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梁利红 《安徽医药》2020,24(10):2054-2058
目的探究血清及肺泡灌洗液 γ干扰素(IFN?γ)、血栓素(TXB2)、可溶性 B7?H3(sB7?H3)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 PP)病儿中的表达水平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 2017年 2月至 2019年 3月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 80例 RMPP病儿、 80例普通支原体肺炎(MPP)病儿及 50例查体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 RMPP组、 MPP组及对照组。收集临床症状,测定血清及肺泡灌洗液 IFN?γ、TXB2和 sB7?H3水平。结果 RMPP组病儿肺部呼吸音减低、肺实变、胸腔积液、黏膜糜烂、黏液栓形成等发生率显著高于 MPP组(P<0.05); RMPP组、 MPP组病儿血清 IFN?γ[(895.63±212.96)、(624.85±158.96) pg/mL]、 TXB2[(289.28±89.56)、(195.17±79.63)pg/mL]和 sB7?H3[(466.71±127.45)、(312.48±105.71)pg/m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04.12±31.02)、(35.85±12.45)、(44.15±15.74)pg/mL](P<0.05),RMPP组血清各指标水平高于 MPP组(P<0.05); RMPP组病儿肺泡灌洗液中 IFN?γ[(89.46±34.12)、(45.78±10.27)pg/mL]、TXB2[(88.45±32.78)、(54.17±17.48)pg/mL]和 sB7?H3  相似文献   

2.
杨丽萍 《安徽医药》2019,23(5):1016-1020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多潘立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病儿胃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在石家庄市第三医院儿科门诊诊治的108例FD病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4例。对照组予多潘立酮片(吗丁啉)口服每次10 mg,3次/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口服(每粒0.21 g)2粒/次,2次/天。检测血清胃肠激素,评估胃动力学相关指标,评价临床症状评分,比较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胃动素(MTL)、神经肽Y(NPY)、血管活性肠肽(VIP)分别为[(206.84±27.14)、(1.40±0.20)、(24.09±3.30)] pg/mL,治疗后为[(338.29±46.42)、(2.34±0.31)、(10.87±1.43)] pg/mL;对照组治疗前为[(206.73±26.58)、(1.41±0.18)、(24.17±3.28)] pg/mL,治疗后为[(281.42±40.02)、(1.88±0.24)、(16.22±2.12)] pg/mL。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病儿胃动素(MTL)、神经肽Y(NPY)升高(P<0.01),血管活性肠肽(VIP)降低(P<0.01)。两组对比,治疗组病儿MTL、NPY较高(P<0.01),VIP较低(P<0.01)。胃动力学变化: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胃排空时间为[(25.58±3.39)、(30.78±4.33)] min,较治疗前[(52.62±7.50)、(52.49±7.43)] min缩短(P<0.05),胃窦收缩频率治疗后为[(4.74±0.66)、(3.69±0.47)]次/分,较治疗前[(1.80±0.22)、(1.81±0.23)]次/分升高(P<0.05),胃窦收缩幅度治疗后为[(60.43±8.57)、(51.17±7.07)] mm,较治疗前[(37.01±5.20)、(36.94±5.12)] mm变大(P<0.05);两组对比,治疗组病儿胃排空时间较短(P<0.05),胃窦收缩频率较高(P<0.05),胃窦收缩幅度较大(P<0.05)。临床症状积分两组治疗后均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积分降低较明显(P<0.01),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FD效果显著,可能与其调节胃肠激素、胃动力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李会娟  靳秀红  梁东阁  常会娟 《安徽医药》2019,23(11):2211-2214
