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目的 观察肝豆扶木颗粒对肝肾亏虚兼痰瘀互结型Wilson病(W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90例符合要求的W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使用二巯丙磺钠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肝豆扶木颗粒,共治疗4个疗程(32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临床有效率、24 h尿铜、铜蓝蛋白(CE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78%(26/4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22%(37/4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02,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CE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 h尿铜显著升高(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24 h尿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1β和IL-6水平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1β和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SOD水平升高,MDA水平下降(P<0.01),GSH-Px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SOD和GSH-Px水平升高,MDA水平下降(P<0.01);治疗后观察组SOD和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肝豆扶木颗粒治疗WD肝肾亏虚兼痰瘀互结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提高临床疗效,增强驱铜效果,具有抑制炎症和抗氧化应激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柴胡疏肝散联合腹针治疗慢性疼痛所致抑郁的临床效果,探讨其机制。方法 选取97例慢性疼痛所致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8例)。以上两组均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包括必要的心理干预、服用帕罗西汀。对照组内服逍遥丸治疗,观察组服用柴胡疏肝散联合腹针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神经递质、细胞因子水平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级。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明显减小(P<0.05),且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5-HT,NE,BDNF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心理干预,服用帕罗西汀的基础上,柴胡疏肝散与腹针相结合,发挥了两者各自的优势,标本兼治,可减轻抑郁程度,降低抑郁的分级,调节神经递质和细胞炎性因子水平,抑制炎症反应,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青礞石对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PTZ)点燃癫痫大鼠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利用PTZ腹腔注射制备慢性癫痫大鼠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卡马西平组、青礞石低剂量组和青礞石高剂量组。大鼠腹主动脉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2、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对各细胞因子之间及其与PTZ点燃癫痫大鼠结肠肠道微生物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利用SPSS 18.0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1β、IL-2、IL-6、TNF-α及hs-CR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青礞石高、低剂量给药组大鼠血清中各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下降(P<0.05,P<0.01)。细胞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IL-2与IL-6呈显著正相关(P<0.05),IL-6与TNF-α、hs-CRP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TNF-α与hs-CRP呈显著正相关(P<0.01),IFN-γ与HMGB-1呈显著正相关(P<0.05)。细胞因子与肠道菌群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疣微菌门、Akkermansia菌属与炎症因子IL-6、TNF-α、hs-CRP间呈显著相关性(P<0.05)。青礞石可通过影响细胞因子(IL-6、TNF-α、hs-CRP)、Akkermansia菌属对PTZ点燃癫痫大鼠起到干预作用。结论 青礞石干预PTZ点燃癫痫可能与影响IL-1β、IL-2等细胞因子,从而降低体内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骨伤1号方联合塞来昔布治疗寒湿痹阻证膝骨关节炎(KOA)的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7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基础治疗,0.2 g/次,1次/d。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中药骨伤1号方免煎颗粒熏洗治疗,每次1袋,1次/日,每周熏洗5次,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明显降低(P<0.01),KSS评分明显增高(P<0.01),且观察组临床效果改善更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IL-1β,TNF-α水平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GF-β1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结论 骨伤1号方联合塞来昔布治疗寒湿痹阻证KOA,可有效缓解KOA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IL-1β,TNF-α水平,并增加TGF-β1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霍山石斛多糖(DHP)对帕金森病(PD)模型神经元炎性损伤的抑制机制。