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睫状体上皮合并视网膜脱离临床上较少见,常因无视网膜裂孔而延误治疗。现将近5a我们所收治的睫状体上皮合并视网膜脱离6例6眼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6例6眼,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26~70岁。5例有明确眼挫伤史,1例外伤史不详。眼底检查:6例患者均为鼻侧及下方视网膜脱离,且下方视网膜下液较多。散瞳经巩膜外顶压,双目间接眼底镜检查,视网膜未见裂孔,鼻侧可见睫状体上皮脱离,5例睫状体上皮脱离区位于鼻上方,1例位于鼻下方,其中1例伴有晶状体半脱位。睫状体上皮脱离区4例大于1个象限,2例小于1个象限。1.2手术方法自巩膜外…  相似文献   

2.
Tu Y  Wei WB  Zhou D 《中华眼科杂志》2007,43(12):1093-1096
目的探讨睫状上皮撕裂并发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和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17只眼)睫状上皮撕裂并发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病情转归。结果16例(17只眼)患者均有眼部钝挫伤史、睫状上皮撕裂并发视网膜脱离,均行巩膜外冷冻-硅胶外加压-环扎术,其中13只眼放视网膜下液,4只眼联合行玻璃体腔注气,术后视网膜全部复位,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睫状上皮撕裂并发视网膜脱离多发生于眼球钝挫伤后,多位于鼻上象限,超声活体显微镜、前房角镜及间接检眼镜结合巩膜压迫法检查有利于诊断,巩膜扣带术治疗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3.
睫状上皮撕裂并发的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脱离中的少见类型,以外伤多见,由于裂孔部位隐匿,且部分病例合并眼部复杂体征,术前诊断困难,常常因裂孔不明确易被误诊为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而贻误治疗时机。本文回顾性分析了6例(6眼)外伤性睫状上皮撕裂并发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特征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视网膜脱离是白内障摘除后房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严重并发症。我院收治后房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脱离患者 5例 5只眼 ,根据不同情况 ,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法 ,取得较好疗效 ,现将资料报告如下。后房型人工晶体视网膜脱离眼 5例 5只眼 ,男性 4例 ,女性 1例 ,年龄 5 6~ 81岁 ,平均 65 4岁。 5只眼中全部为老年性白内障 ,(其中 ,老年性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 2只眼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Ⅵ期 1支眼 )术中后囊破裂者 2只眼。 5只眼均为后房型人工晶体 1期植入 ,其中 1例下襻位于囊袋外 ,与虹膜粘连 ,并穿过悬韧带位于睫状沟后。人工晶体植入后发生视…  相似文献   

5.
超声检查对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诊断、病情变化的动态观察等有重要的价值。现分析我院 1999年 1月~2 0 0 1年 2月 ,经临床及超声检查证实的 2 1例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超声检查特征。1 资料和方法1.1 共 2 1例 (2 1眼 ) ,右眼 12例 ,左眼 9例。年龄 2 1~ 71岁  相似文献   

6.
李敏  钟海彬  赵昕  陈琦 《眼科研究》2003,21(1):72-72
采用玻璃体手术联合12%~16%的全氟丙烷气体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对象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87例87眼,男64例,女23例;年龄15~69岁。伴有脉络膜脱离14眼、无晶状体眼1眼、人工晶状体跟5眼、巨大裂孔4眼、视网膜色素上皮变性1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16眼、外伤性视刚膜脱离20眼。PVR分纵:C,~C,32眼,D.33眼,D,19眼,D、3眼。  相似文献   

7.
老年患者原发性视网膜脱离60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 ,好发年龄为2 0~ 5 5岁[1] 。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 ,近年来老年患者发病率明显增高。为了探讨老年患者视网膜脱离的发病特点 ,现就我院1992~ 1998年收治的 6 0例老年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患者 6 3只眼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992~ 1998年期间我院共收治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患者 2 5 2例 ,其中 6 0岁以上者 6 0例 ,占同期该病住院患者的 2 3 .81%。7年间老年患者发病率逐年上升 ,从 16 .13 %升至 34.0 9%。6 0例中男性 40例 ,女性 2 0例。年龄 6 0~ 77岁 ,平均年龄 6 4.38岁。单…  相似文献   

8.
彩色多谱勒对糖尿病眼及视网膜脱离眼血流动力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彩色多谱勒对于血流的检测具有无创伤性 ,可半定量测定、可信度高等优点〔1、2〕。 99年以来 ,我们应用彩色多谱勒对糖尿病、视网膜脱离及正常眼进行观察研究 ,分别测量了球后的三支动脉 :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睫状后动脉 ,观察结果如下 :资料与方法1.对象 :正常组 :16例 32眼 ,男性 10例女性 6例 ,年龄 5 5~ 6 0岁。临床上排除眼部疾病、糖尿病及高血压 ,眼科检查正常。糖尿病组 :16例 32眼 ,男性10例 ,女性 6例 ,病史 3~ 12年 ,平均 7年 ,年龄 4 7~ 6 4岁 ,平均 5 2岁 ,其中常规眼底检查发现合并神网膜病变 8例。视网膜脱离组 :16…  相似文献   

