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 探索 miR-30b-5p 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收集结直肠癌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患者及正常人血清,提取RNA,实时荧光定量 PCR检测 miR-30b-5p表达.将miR-30b-5p的inhibitors转入HT-29 细胞中;将miR-30b-5p的mimics转入 HCT-116 细胞中;CCK-8 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胆固醇试剂盒检测细胞中胆固醇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LDLR)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 LDLR 蛋白表达;在转入 miR-30b-5p inhibitors 的HT-29细胞中应用siRNA敲低LDLR,检测LDLR蛋白表达、细胞胆固醇含量及细胞增殖.结果 与正常人相比,miR-30b-5p在结直肠癌患者组织及血清中表达降低,且其在结直肠癌细胞系HT-29、Caco-2及HCT-116中的表达量低于正常结直肠细胞系NCM460;在HT-29细胞中转入miR-30b-5p的inhibitors,细胞增殖加快,胆固醇含量增加,LDLR表达上调;在HCT-116细胞中转入miR-30b-5p的mimics,细胞增殖减慢,胆固醇降低,LDLR表达被抑制;此外,在miR-30b-5p沉默的HT-29细胞中敲低LDLR,胆固醇含量减少,细胞增殖减慢.结论 miR-30b-5p在结直肠癌中是一种抑癌microRNA,它通过抑制LDLR和胆固醇合成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DGSH铁硫结构域2 (CISD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其对5-氟尿嘧啶(5-FU)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免疫组化检测结直肠癌和癌旁组织中CISD2的表达,采用χ2检验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CISD2的表达与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MTT评估CISD2对结直肠癌细胞5-FU敏感性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HCT116和HCT8人结直肠癌细胞自噬蛋白ATG5、Beclin 1和LC3-Ⅱ/Ⅰ,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 qRT-PCR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比较,结直肠癌组织CISD2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0.001),且与患者肿瘤M分期相关(P <0.05)。MTT结果显示,与单纯5-FU处理组比较,过表达CISD2联合5-FU处理组细胞活力下降更显著(P <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单纯5-FU处理组比较,过表达CISD2联合5-FU处理组细胞中ATG5、Beclin 1和LC3-Ⅱ/Ⅰ蛋白水平降低,而活化的caspase-3和p-...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LINC01106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及凋亡能力的影响。方法 分析公共数据库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正常组织LINC01106表达水平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构建LINC01106敲减及过表达结直肠癌细胞株;采用CCK-8实验检测LINC01106敲减及过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LINC01106敲减对结直肠癌细胞凋亡水平的影响;免疫印迹检测LINC01106敲减对结直肠癌细胞p-STAT3、STAT3、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建立裸鼠移植 瘤模型观察LINC01106表达水平对结直肠肿瘤体内生长的影响,随机分为2组,9只/组。对照组:接种SW480细胞,敲减组:接种LINC01106敲减的SW480细胞。结果 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结直肠癌肿瘤组织LINC01106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且LINC01106的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敲减LINC01106可以明显抑制SW480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促进凋亡(P<0.05),过表达LINC01106可以明显促进SW480结直肠癌细胞增殖;敲减LINC01106可以抑制p-STAT3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调LINC01106可以抑制裸鼠移植瘤体内生长。结论 LINC01106在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且与患者预后相关。INC01106可以通过STAT3/Bcl-2信号调控SW480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及凋亡;LINC01106有望成为结直肠癌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结直肠癌细胞中利用信号转导蛋白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磷酸化抑制剂隐丹参酮(CTS)抑制STAT3 705位点磷酸化对5-氟尿嘧啶(5-FU)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5株结直肠癌细胞中STAT3的磷酸化水平,挑选磷酸化程度最高的2株细胞进行后续实验研究.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5-FU处理后结直肠癌细胞STAT3磷酸化水平的变化.应用MTT实验评价5-FU与CTS联合处理结直肠癌细胞对细胞活性影响.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FU与CTS联合处理细胞后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同时利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抗凋亡蛋白Bcl2的变化情况.