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通过检测急性胰腺炎(AP)患者外周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淀粉酶(AMY)和脂肪酶(LPS)的水平,分析这5种血清指标联合检测在AP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成都上锦南府医院确诊为急性胰腺炎患者117例为观察组,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SAP)62例,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MAP)55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10例为对照组。检测SAP者、MAP者和对照组血清中PCT、IL-6、CRP、AMY和LPS的浓度,并比较水平差异。 结果 SAP者及MAP者的PCT、IL-6、CRP、AMY和LPS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SAP者的PCT、IL-6、CRP水平均高于MAP者(P<0.05),而AMY、LP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IL-6、CRP、AMY和LPS的ROC曲线面积分为0.72、0.87、0.84、0.88、0.86,灵敏度分别为为60.40%、71.80%、67.50%、70.90%、78.60%,特异度分别为82.70%、86.40%、90.90%、88.20%、85.50%。多种血清指标联合检测对AP诊断的曲线面积为0.97,灵敏度为86.80%,特异度为99.10%。 结论 血清PCT、IL-6、CRP、AMY及LPS指标联合检测对AP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有效提升AP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李江涛  陈雪礼 《当代医学》2021,27(18):88-90
目的 探究新型炎症指标NLR、LMR及NMP在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9年2月于本院收治的且明确诊断为AP患者11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AP诊断结果分为MAP组(n=38)、MSAP组(n=37)及SAP组(n=38).记录患者入院首次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和淀粉酶(AMY)等指标,并依据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NEU/LYM、淋巴细胞/单核细胞(LMR)=LYM/MON及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NMP)=NEU×MON公式计算NLR、LMR和NMP等炎症指标.采用受试者诊断曲线评价上述炎症指标对于预测中重度AP发生的诊断性能.结果 3组WBC、PLT、ALB、CRP、AMY、NLR、LMR、NMP及住院期间死亡率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表明单一指标NMP鉴别中重度AP发生的诊断价值最高,而联合检测诊断曲线下面积高达0.92.结论 新型炎症指标NLR、LMR和NMP在不同严重程度AP患者中存在差异,且联合检测对于预测中重度AP发生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陈梦婷  余清萍  李雨  李娜  唐俊 《西部医学》2021,33(12):1849-1853
目的 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8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AP患者设为AP组,并根据其多器官功能不全评分(Marshall评分)分为轻症组(n=51)、中症组(n=36)和重症组(n=21),另选取同期体检的30例健康人群设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PCT、NLR、CRP水平,分析其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PCT、NLR、CRP对AP的诊断价值。结果 AP组血清PCT、NLR、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加重,血清PCT、NLR 、CRP水平逐渐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P患者血清PCT(r=0.551,P<0.001)、NLR(r=0.785,P<0.001)、CRP(r=0.538,P<0.001)与Marshall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血清PCT、NLR、CRP诊断AP的AUC依次为0.911(95% CI:0.832~0.989)、0.840(95%CI:0.756~0.923)、0.861(95%CI:0.762~0.960);以PCT>1.27 ng/mL、NLR>4.38、CRP>11.57 mg/L为最优截断值时,三者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77.78%、87.96%、62.04%,特异度依次为90.00%、70.00%、80.00%,三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 血清PCT、NLR及CRP水平与AP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对AP的诊断及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淀粉酶(AMY)、C反应蛋白(CRP)水平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2月我院急性胰腺炎患者98例,依据患者病情程度分为MAP组(轻症) 49例和SAP组(重症) 49例,另选取我院48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均行PCT、AMY、CRP检测,对比三组血清PCT、AMY、CRP水平,分析血清PCT、AMY、CRP水平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分(Ranson评分)相关性。结果:三组PCT、AMY、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两比较,MAP组血清PCT、CRP水平低于SAP组,MAP组、SAP组血清PCT、AMY、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MAP组血清AMY水平与SA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MAP组Ranson评分为(2. 36±1. 03)分,低于SAP组的(4. 35±1. 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经Spearman分析,血清PCT(r=0. 418,P=0. 014)、CRP(r=0. 349,P=0. 021)水平与急性胰腺炎患者Ranson评分呈正相关(P <0. 05)。