方法 将SH-SY5Y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DHP组,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干预后各组SH-SY5Y细胞存活率,比色分析法检测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将小胶质细胞(BV-2)分为空白组、模型组、DHP组和MCC950组(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IL-18)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NOD样受体蛋白3(NLRP3)、接头蛋白凋亡相关的点状蛋白(ASC)、胱天蛋白酶-1(Caspase-1)及IL-1β蛋白的表达量。C57BL/6小鼠设置空白组、模型组、DHP低剂量(100 mg·kg-1)组、DHP高剂量(350 mg·kg-1)组及MCC950组(对照组),每组10只。通过平衡木实验、悬挂实验和转棒实验观察小鼠运动平衡和协调能力;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小鼠中脑黑质小胶质细胞Iba-1和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水平;FJB染色检测中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损伤情况;ELISA检测小鼠中脑组织IL-1β、IL-18和TNF-α等炎症因子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NLRP3、ASC、Caspase-1和IL-1β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存活率降低,LDH、ROS和MDA水平升高(P<0.05),SOD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DHP组细胞存活率升高,LDH、ROS和MDA水平降低(P<0.01),SOD水平升高(P<0.01)。与空白组比较,BV-2细胞模型组炎症因子IL-1β、IL-18和TNF-α水平升高(P<0.05),NLRP3、Caspase-1、IL-1β及ASC蛋白表达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DHP组及MCC950组炎症因子IL-1β、IL-18和TNF-α水平降低(P<0.01),NLRP3、Caspase-1、IL-1β及ASC蛋白表达减少(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通过平衡木时间增多(P<0.05),转棒实验在棒时间减少(P<0.05),IL-1β、IL-18和TNF-α水平升高(P<0.05),Iba-1表达增多(P<0.05),TH表达水平降低(P<0.05),中脑黑质神经元阳性细胞数增多(P<0.05),NLRP3、Caspase-1、ASC及IL-1β蛋白表达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DHP组及MCC950组小鼠通过平衡木时间减少(P<0.01),转棒实验中在棒时间增多(P<0.01),中脑炎症因子IL-1β、IL-18和TNF-α水平降低(P<0.01),中脑黑质Iba-1表达减少(P<0.01),TH表达水平升高(P<0.01),FJB染色中脑黑质神经元阳性细胞数减少(P<0.01),MCC950组NLRP3、ASC及IL-1β蛋白降低(P<0.01),DHP高剂量组NLRP3、ASC、Caspase-1及IL-1β蛋白降低(P<0.01)。结论 DHP具有抗氧化应激作用;DHP可能通过调控NLRP3炎症小体表达,抑制小胶质细胞过度活化,进而降低PD模型神经炎性损伤,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开结化痰汤加减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气滞痰阻证患者术后的近期疗效。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鼻内窥镜术,对照组术后给予糠酸莫米松,观察组术后给予开结化痰汤内服加局部冲洗,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及随访1年分别观察两组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鼻内窥镜检查评分量表(Lund-Kennedy),中医证状。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血清及鼻分泌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8,IL-17,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免疫球蛋白E(IgE)含量。比较两组安全性,治疗后及随访1年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及随访1年,观察组总控制率分别为97.7%,93.0%,高于对照组的87.8%,75.6%(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及随访1年比较,观察组同期SNOT-20,Lund-Kennedy,中医证状积分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血清和鼻分泌液中TNF-α,IL-1β,IL-8,IL-17,ECP,IgE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低于对照组的17.1%(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7%,低于对照组的41.5%(P<0.05)。结论 开结化痰汤加减可明显提高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气滞痰阻证患者术后近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母婴分离/束缚应激诱发焦虑抑郁小鼠海马小胶质细胞激活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情况,探讨温阳解郁方抗焦虑抑郁的机制。方法 84只雄性C57BL仔鼠于出生后第0天(PD0)随机分为空白组、束缚应激组和造模组,造模组采取母婴分离结合束缚应激制备焦虑抑郁模型,将造模组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温阳组、解郁组、温阳解郁组和氟西汀组。在离乳第21天(PD21)至成年第90天(PD90),空白组、束缚应激组和模型组饲喂正常饲料,其余饲喂药混饲料(温阳组、解郁组、温阳解郁组和氟西汀组用药剂量分别为5.85,12.03,16.71 g·kg-1及2.60 mg·kg-1)。采用旷场实验,O迷宫和社会交互实验评估模型组小鼠焦虑抑郁状态;免疫组化法(IHC)观察海马小胶质细胞及离子钙接头蛋白-1(Iba-1)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IL-1β,IL-6,TNF-α,Iba-1,糖皮质激素受体(GR)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5 min运动总路程和中央区活动时间显著减少(P<0.01),开臂活动时间与活动总路程明显减少(P<0.05,P<0.01),训练探察时间和辨别探查时间显著增加(P<0.01),Iba-1蛋白及mRNA表达,IL-1β,IL-6,TNF-α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GR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IHC结果显示小胶质细胞的过度激活。