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脑病(diabetic encephalopathy,DE)是一种与糖尿病相关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受多种危险因素影响,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认知功能减退、决策障碍及情绪障碍等。目前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有胰腺淀粉样多肽稳态失衡、MicroRNAs、巨噬细胞自噬、脂素Lipin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氧化应激、Tau蛋白过度磷酸化、钙稳态失调等,多种机制共同作用,影响脑内组织细胞的功能,引起糖尿病脑病相应的病理改变,促成糖尿病脑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赤藓糖醇对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用H202造成PC1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采用Western-blot的方法检测赤藓糖醇对Caspase-9、Caspase-12、Hsp70、TXNIP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赤藓糖醇可抑制H2O2损伤PC12细胞的Caspase-9表达(P<0.05),对Caspase-12、Hsp70、TXNIP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赤藓糖醇可通过抑制线粒体途径的细胞凋亡发挥其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和分析鞣云实素在不同PH磷酸盐缓冲液中的含量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在60℃的恒温条件下观察鞣云实素在不同PH的磷酸盐缓冲液(PH分别为1、2、3、4、5、6、7、8)中的水解情况,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鞣云实素及其水解产物没食子酸含量,并比较和分析鞣云实素样品液水解前后鞣云实素和没食子酸含量变化.结果 缓冲溶液PH值在1~3范围内,鞣云实素随着PH值的上升,其含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PH值在4~8范围内,鞣云实素随着PH值的上升,其含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在PH值1~3范围内没食子酸含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PH值在4~7的范围内,没食子酸含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PH值在7~8的范围内,没食子酸含量呈下降的趋势.其中在PH值为1时鞣云实素的水解产物没食子酸含量最高,在PH值为3时没食子酸含量最低;结论 鞣云实素在不同PH条件下的含量变化反映了酸碱度对鞣云实素水解反应的影响,本实验研究可为含鞣云实素的中药提取加工、养护、药效学、稳定性研究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并分析1,2,3,4,6-五-O-没食子酰-β-D-葡萄糖(β-PGG)在不同p H磷酸盐缓冲液中的含量变化情况。方法:采用经典恒温法考察β-PGG在不同p H缓冲液(p H分别为2、3、4、5、6)中的水解情况,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β-PGG及其水解产物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β-PGG随着p H值的上升其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p H为5时含量最低,没食子酸的含量呈现上升的趋势。结论β-PGG及没食子酸在不同的p H条件下含量的变化提示反映了酸碱度对β-PGG水解反应的影响,对该现象的研究可为中药的养护、储存及加工等实际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6.
目的:以野生余甘子的成熟果实为原料,比较不同加工工艺对其活性成分影响.方法: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滴定分析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没食子酸、维生素C、SOD的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实验比较野生余甘子粉不同加工工艺的优劣.结果:保留活性成分最佳的工艺为反渗透浓缩、冷冻干燥.结论:本实验为今后野生余甘子资源的充分利用及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重复取皮技术在儿童大面积皮肤剥脱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少再取皮,提高剥脱皮肤利用率,作者对23例大面积皮肤剥脱伤的患者,采用表皮层及带有部分表皮层的真皮层双层反取皮后重新植于创面,并对带有部分表皮层的真皮层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带有部分表皮层的真皮层与表皮层成活后无差异,仅是带有部分表皮层的真皮层成活时间稍长。作者认为,这样可成倍使用可利用的剥脱皮,从而免除取健侧肢体皮肤及由此带来的不美观。随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余甘子中4种成分含量的HPLC法,并研究在不同pH条件下4种成分含量变化。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余甘子中焦性没食子酸(Pyrogallic acid,PA)、没食子酸(Gallic acid,GA)、1, 3,6-O-三没食子酰基葡萄糖(1,3,6-tri-O-galloyl-β-D-glucose,TGG)和1, 2, 3, 4, 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1, 2,3, 4, 6-penta-O-galloyl-β-D-glucose,β-PGG)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C18键合硅胶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25 ℃,进样量为10 μL,测定不同pH条件下4种成分的含量。结果 PA、GA、TGG和β-PGG分别在0.0229~0.2290mg/mL(r=0.9996,n=6),0.0148~0.1480 mg/mL(r=0.9991,n=6),0.0018~0.0180 mg/mL(r=0.9998,n=6),0.0031~0.0310 mg/mL(r=0.9993,n=6)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均符合含量测定要求。余甘子中的PA在pH为2时含量最高;GA在pH为5时含量最高;TGG在pH为4时含量最多;β-PGG在pH为3时含量最高。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以用于余甘子中PA、GA、TGG和β-PGG 4个成分的含量测定。通过研究不同pH条件下余甘子中的PA、GA、TGG和β-PGG的含量变化,可为余甘子中相关成分的质控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儿童陈旧孟氏骨折形成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陈旧孟氏骨折形成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阎桂森王承武史颖奇范源临床资料:男56例,女42例。年龄1~12岁。其中原始资料完整者54例:Ⅰ型34例,Ⅱ型3例,Ⅲ型14例,Ⅳ型3例。误诊情况有三种:①误诊为软组织损伤12例;②误诊为尺骨骨折20例;③Ⅳ型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