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出院准备计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呼吸内科就诊的12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1月-12月就诊的63例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1月-12月就诊的61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出院准备计划的干预,比较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6个月后2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VC和FEV1%)、生活质量以及呼吸困难程度。结果 2组FEV1/FVC在组间效应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4.850,P=0.039),FEV1%在时间效应和组间效应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6.570,P=0.019;F交互=6.310,P= 0.021)。2组生活质量评分在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以及呼吸困难评分在时间效应、交互效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5.600,P=0.028;F组间=4.570,P=0.045;F时间=10.200,P=0.005;F交互=8.100,P= 0.010)。结论 将出院准备计划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可以改善其呼吸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患者参与的饮食管理对肝移植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郑州某三级甲等医院行肝移植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给予患者参与的饮食管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术后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并采用患者营养主观评估量表(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评价患者术后1周、出院4周和3个月的营养状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后7d胃肠道补给量多于对照组(t=15.025,P=0.021),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9.355,P=0.002);2组PG-SGA评分在时间、组间及交互效应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46.215,P<0.001;F组间=53.845,P<0.001;F交互=66.914,P<0.001)。结论 对肝移植患者实施患者参与的饮食管理模式,能够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于5W2H分析法的微视频教育在食管癌术后口服营养补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7月-12月行食管癌根治术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1月-7月行食管癌根治术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2组均于术后给予口服营养补充(oral nutritional supplements, ONS),对照组接受食管癌术后常规ONS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基于5W2H分析法的微视频教育干预,比较2组对ONS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ONS依从性及营养相关指标。结果 2组ONS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在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和交互效应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554.768,P<0.001;F组间=74.045,P<0.001;F交互=197.872,P<0.001 );2组ONS依从性在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和交互效应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43.008,P<0.001;F组间=522.741,P<0.001; F交互=208.150,P<0.001 );2组体质量、白蛋白、血红蛋白及总蛋白在组间效应和交互效应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5W2H分析法的微视频教育,能提高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ONS的认知水平及治疗依从性,改善其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眶周穴位按摩结合温针灸对难治性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cular myasthenia gravis,OMG)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7月风湿科收治的31例难治性OMG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8月-2020年3月收治的37例难治性OMG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温针灸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眶周穴位按摩,采用重症肌无力临床绝对和相对记分法(the absolute and relative score of MG,ARS-MG)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2组左眼及右眼ARS-MG得分在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及交互效应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31.418,P<0.001;F组间=3.213,P=0.029;F交互=16.473,P<0.001;F时间=37.413,P<0.001;F组间=4.239,P=0.036; F交互=44.576,P<0.001)。结论 对难治性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联合应用眶周穴位按摩和温针灸,可明显缓解患者眼部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早产儿三元整合式教育方案,并探讨其培训效果。方法 组建三元整合教育团队,按照早产儿的发育发展特点构建教育课程,搭建教育平台,包括开办家长学校、开展家长微课堂、视频引导、家长床旁照护操作培训等。采用NICU家长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并比较培训前后家长满意度。结果 培训后早产儿家长的满意度总分为(191.90±0.20)分,培训前满意度总分为(176.00±4.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68,P<0.001);培训前后家长的知识和信息维度、家长参与照护维度、医护人员专业态度维度得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83,P1<0.001;t2=-27.30,P2<0.001;t3=-27.10,P3<0.001)。结论 早产儿三元整合式教育方案能提升家长的照护知识和参与照护能力,提高家长对医护人员专业态度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生儿家庭病房中直接母乳喂养与母乳奶瓶喂养对极早早产儿生命体征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10月收治的50例极早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在24 h内分别记录1次直接母乳喂养和1次母乳奶瓶喂养的情况,连续5 d。比较2种喂养方式时早产儿体温、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喂养并发症。结果 2种喂养方式不同时间点早产儿体温、血氧饱和度、呼吸、心率在时间效应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277.510,P<0.001;F时间=12.039,P=0.001;F时间=11.077,P=0.002;F时间=20.241,P<0.001);2组体温的组间效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12.237,P=0.001),2种喂养方式不同时间点早产儿体温、血氧饱和度在交互效应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交互=39.497,P<0.001;F交互=31.415,P<0.001);直接母乳喂养吸氧例数和呼吸暂停例数均少于母乳奶瓶喂养(χ2=36.687,P<0.001;χ2=5.095,P=0.031)。结论 极早早产儿直接母乳喂养过程中生命体征较母乳奶瓶喂养更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体验式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自我管理行为以及血压的影响。方法 便利抽取2019年1-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高血压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 42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高血压脑血管后遗症体验式健康教育,比较2组干预前、干预1个月、3个月的服药依从性、自我管理行为,及干预3个月后血压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服药依从性、自我管理行为及高血压程度均优于对照组(F组间=4.498,P=0.037;F组间=4.213,P=0.043;Z=-2.452,P=0.014)。结论 体验式健康教育可改善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自我管理行为及血压值,可为高血压患者的延续护理提供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积极心理干预在抑郁障碍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青少年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12月临床心理科收治的76例抑郁障碍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青少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8例;2组患者均口服帕罗西汀,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积极心理干预,干预3个月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自我伤害问卷及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TAS)对2组进行评估。结果 2组HAMD得分在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及交互效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4.320,P<0.001;F组间=7.680,P=0.020;F交互=11.420,P<0.001);干预后,研究组自我伤害问卷得分低于对照组(t=6.644,P<0.001)。TAS量表总分及描述情感能力、识别情绪困难、外向型思维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t=4.020,P<0.001;t=2.681,P=0.009;t=3.480,P<0.001;t=2.611,P=0.010)。结论 积极心理干预在抑郁障碍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青少年可降低抑郁程度,减轻自我伤害行为,提升情绪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9.
