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kappaB,NF-κB)对老年大鼠脾淋巴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及淫羊藿总黄酮(epimedium total flaonoids,EF)对老年大鼠脾淋巴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是否通过NF—κB实现。方法分别给予老年大鼠模型NF-κB抑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和EF干预,提取大鼠脾淋巴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m blot检测P65蛋白表达,电泳迁移率(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检测NF-κB的活性。结果老年大鼠脾淋巴细胞凋亡率比青年大鼠高(P〈0.01),PDTC使老年大鼠的凋亡率更高,而EF使老年大鼠的凋亡率降低,与老年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EF能拮抗PDTC诱导老年大鼠胆淋巴细胞凋亡。与青年大鼠相比老年大鼠脾淋巴细胞P65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而使用EF的老年大鼠组P65蛋白表达明显上调,表明EF诱导P65高表达。老年大鼠脾淋巴细胞NF-κB的活性弱于青年大鼠(P〈0.01),而PDTC处理组的NF—κB活性最低与老年大鼠组相比差异明显(P〈0.01),EF干预组的NF-κB的活性最强,与老年大鼠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相关分析表明,淋巴细胞NF—κB活性与细胞凋亡率呈负相关(r=-0.57,P〈0.01)。结论NF-κB通过抑制淋巴细胞凋亡而参与老年大鼠免疫衰老调控过程;EF可能通过提高NF-κB的活性和诱导P65高表达来抑制淋巴细胞凋亡从而延缓免疫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2.
抗氧化剂PDTC对肝癌细胞株Hep3B增殖的影响及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二硫代氨基甲酸毗咯烷(PDTC)在肝细胞性肝癌化学预防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PDTC、阿霉素及PDTC联用阿霉素作用于Hep3B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凋亡率;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检测NF—KB活性。结果PDTC作用后Hep3B存活率明显降低,呈浓度依赖性,P〈0.01。阿霉素联用PDTC的细胞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单用阿霉素(P〈0.01)。PDTC为10μmol/L时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50μmol/L时(P〈0.01)。EMSA示PDTC作用后NF-κB表达降低,不同浓度PDTC作用两两相比P〈0.01。结论PDTC能抑制肝癌细胞株Hep3B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增强阿霉素的细胞毒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NF-κB激活。PDTC可用于肝癌的化学预防,联用阿霉素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核因子(NF-κB)的表达及其与肾组织细胞凋亡关系以及雷帕霉素对其的影响。方法将20只GK大鼠随机分为DM组(n=10)、DMR组(n=10),10只Wistar大鼠作为NC组。DMR组予以6mg/kg雷帕霉素灌胃,DM与NC组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TUNEL法检测肾组织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肾组织TNF-α和NF-κB的表达。结果TUNEL法显示,NC组肾组织未见明显的凋亡细胞;4周及8周DM组凋亡数呈进行性增多(P〈0.01)。IHC显示,NC组肾组织TNF-α、NF-κBp65有轻微阳性表达;4周、8周DM组NF-KBp65、TNF-α表达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NF-κBp65、TNF-α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1);肾组织NF-a和NF-κBp65表达与肾组织细胞凋亡之间均呈正相关(P〈0.01);与DM组比较,DMR组4周、8周组肾组织TNF-α和NF-κBp65的过度表达均被显著抑制(P〈0.01),肾组织细胞凋亡数显著减少(P〈0.01)。结论NF-κB及其诱导的TNF-α在糖尿病肾病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雷帕霉素可能通过抑制NF-κB和TNF-α的表达减少减轻肾组织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核因子-κB(NF-κB)表达与细胞凋亡抑制因子(CD95)分泌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法(EMSA)测定60例心力衰竭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组PBMCs NF-κB的表达,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CD95,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的心功能。结果 心力衰竭患者PBMCs NF-κB活性和血清CD95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NF-κB和血清CD95含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 CHF患者NF-κB表达增高,CD95分泌增多。在CHF,可能通过NF-κB表达的上调促进CD95的分泌。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药莪术醇联合顺铂对食管癌109细胞系的增殖凋亡、核因子(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莪术醇抗肿瘤的分子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莪术醇、顺铂、莪术醇和顺铂联合作用于食管癌109细胞,用噻唑蓝比色法(MTT 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Western blot 法检测作用48小时后细胞 NF-κB 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浓度莪术醇、顺铂均对食管癌细胞均有抑制增殖、促进凋亡作用,抑制率、凋亡率呈明显浓度依耐性;联合用药后抑制率、凋亡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个浓度的莪术醇与顺铂(2.5 mg/L)作用食管癌48小时后 NF-κB 的表达量随浓度增加而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莪术醇对人食管癌109细胞株有明显抑制增殖,诱导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NF-κB 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宫颈癌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启动剂(uPA)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宫颈癌组织、2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3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的NF-κB、uPA。结果宫颈癌组织中NF-κB和uPA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均〈0.05);NF-κB与子宫颈癌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1),uPA与子宫颈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肌层浸润程度、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1)。NF-κB和uPA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7584,P〈0.05)。结论宫颈癌组织中NF-κB和uPA表达上调。二者可能参与了肿瘤的浸润、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7.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1例食管鳞癌患者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CD105标记的肿瘤内徽血管密度(MVD)。结果NF-κB p65表达与食管鳞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P均〈0.01),VEGF蛋白表达及MVD与食管鳞癌组织学分级和浸润深度均无关,但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NF-κB p65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P〈0.01);二者均与MVD呈正相关(P均〈0.05)。提示NF-κB p65参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其机制可能与VEGF的表达和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8.
