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电子厂接触噪声工人职业紧张和精神卫生状况。
方法 采用麦克林职业紧张问卷和一般健康问卷, 采取整群抽样调查法对某电子厂183名工人进行调查, 回收有效问卷172份, 其中95份问卷来自接触噪声工人, 为接噪组; 77份来自非接噪工人, 为对照组。
结果 噪声岗位噪声声级为85.0~89.5 dB (A)。接噪组工人精神卫生得分异常率为67.3%, 对照组为18.2%。接噪组在职业紧张问卷中的职业紧张程度、应付能力、工作满意感和普通健康问卷中的精神卫生等方面的得分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接噪组精神卫生状况总得分为(28.9 ±3.7)分, 高于对照组的(25.9 ±3.8)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 工人精神卫生的可能影响因素为是否接触噪声和应付能力的大小(F=10.45, R2=0.362, P < 0.05)。
结论 噪声可致工人职业紧张, 同时引发工人精神卫生方面的负面影响, 应该引起企业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采用问卷星网络调查平台进行调查和传统的发放纸质调查表或以访问进行调查的优缺点,为采用问卷星开展职业紧张调查提供理论支撑。
方法 利用职业紧张量表(occupational stress inventory,OSI-R),随机选取某汽车制造厂2017年参加职业健康体检的工人200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人,观察组通过问卷星调查平台进行调查,对照组采用现场发放纸质调查表或访问调查进行调查。
结果 观察组问卷回收率88.0%,问卷应答完整率100%,平均填表时间(1 115.29 ±490.22)s,对照组问卷回收率43.0%,问卷应答完整率60.47%,平均填表时间(1 432.11 ±506.56)s,两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职业任务问卷(ORQ)、紧张反应问卷(PSQ)和个体应对资源问卷(PRQ)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问卷星调查问卷回收率、应答完整率、平均填表时间均优于传统调查方式,调查结果与传统调查方式无差异,可应用于职业紧张调查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铁路调度人员职业紧张状况,并进行干预,评估职业紧张管理训练对调度人员职业紧张及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效果。
方法 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对6个铁路局调度员的职业紧张状况进行评估;采用职业紧张管理训练法对某铁路局21名调度人员进行试点干预,内容包括职业紧张认知行为训练和放松技术训练。另选取同一铁路局的21名调度人员作为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分析两组人员干预前后心理健康测试量表(SCL-90)及OSI-R得分情况。
结果 铁路调度人员OSI-R的职业任务问卷、应对资源问卷得分分别为(150.62 ±24.15)分和(124.01 ±19.68)分,低于一般职业人群常模;紧张反应问卷得分为(97.73 ±23.49)分,高于一般职业人群常模;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三份问卷各子项中,责任感子项,心理、躯体紧张反应子项得分均较常模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OSI-R得分方面,干预组在干预后的工作环境子项分、人际关系紧张反应子项得分降低,休闲娱乐子项得分升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是干预后干预组仅自我保健得分高于对照组(P < 0.05)。SCL-90得分方面,干预组在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水平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和干预组之间各因子得分在干预后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调度人员工作负荷强度不大,但职业紧张反应较严重,应对资源较为有限。心理干预对降低调度人员的职业紧张水平有一定的效果,但对职工的心理健康水平改善无明显效果。在个体水平干预的基础上,结合紧张因素积极开展组织干预,应是实施铁路行车调度人员职业紧张干预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调度员职业紧张对其职业生命质量的影响。
方法 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ccupational stress inventory revised edition, OSI-R)和职业生命质量量表(quality of work life 7-32, QWL7-32)对65名某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调度员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观察组个体紧张反应问卷(personal strain questionnaire, PSQ)得分(98.16 ±19.81)分, 高于对照组的(89.63 ±19.47)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观察组中个体紧张反应得分与个体应对资源得分呈负相关, 同职业任务得分呈正相关(r=-0.645、0.711, P < 0.01);职业生命质量量表得分与与个体应对资源得分呈正相关, 与职业任务得分、个体紧张反应得分呈负相关(r=0.411、-0.357、-0.651, P < 0.01或0.05);观察组职业生命质量问卷得分随着紧张程度增加而下降(P < 0.01)。
结论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调度员工作任务和压力大, 导致职业紧张程度持续增加, 职业生命质量降低。应加强社会支持的干预, 保持调度员的职业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某家电制造企业职业健康检查五官科查体情况,为预防职业相关疾病提供依据。
