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积水首次手术失败62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宏  梁建民 《广东医学》1998,19(8):577-579
目的:对脑积水病例首次脑室-腹腔分流术(VP)失败原因进行分析。方法:以VP治疗各类脑积水320例,其中62例首次手术失败,结合脑积水的成因,对败原因进行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分流管阻塞最多见,占69.4%(43/62),其中又以近端管阻塞多见,占阻塞病例的62.8%(27/43)。失败率高低顺序依次为:先天性、炎症性、出血性、肿瘤性、外伤性。失败率差异高度显著。结论:手术失败主要与操作和病例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对输卵管不孕的诊治效果。方法:对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诊断输卵管阻塞不孕106例共212条输卵管行宫、腹腔镜联合检查。结果:106例中术中在腹腔镜监视下常规经宫颈输卵管通液显示:双侧输卵管通畅者20例共40条占18.9%(40/212),一侧输卵管通畅16例16条占7.5%(16/212),输卵管近端阻塞(间质部、峡部阻塞)64条占30.2%(64/212),输卵管远端阻塞(壶腹部及输卵管积水)92条占43.4%(92/212),碘油造影与腹腔镜诊断输卵管阻塞符合率73.5%(156/212)。宫、腹腔镜下对64条输卵管近端阻塞行输卵管插管,术后重新疏通44条,失败20条。腹腔镜下输卵管积水分离,壶腹部扩张,造口术92条。术后随访58例6个-24个月,宫内妊娠34例,输卵管妊娠6例。结论:对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诊断的输卵管阻塞不孕,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能够准确判定阻塞部位,提高了诊断率且诊断及治疗同时进行。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我科于1984年2月至1994年4月共拔牙27201人次,治疗拔牙术后出血的有136人,占拔牙病例总数的0.5%,其中男性74例,女性62例,年龄14~65岁,以20~50岁为多见。出血原因:拔牙术后出血多系局部因素所致,共133例占978%,其中牙龈撕裂伤97例(占71.3%),残留根尖肉芽肿17例(占125%),牙槽窗内出血7例(占5.1%),牙槽骨骨折5例(占3.7%),护理不当术后感染7例(占51%),全身因素出血的3例(占22%),其中高血压2例(占1.5%),慢性肝炎1例(占0.75%)。出血的时间:拔牙术后出血多发生于24小时内,本文发生于24小时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期脑室-腹腔分流联合颅骨修补术对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于脑外伤后颅骨缺损伴脑积水的62例患者,分别随机采用-期脑室-腹腔分流联合颅骨修补术30例(A组),32例分期手术(B组)进行治疗。结果④疗效: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并发症:A组分流过度、硬膜下积液及血肿的发生率分别为3.33%(1/30)和6.67%(2/30),B组分别为21.88%(7/32)和43.75%(14/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流管堵塞、分流感染及切口脑脊液漏等并发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期联合手术能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是脑外伤后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患者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带宫内节育(IUD)器妊娠的主要原因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分析82例带IUD妊娠的临床、超声表现,并加以讨论。带IUD妊娠的原因:①IUD位置异常占72.0%(59/82),其中IUD下移占62.2%(51/82),IUD嵌顿占6.1%(5/82),IUD异位占3.7%(3/82);②IUD过期失效占17.1%(14/82);③不能明确原因的占10.9%(9/82)。结论:IUD位置异常及过期失效是带IUD妊娠的主要原因,带IUD妊娠的重点人群是年轻育龄妇女,好发时间是带IUD一年之内.所以应当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安放宫内节育器(IUD)手术中操作失败的原因及常见操作不当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B年。2008年6年间门诊IUD安放和取出手术,操作失败的患者6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安放和取出IUD手术平均操作失败率为4.5%,6年间安放和取出IUD手术的失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越小安放IUD失败率越高,而随着患者年龄增加取IUD失败率增加(P〈0.05),环型IUD操作失败率高于T型IUD(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金属环、孕次低、产次低、手术类别(放环)等因素是导致节育环手术失败率上升的非手术者和非操作的影响因素,提示,安放IUD失败率高于取出IUD。结论:IUD手术中应注意操作因素和非操作因素对手术的影响,加强对易导致手术操作失败的影响因素的重视,规范手术操作,减少手术者的操作不当。  相似文献   

7.
