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肠源性内毒素 (endotoxin,ET)及血浆肿瘤坏死因子 - α(TNF- α)在油酸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过程所继发的肺外器官损害中的动态变化及其作用。 方法:将 34只成年家兔随机分组 ,其中 6只作为对照组 ,另外 2 8只从耳缘静脉缓慢注入油酸 (OA) 0 .1mg/kg,以 30、6 0、90、12 0 m in为时限又分为 4组作为实验组 ,监测平均动脉血压 (MABP)、血气及门静脉、腔静脉血浆 ET、TNF- α的动态变化。同时对小肠组织进行光镜及电镜观察。 结果 :实验组注射 OA6 0 m in后 ,门静脉血浆 E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而腔静脉中的ET在注射 OA90 min后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0 .0 1) ,且 OA6 0 min与 OA90 min时限的门静脉血浆 ET水平与同时点的腔静脉血浆 ET水平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注射 OA6 0 m in后门、腔静脉血浆 TNF- 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0 .0 1) ,门静脉血浆 TNF- α水平在注射 OA90 m in后达高峰。电镜下可见 OA6 0、90 m in组小肠微绒毛排列紊乱 ,线粒体肿胀 ,粗面内质网扩张 ,上述改变在 OA12 0 min组加重。结论 :在 OA致 ARDS过程中 ,有肠源性 ET血症的发生及 TNF- α的过量释放 ,它们可能参与 OA所致 ARDS过程伴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 (高间胆 )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6 (IL- 6 )及白细胞介素 8(IL- 8)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 EL ISA法对住院的高间胆病婴的感染组 (A组 )和非感染组 (B组 )以及对照组进行血清 IL- 6、 IL- 8及胆红素的检测 ,比较各组的胆红素、IL- 6、IL- 8水平 ,黄疸消退前后 IL- 6、IL- 8水平 ,并进行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 :A组总胆红素 (344 .0 3± 74.5 ) μmol/ L,较 B组高 [(2 77.83± 45 .12 ) μm ol/ L],间接胆红素 (间胆 ) (32 2 .9± 72 .12 ) μm ol/ L,较B组高 [(2 5 4.2 9± 44 .8) μmol/ L],A、 B两组 IL- 6分别为 (10 1.6 2± 38.77) ng/ L、 (75 .13± 13.77) ng/ 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30 .6 6± 3.17) ng/ L],A、B两组 IL- 8分别为 (190 .0 2± 5 9.0 3) ng/ L 及 (15 0 .5 4± 2 5 .6 2 ) ng/ 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10 8.30± 7.37) ng/ L];两组黄疸消退前后的 IL- 6及 IL- 8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多因素相关分析 ,IL- 6与感染因素密切相关 (P <0 .0 1) ,IL- 8与间胆呈正相关 (P <0 .0 0 1)。结论 :IL- 6及 IL- 8水平高低可作为高间胆病因及免疫自损程度诊断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抑肽酶对常温体外循环术中、术后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4 0例常温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直视手术的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随机分为 2组。试验组 2 0例 ,于转机前加入抑肽酶 5万kIU·kg-1,对照组 2 0例未用抑肽酶。分别于麻醉前、主动脉阻断 10min、停机后 10min、术后 2 4h及术后 4 8h采取动脉血标本 ,酶标放免法分别测定血浆IL 6、IL 8及TNF α水平。结果 :2组麻醉前各因子血浆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5 ) ,对照组各因子在体外循环后各时点均升高 (P <0 .0 1) ,术后 4 8h恢复至基础值 ,而试验组各时间点各因子水平也升高(P <0 .0 5或P <0 .0 1) ,但均较对照组低 (P <0 .0 5或P <0 .0 1)。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 ,围手术期输血量及术后胸腔引流量明显减少 (P <0 .0 5 )。结论 :抑肽酶可减轻常温体外循环术中、术后患者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减少术后渗血及围手术期输血量  相似文献   

4.