方法 以该企业在岗及离岗人员为接触组,对其职业健康体检中五官科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以岗前人员为对照组,就危害因素对2组人群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噪声、粉尘、高温、紫外线、苯乙烯、锰及其化合物、苯及苯系物等60多种。该企业接触组五官科总异常检出率为25.78%,接触组的五官科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 < 0.05),接触组男性的异常检出率高于女性(P < 0.05),不同年龄工人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接害工龄越长,异常检出率越高(P < 0.05)。五官各部位异常检出率亦有差异,其中以耳部的异常检出率最高;眼部、耳部、鼻部、咽部的主要检出病症分别为翼状胬肉、耵聍栓塞、鼻炎、咽炎。不同危害因素接触组的五官科异常检出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噪声、紫外线+电焊烟尘、噪声+粉尘、苯及苯系物接触者的异常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
结论 性别、年龄、工龄、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均可能影响五官科异常检出率,应采取积极的针对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江苏省某煤矿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为完善煤矿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方案以及煤工尘肺的早期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5年该煤矿1 269名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企业和劳动者问卷调查结果等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各类岗位间胸片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接尘频繁的1类岗位胸片异常率(1.58%)偏高。各类岗位间肺功能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尤其以1类岗位肺功能异常率(14.87%)最高; 烟龄≤ 10年组工人胸片异常率、肺功能异常率均低于10~年组,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0.01)。工人胸片、肺功能异常率有随工龄增长而增加、随文化水平增高而下降的趋势(P < 0.05)。个人防护用品佩戴越齐全, 工人肺部健康状况越好(P < 0.05)。
结论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 工人仍旧面临着严峻的煤尘威胁。企业应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 降低劳动者罹患职业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的影响。
方法 选择某院从事放射工作的20名医务人员作为观察组,并选择不接触电离辐射的20名医务人员作为对照组,依照《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标准,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相关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分析长期电离辐射对甲状腺的影响。
结果 观察组照射剂量为(0.15±0.02)mSv/年。两组中性粒细胞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淋巴细胞百分比偏高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促甲状腺素水平高于对照组,甲状腺素及三碘甲状原氨酸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为55.0%,高于对照组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甲状腺结节检出率有随工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趋势χ2=163.293,P < 0.01)。工龄每增加5年,两组医务人员发生甲状腺结节的危险性增加2.134倍(P < 0.05)。
结论 放射科医务人员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明显升高,应注意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甲状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矿山工人的健康状况分析, 为矿山企业的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 以2016年1-12月参加体检的25间矿山229名工人作为矿山组(接触粉尘229人, 接触噪声102人), 并以某钽铌石加工厂同时接触粉尘和噪声工人86人作为对照, 对两组人群健康监护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矿山组与对照组均有矽尘、石灰石粉尘和其他粉尘, 矿山组粉尘作业岗位粉尘浓度超标率为20.69%;对照组为4.3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两组接触噪声岗位检测点噪声声级超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矿山组体检异常检出率为72.05%, 对照组为48.8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矿山组语频听阈升高检出率19.61%;对照组检出率2.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矿山组高频听阈升高检出率60.78%;对照组高频听阈升高检出率26.7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矿山组接触粉尘者中疑似尘肺病2人, 对照组没有发现疑似尘肺病患者。矿山组尿常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 < 0.05), 而心电图、肺功能、X射线、血常规、血压、ALT检出率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矿山工人体检异常检出率较高, 应尽量采取有效的防尘和隔声措施, 加强对矿山工人的职业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掌握某煤矿企业工人离岗时健康状况, 为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该煤矿1 521名离岗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分析检查结果。
