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刺水沟穴治疗脑梗死的参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筛选"醒脑开窍"针刺法的主穴之一"水沟"穴治疗脑梗死的最佳针刺参数(频率、时间).方法 将1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未干预组及模型干预组.模型干预组大鼠根据针刺时间(5s、60s、180s)及针刺频率(1次/s、2次/s、3次/s)组合形成的不同参数随机分为9组.模型组均复制左侧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分别用9种参数针刺模型干预组的"水沟"穴,针刺治疗时间为栓线阻塞大脑中动脉后3h及之后每间隔12h的共计6个时间点.于末次治疗后,进行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软脑膜血流量检测、软脑膜微循环测定、脑缺血面积测量和脑组织光镜观察,所得数据进行灰色加权关联度分析,以期筛选"水沟"穴治疗脑梗死的最佳针刺参数.结果 各参数的灰色加权关联度排序为:参数6>参数1>参数2>参数9>参数7>参数4>参数3>参数8>参数5.参数6(针刺频率:3次/s;针刺时间:5s)可明显增加脑血流量、扩张微血管管径、缩小梗死面积并减少阳性细胞数及噬神经现象.结论 以手操作针刺"水沟"穴治疗脑梗死的最佳参数为:针刺频率:3次/s;针刺时间:5s.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针刺参数对脑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不同部位的病理形态学影响,优化"水沟"穴治疗脑梗死的针刺参数(时间、频率)。方法:选用Wistar成年健康雄性大鼠108只,复制MCAO(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后,将其随机分为9组,每组以不同参数(时间、频率)针刺"水沟"穴,参数共9种,各参数均由针刺时间(5s、60s、180s)及针刺频率(1次/s、2次/s、3次/s)组合形成。每12h针刺1次,共治疗6次,随后以光镜观察大鼠海马、皮层及纹状体区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并对各区域所得数据分别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各参数在大鼠脑组织不同部位的灰色关联度排序分别为:海马区:参数6>参数1>参数2>参数9>参数3>参数8>参数4>参数9>参数7;皮层区:参数6>参数8>参数5>参数4>参数2>参数9>参数7>参数1>参数3;纹状体区:参数6>参数5>参数2>参数3>参数9>参数8>参数7>参数4>参数1。结论:通过比较不同参数针刺"水沟"穴对MCAO大鼠脑组织不同区域皮层、海马、纹状体区的病理形态学变化,提示:参数6(针刺时间:5s;针刺频率:3次/s)为针刺"水沟"穴治疗脑梗死的较优参数。  相似文献   

3.
水沟穴最佳刺激参数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了解针刺参数对针效的影响,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中水沟穴最佳刺激参数。方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以针刺频率的慢、中、快(1、2、3次/秒)和针刺时间的短、中、长(5 s、60 s、180 s)的两因素三水平针刺参数搭配组合9种针刺方法刺激"水沟"穴,以脑血流量为效应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析因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综合分析不同针刺手法作用于"水沟"穴对MCAO大鼠脑血流量的影响。结果:针刺效应受针刺频率、时间以及它们两者的交互作用影响,其中,针刺时间影响作用最大。尽可能长时间地应用最快频率针刺,可取得最佳针刺效应。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中"水沟"穴的操作是快频率、足够长时间的针刺(雀啄手法以眼球湿润为度),可取得最佳效应。此法是"水沟"穴最佳刺激参数。  相似文献   

4.
