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1 毫秒
1.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海红  朱科伦 《广东医学》2000,21(11):950-951
目的 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对1994年9月至1998年9月间105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行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加栓塞治疗。结果 肝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治疗原发性中晚期肝癌的1,2,3,4a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5.2%,22.9%,2.9%。其中1例存活55个月以上。结论 肝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是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介入化疗栓塞的治疗效果。方法:1996年1月—2001年10月,对76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超选择性插管化疗栓塞228例次,肝动脉化疗 碘化油栓塞26例;肝动脉化疗 碘化油 明胶海绵栓塞35例;肝动脉单纯灌注化疗15例。结果:化疗 碘化油 明胶海绵治疗效果最佳;化疗 碘化油治疗次之;单纯灌注化疗效果最差。本组患者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84.2%、59.2%、21.1%。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可作为不能切除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常规治疗方法,经过治疗,在临床症状改善,肿瘤明显缩小者,可行积极采取二期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晚期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对38例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行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结果: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0·5、1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60·5%(23/38)、26·3%(10/38)和0·3%(1/38),平均生存期为7·9个月。肿块类型与大小、栓塞剂及用量和甲胎蛋白的变化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结论: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可作为中晚期肝癌的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肝动脉灌注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肝叶或肝段动脉插管化疗加栓塞治疗130例中晚期肝癌并分析临床疗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肝动脉灌注化疗术组)56例仅行肝动脉灌注化疗;研究组[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组(TACE)]74例,先行肝动脉灌注化疗,再行肿瘤血管栓塞治疗.结果 行TACE 74例,平均栓塞2.82次/例,其有效率、稳定率和无效率分别为48.65%(36/74)、32.43%(24/74)、18.92%(14/74).单纯行灌注化疗56例,平均灌注2.50次/例,有效率、稳定率和无效率分别为21.43% (12/56)、42.86%(24/56)、35.71% (20/56).随访30个月,研究组生存率小于6个月为18.92% (14/74)、6~12个月为17.58%(13/37)、13~24个月为28.38% (21/74)、大于24个月为35.14%(26/74);对照组生存率小于6个月为57.14%(32/56)、6~12个月为35.71%(20/56)、13~24个月为7.14% (4/56)、大于24个月为0.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安全可靠,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行灌注化疗.因此在严格适应症的基础上,应尽可能采用TACE提高中晚期肝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对中晚期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效果.采用改良Seldinger氏法,对152例肝癌患者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随访3~4年.结果:1年生存率64.5%,2年生存率42.1%,3年生存率15.8%,3年以上生存率6%.可见经导管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对中晚期肝癌化疗栓塞,及非手术患者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与探讨肝动脉及门静脉双介入化疗栓塞对治疗原发性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分为A、B两组,A组应用肝动脉与门静脉双介入灌注化疗及栓塞(TACE+SPVE)方法治疗患者35例,B组单纯采用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cmbolization,TACE)方法治疗患者41例。结果A、B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5.7%和63.4%,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的生存率,A组为91.4%、82.8%、68.6%,B组为82.9%、61.0%、43.9%,两组12个月和18个月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肝动脉与门静脉双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优于单纯肝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张祥林  王刚 《辽宁医学院学报》2010,31(4):293-294,305
目的研究与探讨肝动脉及门静脉双介入化疗栓塞对治疗原发性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分为A、B两组,A组应用肝动脉与门静脉双介入灌注化疗及栓塞(TACE+SPVE)方法治疗患者35例,B组单纯采用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cmbolization,TACE)方法治疗患者41例。结果A、B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5.7%和63.4%,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的生存率,A组为91.4%、82.8%、68.6%,B组为82.9%、61.0%、43.9%,两组12个月和18个月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肝动脉与门静脉双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优于单纯肝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肝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并脾动脉内间接性门静脉灌注化疗药物,即“双灌注”的疗效。