结果 检出疑似尘肺病101例, 检出率6.64%, 男性工人疑似尘肺病检出率高于女性工人,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离岗工人疑似尘肺病检出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P < 0.01);不同工龄段离岗工人疑似尘肺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其中工龄为10~年组疑似尘肺病检出率最高; 不同工种离岗工人疑似尘肺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其中采煤工疑似尘肺病检出率最高。疑似尘肺病者的血压异常率、心电图异常率低于其他工人,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该煤矿需要重点关注的职业病危害人群是采煤工, 应加强尘肺病的防治; 煤矿也应重视工人心血管系统等疾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长期接触游离二氧化硅(SiO2)质量分数较低的熟料水泥尘对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的影响,为开展职业健康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上海市某区2016年度在岗的360名男性水泥接尘作业工人作为观察组,另选择该区某企业男性办公室人员95人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人员高千伏DR胸片结果;并结合观察组的工龄、工种做进一步分析。
结果 熟料水泥粉尘中游离SiO2质量分数为3.23%。观察组胸片异常32例,异常率为8.9%,主要表现为两肺纹理明显增多紊乱22例,陈旧性病变3例,可疑尘肺样小阴影5例,活动性肺结核1例,急性支气管炎1例;对照组异常者2例,异常率为2.1%,观察组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胸片异常率有随工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P < 0.05)。
结论 长期接触游离SiO2质量分数较低的熟料水泥粉尘,仍可以引起胸片异常率增高,加强粉尘作业职业健康监护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和分析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健康状况, 为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取某汽车制造厂662名噪声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 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职业健康体检, 调查噪声作业工人噪声声级、年龄、工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吸烟、饮酒和戴耳机听音乐的频率等指标, 分析在听力检测结果、类神经症检出情况以及血压检查结果方面, 不同工人间是否存在差异性。
结果 662名噪声作业工人个体噪声声级为80.1~102.0 dB (A), 均值为(84.1 ±2.5) dB (A)。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为20.2%, 类神经征阳性率为32.6%, 血压异常率为60.9%。听力正常组接触噪声声级低于高频听力损失组, 类神经症阳性组接触噪声声级大于类神经症阴性组,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或0.05)。不同年龄、接噪工龄、BMI, 以及戴耳机听音乐频率不同的接噪工人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不同(P < 0.01或0.05), 且随着接噪工人年龄的增长、工龄的增加、BMI的升高, 以及戴耳机听音乐频率的增多, 有升高的趋势(P < 0.01或0.05)。不同年龄、接噪工龄以及戴耳机听音乐频率不同的工人类神经症的阳性率不同(P < 0.01或0.05), 且有随着接噪工人年龄的增加、工龄的增加, 有升高的趋势(P < 0.01)。不同年龄、接噪工龄和BMI的工人血压异常率不同(P < 0.01或0.05), 且随着BMI的降低、年龄的升高以及接噪工龄的增加, 接噪工人血压异常率存在下降的趋势(P < 0.01)。
结论 该企业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企业应当加强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卫生管理, 保护工人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某电网企业职工职业紧张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电网企业职工身心健康水平。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某电网企业1 091名职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工作内容问卷(JCQ)和付出-回报失衡问卷(ERIQ)评估职工职业紧张,两份问卷分别对应工作要求-自主(JDC)模式和付出-回报失衡(ERI)模式。同时采集外周血液样本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职工血脂水平的影响因素。
  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91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4.0%。JDC模式下,高职业紧张状态检出率为48.91%;ERI模式下,高职业紧张检出率为52.51%。TC水平异常436人(占47.6%),TG水平异常313人(占34.2%),LDLC水平异常132人(占14.4%),HDLC水平异常345人(占37.7%);总体的血脂异常率为65.3%(598/91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JDC模式下,40 ~ 50岁和50岁以上职工血脂异常的危险性分别是30岁以下职工的2.632倍和4.903倍(P < 0.05);超重和肥胖职工血脂异常的危险性分别是体重正常职工的1.475倍和2.911倍(P < 0.05);轮班作业职工血脂异常的危险性是白班职工的1.513倍(P < 0.05);月收入大于9 000元职工血脂异常的危险性是月收入低于5 000元职工的2.058倍(P < 0.05);中水平自主程度职工血脂异常的危险性是低水平自主程度职工的1.546倍(P < 0.05)。(2)ERI模式下,女性职工血脂异常的危险性是男性职工的0.612倍(P < 0.05);40 ~ 50岁和50岁以上职工血脂异常的危险性分别是30岁以下职工的2.785倍和5.151倍(P < 0.05);超重和肥胖职工血脂异常的危险性分别是体重正常职工的1.436倍和2.964倍(P < 0.05);月收入大于9 000元职工血脂异常的危险性是月收入低于5 000元职工的1.955倍(P < 0.05);中水平付出和高水平付出职工血脂异常的危险性分别是低水平付出职工的1.793倍和2.183倍(P < 0.05)。
