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肿瘤放射敏感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放射治疗是临床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肿瘤细胞遗传特性改变、处于细胞周期的不同时相以及肿瘤组织内乏氧,使得肿瘤组织内存在对放射治疗不敏感的细胞群, 往往导致单纯放射治疗的失败。因此,改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敏感性是肿瘤研究的热点。随着肿瘤相关基因的深入研究,对肿瘤放射敏感性的机制也有了更深的认识。本文将近年来与肿瘤放射敏感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DNA-PKcs、P53的表达与宫颈癌放疗敏感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Ⅰb-Ⅱb期宫颈癌患者63例,术前放疗DT1400 cGy/2次,14 d后行根治术,据术后病理放疗反应分为放疗敏感与放射抗拒两组;免疫组化S-P法检测DNA-PKcs、P53蛋白在治疗前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两组表达差异有无显著性意义,二因子有无相关性,及其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DNA-PKcs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腺上皮中不表达,在癌细胞核中的阳性表达率10%~100%,中位数70%,均数66.67%(标准误2.94%)。DNA-PKcs在放疗敏感组32例中有7例高表达,放射抗拒组31例中有30例高表达(χ^2=36.444,P〈0.001);DNA-P Kcs高表达组总生存时间均数51月,低表达组59月。P53在癌细 胞核中的表达率0~35%,中位数0,均 数8.49%(标准误1.57%)。P53在放疗敏感组32例中有6 例高表达,放射抗拒组31例中有16例高表达(χ^2=7.483,P〈0.001);DNA-PKcs与P53相关系数r= 0.276(P〈0.05双侧)。[结论]DNA-PKcs、P53可作为早期宫颈癌放疗敏感性的预测指标,高表达者易放射抗拒;DNA-PKcs与P53表达正相关;DNA-PKcs低表达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3.
谭巧玲  吴永忠 《重庆医学》2006,35(24):2278-2279
放射治疗足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对于一些放射抗拒肿瘤,因其放射敏感性低,放射治疗的价值受到了限制。近年来,肿瘤的基因放射增敏研究十分活跃。本文综述基因放疗的分子靶点,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彗星"分析法应用于预测临床鼻咽癌放射敏感性的可能性.[方法]60例鼻咽癌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43例,女性17例,中位年龄47岁;应用"彗星"分析法检测鼻咽癌患者放疗前鼻咽活检组织的放射敏感性,用尾力矩之比(RTM)表示;所有病例在放疗前以及在放疗中(中位剂量50Gy)复查螺旋CT或MR,分别测量肿瘤最大横截面积S0和S50,临床放射敏感性用肿瘤最大横截面积的消退率(Rs)表示;根据Rs将临床放射敏感性分为低度敏感(Rs≤50%)、中度敏感(50%~75%)和高度敏感(Rs>75%).[结果]全组患者RTM与Rs呈显著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0.410,P=0.001),在Ⅱ、Ⅲ和Ⅳ期每一组患者中,RTM与Rs也均有显著相关性(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RTM能对Rs做出较准确的估计(F=13.271,P=0.001),回归系数B=0.502(95%CI0.380~0.624,t=8.276,P=0.000).在高、中、低度临床放射敏感性的三组患者中,其RTM平均值分别为4.51(4.51±0.55)、3.48(3.48±0.42)和2.14(2.14±0.32),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F=7.859,P=0.001).[结论]初步研究表明,"彗星"分析法检测的鼻咽癌肿瘤细胞RTM,与个体肿瘤患者的临床放射敏感性存在显著的相关性,RTM能对鼻咽癌的临床放射敏感性做出较准确的估计,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董永红  吕荣林 《医学综述》1996,2(4):175-177
P53基因是一种重要的癌基因,早期研究曾认为它是一种显性癌基因,其表达产物为一种肿瘤抗原[1]。随后的研究表明P53可与致瘤性的DNA病毒SV40大T抗原、腺病毒EIB及人乳头状瘤病毒E1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将野生型的P53基因转染至ras和腺病毒所转化的细胞中可以降低转化灶的形成,从而提示P53可能具有抗癌基因的功能[2~5]。有趣的是发现具有转化作用的P53基因均是突变体[6]。BenDavid在小鼠Friend病毒感染的红白血病细胞中发现了P53基因的频繁失活,提出P53是抑癌基因[7],而野生型P53对细胞基因有负性调节作用,其表达能抑制其它癌…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大肠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与p53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用MTT比色法检测20位大肠癌患者的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并用PCR-SSCP技术分析其癌细胞的p53基因突变.结果大肠癌细胞对5-Fu[IR=(54.7±14.1)%]比对MMC[IR=(43.9±10.8)%]及ADM[IR=(43.9±9.4)%]更敏感(P<0.05),但对DDP有耐药性[IR=(25.9±12.8)%,P<0.01].p53基因的突变率为45%(9/20).癌细胞对MMC和ADM的敏感性与p53基因突变呈正相关(rmmc=0.589,rabm=0.624,P<0.005).结论化疗药物MMC和ADM对大肠癌的作用依赖于p53基因的状态,而大肠癌对5-Fu和DDP的敏感性却与p53基因突变无关.  相似文献   