结论:血清PCT、AMY、CRP均为急性胰腺炎发病的重要指标,且血清PCT、CRP与急性胰腺炎病情程度密切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在患者病情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为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对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金阳医院收治的309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和非SAP组,比较SAP组与非SAP组患者外周静脉血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淋巴细胞(LYM)计数、NLR及BISAP评分、腹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机械通气率、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率和病死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SAP的独立预测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NLR、BISAP评分及NLR联合BISAP评分对AP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 SAP组患者的HCT、NEUT计数、NLR及BISAP评分显著高于非SAP组(P<0.05),LYM、PDW显著低于非SAP组(P<0.05);2组患者的WBC计数、P...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早期评估中的作用。方法:58例AP患者入选本研究,分为轻症胰腺炎(MAP)组、中重症胰腺炎(MSAP)组、重症胰腺炎组(SAP)组,观察入院24 h、48 h及7 d血清PCT水平,同时检测CRP。结果:SAP组及MSAP组24 h、48 h及7 d的PCT及CRP水平均显著高于MAP组(P〈0.05),SAP组与MSAP组相比,两组间24 h 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SAP组24 h PCT水平明显高于MSAP组(P〈0.05),48 h及7 d PCT及CRP水平均高于MSAP组(P〈0.05)。结论:PCT能早期反映AP的严重程度,早期检测并持续监测PCT值,可以准确评估AP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LR)、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情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78例,分为轻症组48例和重症组30例。测定患者血常规、血乳酸脱氢酶(LDH)、白蛋白(Alb)、CRP、血沉(ESR)、PCT、D-二聚体及CD4+T淋巴细胞。以SpO2作为病情进展的评定指标,将WBC、NLR、CRP、ESR、PCT、D-二聚体、CD4+T淋巴细胞等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新冠肺炎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NLR、PCT、CRP、D-二聚体以及联合检测对新冠肺炎病情进展的预测价值。结果:重症组WBC、NLR、CRP、ESR、PCT、D-二聚体高于轻症组,CD4+T淋巴细胞、SpO2低于轻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是新冠肺炎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LR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25,取最佳截断值时预测疾病进展的特异性为93.7%,敏感度为93.3%,约登指数为0.87;PCT的AUC为0.459,取最佳截断值时特异性为12.5%,敏感度为93.3%,约登指数为0.058;CRP的AUC为0.636,取最佳截断值时特异性为97.9%,敏感度为36.7%,约登指数为0.346;D-二聚体的AUC为0.683,取最佳截断值时特异性为59.2%,敏感度为60.0%,约登指数为0.392;联合检测的AUC为0.843,取最佳截断值时特异性为97.9%,敏感度为93.3%,约登指数为0.912,NLR对病情加重的预测价值优于PCT、CRP、D-二聚体,而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NLR明显升高,NLR对新冠肺炎病情加重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联合检测NLR、PCT、CRP和D-二聚体的预测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0):142-145+封三
目的探讨淀粉酶(AMY)、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糖蛋白-2α(GP-2α)在急性胰腺炎病情评估中的价值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92 例AP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严重程度不同分为MAP 组(n=44)、MSAP 组(n=30)和SAP 组(n=18);同期选取50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各组AMY、NLR 和GP-2α 差异,应用Pearson 相关分析AMY 与NLR 和GP-2α 之间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探讨AMY、NLR 和GP-2α 各单项指标及联合指标在AP 病情评估中价值;应用COX 回归分析探讨AMY、NLR 和GP-2α 对SAP 预后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MAP 组、MSAP 组和SAP 组四组NLR、AMY 和GP-2α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SAP 组高于MSAP 组(P<0.05),MSAP 组高于MAP 组(P<0.05),MAP 组高于对照组(P<0.05)。经Pearson 相关分析,AMY 与NLR 和GP-2α 均呈明显正相关(P<0.001)。绘制ROC 曲线发现,NLR 和AMY 单项指标在鉴别MAP组、MSAP 组和SAP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GP-2α 单项指标可鉴别MAP 组、MSAP 组和SAP 组(P<0.05);联合检测均可鉴别MAP 组、MSAP 组和SAP 组(P<0.05),以AMY+NLR+GP-2α 效果最佳,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3%和82.5%。经COX 回归分析,AMY、NLR 和GP-2α 升高,SAP 死亡风险增加(P<0.05)。结论 AMY、NLR、GP-2α 在评估AP 病情严重程度中具有一定价值,且可影响SAP 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背景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被描述为一种新的炎性标志物,可用来预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严重程度,目前国内关于该项研究鲜有报道。目的 探究PLR预测CAP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3年1月-2018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符合纳入标准的CAP患者142例。依据患者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将其分为CPIS≤6分患者(轻症组,n=71)和CPIS>6分患者(重症组,n=71)。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PLR、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比较两组患者PLR、WBC、NLR、CRP、PCT、IL-6,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分析患者PLR与WBC、NLR、PCT、IL-6及CPIS的相关性;观察两组患者入院后28 d内死亡情况,分析PLR预测CAP患者28 d内死亡的价值。