油酸致ARDS过程中小肠脂质过氧化和一氧化氮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过程所继发的肺外器官损伤中小肠组织脂质过氧化和一氧化氮 (NO)的动态变化及其作用。方法:用油酸诱发兔 ARDS模型 ,并分为 30、6 0、90和 12 0 m in4组 ,测量每组小肠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PH- Px)、丙二醛 (MDA)及 NO的含量。 结果 :(1)油酸各时间组小肠组织 GPH- Px、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0 .0 1) ,而且两者呈负相关 (r=- 0 .98,P<0 .0 1)。 (2 )小肠组织 NO含量油酸 30 m in组比对照组明显增加 (P<0 .0 1) ,而在油酸 6 0 m in以后各组与油酸 30 min组相比又有所减少 (P均 <0 .0 1)。结论:油酸致 ARDS过程中 ,自由基产生增多 ,诱发脂质过氧化 ,使 NO生成增多 ,机体各脏器功能损伤 ,尤其降低胃肠道屏障功能 ,肠源性内毒素移位及肠源性内毒血症的发生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模拟高空低压缺氧和亚低温复合环境 ,对小鼠血浆神经肽含量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放免法检测高空缺氧和亚低温复合因素作用下 ,小鼠血浆 β 内啡肽 (β EP)和亮氨酸脑啡肽 (L EK)的含量 ;采用MTT法检测ConA或LPS诱导的脾细胞增殖反应 ,胸腺细胞IL 1和脾细胞IL 2的活性 .结果 :7km高空缺氧室温组 (2 2± 2 )℃血浆β EP含量 (ng·L-1)显著高于地面室温组 (395± 6 6vs 2 71±37,P <0 .0 1) ,7km 5℃组血浆 β EP含量显著低于 7km室温组 (2 83± 5 9vs 2 71± 37,P <0 .0 1) .地面 5℃组血浆L EK含量显著高于相应的室温组 (5 75± 88vs 4 0 5± 6 5 ,P <0 .0 1) .7km 10℃组ConA或LPS诱导的脾细胞增殖 (MBq)反应显著低于 7km室温组 (6 2 .5± 6 .8vs 2 .1± 0 .2 ,5 8.8± 8.1vs 30 .6± 3.9,P <0 .0 1) ;7km 5℃组ConA或LPS诱导的脾细胞增殖反应显著高于地面 5℃组 (2 3.3± 3.8vs 4 4 .8±4 .4 ,31.9± 0 .5vs 6 6 .0± 2 .7,P <0 .0 1) .7km 10℃组IL 1活性显著高于 7km室温组 (2 .88± 0 .4 9vs1.5 1± 0 .31,P <0 .0 1) ,7km 5℃组IL 1活性显著低于 7km室温组 (1.2 8± 0 .32vs 1.5 1± 0 .31,P <0 .0 1) .7km 10℃和 5℃组小鼠IL 2活性低于 7km室温组 ,但无显著差异 .结论 :缺氧 1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乳果糖对实验性肝损伤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防治作用。方法 用硫代乙酰胺 (TAA)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制作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实验模型。选用雄性Wistar大鼠 5 8只 ,随机分为肝损伤组、乳果糖组和正常对照组 ,分别灌喂生理盐水 (NS)、乳果糖和NS各 2ml,2次 /d× 5d ,前二组第 4天皮下注射TAA 6 0 0mg/kg·只 -1,正常对照组仅注射NS ,4 8h后测定血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 (TNF)和丙氨酸氨基转换酶 (ALT)水平 ,并检测肠内容物细菌和内毒素含量。结果 和正常对照组比较 ,肝损伤组血内毒素和ALT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1) ;肠道G-杆菌菌量和肠内容物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1)。乳果糖组肠道G-杆菌菌量、肠内容物内毒素含量、血内毒素和ALT水平均明显低于肝损伤组 (P <0 .0 5 )。结论 乳果糖对肝损伤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7.
80℃水浴烫伤制备大鼠深二度烫伤模型 ,采用酶联免疫法 (EL ISA)测定烧伤早期血浆中 IL- 8和 IL- 6水平。结果 ,正常对照组血浆中未测到 IL- 8和 IL- 6 ,烫伤组在烧伤后 6 h、1、2、3和 5 d血浆中 IL - 8和 IL - 6水平显著增高。结果表明 ,烧伤早期血浆 IL - 8和 IL - 6水平均升高 ,且 IL- 8出现峰值先于 IL- 6的峰值SD大鼠深二度烫伤早期血浆IL-8和IL-6的动态变化@庄明$徐州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徐州221002 @栗海思$徐州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徐州221002 @王健$徐州市医学科学研究所!徐州221003大鼠;;烫(烧)伤;;白细胞介素…  相似文献   

8.