结果 5-FU能够降低结直肠癌细胞STAT3 705位点磷酸化水平,利用CTS抑制STAT3磷酸化极大的增强了5-FU的作用效果,降低了结直肠癌细胞活性,促进了细胞凋亡.同时进一步机制研究表明CTS与5-FU联合作用降低了Bcl2蛋白水平.结论 结直肠癌细胞中,利用STAT3磷酸化抑制剂CTS抑制STAT3磷酸化水平能够明显提高5-FU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CRCMSL(Lnc-CRCMSL)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Lnc-CRCMSL在结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正常结肠上皮细胞及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特点。建立SW480耐药株SW480/DDP,并通过基因干扰实验过表达其Lnc-CRCMSL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的凋亡率,CCK-8测定细胞的增殖活力,划痕愈合实验测定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测定细胞的侵袭能力,免疫蛋白印迹实验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蛋白表达。结果Lnc-CRCMSL在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在Ⅱ期、Ⅲ期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Ⅰ期,且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量低于正常结肠上皮细胞(P<0.05)。过表达Lnc-CRCMSL提高了SW480/DDP的凋亡率,抑制了SW480/DDP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活力(P<0.05)。同时,过表达Lnc-CRCMSL降低了SW480/DDP的MMP2和MMP9表达水平(P<0.05)。结论Lnc-CRCMSL在结直肠癌中表达异常,对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行为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抑制细胞分裂周期蛋白7(cell division cycle 7,CDC7)的药物XL413对结直肠癌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在多个结直肠癌细胞系中分别加入生理盐水和不同浓度的XL413处理72 h,用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细胞在450 nm处的吸光度值并计算细胞存活率和XL413的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值;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再生能力;RNA-seq检测XL413对细胞转录组的影响;qRT-PCR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DNA解旋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MCM)复合体成员MCM2的磷酸化以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XL413处理组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集落形成能力均下降(P=0.001 5);细胞早期和晚期凋亡比例增高(P=0.000...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SLC5A8基因mRNA转录水平及其甲基化状态.方法 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SP)检测40例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SLC5A8基因mRNA转录水平及其甲基化水平.结果 SLC5A8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mRNA转录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χ2=16.241,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SLC5A8基因甲基化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χ2=32.237,P<0.05);该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与其甲基化状态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75.结论 SLC5A8基因甲基化能显著降低该基因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可能存在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E74样因子5(ELF5)过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的生长和侵袭能力以及裸鼠成瘤的影响。  方法  人结直肠癌SW480和 HT-29细胞分为5组:LV-GFP组,转染空载体LV-GFP慢病毒;LV-ELF5组,转染重组LV-ELF5慢病毒;shRNA-NC组,转染空载体shRNA-NC慢病毒;shRNA-ELF5组,转染重组shRNA-ELF5慢病毒;对照组,未转染任何载体。转染72 h后,取含有慢病毒的细胞上清液,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各组细胞中ELF5 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ELF5、凋亡相关的cleaved Caspase-3/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9/Caspase-9、侵袭相关的E-cadherin和N-cadherin的蛋白表达水平;CCK-8检测细胞活力;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克隆形成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TUNEL实验检测组织中细胞凋亡; 免疫组化检测组织中E-cadherin、N-cadherin的表达。 将20只BALB/c裸鼠分为4组,每组5只:LV-GFP组、shRNA-NC组、LV-ELF5组、shRNA-ELF5组,于裸鼠皮下注射含重组慢病毒的SW480细胞上清液,构建裸鼠成瘤模型,监测移植瘤体积变化。