早期预测,并在救治的早期阶段采取预见性救治措施,有助于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浆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与术后胆道感染(BTI)评估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从2017年3月到2018年5月入住该院重症医学科的胆道术后患者100例,在术前、术后抽取外周血检测血浆PCT、CRP水平;术中留取胆汁等微生物培养,根据胆汁培养结果分为胆汁培养阳性组和胆汁培养阴性组,比较各组血浆PCT、CRP水平的差异,以及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胆道术后患者的PCT、CRP水平呈现上升趋势;胆汁培养阳性组患者的PCT、CRP水平明显高于胆汁培养阴性组患者的PCT、CRP水平,诊断BTI上PCT具有更高的特异度和敏感度。结论胆道术后患者血浆PCT、CRP有上升趋势,胆汁培养阳性患者血浆PCT、CRP上升幅度更明显,动态监测PCT水平的变化趋势有助于BTI严重程度的判断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4.
腹膜透析对氧化乐果中毒兔肝脏及血清胆碱酯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宏志  李丹  李艳辉  胡家昌  赵岩  李俊峰 《中国急救医学》2008,28(11):1006-1009,1057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PD)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血清胆碱酯酶的影响.方法 建立兔的氧化乐果中毒模型,动态观察对照组、PD组肝脏功能、白蛋白、血清胆碱酯酶水平及光镜下肝脏病理改变.结果 染毒后两组动物血清胆碱酯酶明显降低,肝脏功能改变明显,但PD组血清且日碱酯酶恢复较快,肝功能指标改变明显轻于对照组,PD组白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光镜下两组均有肝细胞受损并出现中毒性肝炎征象,PD组肝细胞损害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 PD对AOPP致肝脏损害具有积极的保护作用,并有利于血清胆碱酯酶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研究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腹腔镜、剖腹手术联合十二味疏肝利胆冲剂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确诊为CBDS病人随机分为3组:ERCP组15例,腹腔镜组16例,传统手术组14例。3组术后在常规外科治疗的基础上均给予十二味疏肝利胆冲剂口服。疗程结束后分别观察3组手术前后症状体征、血常规、肝功能、血清胆汁生化等指标。结果:术后第7天症状体征评分,3组均明显优于术前,ERCP组、腹腔镜组优于剖腹组;术后第7天WBC计数,ERCP组、腹腔镜组明显优于术前,ERCP组、腹腔镜组WBC计数低于剖腹组;术后第7天肝功能比较,3组均明显优于术前,ERCP组、腹腔镜组低于剖腹组,且ERCP组低于腹腔镜组;术后第7天血清胆汁生化比较,3组均明显优于术前,ERCP组、腹腔镜组优于剖腹组;3组间住院时间比较,ERCP组小于腹腔镜组、剖腹组,腹腔镜组小于剖腹组。结论:ERCP、腹腔镜、剖腹手术联合十二味疏肝利胆冲剂治疗胆总管结石,均能促进胆道炎症尽快消退,肝功能和胆汁生化指标尽快恢复,有利于胆管残余结石排出和防治结石再生;与剖腹组相比,ERCP和腹腔镜组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持续胃肠减压引流、间断胃冲洗、清洁灌肠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选取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电动洗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持续胃肠减压。于1,24,48,72h采集静脉血,做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测定,并从病程、阿托品化时间、阿托品用量、反跳例数、中间综合征例数、治愈例数和死亡例数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在上述各项有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持续胃肠减压引流加间断胃冲洗联合清洁灌肠,可缩短病程,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恢复快,阿托品和解磷定用量少,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7.
床旁单泵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爱民  付繁 《临床急诊杂志》2010,11(1):16-17,20
目的:研究床旁单泵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效果。方法:将90例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2组均常规洗胃、导泻、输液及阿托品、氯磷定治疗。治疗组行床旁单泵血液灌流(HP)。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患者昏迷至清醒时间、阿托品化时间、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1),阿托品总量明显降低(P0.01),病死率降低(P0.05)。结论:HP能迅速清除体内毒物,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不同时机微量泵维持阿托品在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中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将42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2)和对照组(n=20)。对照组采用持续微量泵泵入阿托品治疗,观察组采用间歇静脉推注阿托品、达阿托品化后再微量泵泵入阿托品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愈率、胆碱酯酶活力好转时间和血糖浓度稳定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28 6);观察组胆碱酯酶活力好转时间和血糖浓度稳定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03 8,P=0.0000)。结论 在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救治中,首先间歇静脉推注阿托品、达阿托品化后再微量泵泵入阿托品的治疗,整体效果优于持续微量泵泵入阿托品治疗。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时输血治疗对血清胆碱酯酶活力的影响以及对于阿托品用药时间的影响。方法:对54例入院时血清胆碱酯酶活力〈2 000KU/L(正常值4 000~11 000KU/L)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给予输血治疗组34例,未输血组20例。分别统计输血组及未输血组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恢复至2 800KU/L(正常值70%)以及3 600KU/L(正常值90%)以上的时间,并统计两组患者脱离阿托品的时间。结果:输血组在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恢复至2 800KU/L以及3 600KU/L以上所需的时间均小于未输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脱离阿托品所需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时输血治疗能显著提高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恢复速度,但对脱离阿托品的时间无明显影响,即对疾病病程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有机磷农药敌敌畏中毒后小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变化及新型抗毒剂宾赛克嗪的保护作用.方法昆明小鼠65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敌敌畏染毒模型组、宾赛克嗪2,6,18mg/ks预防治疗组;各预防治疗组腹腔注射预防给予相应约物,10min后灌胃给予敌敌畏55mg/ks,于染毒后3 h取血,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及D-乳酸质量浓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定量数据.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浆DAO活性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预防治疗组血浆DAO活性明显下降(P<0.01),其中6 mg/kg预防治疗组效果最好;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浆D-乳酸质量浓度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预防治疗组血浆D-酸质量浓度叫显降低(P<0.01),并且能呈剂量依赖性降低D-酸质量浓度.结论 敌敌畏染毒小鼠血浆DAO活性及D-酸质量浓度显著增高,肠黏膜屏障功能遭到破坏,宾赛克嗪能减轻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