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位置、病理性质、ER、PR、HER-2基因表达以及患者年龄之间的关系、规律,以明确各因素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决定地位,为临床乳腺癌根治性手术中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指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2005.11-2007.10间152例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筛选出危险因素并对每个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52例乳腺癌患者中,腋窝淋巴结存在转移者74例(48.7%),筛选出肿瘤大小、生长部位、病理性质为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而腋窝淋巴结转移与否与患者的年龄、肿瘤ER、PR、HER-2基因的表达没有关系。结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主要是由多因素决定的,不应以某一因素作为乳腺癌手术中放弃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乳腺癌手术治疗中 ,清扫腋窝淋巴结是必不可少的 ,其目的是为了防止肿瘤复发 ,提高患者生存率。近年来不少学者认为 ,并非所有早期乳腺癌患者必须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但临床上仅凭触诊判断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 ,以此决定是否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误诊率高达 2 5 % [1] 。本研究以早期乳腺癌患者为对象 ,采用联合γ探测和放射性核素显像的方法 ,在术前及术中探测、定位前哨淋巴结 ,并结合术中和术后的病理结果 ,判断是否需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一 )研究对象 选择 18例乳腺癌患者 ,在术…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妇女健康。一直以来,手术治疗是乳腺癌主要的治疗手段。其中腋窝淋巴结清扫是乳腺癌手术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主要目的有提供分期信息、区域的局部控制治疗和提高生存率等。然而淋巴结清扫可引起许多并发症,如淋巴水肿、感觉异常或神经痛等,这些并发症影响着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大部分病人的腋窝淋巴结未有转移,对这些病人而言,常规腋淋巴结清扫是否必要则受到很大争议。  相似文献   

4.
于海霞 《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2):1257-1258
乳腺癌是乳腺导管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乳腺癌的发病率近50年来在全球呈上升趋势。腋窝淋巴结状态是乳腺癌非常重要的预后指标,同时也是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重要参考依据。在治疗方案制定之前,准确判断乳腺癌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  相似文献   

5.
腋窝淋巴结清扫 (ALND)一直是乳腺癌手术的常规术式。其目的是了解腋窝淋巴结的状况 ,确定分期 ,估计预后 ,决定治疗方案。但是手术后并发症——上肢淋巴水肿及功能障碍给患者造成较大痛苦 ,也是目前国内外治疗上的难题。研究表明 ,对于腋淋巴结无转移的患者 ,ALND本身无任何治疗作用 ,对提高患者生存率无贡献[1] ,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D)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2 ,3 ] ,进而决定是否进行ALND。我们通过对 31例原发乳腺癌患者进行SLND ,以探讨SLND对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的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是决定预后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而前哨淋巴结作为乳腺癌病人淋巴回流途径的第一个淋巴结具备了可以判别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可能性,因此最近国内外有大量的文献、临床实验致力于对前哨淋巴结的位置、功能、组织病理学检查和临床价值的研究,目的是希望通过前哨淋巴结活检使腋窝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本文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  相似文献   