目的观察支原体肺炎病儿体内 Toll样受体 4(TLR4)、 CXCL8、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 ?1(sTREM?1)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 2016年 12月至 2017年 10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支原体肺炎病儿 100例为观察组,并按不同疾病程度再分为重症组 35例和非重症组 65例;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儿童 10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及不同疾病程度组 TLR4、CXCL8、sTREM?1水平、炎症因子和肺功能指标的差异,分析各指标与炎症因子和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支原体肺炎病儿的 TLR4[(3.48±0.67)vs.(1.03±0.02)ng/mL]、 CXCL8[(288.67±12.65)vs.(148.53±19.12)pg/mL]、 sTREM?1[(55.36 ±5.69)vs.(18.42±3.12)pg/mL]、 TNF?α[(24.55±4.18)vs.(9.06±1.65)pg/mL]、 IL?6[(45.25±9.58)vs.(9.06±1.65)pg/mL]、 hs?CRP[(5.63±1.35)vs.(1.68±0.72)mg/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0.05)FVC、MMEF、PEF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重症支原体肺炎病儿的 TLR4、CXCL8、sTREM?1、TNF?α、IL?6、hs?CRP水平高于非,重症组( P<0.05),FVC、MMEF、PEF水平低于非重症组( P<0.05);支原体肺炎病儿的 TLR4、CXCL8、sTREM?1水平与炎症因子水平正相关,与肺功能水平负相关。结论支原体肺炎病儿的 TLR4、CXCL8、sTREM?1水平较高,与炎症因子和肺功能指标相关,且受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李晓琳  刘永欣 《安徽医药》2020,24(3):429-43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大鼠心肌炎症及纤维化反应 Notch1信号通路、转化生长因子 ?β(TGF?β)的影响。方法选取 60只健康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各 20只,对照组大鼠行前降支分离但未结扎, AMI组行 AMI建模,但不予以药物,治疗组行 AMI建模后予以阿托伐他汀者,回顾性对比分析三组心肌炎性因子、纤维化反应情况。结果 AMI组、治疗组大鼠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 ?1β(IL?1β)水平高于对照组[(156.27±4.52)pg/mL、(131.26±5.23)pg/ mL比( 24.65±2.58)pg/mL;(97.65±12.33)pg/mL(72.37±6.72)pg/mL比( 13.01±1.19)pg/mL,P<0.05],治疗组大鼠 TNF?α、IL?1β低于 AMI组[(131.26±5.23)pg/mL比( 156.27±4.52)pg/mL;(72.37±6.72)pg/mL比(97.65±12.3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AMI组、治疗组大鼠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短缩率均低于对照组[(36.01±2.16)%、(55.82±3)%比( 66.71±1.21)%;.25,(18.21±2.33)%、(26.98±1.34)%比( 37.83±0.84)%,P<0.05]而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短缩率比 AMI组高[( 55.82± 3.25)%比( 36.01±2.16)%;(26.98±1.34)%比( 18.21±2.33)%],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整齐,心肌组织分布正常, AMI组大鼠心肌细胞减少、梗死区可见大量胶原纤维组织,治疗组改变介于对照组与 AMI组之间; AMI组、治疗组 Notch1蛋白、 TGF?β水平较对照组高,治疗组 Notch1蛋白、 TGF?β水平低于 A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差,阿托伐他汀可通过抑制 Notch1信号通路、 TGF?β改善 AMI大鼠心肌炎症、纤维化反应。  相似文献   

5.