方法157例肝癌患者,采用Selding’s技术,经右股动脉插入6FRH型导管,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同时经脾动脉间接性门静脉内灌注化疗。结果“双灌注”治疗后,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4.96%,38.85%,20.38%。较单纯肝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疗效好。结论“双灌注”治疗对肝癌主要供血血管进行了化疗药物灌注,是一种较好的介入方法,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晚期肝癌介入化疗术的预后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中晚期肝癌介入化疗后的主要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81例行介入化疗的中晚期肝癌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14项指标进行了多因素分析,并用Kaplan-Meier法计算其生存率。结果:多变量分析显示,影响中晚期肝癌预后最明显的因素是肿瘤大体类型、门静脉癌栓、经手术治疗;经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组与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组的预后无差异。本组6,12,24,30mo生存率分别为58%,32%,15%,12%。结论:中晚期肝癌预后由多种因素决定。对于肿瘤相对局限、无门静脉癌栓的患者积极行介入化疗术,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TACE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肝叶或肝段动脉插管化疗加栓塞(TACE)治疗77例中晚期肝癌并分析临床效果.结果行TACE 77例,平均栓塞(2.7±1.8)次/人,其显效率、部分显效率和无效率分别为40.3%(31/77)、48.1%(37/77)和11.6%.单行化疗灌注12例,平均灌注(1.8±1.1)次/人,显效率、部分显效率和无效率分别为:16.7%(2/12)、25.0%(3/12)和58.3%.随访22.3个月,小于6个月生存率为64%(57/89),6~12个月生存率为18.0%(16/89)、13~18个月生存率为11.2%(10/89)、超过18个月生存率为6.7%(6/89).全组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安全可靠,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独行灌注者.因此在严格适应症的基础上,应尽量采用高选择性肝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提高中晚期肝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肝癌合并动静脉瘘介入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癌合并动静脉瘘的介入治疗方法。 方法 对677例已证实的肝癌患者先行DSA造影,判断有无动静脉瘘,再行肝动脉内化疗栓塞治疗。 结果 合并动静脉瘘者有94例,其中肝动脉门静脉瘘83例,肝动静脉瘘5例,混合型6例,所有动静脉瘘患者均行了1次或多次肝动脉内化疗(TAI)和/或化疗栓塞治疗(TACE)。 结论 对于不同程度动静脉瘘,使用栓塞剂阻断瘘口血流后TACE安全有效,如无法封堵瘘口,则仅行TAI。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种类栓塞剂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经皮肝穿刺注射无水酒精碘化油乳剂联合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评价。方法采用不同栓塞剂结合化疗药物进行TACE单独治疗中晚期肝癌32例;TACE-PLEIT联合治疗26例。术后对比1年、2年、3年生存率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TACE组肿瘤血管消失有效率为31.2%,TACE-PLEIT组肿瘤血管消失有效率为69.2%。所有治疗前AFP阳性HCC患者,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TACE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5%、37.5%、15.6%,TACE-PLEIT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6.2%、84.6%、46.1%。结论采用不同栓塞剂化疗栓塞(TACE)联合PLEIT是治疗中晚期肝癌最有效方法,可以提高HCC患者的疗效及生存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照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tmrl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和经皮肝穿刺无水乙醇注射(percutaneolls ethanol injection,PEI)双介入间隔疗法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nla,Hcc)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25例采用间隔2周进行TACE、PEI分别配合治疗,每疗程TACE2~3次、PEI2~4次。对照组29例单纯进行TACE治疗。两组观察期3年。结果观察组1年内生存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2年、3年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瘤缩小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ACE、PEI间隔双介入疗法较单纯TACE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存活时间,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丙烯微球夹心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在肝动脉-门静脉分流(APS)型肝细胞癌(HCC)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1例存在中、低流量APS的HCC患者,先采用三丙烯微球栓行APS封堵后,用化疗药物及碘油混合乳剂行化疗及栓塞治疗,再用三丙烯微球栓进行肿瘤供血血管栓塞的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结果栓塞后1个月及其后复查显示APS明显改善,封堵有效率100%。CT影像显示肿瘤明显好转(原发肿块缩小75%)2例,好转(原发肿块缩小75%~30%)5例;明显好转+好转占总病例数63.6%。生存率1年者10例(90.9%)。结论三丙烯微球夹心TACE介入治疗APS型肝细胞癌,可以有效封堵APS,顺利实施TACE。三丙烯微栓球栓塞性能优越,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手术前后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及行TACE后射频消融(RFA)、TACE或经导管肝动脉化疗灌注治疗(TAI)后中药和生物治疗的26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各种治疗的疗效。结果 268例患者中15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率58.2%。