《中国针灸》2009,29(9):733
目的:从形态学角度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主穴"水沟"与非穴位对脑缺血模型大鼠神经细胞坏死的抑制作用.方法:选用Wistar成年健康雄性大鼠4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非针刺组、针刺组(水沟组和非穴组)6组,每组7只.除正常组、假手术组外,其他4组参照Zea-Longa线拴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针刺组分别对"水沟"穴以及非穴(胁下非经非穴点),施以频率180次/min、持续时间5 s的针刺干预.以光镜下神经细胞坏死率及电镜下神经细胞坏死程度作为评价效应指标.结果:①光镜下,与模型对照组(0.66±0.18)相比,非针刺组(0.67±0.34)和针刺非穴组(0.59±0.11)神经细胞坏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水沟组(0.20±0.12)神经细胞坏死率明显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不给予任何干预(非针刺组)与给予不正确干预(非穴组),都不能减轻神经细胞的损伤,当给予正确的穴位("水沟"穴)干预时,就可明显减轻神经细胞的坏死率,体现了穴位的特异性.②电镜下,非针刺组和针刺非穴组神经细胞超微结构接近模型对照组,表现为神经细胞的高度水肿及细胞器的严重破坏;水沟组则接近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神经细胞破坏程度均较低.结论:针刺"水沟"穴可抑制MCAO大鼠神经细胞坏死,保护神经元,而非穴无此作用,显示了穴位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中内关穴最优针刺参数方案。方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以针刺频率的慢、中、快(1、2、3次/s)和针刺时间的短、中、长(5 s、60 s、180 s)的两因素3水平针刺参数搭配组合9种针刺方法刺激"内关"穴,以脑血流量、神经细胞坏死数为效应指标,通过正交设计方法,分析不同针刺手法作用于"内关"穴对MCAO大鼠脑血流量和神经细胞坏死数的影响。结果:针刺效应受针刺频率、时间以及它们二者的交互作用影响,且对不同的效应指标,频率、时间、交互作用的影响大小不同。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中"内关"穴的操作中频率、短时间可取得最佳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穴位特异性及有关影响因素对针刺效应的影响。方法:参照Zea-Longa线拴法复制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针刺组中设立穴位组(穴取"水沟"穴)、非穴位组(穴取患侧肋下髂嵴上10mm的固定点处)进行比较研究,分别以频率(60次/min、120次/min、180次/min)与时间(5s、60s、180s)组合而成的9种不同刺激参数(组别编号Ⅰ-Ⅸ)进行干预,通过TTC染色检测脑梗死面积百分比来评价治疗效应。结果:(1)针刺穴位组可以明显缩小MCAO大鼠病灶侧脑梗死面积;在9种针刺参数的干预下,穴位组总体效应趋势优于非穴位组。(2)与模型组比较,穴位组Ⅵ减小脑梗死面积百分比的趋势最明显(P0.05)。结论:(1)穴位针刺更能有效减少脑缺血后MCAO大鼠脑梗死面积,具有穴位特异性优势。(2)穴位组Ⅵ(频率180次/min;时间5s)可以显著减小TTC染色下脑梗死面积百分比。  相似文献   

7.
针刺不同穴位对脑缺血模型大鼠脑血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及针刺治疗的穴位特异性.方法:Wistar成年雄性大鼠1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非针刺组和针刺组,针刺组又随机分为非穴组和"醒脑开窍"针刺法各主穴组,即水沟组、内关组、尺泽组、三阴交组和委中组.每组12只大鼠.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分别对"醒脑开窍"针刺法主穴("水沟""内关""尺泽""三阴交""委中")以及非穴区,施以频率3次/秒、持续时间5 s的针刺干预,以脑血流量为评价效应指标.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非针刺组脑血流量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针刺组比较,针刺后的所有组别均可提高MCAO大鼠脑血流量(均P<0.05);与非穴组比较,所有穴位组的脑血流量均升高,水沟组和内关组升高明显(均P<0.05),而尺泽组、三阴交组、委中组与非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①MCAO大鼠于梗死后72h内在脑血流方面存在自我修复和向愈的趋势;②给予针刺刺激后可促进MCAO大鼠脑血流量的改善,且改善作用明显高于其自身修复能力,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方法;③"醒脑开窍"针刺法各主穴中,"水沟"和"内关"在改善MCAO大鼠脑血流量方面效果显著,有穴位特异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频率提插水沟穴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皮质缺血区NF-κB p65和Caspase-3的影响,寻求适宜针刺频率。[方法]将成年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水沟穴低频提插组、水沟穴中频提插组、水沟穴高频提插组,每组大鼠6只。