与模型组比较,温阳解郁方及氟西汀组小鼠5 min运动总路程和中央区活动时间显著上升(P<0.01),开臂活动时间显著上升(P<0.01),训练探察时间和辨别探查时间明显降低(P<0.05,P<0.01);Iba-1蛋白及mRNA表达,IL-1β,IL-6,TNF-α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GR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1),IHC结果表明小胶质细胞的形态恢复;温阳组和解郁组小鼠开臂活动时间显著上升(P<0.01),辨别探查时间明显降低(P<0.05),Iba-1蛋白及mRNA表达,IL-6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温阳组小鼠GR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5),TNF-α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解郁组小鼠5 min运动总路程显著上升(P<0.01),训练探察时间明显降低(P<0.05),IL-1β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IHC结果表明两组小胶质细胞有所恢复。结论 温阳解郁方的综合疗效和药理作用优于温阳方和解郁方,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抑制母婴分离/束缚应激小鼠海马小胶质细胞的激活,降低IL-1β,IL-6,TNF-α等细胞因子的表达,增加海马GR表达,从而改善小鼠的焦虑抑郁样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探讨乌丹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巨噬细胞M1/M2极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雌性SD大鼠,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乌丹丸高、中、低剂量组(2.4、1.2、0.6 g·kg-1)、中成药组和西药组,采用冰水浴联合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寒凝血瘀证大鼠模型,连续给药4周处死取材。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4、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炎性因子的表达评估炎症;其次,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TNF-α、精氨酸酶1(Arg1)、甘露糖受体(CD206)转录水平评价巨噬细胞极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技术(IF)检测iNOS、Arg1蛋白的表达佐证巨噬细胞极化。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检测p38 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清TNF-α,IL-1β、TGF-β,IL-4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异位内膜组织中iNOS、TNF-α、p-p38 MAPK、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蛋白明显升高,iNOS、TNF-α、MAPK、ERK mRNA水平明显升高,Arg1、CD206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异位内膜组织iNOS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Arg1阳性细胞数明显(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TNF-α,IL-1β、TGF-β,IL-4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乌丹丸高、中剂量组和西药组尤为明显(P<0.05),乌丹丸高、中剂量组及中成药、西药组大鼠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iNOS、TNF-α、p-p38 MAPK、p-ERK蛋白明显降低,iNOS、TNF-α、MAPK、ERK mRNA水平明显降低,Arg1、CD206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乌丹丸高、中剂量组及中成药、西药组大鼠异位内膜组织中iNOS细胞阳性数量明显降低,Arg1蛋白阳性数明显升高(P<0.05,P<0.01),乌丹丸低、中、高剂量呈剂量依赖性,高剂量组与西药组疗效相近。结论 乌丹丸可以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寒凝血瘀证大鼠模型的炎性反应,减少TNF-α、IL-1β、IL-4、TGF-β炎性因子的表达,促使巨噬细胞从M1型向M2型极化,其机制可能与p38 MAPK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黄连解毒汤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模型小鼠炎性损伤的影响,探讨黄连解毒汤治疗AGA的作用机制。方法 4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和黄连解毒汤组。采用踝关节注射单钠尿酸盐(MSU)晶体混悬液建立小鼠AGA模型,给药组分别给予黄连解毒汤水煎液(5 g·kg-1)和秋水仙碱(0.83 mg·kg-1),每天测量小鼠右踝关节肿胀程度,7 d后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踝关节组织病理改变。另外40只C57BL/6J小鼠同样分组处理,造模18 h后,取右踝关节,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关节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和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胱天蛋白酶-1(Caspase-1)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炎症因子IL-1β、TNF-α和IL-6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olt)检测NLRP3炎性小体和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TLR4/NF-κB)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右踝关节显著肿胀(P<0.01),HE染色观察到踝关节明显异物肉芽肿,其间有炎症细胞浸润,黄连解毒汤干预后可以缓解踝关节肿胀(P<0.05,P<0.01),异物肉芽肿减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踝关节组织中炎症因子IL-1β含量和IL-1β、TNF-α、IL-6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NLRP3炎性小体、Caspase-1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NLRP3、Caspase-1、TLR4和NF-κB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连解毒汤干预明显降低炎症因子IL-1β、TNF-α、IL-6和NLRP3炎性小体、Caspase-1 mRNA表达(P<0.05,P<0.01),显著降低关节组织中炎症因子IL-1β、TNF-α和IL-6含量(P<0.01),下调NLRP3、Caspase-1、TLR4、NF-κB蛋白的表达(P<0.05,P<0.01)。