  结论   该电网企业职工血脂异常率较高。企业应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定期安排职工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培养职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运动习惯;职工应主动学习职业卫生相关知识,进行自我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钢铁企业女职工生殖健康状况, 以及她们对国家女职工劳动保护政策和生殖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 以保障和促进女职工生殖健康。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 选取某钢铁企业机关后勤和五个主要生产部门2 120名女职工作为研究对象。对女职工进行妇科体检, 发放调查问卷, 内容涉及对国家女职工劳动保护政策的了解、自身岗位接触有毒有害因素的知晓、对生殖健康知识的了解和需求。体检包括妇科常规检查、乳腺检查、白带检查、妇科B超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结果 本次实检1 790人, 总受检率为84.43%。妇科检查发现乳腺小叶增生(检出率61.56%)、宫颈炎(检出率36.20%)和子宫肌瘤(检出率24.69%)是女性的多发妇科疾病, 乳腺小叶增生、子宫肌瘤的检出率有随年龄增高而增高的趋势(P < 0.05), 宫颈炎的检出率有随年龄增高而降低的趋势(P < 0.05)。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部门女职工妇科体检的各项阳性率均高于机关后勤女职工, 其中乳腺小叶增生、子宫肌瘤、宫颈炎、阴道炎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为4.70%。超过一半(占56.87%)的女职工知晓自身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但对国家有关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和女职工应享有的基本权利知晓率不高。女职工对本年龄段妇科常见病关注度较高, 基本在70%以上。49.16%的女职工选择手机网络获得生殖健康有关的知识。
结论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会对女职工的生殖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该企业女职工对国家有关女职工劳动保护法律法规了解不够。企业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培训, 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女职工需求, 普及生殖保健知识, 定期进行常规妇科疾病的普查, 切实保障女职工的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常熟市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分析,了解其一般健康状况。
方法 取常熟市2018年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的放射工作人员共481人为调查对象,对比常熟市2010年至2017年既往数据和2018年部分健康体检人员体检数据。
结果 481名放射工作人员中,医务工作者377人(占78.38%),企业劳动者104人(占21.62%,其中90%以上为金属加工行业工业探伤岗位);年龄最小19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37.30±10.51)岁;接害工龄最少1个月,最大48年,平均工龄(10.39±10.28)年。2018年个人剂量最大0.167 mSv,平均(0.053±0.022)mSv,处于历年较低水平。白细胞计数减少8例,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9例,血小板计数减少5例,晶状体浑浊42例,染色体异常10例。眼晶状体浑浊检出率逐年升高(P < 0.01),其他各项主要体检数据异常率逐年降低(P < 0.01)。2018年放射工作人员白细胞计数减少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 < 0.05);白细胞、血小板均值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常熟市放射工作人员电离辐射总体接触水平较低,但也应注意眼晶状体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北京市某区汽车修理企业员工职业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为进一步开展企业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该区121家汽修企业514名员工,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职业病相关问题调查。[结果]《职业病防治法》法规知识知晓率为87.1%,职业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70.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病防治法》法规知识方面,不同年龄、工龄员工知晓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员工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员工的知晓率高于男性员工,管理人员的知晓率要高于生产工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病防治知识方面,不同年龄、工龄及岗位的员工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员工知晓率高于男性员工,不同文化程度员工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汽修企业514名职工获取职业病知识的途径以单位培训为主,占89.5%。