全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0.9%、32.7%和9.0%,其中术前行TACE和术后行TACE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8.8%、41.7%、8.3%和64.7%、44.1%、23.5%,行TACE+RFA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6.7%、33.3%、11.1%,TACE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6.7%、19.0%和9.5%,行TAI患者的1、3、5年的生存率为11.8%和0、0。手术前后行TACE患者1、3、5年生存率最高,且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行TACE患者1、3、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行TAI患者(P均〈0.01)。行TACE+RFA、TACE患者近期疗效显著好于行TAI患者(P均〈0.01)。行TACE+RFA、TACE与行TAI患者比较,其肝功能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瘤内血流信号消失、瘤周血流信号消失、AFP转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前、后行TACE治疗效果最佳;作为非手术治疗,TACE+RFA疗效优于TACE,TAI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阿帕替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在不可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9例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间在丽水市中心医院就诊的肝癌患者59例,所有患者均行TACE治疗,根据有无服用阿帕替尼分为阿帕替尼联合TACE组(联合组,28例)和TACE组(31例),治疗3个月后,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肿瘤反应情况,同时,比较治疗前后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人半胱氨酰天冬氨酸蛋白酶8(caspase-8)的变化情况,明确阿帕替尼联合TACE的抗肝癌疗效。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71.43%,TACE组的总有效率为45.16%,联合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TACE组(P<0.05);联合组和TACE组治疗前的VEGF水平分别为(122.99±13.10)pg/mL和(120.36±13.86)pg/mL,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分别为(91.49±8.65)pg/mL和(116.89±10.95)pg/mL,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联合组显著低于TACE组(P<0.01);联合组和TACE组治疗前的caspase-8水平分别为(83.68±9.21)pg/mL和(82.87±12.01)pg/mL,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分别为(105.55±7.25)pg/mL和(86.57±7.52)pg/mL,均高于治疗前(P<0.01),且联合组明显高于TACE组(P<0.01)。结论:阿帕替尼联合TACE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可有效抑制肿瘤血管再生,提高疾病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7.
射频消融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后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28例肝癌患者共33个瘤灶,中等大小肿瘤(3~5 cm)9个,大肿瘤(>5.1 cm)24个.射频消融术后2~8周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效果采用增强CT扫描和临床随访评估.结果RFA术后CT扫描见治疗区仍有残留癌灶.TACE后CT扫描见大部分残留癌灶碘油沉积良好.20例患者AFP转阴或明显下降.25例临床随访,累计生存率>1年(88.0%),>2年(72.0%).结论射频消融术后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是一治疗肝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Y Dai 《中华医学杂志》1991,71(7):366-8, 26
21 case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were surgically resected about 14 or 21 days after 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 mostly for histopathologic assessment of effectiveness.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lete necrosis of all the tumor bulk was seen in one case (case no. 8) in this series. Partial necrosis of the tumor mass was demonstrated in 19 cases. In 6 cases, the necrotic area was over 50%. In 8 cases, it was between 25-49% and in 5 cases it was below 25%. This strongly indicates a certain effectiveness of TACE on HCC. However, the presence of viable residual tumor in 20 cases, including one with complete viability of the tumor (case no. 1), also suggested the necessity of surgical resection. The case of complete necrosis was related to the frequency of the catheter arriving at the tumor, to the types of embolizing drug, and to the morphopathologic features of the tumor.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和肝切除术治疗晚期肝细胞癌( HC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36例晚期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32行肝切除术(肝切除组)、104例行TACE(TACE组),利用倾向性分析匹配组间基线资料的均衡性。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死亡率及生存情况。结果倾向性匹配后,肝切除组、TACE组分别纳入204例、102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良好。倾向性匹配后,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0 d及90 d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肝切除术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7.0个月,长于TACE组的11.7个月(P<0.05),肝切除术组术后1年、3年、5年、7年总生存率为58.8%、22.3%、18.1%、18.1%,分别长于TACE组的48.7%、14.3%、12.3%、6.8%。结论对于晚期HCC患者,肝切除术的疗效优于TA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