结论 注射MSU晶体导致AGA小鼠关节局部炎性免疫损伤,黄连解毒汤干预减轻炎性免疫损伤,可能与其调控NLRP3炎性小体和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防己黄芪消肿方(FHDP)对Hulth法膝骨关节炎(KOA)大鼠关节滑膜巨噬细胞极化情况及滑膜炎情况的干预作用。方法 36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FHDP高、中、低剂量组(29.16、14.58、7.29 g·kg-1)及洛索洛芬钠组(16.2 mg·kg-1)。采用改良Hulth法造KOA大鼠模型。术后6周根据分组给予高、中、低3个剂量的FHDP药液、生理盐水(NS)及洛索洛芬钠药液进行干预,给药2周后处死动物。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观察滑膜及软骨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流式细胞术(FCM)及免疫荧光(IF)评估M1/M2巨噬细胞极化情况,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关节组织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金属基质蛋白酶-13(MMP-13)等巨噬细胞极化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Krenn及Mankin评分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均能降低Krenn评分(P<0.05,P<0.01),Manki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M1/m?(CD38+)显著升高(P<0.01),M2/m?(CD206+)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FHDP高、中、低剂量组可降低M1/m?(P<0.05,P<0.01),各给药组均提高M2/m?,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M1/M2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FHDP剂量组M1/M2均显著降低(P<0.01),FHDP高、中剂量组较洛索洛芬钠组M1/M2更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滑膜及软骨中TNF-α、IL-1β、MMP-13的水平显著增高(P<0.01),IL-10的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均能降低滑膜中TNF-α、IL-1β水平(P<0.05),对滑膜中MMP-13及IL-10的水平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给药组均未能影响软骨中各炎症介质的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清TNF-α、IL-β水平显著升高(P<0.01),IL-10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FHDP高剂量组可降低TNF-α水平(P<0.05),各给药组均能升高IL-10水平(P<0.05,P<0.01),各给药组IL-β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防己黄芪消肿方可改善KOA大鼠关节滑膜炎,可通过抑制M1巨噬细胞极化影响促炎细胞因子及金属基质蛋白酶的分泌,对M2巨噬细胞极化无明显影响作用,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失衡是该方缓解滑膜炎症治疗KOA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1.
梁娜  牛文民  张超 《河南中医》2016,(5):904-906
目的:观察颈排刺结合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宝鸡市中医医院及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针灸科统计到的经门诊及住院确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治疗组给予颈排刺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推拿手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31%,对照组有效率80.7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排刺结合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结合颈部肌肉锻炼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76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结合颈部肌肉锻炼治疗,对照组采用超短波和中频脉冲电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一个疗程后、3个疗程后的VAS评分。结果:一个疗程及3个疗程后,治疗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手法结合颈部肌肉锻炼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显著,能明显缓解患者颈、肩、背部疼痛,提高颈椎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颈腰止痛药配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颈腰止痛药配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分别用颈腰止痛药加针灸、根痛平加针灸治疗,疗程均为20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00%,组间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疼痛记分及握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颈腰止痛药可明显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笔者近年来在临床上运用手法为主配合内服中药、热醋外敷等综合疗法治疗60例,效果满意,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在30~78岁之间;31~49岁19例,50岁以上41例;病程最长21年,最短1个月。临床上部分病例有外伤史、慢性劳损或感受风寒史,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颈肩、上肢疼痛、麻木、╥胀及功能障碍。检查:颈椎活动受限,肌紧张、压痛,棘突和横突病理性偏歪,椎间孔压缩试验阳性,臂丛牵拉试验阳性;颈椎X线片(正…  相似文献   

15.