9.
正视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正视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2000年11月至2002年10月期间住院治疗的正视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 正视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占视网膜脱离患者总数的16.3%,双眼发病为1.1%。发病年龄6岁~81岁,平均52.9岁,51岁~70岁年龄段患者最多,随年龄增加发病人数逐渐增加。有外伤史和无晶体眼及人工晶体眼共68眼,占总数的18.5%。平均视网膜脱离时间为2.56m。视网膜裂孔以马蹄孔最多见,颞上象限为裂孔最多见的部位。无玻璃体后脱离157眼,有玻璃体后脱离210眼。≤50岁组眼外伤和男性比例明显高于50岁以上年龄组(P〈0.001),50岁以上年龄组玻璃体后脱离的发生率明显≤50岁组(P〈O.001)。结论 正视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多见于50岁以上年龄患者,双眼发病较少。视网膜脱离的发生可能与玻璃体和视网膜老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伴脉络膜脱离 (choroidal detachment,CD)临床诊断及治疗方面均有一定的困难 ,易于漏诊。我们观察了 12例 RRD合并 CD患眼的超声检查特征 ,以期为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2例系我院自 1996年 11月至 1998年 11月因 RRD住院治疗的患者 ,男 7例 ,女 5例 ;年龄 2 8~ 5 0岁 ,平均 40岁。均为单眼发病 ,发病时间最短 3d,最长 1个月。屈光状态 :- 8D~- 12 D者 6例 ,- 4.5 D~ - 6 D者 4例 ,正视眼者 2例 (均为病史所得 ) ;其中 …  相似文献   

11.
儿童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脱离的特殊类型 ,在视网膜患者中所占比例为 3%~ 9% [1 - 3]。其中一部分患儿为双眼发病 ,对视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较大。本文通过对儿童双眼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效果进行观察及评价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 1998~ 2 0 0 1年 4 a间收治的 9例儿童双眼视网膜脱离患儿 (年龄≤ 15岁 ) ,占同期儿童视网膜脱离 10 .2 3% .年龄 11~ 15岁 ,平均 13.3岁。男 8例 ,女 1例。除 1例 1眼有 1a前拳击外伤史 ,余均无明显外伤史。 9例患儿中未见伴有明显先天异常病变。视网膜脱离 6 d~ 1a,平均2…  相似文献   

12.
黄斑裂孔特别是合并周边裂孔的视网膜脱离 ,由于手术方式选择不当可产生严重的增殖膜 ,裂孔不能有效封闭 ,不能有效的缓解牵引 ,往往导致手术的失败 ,本文总结了 40例黄斑裂孔合并周边裂孔视网膜脱离病例的治疗情况 ,分析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对象 :本组患者均为黄斑裂孔合并周边裂孔视网膜脱离 ,共 40例 40眼 ,男性 2 5例 (占 6 2 .5 % ) ,女性 15例 (占37.5 % ) ,平均年龄 47.8岁 (2 3~ 72岁 )。病程 2周~ 12月 ,平均 6 2天 ,其中 <30天 12例 ,30~ 5 9天 11例 ,≥ 6 0天 17例。屈光状态 :正视眼 2眼 ,- 6 D以下近视 17眼 ,- 6 D以上…  相似文献   

13.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的临床疗效及适应证.方法对23例(23眼)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的患者,术前7 d即开始口服强的松,采用标准平坦部三切口玻璃体切割及眼内填充(C3F8或硅油),酌情联合巩膜扣带术,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术中新发现裂孔 5个(21.74%);术后6个月,视网膜完全复位20眼(86.96%),部分复位2眼(8.70%),未复位1眼(4.35%);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0.1以上为5眼(21.74%);术后并发症较少,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vitreore tinopathy,PVR)的发生率较低.结论对眼内增殖明显,视网膜裂孔位于大范围脉络膜脱离区或术前未发现裂孔的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玻璃体切割术是可以优先考虑的术式.  相似文献   