7.
p53基因在肿瘤放疗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53基因在机体组织细胞的生长、发育与分化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主要生物学功能是DNA修复,阻滞细胞周期,抑制血管生成,诱导细胞凋亡。基础研究和临床实验研究显示,野生型p53基因具有放射增敏作用,野生型p53基因正是通过阻断细胞周期、影响DNA修复能力、促进与其他基因的相互作用等功能增加肿瘤对射线的敏感性,而p53基因缺失或者突变将会减弱甚至阻断DNA的射线损伤,从而降低放射敏感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鼻咽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微血管与放射敏感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微血管(MVD)在预测鼻咽癌放射敏感性中的价值。[方法]对39例病理确诊为鼻咽癌的单纯放疗患者放疗前的鼻咽活检组织,进行Von Willebrand因子、VEGF免疫组化染色;用动态MRI观察肿瘤放疗后的体积变化,在MR机上直接测量肿瘤体积。[结果]VEGF表达与MVD密切相关(r=0.553,P<0.05)。VEGF表达与肿瘤体积缩小百分比相关,有统计学意义(38~40 Gy时r=-0.45,P<0.05;68~76 Gv时r=-0.42,P<0.05)。MVD与肿瘤体积缩小百分比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38~40Gv时,r=-0.183,P=0.265;68~76 Gv时,r=-0.244,P=0.135)。[结论]鼻咽癌组织内VEGF表达与放射敏感性呈负相关;VEGF表达与MVD呈正相关;MVD与放射敏感性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ATM、p53、Bcl-2与直肠癌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方法检测直肠癌活检组织中ATM、p53、Bcl-2基因表达水平。病人接受放射治疗,观察疗效,分析基因表达与放射敏感性的关系。结果:ATM蛋白表达阳性者放射敏感性明显低于表达阴性者,p53蛋白表达阳性者略差于阴性者;Bcl-2基因表达与放射敏感性无关。结论:ATM、p53、Bcl-2等凋亡相关基因表达产物的检测及综合分析有助于直肠癌放疗疗效的预测。  相似文献   

10.
凋亡相关基因与直肠癌放射敏感性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ATM、p53、Bcl-2与直肠癌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方法检测直肠癌活检组织中ATM、p53、Bcl-2基因表达水平。病人接受放射治疗,观察疗效,分析基因表达与放射敏感性的关系。结果:ATM蛋白表达阳性者放射敏感性明显低于表达阴性者,p53蛋白表达阳性者略差于阴性者;Bcl-2基因表达与放射敏感性无关。结论:ATM、p53、Bcl-2等凋亡相关基因表达产物的检测及综合分析有助于直肠癌放疗疗效的预测。  相似文献   

11.
放射线可引起细胞 DNA 损伤,导致肿瘤细胞周期阻滞,并引导细胞凋亡.野生型p53(WTp53)可使细胞阻滞于G2/M期,产生凋亡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而有利于发挥放疗敏感性,因此基因的改变尤其是抑癌基因p53对放疗的疗效起决定性的调控作用.而p53基因的变异(MTp53)将失去这种功能,这是产生肿瘤细胞放射抵抗的重要原因之一 [1].  相似文献   

12.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对肿瘤基因的研究有了很大发展,认为肿瘤形成与致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有明显关系。实验研究表明野生型P53基因有明显抑止肿瘤形成的作用。目前对P53基因已有广泛研究。但在宫颈癌中HPV感染与P53基因突变的研究在国内还未见报道。本文意在阐明HPV感染、P53基因突变与宫颈癌形成之间的关系。1 材料与方法1.1 P53基因结构 引物参照国外文献[1]设计,本研究室合成。  P15′GGAATCTCCTCTTCCTGCAGTA3′  P25′GGAATTCAAACCAGACCTCACGGCGGCT3′1.2 DNA提取 取组织2.0g用生理盐水洗净,加4…  相似文献   

13.
放射生物学中的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研究放射生物学的目的是企图了解放射线对肿瘤和正常组织的效应,与放射效应发生有关的因素及其规律,杀灭肿瘤和损伤正常组织的机制等等.放射敏感性是肿瘤临床治疗的重要内容.采用各种药物和生物学的手段提高对放射不敏感肿瘤的放射敏感性是提高放疗疗效的方法之一.现代放射生物学已进入分子水平研究.  相似文献   