心脏直视手术中糖皮质激素对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细胞因子IL - 8、TNF -a、IL - 10的变化 ,探讨皮质类固醇激素的使用对其影响。方法 :在 6 0例体外循环手术的患者中 ,随机分为甲基强的松龙组、地塞米松组、对照组。应用ELISA法测定围体外循环期各组中血浆IL - 8、TNF -α、IL - 10浓度。结果 :对照组中IL - 8在体外循环结束后明显高于体外循环前 (P <0 .0 1) ;两治疗组中IL - 8较手术前升高 ,但不明显 (P >0 .0 5 )。治疗组中IL - 10在体外循环后其血浆浓度均增加 (P <0 .0 1) ,两组中无显著差异 ;对照组中IL - 10浓度较手术前升高(P <0 .0 5 ) ,但其升高幅度不如两治疗组明显。三组中TNF -a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皮质类固醇激素的使用可以显著增加体外循环后IL - 10的血浆内含量 ,减少IL - 8的生成 ;但对TNF -a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sICAM - 1、IL - 6、CRP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关系 ,为AMI的预防和炎症干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及放免法测定 2 7例AMI病人入院及住院 4周时的血清sICAM - 1、CRP、IL - 6水平 ,并观察病人预后。同时设立对照组 2 1例。结果 :AMI组入院时sICAM - 1、IL - 6、CRP水平显著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住院 4周时sICAM - 1、IL - 6、CRP水平仍显著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显著性 (P <0 .0 5 ) ,但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AMI组 3例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有效的病人住院 4周时sICAM - 1、IL - 6、CRP水平较入院时有明显下降 ,平均分别下降 2 5 .7%、2 5 .7%、4 2 9%。AMI组中 8例再发ACS患者入院及住院 4周时sICAM - 1、IL - 6、CRP水平均高于治疗方法相同、未再发ACS的另 16例患者 ,但两者间相比仅sICAM - 1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AMI患者血清sICAM - 1、IL - 6、CRP水平显著升高 ,间接提示炎症可能参与了AMI的发病过程 ,而sICAM - 1、IL - 6在其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 ;测定sICAM - 1可能对判断AMI患者的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促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在全身炎症反应和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油酸加内毒素脂多糖(LPS)序贯致伤大鼠,在油酸致伤后1、4、12和24h实施小剂量LPS第2次致伤,收集血浆和肺泡灌洗液,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TNF-α、IL-1β和IL-6蛋白含量.以单油酸致伤和单小剂量LPS致伤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TNF-α和IL-1β在油酸致伤4 h LPS第2次致伤后水平最高,IL-6的最高水平在油酸12 h加LPS致伤组;2次序贯致伤后IL-1β水平变化最大,增高最显著,血浆浓度达到(1 526±39.69)pg/ml,肺泡灌洗液内浓度为(840.4±95.29)pg/ml.结合肺组织病理学研究,肺组织损伤最严重大鼠,血浆和肺泡灌洗液TNC-α、IL-1β和IL-6水平最高.结论 TNF-α和IL-1β是早期释放的促炎症细胞因子,其中IL-1β的血浆和肺泡灌洗液中水平最高,它可能在全身炎症反应发生、发展和急性肺损伤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肺组织损伤程度与这些促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IL-17、IL-23、IL-22、IL-11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道黏膜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8 年1月~2015年1月于南方医院消化科就诊的活动期UC患者40例,缓解期UC患者15例,健康对照组15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 法检测上述70例入选者肠黏膜活检组织中IL-17、IL-23、IL-22、IL-11的表达与分布。进一步收集40例经规范化治疗并且定期 随访的活动期UC患者,根据规范化治疗2月后内镜下黏膜愈合情况分为黏膜愈合良好组和预后欠佳组,比较上述细胞因子在 两组间治疗前肠道黏膜中的表达。结果活动期UC患者肠黏膜组织IL-17、IL-23、IL-22、IL-11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缓解UC组和 健康对照组(分别为0.0727±0.0037 vs 0.0354±0.0243 vs 0.0330±0.0045;0.1407±0.0068 vs 0.0865±0.0051 vs 0.0442±0.0137; 0.0522±0.0045 vs 0.0259±0.0063 vs 0.0115±0.0061;0.0479±0.0022 vs 0.0365±0.0024 vs 0.0232±0.0009)(P<0.05)。IL-17、IL-23、 IL-22 在肠黏膜中表达水平随疾病活动度增加而增加(分别为:0.0545±0.0072 vs 0.0786±0.0051 vs 0.0847±0.0197;0.1112± 0.0046 vs 0.1480±0.0089 vs 0.1644±0.0190;0.0307±0.0063 vs 0.0548±0.0071 vs 0.0719±0.0056)(P<0.05)。IL-17、IL-23、IL-22、 IL-11 表达水平,与内镜下活动度分级均呈正相关(P<0.05),其中IL-17、IL-22 表达水平,与病理组织学分级亦呈正相关(P< 0.05)。此外,各炎性细胞因子相互之间的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IL-17 高表达组的黏膜愈合欠佳率(66.67%)较低表达组 (25.00%)的显著增高(P<0.05)。