空白组不造模,假手术组造模时在颈内动脉内不插入线栓,其余4组均完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空白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均常规饲养,不进行针刺干预;水沟穴低频提插组、水沟穴中频提插组、水沟穴高频提插组均进行对应频率的针刺干预。每日两次,针刺3 d。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皮质细胞凋亡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大脑皮质NF-κB p65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皮质细胞凋亡的表达:各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P0.01)有统计学差异,针刺低频组和针刺中频组及高频组差异有均统计学意义(P0.01及P0.05),针刺中频组和高频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大脑皮质NF-κB p65和Caspase-3的表达:各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P0.01)有统计学差异,针刺低频组和高频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针刺中频组和高频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各个频率组都可显著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细胞凋亡,其中针刺中频组和高频组要显著优于低频组,其可能与降低皮质细胞NF-κB p65和Caspase-3的表达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针刺水沟穴抑制MCAO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坏死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针刺水沟穴与水沟旁非穴对MCAO大鼠海马区坏死神经元作用。方法:将72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非针刺组、水沟旁组、水沟组6组,每组12只。模型对照组、水沟旁组、水沟组参照Zea-Longa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水沟旁组、水沟组以频率180次/min、持续5s进行针刺干预。观察大鼠神经行为学,血流量,脑梗死面积比率,以及海马区神经细胞坏死率。结果:水沟组分别与非针刺组和水沟旁组比较差异都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而增加血流量方面水沟组也明显优于水沟旁组P<0.01。水沟旁组与非针刺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水沟穴抑制MACO大鼠神经细胞坏死,增加血流量从而降低梗死面积,而水沟旁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针促进神经细胞再生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血症模型组、高脂血症治疗组、脑缺血模型组、脑缺血治疗组、高脂血症合并脑缺血模型组、高脂血症合并脑缺血治疗Ⅰ组和Ⅱ组,每组9只。采用经典高脂饲料喂养,FeCl3化学诱导大脑中动脉血栓闭塞制造高脂血症合并脑缺血模型。高脂血症治疗组电针"三阴交""丰隆"穴;脑缺血治疗组针刺"百会""水沟"穴;治疗Ⅰ组先造成高脂血症模型,电针"三阴交""丰隆",每日1次,治疗10d后,造成脑缺血模型,再针刺"百会""水沟"穴;治疗Ⅱ组在联合模型造成后针刺"百会""水沟"和电针"三阴交""丰隆"穴,每日1次,治疗7d。治疗结束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缺血侧侧脑室室管膜下区(SPZ)背外侧伸展、外侧壁神经巢蛋白(Nesti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阳性细胞数。结果:Nestin、PCNA在正常和高脂血症大鼠脑组织表达较少;脑缺血后缺血侧SPZ中Nestin、PCNA的表达增强(P0.01);给予针刺干预后,脑缺血治疗组Nestin、PCNA的阳性细胞和反应强度较模型组明显增强(P0.01);合并模型组Nestin、PCNA表达远远弱于脑缺血模型组(P0.01);给予针刺干预后,合并模型治疗组Nestin、PCNA的阳性细胞表达高于合并模型组(P0.01),治疗Ⅰ组比Ⅱ组各部位Nestin、PCNA的表达要强(P0.01)。结论:高脂血症降低了脑缺血缺血侧SPZ神经干细胞的增殖,针刺具有促进高脂血症合并脑缺血后缺血侧SPZ神经干细胞增殖的作用。针刺治疗高脂血症可有效地预防和减轻脑缺血后脑组织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1.
肩周炎误诊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保华 《光明中医》2001,16(1):46-47
肩周炎是骨科常见病,表现为肩痛及运动功能障碍的症候群,它并非是单一病因的疾患。广义的肩周炎包括了肩峰下滑囊炎、冈上肌腱炎、肩轴破裂、肱二头肌长头腱及其腱鞘炎、喙突炎、冻结肩、肩锁失节病变等多种疾患。而误诊为肩周炎的病例比较常见,本文结合误诊病例,试从临床思维方面探讨误诊原因。1 缺乏独立性思维例1:刘某,男,58岁,因“左肩部酸痛活动受限4月余”入院,先在某医院诊为“肩周炎”治疗两月不完好转,左肩部疼痛持续,夜间加重。反又至几家医院均诊为“肩周炎”,多次X线摄片检查无明显异常,转来本院。查见左肩部及上臂肌肉萎缩,…  相似文献   

12.