张勤  裴艳红 《中国临床护理》2021,13(11):698-700
目的 探讨集体颈肩操锻炼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82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2组,将2018年3-12月收治的4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早期康复功能训练;将2019年1-10月收治的4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集体颈肩操锻炼。比较2组患者术后颈部伤口引流量、颈部运动度、颈部瘢痕变化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肩臂综合征发生率。结果 2组术后颈部伤口引流量、瘢痕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组间=0.188,P=0.836;F组间=0.875,P=0.411);观察组颈部向患侧旋转、向健侧旋转、向患侧侧屈以及向健侧侧屈角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肩臂综合征发生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 =4.496,P=0.034;t=-8.782,P<0.001)。结论 在常规早期康复功能训练基础上给予集体颈肩操锻炼,可促进甲状腺癌手术患者早期康复,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回授法饮食管理对改善腹膜透析患者饮食依从性及营养状况的效果。方法 采用抽签法,将新院区腹膜透析患者纳入试验组,老院区患者纳入对照组,分别便利抽取40例,试验组在常规饮食管理的基础上,实施回授法饮食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饮食管理。结果 干预3个月后,试验组饮食依从态度总分、饮食依从行为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日饮食日记结果中蛋白质、饮食热量、总热量、钠、钾、液体摄入量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营养不良发生率降低( χ2=6.646,P=0.010),血红蛋白(t=2.247,P=0.036)、白蛋白水平(t=2.547,P=0.017)有所改善。结论将回授法应用到腹膜透析患者的饮食管理中可提高患者的饮食依从性,督促患者形成良好的饮食行为,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集束化营养干预对老年胃癌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348例符合纳入标准并获知情同意的老年胃癌化疗患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有营养风险的186例患者被随机分为试验组(94例)和对照组(92例),试验组接受集束化营养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营养管理和饮食指导。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体重、体重指数、握力、瘦体重、体脂、体脂百分比、营养摄入量和生活质量。结果 老年胃癌化疗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为53%。干预后,试验组体重、体重指数、握力、体脂百分比、瘦体重、75%能量摄入达标率和75%蛋白质摄入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中试验组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和整体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疲劳、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和失眠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营养干预可显著改善老年胃癌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吴燕  郑秀 《中华护理杂志》2019,54(12):1782-1787
目的 组织康复期癌症志愿者参加晚期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改善入住安宁疗护示范病房的晚期癌症患者的优质死亡结局。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住安宁疗护示范病房的69例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康复期癌症志愿者参与试验组的安宁疗护活动,活动内容包括读国学经典、满足1个心愿、心灵的声音主题活动、节日家文化等。两组都由医务工作者组成的安宁疗护小组给予病情评估、安宁疗护计划、中医症状管理、灵性照护之关爱时间等干预措施。采用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价量表、灵性安适量表和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价两组的生活质量、灵性安适程度和焦虑抑郁情绪。结果 试验组在生活质量的社会/家庭状况维度、灵性安适程度和焦虑抑郁情绪方面都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试验组生活质量的身体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3个维度和生活质量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灵性安适程度、焦虑抑郁情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相比于完全由医务工作者组成的安宁疗护小组,有康复期癌症志愿者参与的安宁疗护活动,能更好地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的优质死亡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个案管理平台在2型糖尿病患者延续性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并分析其对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授权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7年4月—2018年3月,选取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150)与对照组(n=150)。两组住院期间均接受个案管理,出院后试验组采用个案管理平台进行管理,对照组接受常规个案管理。分别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12个月后的各项生化指标、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得分和糖尿病授权简化量表得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各指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12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较干预前降低(P<0.01),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中饮食控制、规律锻炼、血糖监测、遵医嘱用药和足部护理5个维度得分、总分及糖尿病授权简化量表得分较干预前提高(P<0.01)。干预12个月后,两组生化指标及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授权简化量表总分及量表条目4和条目8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门诊时间和护理干预总时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个案管理平台的运用可激发患者糖尿病自我照护的内在潜力,有效改善各项代谢指标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且减少了患者专科护理门诊时间和护理干预总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决策辅助方案在拟行乳腺癌全乳切除术联合乳房再造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参考国内外文献、召开专家会议及研究小组讨论,构建乳腺癌乳房再造手术患者决策辅助方案(以下简称患者决策辅助方案)。选取2017年10月—12月住院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为对照组(42例),2018年1月—3月住院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为试验组(39例)。试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决策辅助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入院日、手术前1 d,分别使用患者决策困境量表、决策准备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进行评估;术后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分别使用患者决策后悔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进行评估。