14.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而鼻咽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是放射治疗成败的关键。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发现鼻咽癌细胞内许多基因的异常表达与放射敏感性密切相关,甚至影响鼻咽癌患者的放疗疗效。鼻咽癌放射敏感性相关基因的研究被认为是可以揭开鼻咽癌放射敏感性奥秘的钥匙,放射治疗联合基因治疗有可能成为鼻咽癌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现就鼻咽癌放射敏感性的相关基因及其研究进展简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用免疫组化法对 5 2例宫颈癌和食管癌标本中P53 基因蛋白过表达进行研究 ,并探讨其与放疗效果的关系。结果显示 ,P53 基因在宫颈癌和食管癌中过表达分别为 35 .48%和 5 2 .38% ;P53 蛋白过表达率在高分化鳞癌中较中低分化者低 (P <0 .0 5 ) ,而与病期无关。在宫颈鳞癌 ,P53 蛋白过表达者 ,近期放疗效果较差 (P <0 .0 5 ) ,食管鳞癌P53 蛋白过表达不同与放疗效果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提示P53 基因与放射敏感性有一定关系 ,但不是唯一因素 ,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沉默Pokemon基因对鼻咽癌细胞(CNE-2)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寻求放射治疗鼻咽癌的新方法。【方法】首先利用siRNA预测软件得到3条siRNA序列,并制备合成siRNA片段,利用RT-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其沉默Pokemon基因的效果,筛选出沉默效果最佳的siRNA片段,转染CNE-2细胞后观察其对CNE-2细胞p53基因表达的影响、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克隆形成法检测转染siRNA联合放射处理后细胞的放射增敏比。【结果】成功筛选出了沉默效应最佳的siRNA片段,转染CNE-2细胞后能显著降低其Pokemon基因的表达、提高p53基因的表达、降低细胞的增殖活性、加速细胞的凋亡,同时增加了CNE-2细胞的放射敏感性。【结论】沉默Pokemon基因能增加鼻咽癌CNE-2细胞的放射敏感性,这为临床鼻咽癌的放射增敏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P53mRNA、Fas mRNA、Bcl-2与鼻咽癌放射敏感性异质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敏感性异质性与P53 mRNA、Fas mRNA、Bcl-2的相关性。方法:用RT-PCR检测人鼻咽癌细胞系CNE-2Z亚克隆株H5和S1的P53 mRNA、Fas mRNA表达;用Western-blot检测两鼻咽癌亚克隆株的Bcl-2蛋白表达。结果:两鼻咽癌亚克隆株Fas mRNA、P53 mRNA的表达与鼻咽癌放射敏感性异质性相关性不明显;两鼻咽癌亚克隆株Bcl-2蛋白的表达与鼻咽癌放射敏感性异质性呈负相关。结论:53 mRNA、Fas mRNA的表达对鼻咽癌放射敏感性没有预见性,而Bcl-2与其异质性机理有关。  相似文献   

18.
p53蛋白表达与鼻咽癌放射敏感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53表达与鼻咽癌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159例鼻咽癌组织中p53蛋白情况。结果159例放疗鼻咽癌组织中p53阳性表达率为90.6%;p53表达强度与鼻咽癌的临床分期无关(P〉0.05);根治放疗70 Gy后,鼻咽部肿瘤和颈部淋巴结CR、PR,与p53表达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53与鼻咽癌的放射敏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19.
<正>胃癌是威胁人类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亚洲其致死率居恶性肿瘤第2位[1-3]。虽近年来在胃癌综合治疗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总体预后并不乐观。其中,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耐药是导致临床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已有大量关于蛋白编码基因在耐药中的研究,较少从非编码基因层面探讨肿瘤耐药机制。而近年研究发现非编码基因也参与了耐药过程[4-6]。其中,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相似文献   

20.
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中,放射治疗的适应证宽泛,选择性大,故其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电离辐射可以引起肿瘤细胞的DNA损伤,之后通过多种机制杀灭肿瘤细胞。其中,影响肿瘤细胞的周期调控,即通过降低肿瘤细胞的G2/M期阻滞,从而影响肿瘤细胞受损DNA的修复,引起肿瘤细胞死亡就是其治疗肿瘤的主要机制之一。研究表明,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与其增殖周期和病理分级有关,不同组织器官来源的肿瘤在受到射线照射后的反应程度各不相同,放射治疗的疗效正是取决于肿瘤细胞对射线的敏感程度,即放射敏感性。如何提高肿瘤的放射敏感性正是现代医学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本文针对有关电离辐射造成DNA损伤后ATM介导的G2/M期细胞周期阻滞与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肿瘤的预防和放射治疗提供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