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了解玩具制造业工人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这类职工健康损害程度,为这类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以2018年某玩具厂接受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的1 340例工人为观察对象,对体检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工龄、性别间工人的健康状况。
结果 不同工龄噪声作业工人的血压、心电图、听力异常率有随工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P < 0.01);不同工龄胶粒粉尘作业工人的X线胸片异常率有随工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P < 0.01);不同工龄苯系物作业工人的血常规、ALT异常率有随工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P < 0.01)。噪声作业男性工人心电图、听力异常率较女性工人高(P < 0.01);胶粒粉尘岗位男性X线胸片异常率较女性工人高(P < 0.01)。
结论 塑料玩具制造企业接触噪声、胶粒粉尘、苯系物的职工工龄越长,其相应体检各项目异常率越高。应加强对该类企业职工健康教育工作,改良生产工艺,改善生产环境,做好工人(尤其是男性员工)职业健康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南通市噪声接触电焊工人的听力损失(尤其是高频听力损失)情况,为其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将南通市3 265名噪声接触电焊工人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2017年在岗职业健康检查相关资料,分析其听力损失情况。
结果 3 265名电焊工人的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13.94%)高于语频听力损失检出率(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左耳各个频率听阈、语频平均听阈和高频平均听阈异常的检出率均高于右耳(P < 0.01)。左耳的500 Hz听阈、2 000 Hz听阈、3 000 Hz听阈、6 000 Hz听阈、语频平均听阈和高频平均听阈均大于右耳(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男性发生高频听力损失的危险性高于女性(OR=1.840,P < 0.01)。年龄增加为电焊工人发生高频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OR=1.073,P < 0.01);相比噪声接触工龄 < 5年组,接触噪声10~年为电焊工人发生高频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OR=1.490,P < 0.01)。
结论 南通市电焊工人左耳的听力损失较右耳严重。企业应降低生产性噪声来源,加强对工人的健康教育,为工人配备合格的个人噪声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监护,以保护工人的听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某化工企业接触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情况。
方法 选取该化工厂从事噪声工作的421名工人为接触组, 其他不接触噪声的110名员工为对照组, 结合接触噪声工龄、接噪强度, 对员工听力损失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除公用工程岗位噪声强度为90.65 dB (A), 略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外, 其余各岗位噪声强度均未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接触组听力损失检出率21.14%, 对照组检出率4.5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噪声接触工龄1~5年听力损失检出率12.67%;6~10年检出率21.21%;> 10年检出率30.22%, 随工龄和年龄增加, 听力损失检出率有上升趋势(P < 0.01)。按照不同噪声强度将接触组分为4组, 随接触噪声强度增加, 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检出率有升高趋势(P < 0.01)。
结论 企业各噪声岗位接触强度绝大部分符合国家标准, 在该噪声强度下听力损失无一例达到职业噪声聋诊断标准, 但听力损失检出率仍较高, 这与个人防护及个人生活习惯有关。建议企业和相关职能单位加大监管和宣教力度, 保障工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某汽车制造企业接触噪声工人听力损失情况,探究职业性噪声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某汽车制造企业暴露于职业性噪声超过一年的3 411名工人为研究对象,对噪声作业工人开展问卷调查,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结果 该企业有509人检出有听力损失,噪声性听力损失发生率为15.7%。听力损失组的接触噪声声级、接触噪声工龄、婚姻情况和工作班制情况与听力正常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接噪工龄、接触噪声声级增大,听力损失的风险增高(OR=1.09~1.54,P < 0.01);相比三班制,单一班制和两班制是听力损失的独立危险因素(OR=2.19、2.43,P < 0.01或0.05)。
结论 汽车制造企业工作场所噪声危害不容忽视。企业应加强工作场所噪声治理,为噪声作业工人开展定期职业健康体检,实行科学健康的工作班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和分析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健康状况, 为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取某汽车制造厂662名噪声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 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职业健康体检, 调查噪声作业工人噪声声级、年龄、工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吸烟、饮酒和戴耳机听音乐的频率等指标, 分析在听力检测结果、类神经症检出情况以及血压检查结果方面, 不同工人间是否存在差异性。