第30天取裸鼠移植瘤组织,测量肿瘤质量,Western blot检测移植瘤ELF5蛋白的表达,TUNEL染色检测移植瘤凋亡,免疫组化检测移植瘤中N-cadherin阳性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细胞比较,两个细胞系LV-GFP组和shRNA-NC组细胞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结果与RT-qPCR结果表明,两个细胞系LV-ELF5组的ELF5 mRNA和蛋白水平均上调(P<0.05,与LV-GFP组比较),shRNA-ELF5组的ELF5 mRNA和蛋白水平均下调(P<0.05,与shRNA-NC组比较),ELF5过表达体系和干扰体系构建成功。与LV-GFP组比较,LV-ELF5组降低了细胞活力和克隆形成率(P<0.05),促进SW480细胞凋亡,并上调cleaved Caspase-3/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9/Caspase-9蛋白表达(P<0.05),抑制细胞侵袭,并上调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N-cadherin蛋白表达(P<0.05);ELF5干扰后,细胞的上述表现呈相反趋势(P<0.05,shRNA-ELF5组与shRNA-NC组比较)。体内实验结果表明,ELF5过表达缩小裸鼠肿瘤体积和降低肿瘤质量(P<0.05),促进组织中细胞凋亡(P<0.05),ELF5蛋白表达增加,抑制N-cadherin蛋白表达(P< 0.05)。当EFL5表达抑制,上述实验结果呈相反趋势。  结论  体内外实验表明ELF5过表达可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凋亡,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生长和侵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FLIP、FADD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结直肠癌细胞凋亡、增殖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FLIP、FADD和PCNA蛋白在60例结直肠癌及35例结肠腺瘤中的表达并经图像分析系统测量FLIP、FADD和PCNA蛋白的平均光密度(D)值。TUNEL法检测结直肠癌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AI),以PCNA阳性细胞所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作为增殖指数(PI)。结果 FLIP、PCNA阳性物质在结直肠癌中表达高于结肠腺瘤(P<0.05),而FADD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低于结肠腺瘤(P<0.05);结直肠癌组细胞AI 低于腺瘤组(P<0.05),而PI高于腺瘤组。FLIP蛋白表达与细胞AI负相关(r=-0.856 0,P<0.05),与PI正相关(r=0.821 4,P<0.05);FADD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细胞AI正相关(r=0.900 3,P<0.05),与PI负相关(r=-0.841 1,P<0.05)。结论 FLIP蛋白可能对结直肠癌细胞有抑制凋亡、促进增殖作用,而FADD则相反;FLIP高表达和FADD低表达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他莫昔芬对结直肠癌细胞HCT116的凋亡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应用细胞计数法(CCK-8)试剂盒法观察1、3、10、30、100μmol/L他莫昔芬对结直肠癌细胞HCT116活性的影响,对照组加入5%DESO/EtOH溶液,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他莫昔芬介导的凋亡作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他莫昔芬作用后HCT116细胞转录共刺激因子(TAZ)、Bcl-2和Bax基因和蛋白表达,并检测HCT116细胞Caspase-3活性的变化.结果 他莫昔芬能使HCT116细胞的活性下降,并且随着其浓度的升高,细胞的活性下降更明显.凋亡率在他莫昔芬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5.13±5.14)%和(11.70±1.72)%.他莫昔芬作用后HCT116细胞的TAZ和Bcl-2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下降,而Bax基因和蛋白表达上调,细胞Caspase-3的活性显著上升(P<0.05).结论 他莫昔芬作用于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后可以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并能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TAZ、Bcl-2和增高Bax、Caspase-3来介导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天然药物活性成分桔梗皂苷D是否能抑制肝癌干细胞对5-氟尿嘧啶的抵抗性并研究其机制。方法: MTT法和Annexin V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桔梗皂苷D和5-氟尿嘧啶对HepG2肿瘤干细胞细胞活力和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桔梗皂苷D是否调节HepG2肿瘤干细胞中HAX1的表达。运用JC-1染色流式细胞术、Annexin V染色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方法研究桔梗皂苷D联合5-氟尿嘧啶对肝癌干细胞凋亡通路的影响。结果: 5 mmol/L 5-氟尿嘧啶处理下HepG2肿瘤干细胞的细胞活力抑制率为29.1±2.4,显著低于常规HepG2细胞的细胞活力抑制率(72.7±5.2, P<0.05)。5-氟尿嘧啶联合桔梗皂苷D对HepG2肿瘤干细胞的细胞活力的抑制率为66.7±3.4,凋亡诱导率为33.9±2.1,显著高于5-氟尿嘧啶单独处理的细胞活力抑制率(28.7±1.8,P<0.05)和凋亡诱导率(8.9±0.6,P<0.05)。桔梗皂苷D处理后HepG2肿瘤干细胞中HAX1的相对表达水平为0.24±0.02,相比于对照组(0.78±0.05)显著下降(P<0.05),表明桔梗皂苷D抑制肝癌干细胞HAX1的表达水平。5-氟尿嘧啶+桔梗皂苷D+HAX1质粒组的HepG2肿瘤干细胞凋亡率(10.1±0.7)显著低于5-氟尿嘧啶+桔梗皂苷D组(34.8±2.2,P<0.05),表明桔梗皂苷D通过下调HAX1的表达提高5-氟尿嘧啶对肝癌干细胞的凋亡诱导活性。5-氟尿嘧啶+桔梗皂苷D组HepG2肿瘤干细胞的相对线粒体膜电位(0.21±0.02)显著低于5-氟尿嘧啶组(0.84±0.04,P<0.05),表明桔梗皂苷D通过线粒体途径促进5-氟尿嘧啶对肝癌干细胞的凋亡诱导效应。结论: 桔梗皂苷D通过下调HAX1的表达抑制肝癌干细胞对5-氟尿嘧啶的抵抗性。  相似文献   

12.