14.
曲安奈德联合手术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斌  李琦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5):964-965
目的:探讨后Tenon囊注射曲安奈德联合手术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18眼伴有脉络膜脱离的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前后Tenon囊注射曲安奈德后眼前段炎症反应、玻璃体混浊程度以及脉络膜脱离变化情况,手术方式的选择和PVR的程度与手术效果的关系。结果:所有18例患者后Tenon囊注射曲安奈德后5~7d眼前段炎症反应15例视网膜完全复位,明显减轻,玻璃体混浊以及脉络膜脱离好转,随访3~12mo,1例未复位,2例复发,最终手术成功率为83%。眼压和视力均有明显的提高。结论:伴有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较一般的视网膜脱离手术的成功率低,术前后Tenons囊注射曲安奈德可迅速减轻眼前段炎症反应,脉络膜脱离吸收,明显提高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64例64眼,26例行巩膜扣带术,38例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中均不行巩膜外冷凝,观察眼部表现及手术复位率等情况,分析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临床特点。结果:本组病例>-6.00D高度近视占总病例数的41%。64例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均有葡萄膜炎反应,眼压2.00~8.00mmHg;26例行巩膜扣带术,19例视网膜复位,复位率73%,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38例,32例视网膜复位,一次手术复位率84%。结论: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高度近视眼、人工晶状体眼及无晶状体眼多发,视网膜光凝替代术中巩膜外冷凝可能提高视网膜复位率及减少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黄斑孔伴视网膜周边裂孔的脉络膜脱离合并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黄斑孔伴视网膜周边裂孔的脉络膜脱离合并视网膜脱离86只眼,分析其共同的临床特点,并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眼前手动~数指31只眼,0.01—0.1者32只眼,0.1以上者23只眼。术后眼压9-23mmHg,平均眼压(13.2±0.5)mmHg(1mmHg=0.133kPa),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治疗黄斑孔伴视网膜周边裂孔的脉络膜脱离合并视网膜脱离能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儿童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儿童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0例11眼,年龄10~15(平均13.0)岁。男8例,女2例。除2例2眼1a前有拳击外伤史,余均无明显外伤史。术前视力光感~0.044眼,0.05~0.36眼,≥0.31眼,高度近视5例,正视眼和低度近视5例。裂孔形态:7眼为圆孔,1眼马蹄孔合并圆孔,1眼为视网膜巨大裂孔,2眼锯齿缘截离孔。除2例2眼有部分玻璃体后脱离外,其余都没有玻璃体后脱离。PVR分级A级4眼,B级4眼,C1级2眼,C2级1眼。其中10眼行巩膜外环扎外加压术,巨大裂孔眼行玻璃体手术硅油填充。结果:9眼1次获得视网膜复位,1眼因出现新裂孔导致视网膜复位小良,再次外加压注气封闭裂孔治愈。随诊3mo,全部病例视刚膜复位良好。视力提高,最好的1眼视力达0.5。硅油眼6mo后取出硅油,视网膜复位良好。结论:环扎加压术在儿童玻璃体后脱离极少的情况下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8.
脉络膜缺损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眼底病 ,由眼泡胚裂闭合障碍所致。由于脉络膜缺损处视网膜发育不良呈变性萎缩状态 ,易出现视网膜裂孔或因玻璃体条索牵引而致视网膜脱离。以往采用巩膜扣带术治疗这类视网膜脱离成功率低 ,我们采用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这种复杂型视网膜脱离 9例 9只眼取得较好效果 ,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患者 9例 9只眼 ,男 4例 ,女 5例 ;右眼 7只 ,左眼 2只。年龄 10~ 32岁 ,2 5岁以下者 8例 ,占 88.9%。病程 0 .5~ 3.0个月。术前患眼视力为光感~0 .15 ,视力在 0 .0 1以下 7只眼 ,占 77.8…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并发渗出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并发渗出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一般情况及视力、眼压、眼底、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眼部超声波等检查资料.结果15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18~42岁,平均25岁.5例合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就诊时的视力:光感至0.05.眼底检查显示全视网膜散在出血、视网膜静脉迂曲,黄斑区有明显的水肿和出血,在水肿和脱离区的边缘可见大片渗出.坐位时视网膜脱离为2~5个钟点范围.全部患者均未见视乳头血管吻合支的形成.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显示大片出血遮蔽荧光或可见后极部毛细血管无灌注区.超声波测量有5只眼平均眼轴长为22.98 mm.结论渗出性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少见、严重并发症.多见于青年患者,易并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其眼底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具有特征性.  相似文献   

20.
后部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方式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们收集了我院 1996年 1月~ 1998年 8月对后部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的连续病例 72例 (72只眼 )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1 病例和方法1.1 病例未经选择的后部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黄斑裂孔除外 )的连续病例 72例 (72只眼 )。男 47例 ,女 2 5例 ,年龄 17~ 73岁 ,平均 5 0岁。无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眼各 2例 ,外院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失败者 10例。病程 2~ 2 40 d,平均 40 d。而 6 0例我院首诊为视网膜脱离者 ,病程为 2~ 90 d,平均 2 7d。第 1组 :采取常规视网膜脱离手术 31只眼 ;第 2组 :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并混合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