麻杏石甘汤对重症肺炎大鼠肺组织炎症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杨  张军  王毅 《安徽医药》2020,24(9):1725-1728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 MGD)对重症肺炎大鼠炎症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正常饲养的 80只大鼠分成对照组、模型组、模型 +0.9%氯化钠溶液组、模型 +MGD组,每组 20只。对照组:正常饲养的 20只大鼠;模型组:用 1 mL注射器穿刺气管缓慢滴入 0.3 mL新鲜配制的肺炎克雷伯菌混悬液将剩余 60只大鼠进行重症肺炎模型制备;模型 +0.9%氯化钠溶液组:将 20只模型组大鼠进行等量的 0.9%氯化钠溶液灌胃;模型 +MGD组:将 20只模型组大鼠进行 MGD灌胃。用血气分析检测分析血气指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 6(IL-6)、白细胞介素 1β(IL-1β)的含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肺组织中核因子 κB抑制蛋白( IκBα)、 p65、磷酸化 IκBα(p-IκBα)的蛋白表达。结果成功构建肺炎克雷伯菌诱导的重症肺炎大鼠;与模型 +0.9%氯化钠溶液组大鼠相比,模型 +MGD组大鼠动脉血氧分压( PaO2)[(11.89±0.83)kPa比( 8.89±0.62)kPa,P<0.05]、血氧饱和度( SaO2)[(95.95±0.86)%比( 83.05±8.62)%,P<0.05]显著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显著降低[(4.02±0.37)kPa比(6.49±0.59)kPa,P<0.05]肺湿干比[(4.29±0.40)%比( 5.28±0.48%),P<0.05]、 TNF-α[(103.24±8.42)ng/mL比( 448.06±41.12)ng/mL,P<0.05]、 IL-6[7±8.11)pg/mL比( 209.51±18.18pg/mL)P<(85.8,0.05]、 IL-1β[( 218.54±19.33)ng/mL比( 528.31±49.11)ng/mL,P<0.05]的含量均显著降低;重要的是, IκBα的表达明显上调,[(1.86±0.11)比( 0.25±0.02)P<0.05]p65[(0.29±0.02)比( 4.10±0.04)P<0.05]、 p-IκBα[(0.31±0.03)比( 2.94±0.21),P<0.05]的表达明显下调。结论 MGD,可抑制重,症肺炎大鼠的炎症分泌,其机制,可能与抑制 NF-κB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6.
郭萍  张廷  王俊红  李敏敏 《安徽医药》2020,24(10):2082-2086
目的探讨在骨质疏松症病人中应用阿司匹林联合阿仑膦酸钠的效果及对病人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骨质疏松症病人 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病人均接受钙尔奇 D片及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治疗,对照组病人在此基础上接受阿仑膦酸钠治疗,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病人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服阿司匹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及治疗后腰椎 L2?L4、股骨颈、股骨大转子、 Wards三角区骨密度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 VAS得分;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中段骨钙素(N?MID)I型胶原 C端肽(β?CTX)、骨保护蛋白(OPG)及骨形态发生蛋白 ?2(BMP?2)水平;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病人腰椎 L2?L4、股骨颈、股骨大转子及 Wards三角区骨密度均分别较治疗前升高[(0.726±0.083)比(0.605±0.067)g/cm2(0.773±0.088)比(0.692±0.065)g/cm2,(0.658±0.049)比(0.559± 0.038)g/cm2,(0.505±0.045)比(0.445±0.058)g/cm2,P<0.05],均高于对照组病人(P<0.05);疼痛 VAS得分较治疗前降低[(1.59±0.54)比(7.13±1.48)分, P<0.05)]且低于对照组病人(P<0.01); N?MID及 β?CTX水平均分别较治疗前降低[(14.91±且,5.20)比(23.06±8.83)ng/mL,(0.34±0.04).58±0.04)ng/mL,P<0.05)],且均低于对照组病人(P<0.05); OPG及 BMP?2水平均分别较治疗前升高[(248.50±56.88)比(177.39±47.45)pg/mL,(80.76±14.89)比(58.94±10.22)pg/mL,P<0.05)],且均高于对照组病人(P<0.01);观察组病人总有效率(95.7%)高于对照组病人(82.6%)(P<0.05)。结论在骨质疏松症病人中应用阿司比匹林联合阿仑膦酸钠的效果显著。联合用药能够显著提高病人腰椎 L2?L4、股骨颈、股骨大转子及 Wards三角区骨密度,缓解病人的疼痛,有效抑制骨吸收、加快骨形成。  相似文献   

7.