女性引起不孕症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输卵管因素占1/3.输卵管性不孕中。又以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多见。流行病学对不孕症原因的调查提示,输卵管阻塞(机械性障碍)占20%-30%,美国占30%-50%,日本占29.9%,我国粗略统计占20%-40%。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门诊泪道阻塞性疾病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研究,提出预防该类疾病的措施。方法:我院眼科2009年4月至2011年10月门诊病人中泪器疾病患者,按照流行病学分类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门诊患者约16万人次,其中泪道阻塞性疾病4102例(6821眼),发病率约为2.56%;年龄分布:最大81岁,最小1.5岁,以41~60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占77.5%;患病时间:最长60年,最短4d,其中以阻塞1~5年比例最大,占72%;性别分布:女性3417例,男性685例;地区分布:城市1194例,农村2908例;致病原因:炎症3610例、外伤163例、自幼61例、手术失败267例;阻塞部位:泪点阻塞或闭锁76例,泪小管阻塞1581例,泪总管阻塞706例,鼻泪管阻塞1739例。结论:泪道阻塞性疾病是眼科常见病,好发年龄中老年,女性多见,单眼多发,炎症是主要致病原因,阻塞部位多见于鼻泪管。预防措施:早期控制炎症,及时通畅泪道。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130例鼻及鼻窦肿瘤病例进行了统计分析,本组男女之比2:1,41-50岁比例最高,占23.08%(30/130),占同期住院病人2.23%(130/5835);良性肿瘤49例,占37.69%(49/130),恶性肿瘤81例,占62.31%(81/130),对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该文51例尸检证实为新生儿肺出血(NPH)病例,占同期新生儿尸检病例的61.4%,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62.7%,误(漏)诊率为37.3%。该组病因以缺氧多见(21例,41.2%),其次为低体温(18例,35.3%)和严重感染(10例,19.6%)。NPH的临床特点:原发病严重,同时伴有呼吸困难、紫绀及肺部湿性罗音,部分病例出现口、鼻腔流血或喷血。临床表现多样化,易误(漏)诊。该文对误(漏)诊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脑积水的病因及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在我院诊治的22例儿童脑积水根据病史及CT或MR检查结果进行病因分析,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并随访治疗效果。结果:22例脑积水病因中原因不明12例,颅脑损伤3例(其中产伤2例,摔伤1例),颅内感染史3例,脑肿瘤2例,脑肿瘤术后1例,缺血缺氧后1例;术后随访3个月~10年,19例好转,2例因分流管梗阻无改善,再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后好转,1例术后出现慢性硬膜下血肿,经钻孔引流血肿后症状好转,无脑出血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儿童脑积水先天性因素多见,产伤和缺氧也占较大比例,颅内感染和先天性脑肿瘤也是导致儿童脑积水的重要因素。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儿童脑积水,简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基底节区脑出血二次手术的原因,探讨预防措施和手术注意事项,提高第一次手术效果。方法分析我科近10年来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经二次手术的患者原因及手术方式,总结经验、教训。结果本组23例二次手术原因为:19例原区域再出血,其中3例伴脑室梗阻,4例单纯脑室系统梗阻。二次手术后16例获救,7例死亡。结论基底节区脑出血二次手术主要原因是再出血,与第一次手术中止血不彻底以及术后血压不稳再出血有关;另一原因是脑室梗阻,与第一次手术前血肿已破入脑室及术中、术后血液流入脑室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B超引导定位侧脑室—心房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患者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脑积水患者13例。所有患者均行B超引导定位侧脑室—心房分流术,术后采用Salmon标准评定疗效,出院后通过门诊和电话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并分析患者并发症诊治情况和原因。结果 一次穿刺成功率100%。手术时间平均为1.5小时。13例病人中12例病人脑室大小有不同程度缩小,症状有明显改善。术后1个月根据Salmon分流术疗效评定标准,术后近期治疗有效率12例,有效率为92.3%。随访半年内12例患者均无心内膜炎、心律失常、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应用深静脉穿刺置管技术配合B超定位行脑室一心房分流术具有微创、减少操作时间、定位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不同原因导致的小儿脑积水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对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289例脑积水患儿进行病例资料分析和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对不同并发症的治疗进行疗效总结。结果289例患儿中,24例发生并发症37次,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2.46%。