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目的在兰科石斛属药用植物鉴定中应用新的分子标记。方法扩增并测定9种石斛属植物线粒体中NADH脱氢酶亚基1编码基因(nad 1)内含子2(in tron 2)的全长序列。结果比对后的nad 1 in tron 2序列长872bp,其中有17个变异位点,可以鉴别除粉花石斛D end robium lodd ig esii以外的8种植物。结论线粒体nad 1 in tron2序列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分子标记用于石斛属植物的鉴定。  相似文献   

2.
对云南西双版纳的药源调查和商品鉴定结果表明,有22种石斛属、1种金石斛属及1种石仙桃属植物加工成石斛商品,其中晶帽石斛DendrobiumcryustallinumRchb.f.、流苏石斛D.fimbriatumHook.、囊唇石斛D.moschatum(Buch.-Ham.)Sw.及鼓槌石斛D.chrysotoxumLindl.为主要品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石斛属植物RAPD指纹图谱,探讨RAPD分子标记技术在石斛属种类鉴别上的应用。方法用RAPD方法构建石斛属内7种石斛及一种石仙桃植物RAPD指纹图谱,对其扩增条带进行分析。结果共扩增出53条带,分布在0.25~1.3kb之间,其中39个条带有遗传多样性,约占总数的73.6℅。经聚类分析不同石斛间的遗传距离分布在0.04762~0.68421,平均遗传距离为0.44380,而石仙桃与石斛属植物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71734。结论石斛属植物的遗传多态性丰富,与种外植物遗传距离较大,RAPD技术可作为石斛属植物鉴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石斛属植物DNA指纹图谱,初步探讨AFLP分子标记技术在石斛地道性鉴别上的应用。方法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对石斛属内石斛组4个种和一个外类群种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结果从64对引物组合中选出5对引物组合构建了5个种的DNA指纹图谱。通过聚类分析,石斛属4种植物聚成一个大类,彼此关系得到了很好的分辨,并获得bootstrap校验的有力支持。结论AFLP技术可用于药用石斛DNA指纹图谱研究。  相似文献   

5.
铁皮石斛古代与现代的应用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斛为兰科(Orchidaceae)石斛属(Dendrobium)植物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鼓槌石斛D.chrysotoxum Lindl.、流苏石斛D.fimbriatum Hook.、铁皮石斛D.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霍山石斛D.huoshanense C.Z.Tang et S.J.Cheng、细茎石斛D.moniliforme(L.)Sw.等同属植物近似种的新鲜或干燥茎。  相似文献   

6.
石斛及其常见混淆品的matK基因序列比较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几种药典收载石斛与常见市场混淆品种的matK基因序列,为石斛类药材的鉴定提供分子依据。方法:PCR扩增、测序、PAUP软件分析。结果:非石斛属的几种混淆品与正品石斛间的matK基因序列差异远大于正品石斛间的差异,PAUP 4.0构建的树型图亦显示几种石斛属植物聚在一起,而非石斛属植物聚在外方。结论:通过matK基因序列可以分析石斛及其混淆品间的遗传关系,将正品与混淆品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ISSR-PCR方法对石斛属9种植物进行鉴别,探讨不同种石斛在DNA分子水平上的差异。方法 选取10条由SSR组成的引物,对9种石斛进行PCR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 10条引物中有7条扩增出多态性条带。每条引物可检测的多态性位点最少7个,最多14个,扩增片段大小为220-1260 bp。其中,引物UBC-807和UBC-864具有较高的多态性条带比率,均可以独立将所有被测种区分开来。结论ISSR-PCR作为一种简便、可靠的分子标记鉴定技术,可以作为石斛属种间鉴别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兰科石斛属植物束花石斛Dendrobium chrysanthum Lindl.各部位的降血糖活性及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胰岛素抵抗Hep G2细胞模型筛选束花石斛降血糖活性部位,并应用多种柱色谱及重结晶的方法对活性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加药质量浓度为2.0 mg/m L时,三氯甲烷部位的胰岛素抵抗Hep G2细胞葡萄糖消耗量达到了模型组的442.4%,细胞存活数为模型组的62.9%。从三氯甲烷部位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moscatin(2),对羟基反式肉桂酸三十烷基酯(3),1,3,5-三甲氧基苯(4),isonuatigentin(5),香豆素(6),2,4,7-三羟基-5-甲氧基-9-芴酮(7),大黄素甲醚(8),丁香酸(9),胡萝卜苷(10)。结论综合考虑降血糖活性及对细胞的毒性,束花石斛三氯甲烷部位活性优于其他部位,其中化合物2~6、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金钗石斛茎60%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色谱学方法对金钗石斛茎60%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根据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8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金钗石斛素J(dendronobilin J,Ⅰ)、dendrobane A(Ⅱ)、dendrodensiflorol(Ⅲ)、bullatantirol(Ⅳ)、dendrobiumaneA(Ⅴ)、6α,10,12-trihydroxypicrotoxane(Ⅵ)、10,12-dihydroxypicrotoxane(Ⅶ)和10β,13,14-trihy-droxyalloaromadendrane(Ⅷ)。结论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金钗石斛素J。化合物Ⅳ为首次报道从石斛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Ⅲ和Ⅴ为首次报道从金钗石斛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是兰科石斛属植物,是《中国药典》收载石斛种之一,其应用历史悠久,具有滋阴清热、生津益胃、润肺止咳之功效[1]。曾报道其主要化学成分是石斛碱等生物碱类、联苄和菲类以及倍半萜类成分等[2]。近年来,本课题组对金钗石斛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已经从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其中包括一个蒽醌、一个倍半萜、三个芴酮、两个联苄和两个生物碱类成分(另文发表)。本实验对该植物的茎的乙醚、醋酸乙酯及正丁醇萃取部位继续进行化学分离工作,分得8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7个化合物,分别为对羟基反式肉桂酸三十烷基酯()…  相似文献   