结论IL-17、IL-23、IL-22、IL-11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发展中均发挥一定作用,可一定程度上 评估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IL-17的表达水平可能对短期治疗后黏膜愈合的预后预测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Summary In this paper, we report our work about the effect of insulin on the expression of interleukin 2 receptor (IL-2R). Our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insulin was not T cell growth factor, but was able to augment the expression of IL-2R during T cell activation by PHA and to delay the decline rate of IL-2R+ cell. As a result, the percentage of IL-2R+ cell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during and after activation. Furthermore, insulin was capable of enhancing the production of interleukin 1 by macrophage and interleukin 2 by T lymphocyte. Based on these results, we suggest that there are at least two related mechanisms involved in the augmentation of the expression of IL-2R on activated T cells, i.e., direct action of insulin on T cells and indirect action of insulin by enhancing the production of interleukin l.  相似文献   

13.
AfteramouseisinfectedwithSchisto-somiasisJaponica,animmunereactionoc-cursinitsbodyandschistosomegranulomadevelopsinitsliver.T...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白细胞介素 - 2 (IL - 2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 2受体 (sIL -2R)、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 6受体 (sIL - 6R)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符合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及分类方案第三版 (CCMD - 3)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 30例为观察组 ,(病例组 )PANSS量表评分≥ 6 0分 ;选取正常对照组 2 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后 6周症状基本缓解后血浆IL - 2、sIL - 2R、IL - 6及sIL - 6R的浓度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病例组治疗前血清IL - 2、sIL - 2R、IL - 6及sIL - 6R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5 ) ,治疗后sIL - 2R及IL - 6水平仍有显著升高 (P <0 0 5 ) ,而IL - 2及sIL - 6R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病例组治疗前后相比 ,血清IL - 2及sIL - 6R水平显著下降 ,IL - 6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5 ) ,sIL - 2R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IL - 2、IL - 6及sIL - 6R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合报道白细胞介素-1~3,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1,12及其在临床中应用的最新进展。 目前已经上市的白细胞介素是白细胞介素-1(1b,白细胞介素-1(2b和白细胞介素-2;接近上市的有白细胞介素-3,还有十多个品种正处在Ⅱ期和Ⅲ临床试验中。白细胞介素-2中国已经上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和白细胞介素34(IL-34)水平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2013 年1 月-2016 年12 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狼疮性肾炎患者70 例作为狼疮性肾炎组,健康体检者70 例作为对照组;狼疮性肾炎组患者根据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2000 分为活动组(SLEDAI 评分≥ 10 分)45 例和非活动组(SLEDAI 评分<10 分)25 例。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18 和IL-34 水平。结果 狼疮性肾炎组血清IL-18 和IL-34 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狼疮性肾炎活动组血清IL-18 和IL-34 水平高于非活动组(P <0.05)。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IL-18 和IL-34水平与C 反应蛋白、24 h 尿蛋白、ds-DNA、SLEDAI 评分呈正相关(P <0.05),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IL-34水平与补体C3 呈负相关(P <0.05)。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IL-18 水平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肾小管白细胞管型、肾小管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球增生性改变、肾小球炎症细胞浸润,肾间质纤维化呈正相关(P <0.05)。