结果 试验组术前1 d的决策准备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决策困境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1 d试验组焦虑抑郁得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试验组焦虑抑郁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期间,试验组在术后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决策后悔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本研究制订的患者决策辅助方案,可提高患者术前决策准备度,降低患者决策困境水平,改善患者远期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患者远期的决策后悔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干预方案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恐动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恐动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10月—2019年3月的53例为试验组, 2018年2月—8月的53例为对照组, 分别给予多学科协作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 并在出院日比较两组恐动症评估简表中文版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静息及活动状态下疼痛数字评分表评分、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 实施多学科协作干预方案后, 试验组恐动症评估简表中文版评分、静息及活动状态下疼痛数字评分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 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 试验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多学科协作干预方案科学、可靠, 能有效降低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恐动症, 缓解术后疼痛, 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恐动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7月郑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收治的9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恐动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2月—7月入院的46例作为试验组,实施协同护理模式;2019年8月—2020年1月入院的46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恐动症水平、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及出院准备度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恐动症评估简表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评分、牛津髋关节功能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出院准备度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协同护理模式可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恐动症水平,减轻患者疼痛,促进其髋关节功能恢复,提升出院准备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制订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早期活动的管理方案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基于英国南安普敦大学附属医院术后活动模型,结合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理程序的思路和实践,形成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早期活动管理方案。选取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248例为试验组,接受早期活动管理方案干预;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收治的214例患者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首次下地时间、术后第3天行走的最远距离、住院时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首次下地活动时间为术后(1.84±0.73) d,对照组为(5.23±2.17) d;试验组术后第3天行走的最远距离为(82.55±23.12) m,对照组为(29.41±10.97) m;试验组住院时间为(9.27±1.71) d,对照组为(11.39±2.53) 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实施出院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出院3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早期活动管理方案有助于患者早期下地,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集体活动对恶性肿瘤患儿情绪紊乱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儿童肿瘤科的57例恶性肿瘤患儿为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集体活动;按年龄、性别、病种配对,选择另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57例恶性肿瘤患儿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采用情绪紊乱症状问卷和儿童普适性生活质量量表分别评价干预前后患儿的情绪紊乱症状得分和生活质量得分。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的情绪紊乱症状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干预后,试验组的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体活动可改善恶性肿瘤患儿的情绪紊乱症状,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关注和解释疗法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和焦虑抑郁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择宁夏回族自治区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胃肠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10周的关注和解释疗法,对照组接受渐近式肌肉放松训练。干预10周后,采用自制的患者训练依从性评价表测评;干预前、干预10周后及干预完成后3个月,采用心理弹性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对干预效果进行评定。 结果 干预10周后,试验组训练依从性、心理弹性量表得分、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弹性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及时间与组间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总分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及时间与组间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注和解释疗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提高胃肠道肿瘤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减轻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设计、开发过敏性哮喘患者抗IgE治疗智慧提醒系统并评价其应用效果。 方法 基于专家共识、药品说明书和临床实践经验,设计开发具有注射提醒、预约提醒、适应证错误提醒和健康教育内容提醒功能的抗IgE治疗智慧提醒系统。便利选取2019年5月—10月在湖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门诊接受抗IgE治疗的22例过敏性哮喘患者作为试验组,应用智慧提醒系统实施干预;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4月接受抗IgE治疗的19例过敏性哮喘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于患者接受治疗后第12周,比较两组护理缺陷率、患者满意度、治疗依从性。 结果 试验组在患者评估、药物配置、观察及处理不良反应和健康教育等环节的护理缺陷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准备和注射环节护理缺陷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护理工作流程、工作效率、注射技术、隐私保护、健康教育和整体感受等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态度与沟通方面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依从率和治疗依从性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智慧提醒系统可规范抗IgE治疗中的护理行为,减少护理缺陷,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