企业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建立情况较差。[结论]汽修企业职工职业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企业应针对低学历男性等重点员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职业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联合使用两种职业紧张理论评估某电子企业员工的职业紧张状况, 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使用基于工作要求-自主模式(job demand-control model, JDC模式)和付出-回报失衡模式(effort-reward imbalance model, ERI模式)两种理论的中文版问卷对892名员工的职业紧张状况进行调查, 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 892名员工的JDC和ERI模式职业紧张检出率分别为48.5%和1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健康状况、月收入和教育程度是JDC模式职业紧张的主要影响因素; 以已婚者为对照, 未婚组的OR为1.66(P < 0.01);以健康状况好组为对照, 健康状况一般和较差组的OR值为2.25、3.09(P < 0.01或0.05);以月收入≥ 4 000元为对照, < 3 000元组的OR值为2.20(P < 0.01);以初中及以下学历为对照, 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组的OR值为2.20(P < 0.05)。ERI模式职业紧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婚姻状况和健康状况; 以已婚组为对照, 未婚组的OR值为1.97(P < 0.05);以健康状况好组为对照, 健康状况较差组的OR值为6.16(P < 0.01)。
结论 该电子企业员工职业紧张状况不佳, 应关注重点员工的健康状况, 定期举办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 促进员工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铅作业工人血铅水平及肝功能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保护工人健康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某铅酸蓄电池公司1 179名体检工人为研究对象。接触组为一线接触铅的801名工人,对照组为该企业行政、后勤类等378名非铅接触者。采用问卷调查和健康体检相结合的方法,收集工人基础信息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铅作业工人血铅水平范围为89~463 μg/L,其M(P25,P75)为152.2(65.4,356.7)μg/L,血铅超标率(血铅值≥400 μg/L)为10.2%。铅接触组血铅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接触组血铅升高的风险是对照组的7.321倍(P < 0.01);血铅水平> 200~300 μg/L组、> 300~400 μg/L组及> 400 μg/L组发生肝功能异常的风险为 < 100 μg/L组的1.775倍、2.659倍和3.114倍(P均 < 0.05),10~13年工龄组及5~ < 10年工龄组发生肝功能异常的风险是 < 5年组的1.454倍和1.122倍(P < 0.05);血铅水平> 200~300 μg/L组、> 300~400 μg/L组及> 400 μg/L组发生肝脏B超异常的风险为 < 100 μg/L组的1.650倍、2.219倍和2.658倍(P均 < 0.05),铅接触组B超异常风险是对照组的2.235倍(P < 0.05)。
结论 职业铅接触引起工人血铅水平升高,血铅是肝功能和肝脏B超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故应加强工人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情况,分析其相关因素,为噪声作业人群的健康监护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某医院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噪声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收集入选者的纯音测听结果及其他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879名噪声作业工人平均年龄(36.51 ±4.12)岁,平均工龄(9.65 ±2.25)年;男性工人739人,女性工人143人。听力异常检出286例(检出率32.54%)。男性工人听力异常检出率(35.60%)高于女性(16.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随着年龄的增长,听力异常检出率及不同类型听力损失检出率均有逐渐增高趋势(P < 0.01);随着工龄的增长,听力异常检出率有逐渐增高趋势(P < 0.01)。
结论 接触噪声工人的听力损失较为严重,须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某汽车制造企业接触噪声工人听力损失情况,探究职业性噪声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某汽车制造企业暴露于职业性噪声超过一年的3 411名工人为研究对象,对噪声作业工人开展问卷调查,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结果 该企业有509人检出有听力损失,噪声性听力损失发生率为15.7%。听力损失组的接触噪声声级、接触噪声工龄、婚姻情况和工作班制情况与听力正常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接噪工龄、接触噪声声级增大,听力损失的风险增高(OR=1.09~1.54,P < 0.01);相比三班制,单一班制和两班制是听力损失的独立危险因素(OR=2.19、2.43,P < 0.01或0.05)。
结论 汽车制造企业工作场所噪声危害不容忽视。企业应加强工作场所噪声治理,为噪声作业工人开展定期职业健康体检,实行科学健康的工作班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