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IL-34 水平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肾小管白细胞管型、肾小管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球增生性改变、肾小球炎症细胞浸润,肾间质纤维化、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呈正相关(P <0.05)。结论 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IL-18 和IL-34 水平升高,血清IL-18、IL-34 水平与疾病活动性及病理变化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血浆中IL-17、IL-22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中IL-17、IL-22水平,并分析二者间的相关性.结果 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浆IL-17、IL-22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IL-17:(27.42±14.26) pg/ml vs(18.62±10.37) pg/ml;IL-22(45.29 ±23.42) pg/ml vs (29.16±15.71) pg/ml;P <0.05],差异均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浆中IL-17水平与IL-22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 =0.652,P<0.05).结论 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浆IL-17、IL-22增高,可能参与了骨关节炎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肝移植患者在围手术期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特点。方法:行肝移植手术的肝病终末期病人18例作为研究对象,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围手术期术前、切皮后、无肝期、新肝期、术毕及术后24 h时6个时间点血清中IL-2、IL-6、IL-10、IL-8、TNF-α的水平。结果:与术前比较,IL-2在新肝期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术前比较,IL-6、IL-10、TNF-α在切皮后、无肝期、新肝期、术毕及术后24 h时间点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与术前比较,IL-8在切皮后、无肝期、新肝期、术毕及术后24 h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IL-6、IL-10、TNF-α是肝移植患者炎性反应早期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培哚普利对1级高血压病患者外周血清白介素4(IL-4)及白介素13(IL-13)水平的影响。方法52例高血压病1级患者,根据配对研究的方式分为生活方式干预组(n=26)及培哚普利治疗组(n=26)。生活方式干预组给予单纯生活干预疗法,包括控制盐摄入量、控制体重、增加运动等;培哚普利治疗组在上述生活干预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4 mg 1次/d治疗。两组患者在入组时及处理后第4、8周抽取外周静脉血,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其血清IL-4及IL-13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生活方式干预组及培哚普利治疗组患者入选时血压、IL-4、IL-1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生活方式干预组中第8周的收缩压及IL-4水平与入选时及第4周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培哚普利治疗组第8周及第4周时收缩压和IL-13水平与入选时比较,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均0.05),第8周的IL-4水平与入选时及第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第8周时收缩压与IL-13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加上培哚普利治疗,除血压更佳控制之外还可以进一步降低IL-4及IL-13水平,提示培哚普利治疗有助于控制高血压病患者体内的慢性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rh17细胞数量、相关功能分子水平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探讨Th17细胞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ITP患者40例,正常对照组14名。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骨髓IL-23R+CD4+/CD4+细胞比例;应用ELISA检测骨髓上清液IL-17、IL-23水平;RT—PCR测定骨髓单个核细胞中IL-17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并与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ITP患者骨髓中IL-23R+CD4+/CD4+细胞比例[(4.933±6.162)%]、IL-17水平[(13.434±7.189)ng/L]、IL-23水平[(56.930±58.512)ng/L]、IL-17mRNA相对表达水平(O.921±0.196)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897±0.803)%]、[(4.134±2.879ng/E]、[(17.841±11.033)ng/L]、(0.749±0.136)(P〈0.05);活动期ITP患者IL-23R+CD4+/CD4+细胞比例[(6.699±7.008)%]、IL-17水平[(16.021±7.114)ns/L]、IL-23水平[(72.474±64.835)ng,L1、IL-17mRNA相对表达水平[0.967±0.186]均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1.656±1.286)%]、[(7.972±3.326)ng/L]、[(24.114±17.654)ng/L)]、(0.801±0.163)(P〈0.05)。ITP患者上述指标与其临床指标存在相关性。结论:Th17细胞在ITP患者免疫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在ITP患者中不仅数量增加,而且功能活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