结果 662名噪声作业工人个体噪声声级为80.1~102.0 dB (A), 均值为(84.1 ±2.5) dB (A)。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为20.2%, 类神经征阳性率为32.6%, 血压异常率为60.9%。听力正常组接触噪声声级低于高频听力损失组, 类神经症阳性组接触噪声声级大于类神经症阴性组,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或0.05)。不同年龄、接噪工龄、BMI, 以及戴耳机听音乐频率不同的接噪工人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不同(P < 0.01或0.05), 且随着接噪工人年龄的增长、工龄的增加、BMI的升高, 以及戴耳机听音乐频率的增多, 有升高的趋势(P < 0.01或0.05)。不同年龄、接噪工龄以及戴耳机听音乐频率不同的工人类神经症的阳性率不同(P < 0.01或0.05), 且有随着接噪工人年龄的增加、工龄的增加, 有升高的趋势(P < 0.01)。不同年龄、接噪工龄和BMI的工人血压异常率不同(P < 0.01或0.05), 且随着BMI的降低、年龄的升高以及接噪工龄的增加, 接噪工人血压异常率存在下降的趋势(P < 0.01)。
结论 该企业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企业应当加强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卫生管理, 保护工人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深圳市噪声作业员工职业健康状况, 为该市预防与控制职业性噪声聋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按照《国家重点职业病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工作方案》要求, 收集深圳市噪声作业员工重点职业病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017年深圳市所监测的噪声作业员工为77 319人, 监测对象听力损失检出率为9.48%, 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0.28%, 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0.17%。男性听力损失、疑似职业性噪声聋和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均高于女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听力损失、疑似职业性噪声聋和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均有随年龄增长和工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P < 0.05)。来自不同规模、不同经济类型企业的员工听力损失、疑似职业性噪声聋和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听力损失检出率以大型企业最低,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听力损失、疑似职业性噪声聋和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均较低。不同行业类型企业听力损失异常率、疑似职业病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均以建筑行业噪声作业企业员工最高。
结论 深圳市噪声作业员工职业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亟须加强对中型及以下规模企业、建筑行业等重点企业的专项调查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 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对策, 预防职业性听力损失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噪声、手传振动对听力功能的影响,评估手传振动和噪声对作业人员听力的协同作用,为职业健康监护提出建议。
方法 2018年5月选取某金属加工企业473名操作工,以同时接触噪声、手传振动的操作工为观察组,单纯接触噪声的操作工为对照组。通过纯音听阈测试检测工人高频和语频听力损失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观察组的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40.8%)和语频听力损失检出率(4.3%)均高于对照组(26.3%和1.8%),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均高于语频听力损失检出率,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3~6年工龄段的语频听力损失检出率(10.2%)高于0~3年工龄段(2.3%)。
结论 噪声与手传振动相结合,可导致语频和高频的听力损失率增加。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语频听力损失的概率进一步提升。噪声作业人员的职业体检中,需要考虑振动的影响,对于既受到振动又受到噪声影响的工人,应缩短体检间隔时间,提高体检频率,及时发现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广州市汽车制造企业噪声作业工人常见慢性病患病情况,为在该人群中开展健康促进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8年在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汽车制造业噪声作业工人健康检查数据,分析研究对象常见慢性病检查项目的异常检出情况。
