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LH)是指原因不明的低颅压病征,临床上以坐位或起时头痛、恶心、呕吐及颈部强直为主要表现,平卧时头痛消失或减轻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0例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均符合低颅压综合征的诊断,经补液等治疗后均痊愈。结论 低颅压综合征病因及临床表现多样,体位性头痛是其主要的临床特点。腰椎穿刺及头部MRI检查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低颅压综合征是临床少见的脑脊液压力低于70mmH2O的一组症侯群。主要表现为体位性头痛,坐立位时头痛加重,平卧时头痛减轻或消失,可伴头晕、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等症状。现将我科2007—06~2009—06收治的9例上呼吸道感染后低颅压综合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预后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北京协和医院2009年至2014年收治的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患者16例,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影像学特点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体位性头痛。13例脑脊液压力<60mm H2O,3例脑脊液压力为0。6例头颅CT提示硬膜下积液/积血,2例脑叶出血,5例存在双侧侧脑室体积减小,8例未见明显异常。头颅增强MRI检查示硬脑膜弥漫强化9例,硬膜下出血3例,硬膜下积液3例,脑组织下移4例,垂体增大2例。结论体位性头痛是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相对典型的症状之一,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头颅增强MRI可显示弥漫性硬脑膜强化等典型的低颅压改变,头颅CT亦可提示部分改变。在详细询问病史的基础上,重视对头颅CT检查的判读,避免对头颅增强MRI检查的过度依赖,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与肥厚性硬脑膜炎(HCP)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以提高诊断及鉴别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SIH患者及6例HCP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均以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SIH患者的头痛多与体位改变有关,脑脊液压力明显低于正常,HCP患者除头痛之外,多组颅神经损害较SIH更为常见。影像学上两组均可表现为硬脑膜弥漫性增厚并异常强化,但HCP硬脑膜强化可为局限性,部分病例可见邻近部位感染灶,而SIH可出现硬膜下积液。结论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与肥厚性硬脑膜炎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在临床及影像学上均有各自的特点,应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分析低颅压综合征合并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方法 报道1例低颅压综合征合并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以体位性头痛起病,经腰椎穿刺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为低颅压综合征,继发硬膜下积液及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头颅CT、MRI均可提供低颅压综合征的表现,MRV及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是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重要诊断手段.结论 低颅压综合征是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了解两者的临床特征有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误诊原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防止误诊误治。方法对已确诊的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误诊原因,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有23例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曾被误诊误治,如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炎、血管性头痛等。结论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临床表现独特,临床医生应提高对此病认识,以防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18例临床、脑脊液和影像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脑脊液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以体位性头痛、恶心、呕吐、头晕、耳鸣为主要表现,部分伴有神经系统体征,腰穿脑脊液压力均低于70mmH2O,27%患者红细胞增多,33%脑脊液蛋白增高,影像学检查可见硬膜增厚、强化、硬膜下积液和硬膜下血肿等表现,给予大量补液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效果良好。结论体位性头痛、腰穿脑脊液压力低为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主要临床特点,影像学可呈现硬膜增厚强化等特征性改变,治疗以大量补液为主。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及脑脊液特点。方法总结分析25例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有体位性头痛或伴有恶心、呕吐、头晕、目眩、颈强直等表现,脑脊液压力均低于70mmH2O,3例患者CSF红细胞增多,4例患者CSF蛋白增高,25例患者中23例头颅CT检查正常,2例双侧脑室系统均匀性缩小,给予大量补液,支持、对症治疗,症状严重者予以鞘内激素注入治疗,症状均消失。结论正确了解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脑脊液特点,并鉴别继发性低颅压综合征。  相似文献   

10.
16例原发性低颅压头痛综合征TCD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1992年9月至今,我们共对16例原发性低颅压头痛综合征患者进行TCD检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16例原发性低颅压头痛综合症患者(以下简称低颅压组)是经CT、腰穿等检查确诊的,其中男5例,女11例,平均年龄29±9.36岁。对照组为10例健康...  相似文献   

11.
低颅压综合征(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SIH)远低于高颅压综合征,在临床相对少见,SIH具有脑脊液(CSF)压力低、体位性头痛的特点,部份病例CSF异常,为了解CSF的变化,现对26例SIH的CSF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影像学改变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及影像学改变,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26例患者均有为体位性头痛,侧卧位腰穿脑脊液压力均<70mmH2O.其中7例为血性脑脊液(2例误穿),5例脑脊液蛋白定量增高.26例均行头部CT平扫,3例脑室、脑沟、脑池变小,其余均正常.9例行头部MRI检查,5例示硬脑膜增厚,3例硬脑膜窦扩张,1例硬脑膜下积液.结论 认识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脑脊液和影像学改变,可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3.
低颅压综合征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13例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均有体位性头痛、恶心、呕吐 ,伴有眩晕 4例、耳鸣 2例、颈项强直 2例。 9例行腰穿检查 ,脑脊液 (CSF)压力均 <70mmH2 O ,8例患者CSF中红细胞数有不同程度升高 ,1例患者为血性CSF。治疗以大剂量补充生理盐水为主 ,2例腰穿时行CSF置换 ,均痊愈。结论 体位性头痛是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征 ,腰穿CSF测压检查可确诊。本病一般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多以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1],而以复视为主要表现者,尤其小儿极为罕见,我院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误诊原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防止误诊误治。方法对已确诊的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误诊原因,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有23例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曾被误诊误治,如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炎、血管性头痛等。结论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临床表现独特,临床医生应提高对此病认识,以防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伴脑膜肥厚的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与肥厚性硬膜炎(HP)的临床特点及鉴别诊断,以提高对低颅压综合征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有脑膜肥厚的10例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与10例肥厚性硬膜炎的临床、实验室资料,影像学检查及治疗和转归等。结果两组病人的临床表现、CSF改变及影像学改变有相似之处,但SIH的头痛与体位变化有关,CSF压力明显低于正常,影像学上可有硬膜下积液,治疗主要以补液为主,与HP有区别。结论低颅压综合征与肥厚性硬膜炎虽有相似之处,但两者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上仍有区别,应注意鉴别,以防误诊。  相似文献   

17.
低颅压性综合征(intracranial hypotension syndrome,IHS)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侧卧位腰部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压力<6mmH2O以体位性头痛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因此病临床极易误诊,现将我院2006—2011年收治的20例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以及其并发症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处理。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2例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分析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及其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处理。结果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伴慢性硬膜下血肿,若有血肿进展或意识改变应及时外科治疗。结论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伴慢性硬膜下血肿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随访CT/MRI,了解有无血肿的进展,以便及早给予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 SIH)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SIH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本组男5例,女4例;均为缓慢起病.7例有体位性头痛,2例为颈肩部疼痛.头颅MRI平扫发现脑干移位4例,其中1例合并小脑扁桃体下疝;硬膜下积液2例,垂体增大2例,窦汇后缘呈弧形改变6例;增强发现7例大脑半球硬脑膜、大脑镰及小脑幕弥漫性均匀强化,“铠甲”样包绕脑组织;1例同时合并上矢状窦血栓形成.脊髓MRI平扫发现颈椎间盘突出、神经根袖囊肿及腰椎管内神经鞘瘤各1例;增强后发现脊膜均匀显著强化3例.结论 SIH影像学特征为“下沉脑”及脑脊膜均匀强化,MRI检查有助于对其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是指自发性颅内压<70mmH2O的情况下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临床上并不多见,但此类病症治疗过程中非常棘手,好转后复发率高[1]。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2005-01—2011-12住院的15例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