梅海峰  梁宗敏  薛露  朱志云 《安徽医药》2019,23(5):1021-1024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钠在脓毒症病人中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脓毒症病人资料。入组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常规治疗+帕瑞昔布钠)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共纳入脓毒症病人92例,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8例、44例。比较各组病人临床基线资料,预后、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的感染、炎症、T淋巴细胞亚群、凝血功能等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病人的基线资料、感染、炎症、凝血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等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的抗生素使用时间[(8.3±1.6)比(9.0±1.3) d]、ICU[(11.8±2.8)比(13.1±2.3) d]及总住院时间[(19.2±4.5)比(21.2±4.2) d]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1周后,观察组病人的降钙素原[PCT,(4.3±1.7)比(5.3±2.6) ng/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21.1±10.1)比(31.0±12.3)g/L]、白介素-6[IL-6,(110.1±30.1)比(146.3±38.4) ng/L)]、白介素-8[IL-8,(25.2±9.8)比(31.2±12.3) ng/L]、凝血酶时间[TT,(19.7±1.5)比(20.4±1.7)]、纤维蛋白原[FIB,(3.8±1.1)比(4.4±1.4) g/L]、D-二聚体[DD,(398.7±68.7)比(335.5±61.1) ng/mL]及[CD+8]%[(33.0±3.4)比(35.2±2.9)]比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CD+4]%[(41.5±4.1)比(39.7±3.0)]及[CD+4]/[CD+8]比例[(1.61±0.58)比(1.35±0.4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可以有效的改善脓毒症病人的凝血、炎症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于梦尧  鲁春  冯李明  王新文 《安徽医药》2020,24(8):1655-1658
目的观察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伴焦虑抑郁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5年 1月至 2018年 7月东海县人民医院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伴焦虑抑郁病人 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酞普兰组、左甲状腺素钠组和联合组,每组 30例。分别予以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左甲状腺素钠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左甲状腺素钠联合治疗。 8周后,观察三组治疗前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西酞普兰组 TSH[(7.70±1.09)μIU/mL比(7.77±1.03)μIU/mL]、 FT3[(4.28±0.73)pmol/L比(4.30±0.58)pmol/L]、 FT4[(9.72±1.03)pmol/L比(9.98±1.09)pmol/L]无变化(P>0.05)TSH左甲状腺素钠组[(4.39±0.76)μIU/mL比(7.69±1.01)μIU/mL]和联合组[(4.30±0.51)μIU/mL比(7.78±0.98)μIU/ mL]下降,F,T3左甲状腺素钠组[(5.85±0.81)pmol/L比(4.34±0.67)pmol/L]和联合组[(5.63±0.54)pmol/L比(4.27±0.63)pmol/L]升高、 FT4左甲状腺素钠组[(13.22±1.56)pmol/L比(10.22±1.30)pmol/L]和联合组[(12.69±1.31)pmol/L比(9.89±1.12)pmol/L]升高(P<0.05)。治疗后 HAMA和 HAMD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西酞普兰组[(12.60±1.35)分比(21.90±2.56)分]、[(12.57±1.61)分比(22.16±1.72)分]左甲状腺素钠组[(14.50±1.54)分比(21.30±2.39)分]、[(13.90±2.64)分比(22.93±1.85)分]和联合组[(8.36±1.73)分比(20.4,3±3.08)分]、[(8.26±1.63)分比(21.96±1.62)分]下降(P<0.05)。与西酞普兰组、左甲状腺素钠组相比,联合组 HAMA和 HAMD评分下降(P<0.05)。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或左甲状腺素钠均可以缓解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伴焦虑抑郁病人的焦虑抑郁症状,联合用药疗效优于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不典型症状急性心肌梗死和典型胸痛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和预后进行观察。方法回顾性选择 2016年 6月至 2018年 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共 202例,其中不典型症状心肌梗死 52例,有典型胸痛心肌梗死 150例,对两组病人进行临床特征观察比较。结果与典型胸痛急性心肌梗死组比较,不典型症状急性心肌梗死组发病年龄较大[(75.6±13.2)岁比( 65.2±12.1)岁, P<0.05]女性( 28.8%比 18.7%,P<0.05)及伴有糖尿病( 48.1%比 24.7%,P<0.05)病人比例更高。其中非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比,例较典型胸痛组高( 46.2%比 20.7%,P< 0.05)。不典型症状心肌梗死病人组院前延误时间较长[(380±46)min比( 240±21)min,P<0.05]在到达医院后确诊时间延长[(125±23)min比( 20±5)min,P<0.05],接受急诊再灌注治疗者比率低( 38.5%比 70.6%,P<0.05)。,不典型症状心肌梗死病人住院期间 B型钠尿肽水平更高[(501±102)pg/mL比( 305±83)pg/mL,P<0.05]心超测得射血分数较低[(43.6±7.2)%比( 48.2± 6.8)%,P<0.05]发生心力衰竭( 30.8%比 15.3%,P<0.05)及心源性休克( 9.65.3%,P<0.05)比例高。同时住院期间死亡%比,率( 15.4%比 6.7%,P,<0.05)较典型胸痛组高。结论不典型症状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较典型胸痛心肌梗死病人年龄大,并发症多,就诊延迟,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0.