11.
病案信息管理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韦丽群 《中国病案》2007,8(9):14-16
目的探索病案信息管理未来发展方向。方法将病案信息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病案信息管理在医疗、教学、科研、医院管理、医疗保险、法律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论病案信息管理发生显著的变化,向数字化、高智能化的电子病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存在一些未详细说明的问题,如什么是有效身份证明,什么年份的病案可以复印等?这不仅影响医院为患者提供病历复印工作,更影响和谐医患关系,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因此,一方面要完善《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另一方面,医院应利用出院记录等医疗文件进行详尽的告知义务,同时,应将住院检验、影像报告单一式两份,一份贴于病案中,一份直接给病人,这样能极大的方便患者,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从病案信息利用的范围及病案信息利用的管理两大方面阐述了病案在信息时代所处的地位及其利用价值,同时就拓展病案利用价值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朱章志教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在糖尿病治疗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创新性的提出以"神、形、纳、眠、便"判断疗效,即以患者的精神状态、形体、饮食、睡眠及二便等症状作为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人体的"神、形、纳、眠、便"是在人体正气的推动下才能够正常,"神、形、纳、眠、便"出现异常,实际上是反应了人体正气的虚弱,因而可以用来评价人体的正气是否正常,这一方法在临床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此作为指导,取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方法通过了解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的要求(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分析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常见问题对医院统计指标的影响;提出对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存在问题的对策.结果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结论只有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才能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治疗效果,以及妊娠期长时间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孕妇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相应胎龄所需热量的饮食,观察组除给予对照组的饮食外再加适量的肠内营养制剂,应用30天。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宫高和双顶径的增加显着大于对照组孕者;观察组胎儿无应激试验(NST)阳性的比率显着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低体重出生儿(小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g)及和Apgar小于7分的患儿比率显着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治疗中不仅有效,而且对孕妇和胎儿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住院病案缺陷的常见原因,提出解决方法。方法对2007年上半年出院病案进行质量检查。结果抽查病历924份,病历缺陷924份,共2540项次。结论加强医师的法制观念,加强责任感,强化基本功讪练,实行病案质量四级监控,杜绝缺陷病案归档上架,确保病案质量。  相似文献   

18.
经验法则是利用事物发展常态而形成的规律,而适用于证据司法场域的特殊法官心证过程.借助现代司法的自由心证技术,以及盖然强度的适用效能评估,可以促进经验法则更加符合民众实质正义观感,促进基于证据事实裁量的纠纷解决结果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学习环境中的气味,单独或同时出现于编码与提取过程中,其对短时记忆储存的影响。方法设计两个试验:试验一,将被试随机分为气味组、想象组、控制组,在有桂花香气味、想象气味、没有也不想象气味的学习环境中分别测验被试的整体回忆成绩和相关词汇的回忆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试验二,气味为愉快气味和不愉快气味2种,试验是3个被试间设计(学习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回忆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试验分两次进行,间隔24h,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一,气味组的整体回忆成绩(12.500±3.117)个高于想象组(9.571±2.387)个和控制组(7.625±5.225)个,变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想象组成绩低于气味组,但高于控制组。试验二,在学习中呈现气味和回忆中呈现气味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互作用(P<0.05);但对气味呈现于测验(回忆)中则无显著影响(P>0.05)。均数逐对检验亦发现A1B1、A2B1、A2B3三个组的均数与其余各组(除A2B2组外)都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A2B2组只与A3B1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1.学习和回忆时,如果呈现同一种愉快气味,那么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愉快气味可以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提取线索;2.学习时,如果呈现一种不愉快气味,那么回忆时不管有否气味,都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学习环境中的气味,单独或同时出现于编码与提取过程中,其对短时记忆储存的影响.方法 设计两个试验:试验一,将被试随机分为气味组、想象组、控制组,在有桂花香气味、想象气味、没有也不想象气味的学习环境中分别测验被试的整体回忆成绩和相关词汇的回忆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试验二,气味为愉快气味和不愉快气味2种,试验是3个被试间设计(学习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回忆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试验分两次进行,间隔24 h,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试验一,气味组的整体回忆成绩[(12.500±3.117)个]高于想象组[(9.571±2.387)个]和控制组[(7.625±5.225)个],变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想象组成绩低于气味组,但高于控制组.试验二,在学习中呈现气味和回忆中呈现气味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互作用(P<0.05);但对气味呈现于测验(回忆)中则无显著影响(P>0.05).均数逐对检验亦发现A1B1、A2B1、A2B3三个组的均数与其余各组(除A2B2组外)都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A2B2组只与A3B1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1.学习和回忆时,如果呈现同一种愉快气味,那么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愉快气味可以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提取线索;2.学习时,如果呈现一种不愉快气味,那么回忆时不管有否气味,都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