7.
陈俊强  李绍森 《广西医学》2001,23(2):281-284
现代外科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有以下3点共识:(1)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是必需的,因为腋窝淋巴结状态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和术后辅助治疗的选择;(2)乳腺癌手术的主要并发症,如上肢淋巴回流性水肿及患肢侧上肢疼痛等,主要由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所致;(3)早期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率很低,如T1期患者约有80%无淋巴结转移。传统的乳腺癌根治性腋淋巴切除(ALND)可导致淋巴水肿及患肢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目前,早期乳癌患者即使无腋窝淋巴结转移也常常行ALND。如何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上述并发症及避免不必要的过大手术呢?近几年来,哨兵淋巴结定位技术的出现,使上述情况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及肿瘤分子标记物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腋窝淋巴结疗效的评估与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首诊为局部进展期乳腺癌伴腋窝淋巴结转移的80例患者,患者NAC治疗后行手术切除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根据NAC后腋窝淋巴结是否残留肿瘤细胞分为腋窝淋巴结病理完全缓解(pCR)与...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乳腺疾病,当今美国妇女中,每8人就有1人患乳腺癌,是导致40岁~55岁妇女死亡的重要原因[1],而英国每年有26000例新乳腺癌病例[2]。我国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妇女身心健康。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不但是乳腺癌最重要的独立预后因素,而且是决定治疗方案的关键,包括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辅助治疗的采用与否。在乳腺癌手术范围日趋缩小的同时,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处理是目前争论的焦点。作为外科手术一条黄金准则,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lymphnodedissection,ALND)曾…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疾病,有10%影响着西方国家女性的健康,而且是西方国家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中国,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的加剧,过去19年间,乳腺癌发病率上升至27%,而且有40%确诊患者在5年内死亡。乳腺癌已经成为我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妇女的身心健康。但早期乳腺癌手术切除范围大小对病人的预后影响不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是乳腺癌最重要的独立预后因素,也是决定治疗方案的关键,包括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辅助治疗的采用与否,在乳腺外科手术范围日趋缩小的同时,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处理是目前争论的焦点,作为外科手术一条黄金准则,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曾被视为判断腋窝淋巴结状况的唯一可靠方法,但小范围的腋窝淋巴结切除对确定腋窝淋巴结时期和选择手术治疗方法也已足够。目前,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活组织检查作为一种新的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瞩目。现结合文献对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乳腺癌治手术中是否采用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及其对术后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的影响。方法 从2015年1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入的乳腺癌患者中选择200例,以随机原则分成两组,包括观察组(例数100)和对照组(例数100)。观察组系经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后决定而未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对照组患者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木、肿胀、僵硬、肌力减退、腋窝外形改变等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郭子柏  廖宁 《循证医学》2012,12(3):131-131
近期JCO杂志上发表了加拿大学者关于PET评价乳腺癌患者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前瞻性研究,主要探讨PET是否可能作为评估原发性女性乳腺癌患者的淋巴结情况和远处转移的一项有用工具,以及对前哨淋巴结活检、腋窝淋巴结清扫等外科手术适应证的影响。这是一个多中心、前瞻性的诊断准确性的研究,患者人群是那些被认为是可切除的乳腺癌患者以及那些没有临床证据表明有区域或者远处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病人都做过术前的全身  相似文献   

13.
腋窝淋巴结有无病理学改变一直是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和治疗决策的依据。对于无临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是取代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一次技术上的革新,进而成为绝大多数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分期的标准规范。既往接受乳腺活检手术曾一直被认为是SLNB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患者腋窝的治疗已成为引起广泛讨论和争议的主题。就治疗情况而言,尽管原发性乳腺癌的手术方法渐趋于保守,但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node dissection,ALND)作为手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在临床应用了一个世纪,主要原因在于腋窝淋巴结的转移与否一直被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同时准确判断腋窝淋巴结的情况还缺少影像学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不同分组间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情况,探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进一步缩小腋窝清扫范围的可能性。方法:选择87例未接受任何新辅助治疗的可手术乳腺癌患者,按统一标准施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均在术中行完全腋窝淋巴结清扫。所获得的样本按淋巴结分组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和Rotter's组,分别送检病理。分析各组淋巴结转移之间...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对临床诊断为早期乳腺癌的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手术切除的范围趋向于缩小,越来越多保留乳房的手术取代了传统根治术。然而,对腋窝淋巴结是否清扫尚有许多争议。有学者认为对Tla期患者不必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1],但更多的学者认为原发灶虽小但有转移的可能,建议行低  相似文献   

17.
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病理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癌患者的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对患者有很重要的意义,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是否有转移及转移率的高低对治疗及愈后起着关键性作用。目前,国内外对乳腺癌的治疗有新的突破和研究,保乳手术已成为外科手术中较为广泛的应用手段,但为达到根治的目的,仍将腋窝清扫作为一种治疗的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伴有乳头溢液的乳腺癌采取保乳手术作为局部治疗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总结采用中心象限切除+背阔肌肌皮瓣转移,伴或不伴伴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方法对7例伴有乳头溢液的乳腺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无一例发生皮瓣坏死,乳腺外形满意,平均随诊7个月,未见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对伴有乳头溢液的乳腺癌患者采用中心象限切除+背阔肌肌皮瓣,转移伴或不伴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手术作为局部治疗方法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保乳手术逐渐成为乳腺癌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因其在保证乳腺癌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了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伤害,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促进了术后康复。腋窝淋巴结分级是评价乳腺癌最有力的预后因素之一。保乳的同时施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可以更精细、微创的检测腋窝淋巴结情况,避免对腋窝淋巴结阴性患者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减少了传统腋窝清扫的诸多术后并发症。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许多优点,提高了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后的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20.
<正>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淋巴转移为主要转移途径,最先发生转移的第一站淋巴结称为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又称哨兵淋巴结,它能判断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分期、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1],目前,对该组淋巴结活检已成为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手术方式,减少了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