结果 重症组患者PLR、WBC、NLR、CRP、PCT、IL-6高于轻症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LR与WBC无相关性(rs=0.085,P=0.313);PLR与NLR、CRP、PCT、IL-6及CPIS呈正相关(rs分别为0.488、0.415、0.489、0.490、0.491,P<0.001)。入院28 d内,轻症组无死亡患者,重症组死亡5例。PLR、NLR、CRP、PCT、IL-6及CPIS预测CAP患者28 d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6〔95%CI(0.564,1.000)〕、0.843〔95%CI(0.686,1.000)〕、0.819〔95%CI(0.730,0.908)〕、0.781〔95%CI(0.578,0.984)〕、0.793〔95%CI(0.708,0.877)〕及0.924〔95%CI(0.853,0.994)〕(P<0.05)。结论 PLR与部分炎性反应程度相关指标呈正相关,可用来评估CAP患者的严重程度,且对患者的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董为民 《广西医学》2014,(3):294-296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 AP )患者血液 D-二聚体及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急性胰腺炎患者107例,其中44例为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患者,63例为轻症急性胰腺炎( MAP)患者,检测其治疗前后血清D-二聚体、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与121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AP组、MAP组的D-二聚体、IL-6和CRP水平均明显升高( P<0.05);SAP组的D-二聚体、IL-6和CRP水平均高于MAP组(P<0.05);107例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血清D-二聚体、IL-6和CRP水平对AP的诊断及严重程度的预测、临床疗效的评价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价值。方法收集56例急性胰腺炎( AP)入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轻中型急性胰腺炎( MAP)患者3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患者22例,动态监测患者入院当时、入院后24 h、入院后第7天时血清降钙素原( PCT)、白细胞计数( WBC)、C反应蛋白( CRP)水平,并进行APACHE-域评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清检测指标及评分。结果3个不同时间点所检测的SAP组患者血清PCT均明显高于MAP组患者(P〈0.01),而CRP以及白细胞数量和APACHE-域评分与MAP组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检测可用于早期辅助判断急性胰腺炎病情的严重度,为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早期诊治提供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淋巴细胞绝对值(LYM)、中性粒 细胞/ 淋巴细胞比值(NLR)、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及降钙素原(PCT)在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中 的意义。方法 以50 例明确为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选取50 例血培养阴性 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全血细胞计数、hs-CRP 及PCT,绘制ROC 曲线预测诊断价值。结果 实验组患 者WBC、NEU、NLR、hs-CRP 及PCT 高于对照组(P <0.05)。NLR 诊断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的曲线下 面积为0.728。结论 NLR 用于诊断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的综合价值优于WBC、NEU、LYM、hs-CRP 及 PCT,NLR 联合PCT 可作为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子痫前期与正常孕妇妊娠早期全血细胞计数的差异,并探讨其在早发型子痫前期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子痫前期患者(早发型和晚发型各60例)和正常孕妇(80例)妊娠早期全血细胞计数指标(包括HGB、HCT、RDW、MCV、WBC、NEU、EOS、BAS、LYM、MON、PCT、PDW、PCT、PLT、NLR、PLR)的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相关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3组间WBC和NEU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余指标无差异,两两比较结果:WBC在EOPE与正常组、EOPE与LOPE间有差异(P=0.014,P<0.001);NEU在EOPE与正常组、LOPE与正常组间有差异(P<0.001)。WBC和NEU预测EOPE的ROC曲线AUC分别为0.763、0.772,最佳cut-off值分别为9.82×10^3/μL(敏感性63.3%、特异性85.0%)和6.88×10^3/μL(敏感性65.0%、特异性81.2%)。结论妊娠早期WBC和NEU升高可能是EOPE的有效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降钙素原(PCT)作为严重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指标,是反映机体感染程度的一个生物学指标,可对细菌感染进行预测判断。本研究通过检测血清降钙素原探讨其对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早期诊断价值。 方法 收集AP患者109例,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SAP)41例,轻型急性胰腺炎(MAP)68例,50例健康体检人群空腹血清PCT和CRP为对照,分别在入院后第1、3、5、7天动态监测患者PCT和CRP水平,分析这些指标与AP严重程度及预后关系,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结果 MAP组和SAP组患者血清PCT和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除第1天血清CRP外,其余SAP组患者同期PCT和CRP水平均高于MAP组(均P<0.05)。以2.0μg/L和120.0 mg/L分别为诊断SAP血清PCT和CRP阳性阈值,血清PCT和CRP诊断SAP的灵敏度分别为82.9%和70.7%,特异度均达90%以上,PCT和CRP联合检测则发现灵敏度提高到92.7%,而特异度仍达90%以上。 结论 血清PCT能够在早期反映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以2.0μg/L和120 mg/L分别为诊断SAP血清PCT和CRP阳性阈值,血清PCT诊断SAP具有很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5.