沈俊俊  韩虹  李静  王燕燕 《胃肠病学》2012,17(4):226-229
背景:研究显示活化的转录因子NF-κB可通过抑制casDase-8表达发挥抗凋亡效应,从而参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两者在胃癌中是否存在类似联系,目前尚不十分清楚。目的:检测NF-κB、caspase-8在胃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4例手术切除胃癌标本及其配对癌旁非癌组织,以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F-κB、caspase-8mRNA和蛋白表达,分析两者在胃癌中的相关性以及两者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NF.KBmRNA相对表达量、NF.KB蛋白表达强度和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非癌组织(P〈0.01),caspase-8mRNA相对表达量、caspase-8蛋白表达强度和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癌旁非癌组织(P〈0.01),两者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O.05)。胃癌组织中的NF—κB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caspase-8蛋白表达仅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NF-κB信号通路活化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其活化可能通过下调caspase-8表达发挥抗凋亡效应。NF-κB表达可在一定程度上提示胃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李真真  靖大道  丁红华 《胃肠病学》2008,13(12):733-736
背景:蛋白酶体抑制剂通过阻断泛素.蛋白酶体通路中的蛋白降解,致使错误折叠蛋白或受破坏蛋白堆积.启动热休克反应并进一步导致细胞死亡,对多种恶性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Z-Leu—Leu—Phe-CHO(ZLLFC)单用或联合顺铂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体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对肿瘤多药耐药相关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ZLLFC和顺铂单独或联合作用于SGC-7901细胞。以甲基噻唑基四唑(MI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ERCC1 mRNA表达。结果:ZLLFC或顺铂单独作用后,SGC-7901细胞存活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呈现轻度凋亡形态;ZLLFC联合顺铂组细胞存活率较单用顺铂组显著降低(P〈O.01),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O.01),呈现明显凋亡形态。联合组ERCC1 mRNA表达显著低于单用顺铂组(P〈0.01)。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ZLLFC能轻度抑制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生长,诱导细胞凋亡,与顺铂联用具有协同抑制效应。ZLLFC可能通过下调ERCC1转录水平逆转顺铂耐药,从而增强顺铂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与顺铂(DDP)联合应用抑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 以重组载体pACCMV-TRAIL转染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Jurkat,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TRAIL蛋白表达情况,以及单独或联合应用TRAIL及DDP处理的各组白血病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NF-κB和survivin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DDP组及联合用药组明显抑制了survivin蛋白的表达,DDP组、TRAIL转染组及联合用药组细胞caspase-3表达上调,核因子(NF)-κB表达下降,且联合用药组作用强于单独用药组.结论 TRAIL和DDP可通过caspase、NF-κB途径抑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同时DDP通过对survivin的调节发挥对TRAIL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卡维地洛对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NF-κB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活化与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及卡维地洛(CAR)的作用机制。方法:观察雄性Waistar大鼠心肌梗死(MI)8周后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心肌总抗氧化能力、丙二醛的浓度、Fas和FasL的mRNA水平、KB抑制蛋白-α(I-κB-α)表达及NF-κB的核结合活性的改变,并于MI后1周对大鼠进行7周的CAR和美托洛尔(MET)干预,观察CAR和MET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MI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丙二醛水平、Fas和FasL的mRNA水平、NF-κB活性增高,I-κB-α表达下调、总抗氧化能力下降(P〈0.05)。CAR和MET可不同程度地改善心功能指标(P〈0.05),CAR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丙二醛浓度、Fas和FasL表达及升高总抗氧化能力的效果优于MET,并上调I-κB-α表达、显著降低NF-κB活性(P〈0.05)。结论:氧化应激可激活NF-κB,启动Fas和FasL转录,介导心肌细胞凋亡,促进MI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CAR具有抗氧化作用,可通过抑制I-κB-α降解、降低心肌NF-κB活性,减少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时鹏才  毕严斌  林红 《山东医药》2007,47(20):78-79