其中转流管近端阻塞5例,远端阻塞2例,阻塞发生率为2.42%;术后感染9例(3.11%),其中3例细菌培养阳性,包括表皮葡萄球菌2例和大肠杆菌1例,6例培养阴性;硬膜下血肿1例;外伤后管断裂2例;脑室裂隙综合征3例7次发作;伤口脑脊液漏2例;泵外露3例;皮下积液2例。死亡4例(1.38%),均为感染患儿。结论若能掌握手术技巧,对并发症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脑室-腹腔分流术仍是治疗小儿脑积水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疗效。方法95例脑积水患者均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分流装置主要为中压脑室—腹腔分流管。结果神经功能恢复程度参照Salmon的脑积水分流术疗效评定标准,44例基本恢复正常(46.32%),38例明显好转(40.00%),8例轻度好转(8.42%),4例无变化(4.21%),恶化1例(1.05%)。无直接手术死亡者。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仍是目前治疗脑积水的主要方法,选择合适的分流装置,适当的手术时机,减少各种并发症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杨健  梅佩冬  杨金星  徐周 《河北医学》2008,14(7):781-783
目的:探讨早期一次性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在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07年12月同期行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的脑外伤患者36例,对其临床资料、并发症及预后进行总结。结果:本组术后并发分流管阻塞1例,皮下积液1例,颅内感染1例;术后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不同程度改善33例(91.67%);术后3~6个月进行GCS评分判定预后,恢复良好24例(66.67%);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早期并同期行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并发症少,可明显缓解患者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提高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脑积水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62例均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脑室端从枕角穿入10cm接引流泵,再从皮下隧道引至上腹或左下腹放入腹腔。结果 1~4周后复查,症状完全消失56例,部分改善5例,无变化1例。57例复查CT示:52例脑室恢复正常,4例脑室较前缩小,1例无变化。堵管9例。低颅内压2例,硬膜下血肿2例,经保守治疗痊愈。49例随访1~8年,41例能正常工作学习,5例生活自理,1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结论 明确诊断,掌握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技巧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田鹏  王维军 《中外医疗》2016,(18):67-69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疗效。方法整群选取该院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4例脑积水,34例患者行腹腔镜下脑室-腹腔分流术,30例患者行常规开腹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腹腔镜组与常规组分流管腹腔端梗阻率和腹部感染率。结果治疗后常规组患者的平均Kamofsky评分为(50.20±9.30)分,腹腔镜组评分为(71.40±14.10)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分流管腹腔端梗阻率和腹部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脑室-腹腔分流术是临床治疗脑积水十分有效的措施,可明显改善脑积水患者Kamofsky评分状况,且有助于减少分流管腹腔端梗阻率和腹部感染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神经内镜对脑积水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内镜下行不同治疗方式的32例不同类型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随访3月~2年,9例梗阻性脑积水采用内镜下脑室造瘘术(7例行三脑室底造瘘术即ETV,2例行透明隔造瘘),8例治疗有效,1例ETV后脑积水无明显改善,改行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23例交通性脑积水采用内镜下引导V-P分流(10例)或内镜下引导V-P分流加内镜下脑室造瘘术(12例行ETV,1例行透明隔造瘘),脑积水均获得改善。结论 梗阻性脑积水采用神经内镜脑室造瘘术,交通性脑积水采用内镜引导V-P分流或内镜引导V-P分流加脑室造瘘术,均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小儿脑积水的经验,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植入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的不同类型脑积水患儿的病情转归.患儿均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根据术中脑脊液测压结果并结合患儿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因素设定调压阀开放压力的初始值,术后根据患儿临床表现的改善情况及影像学复查结果进行调压阀开放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