廖利平 《世界中医药》2010,5(3):225-226
笔者从中医哲学观点影响世界,中医人文思想影响世界,中医精湛医术影响世界,中医药教育科研影响世界,中医“治未病”理念引领新方向,以及如何扩大中医药影响力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思考,引经据典来论证中医药是我国劳动人民的第五大发明,其成果为人类的健康、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并在世界造成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红细胞免疫缺陷动物模型。方法:大鼠采用低硒饲料喂养13周,观察红细胞免疫功能以及氧化抗氧化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第8周时,模型组动物红细胞免疫功能发生紊乱,以E-C3bR和E-ACCR低下为主。至第13周时更为明显,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明显下降,E-IC含量明显增高。与此同时,红细胞氧化和抗氧化功能也发生明显变化,SOD、GSH-PX活性下降,MDA含量上升。结论:13周时,该模型表现为明显的红细胞免疫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14.
张仲景"水气"有不同的含义。水有形,气无形;水随气走,气附于水。《金匮要略》中水气即为水肿病,《伤寒论》中的水气为可流于身体各部的"水邪"、"湿邪",是有形的变动不居的实邪,类似于病理产物或致病因素。古典医籍中多有提及水气,意义亦有不同。近现代医家认为既有水饮,也有寒气。水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水气包含单纯的水饮和水饮与寒、热气的结合;狭义的水气即为阴寒之水气。成因有素体虚弱、外感邪气、太阳病误治、少阴寒化、久病伤阳和病后体虚六个方面。水气致病繁多,特征为"循津液而流也","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以及温药和之、三焦分治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张仲景"水气"有不同的含义。水有形,气无形;水随气走,气附于水。《金匮要略》中水气即为水肿病,《伤寒论》中的水气为可流于身体各部的"水邪"、"湿邪",是有形的变动不居的实邪,类似于病理产物或致病因素。古典医籍中多有提及水气,意义亦有不同。近现代医家认为既有水饮,也有寒气。水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水气包含单纯的水饮和水饮与寒、热气的结合;狭义的水气即为阴寒之水气。成因有素体虚弱、外感邪气、太阳病误治、少阴寒化、久病伤阳和病后体虚六个方面。水气致病繁多,特征为"循津液而流也","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以及温药和之、三焦分治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从患者角度评价医院服务价值。方法应用层次分析和BP神经网络法,结果建立评价医院服务价值模型。结论所建立的模型能够客观和全面地评价医院服务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与西医学相比较,中医舌诊显示出鲜明的特殊性。从甲骨文中对舌的最早记载,到秦汉时期舌诊的萌芽,从元代第一部舌诊专著的诞生,到明清时期对舌诊的极大发挥,中医舌诊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零散到系统的发展过程,而观物取象的思维方式就是中医舌诊特殊性形成的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中医治疗心力衰竭能够减轻症状,减少复发,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明显改善病人的远期预后,提高生存质量。本文论述了中医阴阳理论中滋阴法在慢性心衰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4):142-146
目的:运用虚拟筛选技术从热毒宁注射液中筛选出抗鼻病毒3C蛋白酶的有效中药小分子抑制剂。方法:以热毒宁注射液中460种化合物为筛选目标,选取2个目前与鼻病毒治疗密切相关的靶点蛋白为受体,采用SYBYL分子对接的方法,以Total Score结合打分为标准筛选出得分最高的分子并观察其结合模式图,借助DiscoveryS tudio2016软件对其进行相互作用的分析,预测其结合模式及亲和力。结果:通过分子对接方法,筛选出5个符合条件(以打分函数Total-Score 6分以上为阈值,以Total-Score 9分以上为较好活性)且与靶点蛋白结合最好的中药小分子。其中,有2个小分子Total-Score打分最高,即与5FX5、5FX6蛋白活性位点的匹配度最高,并均超过其与自身配体结合打分,分别为似梨木双黄酮、绿原酸。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化学成分与鼻病毒3C蛋白酶相关靶点具有一定的结合和抑制效应。该结果可促进从传统中药中提取、设计以及实验合成新的抗鼻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