将3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地氟醚组和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围文术期血浆核因子(NF)-κB活性,ELISA法检测围术期血浆TNF-α水平。结果两组NF-κB、TNF-α水平,体外循环(CPB)后较CPB前显著增加(P均〈0.05),CPB后各时点对照组NF-κB和TNF-α活性显著高于地氟醚组(P均〈0.05)。提示地氟醚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表达,进而抑制TNF-α活性,减轻了CPB时的全身炎症反应,发挥心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和Th1/Th2细胞因子在哮喘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胸腺素α、地塞米松的干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建立哮喘模型,给予胸腺素及地塞米松。用ELISA法测BALF上清液中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IL-4、IL-5和IFN-γ的水平,用免疫组化方法测支气管肺组织中NF-κB的活性。结果哮喘组BALF中的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IL-4、IL-5及肺组织NF-κB的P65、P50与正常组水平相比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胸腺素干预组的嗜酸粒细胞、IL-4、IL-5、IFN-γ、NF-κB的P65、P50与哮喘组水平相比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地塞米松组的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IL-4、IL-5、IFN-γ、NF-κB的P65、P50与哮喘组水平相比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胸腺素组与地塞米松组间IL-4/IFN-γ相比,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IL-4、IL-5的水平与NF-κB阳性率有显著相关(r=0.96171、0.97393,P〈0.01)。结论Th2优势反应及NF-κB的激活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胸腺素α可抑制NF-κB的活性,明显提高IFN-γ的水平。地塞米松可以抑制NF-κB的活性,明显降低IL-4、IL-5细胞因子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细胞凋亡诱导配体(TRAIL)对胃癌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人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以As2O3、rsTRAIL及两者联用处理;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用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表面TRAIL R1/DR4和TRAIL R2/DR5分子表达;RT—PCR方法检测TRAIL R1/DR4和TRAIL R2/DR5 mRNA表达。结果As2O3和rsTRAIL在单用或联用时均可以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并在一定范围内呈时间、剂量依赖性;联合用药组抑制率显著高于单用As2O3或rsTRAIL组(P〈0.01),金正均方法分析提示两药联用有协同抑制细胞生长效应。As2O3和rsTRAIL在单用或联用时均可以诱导胃癌细胞SGC7901凋亡,联合用药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单用As2O3或rsTRAIL组(P〈0.01)。As2O3单独或联合rsTRAIL作用于SGC7901细胞24h后,死亡受体TRAIL R1/DR4和TRAIL R2/DR5在细胞表面的表达明显上调(P〈0.01),其mRNA表达水平亦相应增加(P〈0.01)。结论As2O3联合rsTRAIL可以协同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并显著增强两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As2O3增加细胞TRAIL R1/DR4和TRAIL R2/DR5 mRNA表达、上调细胞表面TRAIL死亡受体从而增加胃癌细胞SGC7901对rsTRAIL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1)证实肝细胞凋亡的异常增多存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2)观察虫草菌丝对肝细胞凋亡异常增多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高脂饮食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模型,同时设立正常饮食对照组,病理对照组(NASH组),虫草菌丝干预组(CS组)。肝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检测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TUNEL检测肝组织肝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肝组织Bax、Bcl-2、Caspase-3、NF-κB P65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病理对照组大鼠肝组织广泛弥漫肝细胞脂肪变性,炎性细胞浸润、坏死、局部有纤维组织增生;肝脏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显著增多(P〈0.0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Bax、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P〈0.01),而Bcl-2无显著变化(P〉0.05);(2)与病理对照组相比,虫草菌丝组大鼠肝组织有广泛肝细胞脂肪变性,炎性细胞浸润,可见灶性及点状坏死,未见纤维组织增生;肝组织SOD活性高于病理对照组(P〈0.05);TUNEL法检测凋亡的肝细胞显著减少(P〈0.0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Bax、Caspase-3蛋白表达也明显降低(分别为P〈0.05、P〈0.01),而Bcl-2、NF-κB P65蛋白表达增加(P〈0.01)。结论(1)NASH时肝细胞凋亡异常增多。(2)虫草菌丝可以通过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来减少活性氧含量,降低Bax表达,增加Bcl-2表达和活化NF-κB P65减轻NAFLD中肝细胞凋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保护肝脏功能的作用,对延缓或阻止脂肪肝病变的进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罗格列酮对核因子-κB(NF-κB)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作用。