祁颖欣 《光明中医》2006,21(7):71-73
目的:观察运用解眩散及瑜伽联合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对50名颈性眩晕的患者以中药解眩散及瑜伽体位练习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治愈率24%,有效率72%,总有效率96%.结论:运用解眩散及瑜伽联合治疗颈椎病眩晕疗效显著,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药治疗颈神经炎大鼠神经根内P物质含量的放免测定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将72只颈神经根炎大鼠,随机分为四组:颈椎Ⅰ号中剂量组、颈椎Ⅰ号高剂量组、颈复康组及空白组。分别给予颈椎Ⅰ号中剂量、高剂量、颈复康及凉开水。结果发现:颈椎Ⅰ号可以明显降低模型鼠,在3天、7天、14天不同时期内,颈神经根内SP的含量。同时,颈椎Ⅰ号疗效明显优于空白组和颈复康组。从而说明了颈椎Ⅰ号的镇痛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216例,随机分为综合组、针刺组和推拿组,每组72例。针刺组患者给予针刺治疗,推拿组患者给予推拿手法治疗,综合组患者给予针刺结合推拿治疗。结果:综合组有效率88.89%,针刺组有效率73.61%,推拿组有效率66.67%,综合组优于针刺组、推拿组(P0.05);治疗后,综合组PRI感觉分、PRI情绪分、PRI总分、VAS评分、PPI评分均优于针刺组、推拿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李莉 《河南中医》2015,35(1):88-89
目的:观察颈椎手法牵引复位配合综合护理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两组均在推拿治疗的基础上施行颈椎手法牵引复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主观症状评分为(6.8±1.3),对照组主观症状评分为(1.5±1.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t=3.38,P=0.0120.05);观察组临床体征评分为(5.1±1.2),对照组临床体征评分为(2.3±1.9),观察组优于对照组(t=2.82,P=0.0230.05);观察组日常活动评分、总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颈椎手法牵引复位配合综合护理治疗颈椎病疗效较好,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体征。  相似文献   

19.
张任  海兴华 《天津中医药》2016,33(7):403-405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配合颈椎电动间歇牵引治疗颈椎曲度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颈椎曲度异常并伴有颈、肩、背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36例,对照组34例。试验组患者先后采用推拿手法及颈椎电动间歇牵引疗法进行治疗,每日1次,持续治疗2周,共14次;对照组患者仅采用颈椎电动间歇牵引进行治疗,每日1次,持续治疗2周,共14次。疗程结束后分别对患者的临床疼痛症状及颈椎曲度变化进行评价。[结果]临床疗效分析方面,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76.47%,试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显示,试验组治疗方法对于改善患者局部疼痛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颈曲值比较分析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颈曲值比较显示,试验组改善颈椎曲度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该研究初步证明了推拿手法配合颈椎电动间歇牵引对于改善颈椎曲度异常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恢复其颈椎曲度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中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老年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曲度分布及不同干预措施下颈椎曲度的改变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09年7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病人80例,根据患者颈椎曲度情况,分为变直组与反弓组,根据临床疗效分为有效组、无效组;全部患者随机分为手法治疗组、牵引组、综合治疗组,平均治疗10~14d,症状消失可以停止治疗;采用VAS、症状综合评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6个月对疼痛及症状进行评分,采用标准的Borden氏法测量颈椎曲度。结果:全部患者获得随访,治疗前全部患者曲度值2.94±2.66,明显小于正常颈椎曲度值,全部患者治疗前后颈椎曲度的改变与VAS改变无明显相关性;治疗前后颈椎曲度的改变与总症状评分改变无相关性;变直组与反弓组颈椎曲度与临床疗效之间无相关性;有效组与无效组2组病人治疗前后曲度改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经过6个月的随访,变直组与反弓组曲度与疾病的复发无相关性分析。结论: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曲度减少是生理性退变特征,颈椎曲度的改变并不能影响临床疗效,而颈椎曲度异常的患者,也可以拥有良好的临床转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