  结果  共纳入噪声作业工人8 720人,年龄18.0~60.0(27.82±5.17)岁,93.0%工人年龄在35岁以下,噪声工龄为5.0(3.0~10.0)年,均为男性。噪声作业工人疾病患病中以高尿酸血症最高,检出率为61.9%,其后依次为脂肪肝、异常心电图、高脂血症,检出率分别为34.4%、32.0%、24.2%。脂肪肝、高脂血症、肝胆疾病、血压偏高、血糖偏高、肝功能异常的检出率均随年龄、工龄的增长而增高(P < 0.01),异常心电图检出率随着年龄、工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P < 0.01),而高尿酸血症检出率则随着工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P < 0.01)。
  结论  在汽车制造企业噪声作业人群中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高尿酸血症、异常心电图、脂肪肝、高脂血症等的检出率较高,对该人群要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教育工作,推进对其的职业健康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开平市接触噪声危害工人的职业健康状况, 为指导开平市企业预防控制职业性噪声聋提供数据。
方法 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14)的规定, 对在岗噪声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分析纯音听阈测试结果异常情况。
结果 1 083人中检出疑似职业性噪声聋13例, 职业禁忌证45例。发现高频听阈升高457人, 检出率为42.20%, 其中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升高大于40 dB者111人。男性纯音测定异常检出率高于女性, 无个体防护者高于有个体防护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异常检出率有随着工龄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P < 0.01)。
结论 职业性噪声聋的防治应由企业和职防部门共同参与, 开平市的预防工作应以男性、工龄10年以上的工人为重点, 强调加强个体防护, 并做好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英德市水泥行业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伤现状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为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对该市水泥行业461名男性噪声作业工人进行健康问卷调查及职业健康检查, 对噪声作业现场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 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听力损伤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有194名(42%)工人日接触噪声声级大于85 dB (A), 有343名(占74.7%)噪声作业工人未按要求佩戴防护用品(耳塞); 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伤检出率为58.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比16~25岁, 26~35岁、36~45岁、≥ 46岁工人发生听力损伤的OR值分别为3.101、10.625、24.000(P < 0.01或0.05);相比1~5年工龄工人, 6~10年、11~15年、≥ 16年工龄工人发生听力损伤的OR值分别为2.853、3.424、3.659(P < 0.01);与环润工相比, 巡检工、机修工、管理人员、电工发生听力损伤的OR值分别为3.227、4.840、5.417、5.556(P < 0.01);相比不吸烟、不饮酒者, 吸烟、饮酒者发生听力损伤的OR值分别1.666、1.845(P < 0.01)。
结论 水泥行业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伤情况较为严峻。听力损伤与工龄、年龄、噪声作业和个人吸烟与饮酒习惯均有关, 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某轮胎制造厂953名噪声作业人员的高频听力损失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2017年天津市某轮胎制造厂953名噪声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该企业工作场所噪声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该轮胎制造厂噪声声级82.0~91.2 d B(A)。作业人员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10.49%。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相比男性、噪声低暴露程度员工,女性、高暴露程度员工发生高频听力损失的OR估计值分别为0.304(95%CI:0.108~0.854)、2.175(95%CI:1.220~3.878),年龄、接噪工龄每增加一个等级,发生高频听力损失的OR估计值分别为1.963(95%CI:1.388~2.775)、1.549(95%CI:1.043~2.300)。[结论]该厂噪声危害较严重。噪声暴露是接触噪声作业人员高频听力损失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当引起重视;应采取综合预防措施,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反事实分析方法在职业性噪声所致听力损失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以7类行业42家大中小型企业22 690名在岗期间接触有毒有害因素的作业工人为研究目标人群, 从目标人群中选择14 823名噪声作业工人纳入暴露组, 以42家企业中1 311名上岗前噪声作业工人为反事实背景, 评估职业性噪声所致听力损失的人群归因分值。
结果 目标人群的噪声暴露率为65.33%, 暴露相对危险度为2.00, 人群归因分值为39.51%。36岁以上年龄组的人群归因分值高于35岁以下人群, 小型企业的人群归因分值高于大型和中型企业人群; 各类行业的人群归因分值比较, 金属制品业最高, 电子设备制造业最低。