方法急性胰腺炎模型组(SAP组)逆行胆胰管注射牛磺胆酸钠建立大鼠SAP模型;假手术组(SO组)逆行胆胰管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罗格列酮组(R组)于造模前30min给予罗格列酮。检测血清淀粉酶(AMY)的变化,取胰头部胰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检测胰腺组织NF-κB和I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SAP组各时间点AMY、胰腺组织病理评分及NF-κB和ICAM-1的表达较SO组增高(P〈0.01);R组各时间点上述指标较SAP组均下降,但仍高于SO组(P〈0.01);NF-κB和ICAM-1两者在SAP组和R组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罗格列酮能减轻大鼠SAP胰腺病理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NF-κB的活性、降低ICAM-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对白介素18(IL-18)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MC)增殖及细胞外基质(ECM)分泌的影响及机制。方法MTT法检测MC的增殖情况,ELISA检测Ⅳ型胶原蛋白(CO-Ⅳ)和层黏连蛋白(LN),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的核易位。结果高糖环境下,25μg/L、50μg/L的IL-18作用48h能明显促进MC增殖、CO-Ⅳ和LN的分泌(P〈0.01),使NF-κBP65激活,50κg/L组更为显著(P〈0.01)。100κmol/L的PDTC能显著抑制IL-18诱导MC增殖作用(P〈0.01),CO-Ⅳ和LN的分泌以及P65核易位。结论PDTC可能通过NF-κBP65途径抑制IL-18诱导的MC增殖和细胞外基质分泌。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As2O3对肾癌细胞株786-0增殖、凋亡及细胞内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意义。方法取对数生长期786-0,分别经0.5、1.0、2.0μmol/L的As2O3处理后,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测算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及RT—PCR法检测细胞中的XIAP及其mRNA。结果0.5、1.0、2.0μmol/LAs2O3均可抑制786-0增殖。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生长抑制率升高(P均〈0.01);随着As2O3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升高(P均〈0.01)、细胞内XIAP及其mRNA表达明显下调(P均〈0.05)。结论As2O3可抑制786-0增殖,并诱导其凋亡。这一作用与As2O3抑制786-0中XIAP及其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Liu BR  Hu LH  Guan JM  Liu D  Jiang HC 《中华内科杂志》2007,46(7):569-572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胃癌SGC-7901细胞作用过程中细胞内核转录因子KB(NF-κB)的激活及重组腺病毒Ad—IκBαM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增强As2O3的诱导凋亡作用。方法培养胃癌SGC-7901细胞,以非感染组及感染Ad—IκBα组为对照,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及免疫组化法检测As2O3处理后细胞核内NF-κB的激活情况,以及感染Ad—IκBαM对NF-κB活性的影响;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Hoechest染色、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分别检测感染Ad—IκBαM对As2O3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EMSA及免疫组化法显示As2O3作用于胃癌细胞可使细胞内NF-κB激活,感染Ad—IκBαM使NF-κB活性受到明显抑制;MTT法证明,As2O3作用后,感染Ad—IκBαM细胞的凋亡率(59.2±2.5)%较感染Ad-IκBα组(47.5±2.3)%及未感染组(40.0±1.2)%明显升高,各组间比较P〈0.01;Hoechest法显示,感染Ad—IκBαM组的凋亡率为(27.7±2.6)%,明显高于感染Ad—IκBα组(18.3±1.5)%及未感染组(11.0±1.7)%(P〈0.05)。TUNEL法结果与Hoechest法一致,感染Ad—IκBαM组的凋亡率为(31.1±2.5)%,高于感染Ad-IκBα组(20.7±2.1)%及未感染组(13.0±1、7)%(P〈0.05)。可见,感染Ad—IκBαM可明显提高As2O3诱导的细胞凋亡。结论As2O3作用于胃癌细胞可使细胞内NF-κB激活,从而表明NF-κB激活可能为胃癌细胞抗诱导凋亡作用的重要机制;感染Ad.IKBctM可有效抑制NF-κB的活性,并增强As2O3的诱导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糖耐量减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核因子-κB表达,探讨其与糖耐量减低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检测正常对照组(NGT,20例)、糖耐量减低组(IGT,2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人群外周血单核细胞(PMNC)中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水平,同时测定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血糖(FBS)浓度及血脂,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结果IGT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核因子κB表达为11.57±4.01,显著高于NGT组3.98±2.16(P〈0.05);相关分析显示NF-κB的表达水平与HOMA—IR呈正相关。结论IGT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NF—κB的表达增高,显示IGT体内存在低度炎症反应,其可能参与胰岛素抵抗及糖耐量减低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