金美  巴桑  次仁 《西部医学》2023,35(9):1298-1303
目的 探讨环状核糖核苷酸_胞质分裂作用因子1(Circ_DOCK1)通过调节微小核糖核苷酸-122-5p(miR-122-5p)/肽酰脯氨基顺反异构酶B(PPIB)轴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circ_DOCK1、miR-122-5p、PPIB表达水平。取人结直肠细胞SW480,脂质体转染法转染circ_DOCK1干扰质粒(sh-circ_DOCK1)、miR-122-5p抑制物(anti-miR-122-5p)和模拟物(miR-122-5p mimics),以CCK-8法、划痕试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凋亡情况。以生物信息学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circ_DOCK1与miR-122-5p的靶向关系。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的circ_DOCK1、PPIB mRNA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miR-122-5p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与挽救组和NC-circ_DOCK1组比较,sh-circ_DOCK1组的circ_DOCK1和PPIB mRNA表达量下降,miR-122-5p表达量升高,且细胞转染48 h和72 h的A值及细胞迁移率和穿膜细胞数均降低(P<0.05);挽救组和NC-circ_DOCK1组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circ_DOCK1含有与miR-122-5p互补的核苷酸序列。转染miR-122-5p mimics后,circ_DOCK1的野生型荧光素酶报告质粒相对活性降低,转染anti-miR-122-5p后,circ_DOCK1的野生型荧光素酶报告质粒相对转录活性增加(P<0.05),circ_DOCK1突变型荧光素酶报告质粒相对活性值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rc_DOCK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上调,且能通过调节miR-122-5p/PPIB轴影响结直肠癌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可考虑经circ_DOCK1作为结直肠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arresten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检测42例结肠癌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和远癌组织中arresten mRNA的表达情况。PCR产物经凝胶电泳,比较各组织中arrest-en与β-actin条带的灰度值之比,半定量分析arresten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癌组织中arresten mRNA表达水平(0.43±0.14)低于癌旁组织(0.51±0.13)和远癌组织(0.57±0.11);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升高,ar-resten mRNA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也增加(P<0.05),但arresten mRNA表达在结肠癌临床分期(TNM)、淋巴结转移和病理类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resten mRNA在结肠癌组织中低表达,arresten基因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Zhang H  Wang S  Zhang YC  Ye YJ  Cui ZR  Fang WG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1):2899-2904
目的 观察人结直肠恶性肿瘤中信号传导子和激活子3(Stat5)和环氧化酶2(COX-2)mRNA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明确Stat3通路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及COX-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5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邻近正常肠黏膜中Stat3及COX-2mRNA的表达;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了p-Stat3及COX-2的表达;将Stat3上游激酶JAK2抑制剂AG490,作用于结肠癌细胞系HT-29,运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流式细胞仪观察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印迹法检测p-Stat5及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Stat3和COX-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肠黏膜(均P〈0.05),分别为正常组织的1.97和1.88倍;COX-2表达水平与Stat3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749,P〈0.01),并与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免疫组化结果示p-StatB与COX-2蛋白表达水平相关。用(AG490)阻断StatB通路可抑制HT-29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同时Stat3磷酸化活性随作用时间延长而下降,COX-2表达水平也逐渐降低。结论 Stat3通路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及COX-2基因表达有影响;阻断信号通路可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二氢青蒿素与5-氟尿嘧啶协同抗胃癌效应的机制。方法 MTT实验检测胃癌细胞系BGC-823的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BGC-823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实验检测BGC-823细胞中ATF2、磷酸化ATF2、Bcl-xl的表达水平及细胞色素c的释放水平和Caspase-3活化水平。