结论 人群归因分值能够反映职业性噪声所致听力损失的人群分布特征, 建议推广和应用反事实分析方法进行职业性噪声所致听力损失的归因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电子厂接触噪声工人职业紧张和精神卫生状况。
方法 采用麦克林职业紧张问卷和一般健康问卷, 采取整群抽样调查法对某电子厂183名工人进行调查, 回收有效问卷172份, 其中95份问卷来自接触噪声工人, 为接噪组; 77份来自非接噪工人, 为对照组。
结果 噪声岗位噪声声级为85.0~89.5 dB (A)。接噪组工人精神卫生得分异常率为67.3%, 对照组为18.2%。接噪组在职业紧张问卷中的职业紧张程度、应付能力、工作满意感和普通健康问卷中的精神卫生等方面的得分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接噪组精神卫生状况总得分为(28.9 ±3.7)分, 高于对照组的(25.9 ±3.8)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 工人精神卫生的可能影响因素为是否接触噪声和应付能力的大小(F=10.45, R2=0.362, P < 0.05)。
结论 噪声可致工人职业紧张, 同时引发工人精神卫生方面的负面影响, 应该引起企业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噪声作业工人患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建立高血压风险模型及个体预测工具。
方法 选取2017年2家汽车制造企业的4 951名男性噪声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以职业健康检查及现场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高血压患病情况。采用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作业工人患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使用ROC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评价模型的实用性,应用自抽样法进行模型内部验证。
结果 4 951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29.9±4.5)岁,高血压检出率为6.65%。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累积噪声暴露量90.1~95.0 dB(A)·年组、95.1~100.0 dB(A)·年组及> 100.0 dB(A)·年组发生高血压风险分别是≤90.0 dB(A)·年组的4.666倍、11.810倍、9.785倍(P均 < 0.01);听阈提高组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组的1.348倍(P < 0.05);年龄31~35岁组、≥36岁组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分别是≤25岁组的3.669倍、7.353倍(P均 < 0.01);高血红蛋白组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组的1.498倍(P < 0.01);对噪声作业工人高血压有影响的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超重或肥胖、脂肪肝、空腹高血糖(OR值为1.448~5.839,P < 0.05)。高血压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5,经内部验证后,C指数为0.696。决策曲线分析表明,列线图模型在阈值概率超过0.03的情况下进行高血压的预防干预具有意义。
结论 噪声作业工人有更高的患高血压的风险,年龄、BMI和其他个体因素对血压也有影响。基于lassologistic回归制作的高血压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在早期发现噪声性听力损失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4例非噪声作业工人(对照组)和96例纯音听阈正常的噪声作业工人(噪声组)进行纯音测听和DPOAE测试,比较两组的纯音听阈、DPOAE幅值和引出率。结果①噪声组和对照组各频率纯音听闻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噪声组的DPOAE幅值在3kHz、4kHz、6kHz处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噪声组在3kHz、4kHz和6kHz三个频率处的DPOAE引出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DPOAE能早期发现噪声性听力损失。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广州部分企业微波辐射接触对作业人员健康状况的影响。
方法 对2012-2014年9家使用微波辐射仪器装置的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的工人进行分类, 收集单纯接触微波的511名工人资料, 并与上述企业中没有任何职业危害接触记录的231名员工进行比较。[结果]微波接触组男性341例, 女性170例, 年龄21~52岁, 平均(28.67 ±7.14)岁, 平均接触工龄(9.71 ±4.60)年; 非接触组男性154例, 女性77例, 年龄21~54岁, 平均(29.02 ±5.65)岁。接触组接触强度(0.98~18.20)μW/cm2, 中位数值为7.88 μW/cm2。接触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接触组的外周静脉血RBC、Hb均值比对照组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果 微波接触组的平均接触工龄为9.71年, 接触强度中位数值为7.88μW/cm2; 接触组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接触组的外周静脉血RBC、Hb均值比对照组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低强度的微波辐射可对机体健康产生影响, 尤其对心脏、外周血的影响不容忽视, 应加强微波辐射安全防护知识宣传, 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