周平  陈友岱  董芸  王建东  冯璇磷  邓磊 《西部医学》2012,24(2):301-302,305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60例SAP患者入选本研究,监测血清PCT值,并观察其与死亡的相关性;并将60例患者分为感染性胰腺坏死组(IPN组,n=16)和非感染性胰腺坏死组(NIPN组,n=44),观察PCT值及体温(T)、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等。结果 SAP患者的死亡与PCT值呈显著相关(P=0.003);IPN组的PCT值[(55.01±21.75)ng/ml]显著高于NIPN组[(6.62±2.78ng/ml),P<0.05]。结论 PCT对判定SAP的预后及是否并发胰腺感染具有早期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川芎嗪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川芎嗪(TMP)对实验性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川芎嗪治疗SAP的作用机理。方法经胆胰管逆行注射1.5%去氧胆酸钠建立SAP模型,观察血中淀粉酶(AMY)、C-反应蛋白(CRP)、IL-6、IL-10、TNF-α、腹水量,并对胰腺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形态学检查。结果川芎嗪可降低升高的血清AMY、CRP、TNF-α、IL-6的水平,而IL-10水平略高于SAP组,可减少腹水的生成,并改善SAP时胰腺的水肿、炎症、出血及坏死。结论 TMP对SAP有治疗作用,其机制与降低IL-6、TNF-α含量、升高IL-10,抑制巨噬细胞释放促炎因子,降低血清AMY、CRP,改善胰腺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程治疗过程中CT动态变化,进行CT的综合评分,探讨两者相关性,为临床诊治AP提供一个更为可靠的量化指标。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50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轻症急性胰腺炎(MAP)患者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20例,观察患者病程变化的情况。检测两组患者血淀粉酶(AMS)、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介素6(IL-6)水平及其变化。对MAP及SAP患者发病后不同时段行CT检查,观察胰腺的CT影像变化,并进行影像学综合评分。结果:两组患者临床腹痛缓解时间、体温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WBC、CRP、IL-6、TNF-α及CT影像学评分在不同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P与SAP在影像及WBC、CRP、IL-6、TNF-α等各项指标上均有明显差异,SAP比MAP表现严重。在AP病程中,其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表现相比,存在时间滞后性,SAP的临床表现早于影像3~4 h;临床表现的高峰早于影像的高峰,影像的高峰变在7 d左右。结果表明CT检查可以作为AP影像学检查的主要手段,但由于有时间和临床的局限性,不能作为诊断SAP病情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8.
张呈祥  侯明  鲍海咏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1):1246-124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急性胰腺炎(AP)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52例AP患者分为急性水肿型(轻型)(MAP)30例和急性出血坏死型(重型)(SAP)22例。分别于入院时和入院后48 h抽血检测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对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标准Ⅱ(APACHEⅡ)进行评分,判断早期PCT水平变化对AP的诊断价值。结果入院时两组PCT、CR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48 h SAP组较MAP组PCT、CRP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48 h两组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PCT、CRP与APACHEⅡ评分对判断SAP的敏感率分别为56%、69%和46%,入院后48 h PCT、CRP与APACHEⅡ评分对判断SAP的敏感率分别为67%、100%和49%。结论虽然PCT与CRP可作为AP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指标,但要在入院后48 h才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