结果 5-氟尿嘧啶联合二氢青蒿素对BGC-823的细胞活力抑制率[(67.1±5.5)%]和凋亡诱导率[(37.3±2.9)%]均显著高于5-氟尿嘧啶单治疗组[细胞活力抑制率:(18.9±1.5)%,P0.05];凋亡诱导率[(9.5±0.9)%,P0.05]。5-氟尿嘧啶+二氢青蒿素+ATF2质粒组BGC-823的细胞活力抑制率[(26.5±2.1)%]和凋亡诱导率[(14.9±1.1)%]显著低于5-氟尿嘧啶联合二氢青蒿素组(P0.05)。5-氟尿嘧啶联合二氢青蒿素组的ATF2磷酸化水平和Bcl-xl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5-氟尿嘧啶单治疗组,同时5-氟尿嘧啶联合二氢青蒿素治疗组的细胞色素c释放水平及Caspase-3活化水平均显著高于5-氟尿嘧啶单治疗组。结论二氢青蒿素通过抑制ATF2的磷酸化增强5-氟尿嘧啶对胃癌细胞的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Twist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水平,其对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以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促进癌症发展具体的机制。方法  经结肠镜活检取20例患者组织和20例正常人的标本,采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了Twist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脂质转染法对结直肠癌细胞系CT-26细胞进行RNA干扰,采用CCK-8法及transwell法观察干扰Twist后对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以及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RT-PCR以及Western blot检测了CT-26细胞中MMP-9的mRNA及蛋白水平。结果  Twist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mRNA水平显著高于对应癌旁组织以及对照组(P <0.05);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Twist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组织(P <0.05);与转染对照组比较,Twist siRNA转染的CT-26细胞增殖水平及迁徙能力均显著降低(P <0.05);干扰Twist的CT-26细胞能够显著降低金属蛋白酶MMP-9 mRNA及蛋白的水平。结论  Twist蛋白能够增加结直肠癌癌细胞的增殖及迁徙能力,其影响机制可能与金属蛋白酶MMP-9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1例正常大肠组织、60例大肠癌组织中的MCM5的表达。结果:MCM5高表达于大肠癌细胞核,大肠癌组织中MCM5表达率为63.3%(38/60);正常大肠组织中MCM5表达率3.2%(1/31),(P<0.05);MCM5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的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型相关(P<0.05)。结论:MCM5可作为新的大肠癌增殖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 recombinant expression vector targeting survivin gene on chemotherapy sensitivity of human colon cancer cells to 5-fluorouracil. Methods siRNA recombinant expression vector targeting survivin gene was constructed and transfected into human colon cancer cell lines LOVO. After 48 hours of transfection, cells were harvested for analysis of survivin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s using RT-PCR and Western blot. In addition, after human colon cancer cell lines were treated with Survivin siRNA and/or 5-fluorouracil, MTT assay and flow cytometry were used to analyze cell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Results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analysis confirmed that siRNA recombinant expression vector targeting survivin gene was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Inhibitory ratios of survivin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s by Survivin siRNA were 36.33% and 44.65%, respectively. Survivin siRNA combined with 5-fluorouracil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cell proliferation inhibitory ratio and apoptosis ratio compared with 5-fluorouracil treatin~ alone (P〈0.05). Conclusion The siRNA recombinant expression vector targeting survivin gene can inhibit the expression of survivin gene, and enhance chemotherapy sensitivity of human colon cancer cells to 5- fluorourac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