马敬斌  王道方 《安徽医药》2020,24(9):1839-1842
目的检测过敏性哮喘病儿诱导痰中高迁移率族蛋白 B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RAGE)表达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 E(IgE)水平,并探讨过敏性哮喘病儿诱导痰中 HMGB1、RAGE表达与血清总 IgE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 2015年 4月至 2018年 9月因过敏性哮喘于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免疫专科门诊及病房接受治疗的 148例病儿(哮喘组);同期选取 136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两组诱导痰中 HMGB1、RAGE表达及血清总 IgE水平;检测两组肺功能指标、粒细胞水平;分析哮喘组 HMGB1、RAGE、IgE与肺功能指标、粒细胞水平相关性;分析哮喘组诱导痰中 HMGB1、 RAGE表达与血清总 IgE水平相关性;分析影响过敏性哮喘的因素。结果哮喘组诱导痰中 HMGB1(273.23±86.39)ng/L、 RAGE表达( 469.54±121.35)ng/L、血清总 IgE水平( 557.73±156.87)IU/mL、中性粒细胞( 33.46±8.73)%、嗜酸粒细胞( 7.48±2.6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64.83±49.36)ng/L、(309.43±93.68)ng/L、(271.70±89.43)IU/mL、(25.47±6.14)%、(3.46±1.05)%](P<0.05),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63.19±8.27)%、用力肺活量( FVC)(65.42±6.93)%、最大呼气峰流速(PEF)(63.54±8.42)%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89.38±13.21)%、(94.86±13.47)%、(103.24±14.17)%](P<0.05);过敏性哮喘病儿 HMGB1、RAGE、IgE与 FEV1、FVC、PEF水平均呈现负相关,与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水平均呈现正相关( P<0.05);过敏性哮喘病儿诱导痰中 HMGB1、RAGE表达与血清总 IgE水平均呈现正相关(r=0.454、0.522,均 P<0.05); HMGB1、RAGE、IgE、嗜酸性粒细胞是影响过敏性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过敏性哮喘病儿诱导痰中 HMGB1、RAGE表达与血清总 IgE水平均呈现正相关,三者与过敏性哮喘病情密切相关。 HMGB1、RAGE、IgE结合肺功能指标、粒细胞水平对评价过敏性哮喘的早期危险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子宫中隔切除术后预防粘连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宫腔镜术后不同处理方法预防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 55例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行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TCRS),术后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术后处理措施,包括宫腔放置与不放IUD,是否进行人工周期治疗,部分患者术后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第1、3个月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宫内放置IUD的患者;于术后第3个月取环.结果 54例患者术后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其中40例分别于术后第1、3个月完成了术后2次宫腔镜检查,另14例只完成一次检查.宫腔术后放环与否对术后宫腔形态影响无差异(P>0.05),术后使用人工周期治疗患者较未使用者子宫内膜厚,此两者术后第3个月宫腔镜检查发现宫底创面均已有内膜覆盖.使用GnRH-a类药物患者术后官腔形态满意.结论 TCRS术后宫腔放置IUD无助于预防术后粘连的发生;术后人工周期治疗应更个体化并有针对性的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及时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可防止术后宫底新粘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许明哲  杨昭鹏  李波 《中国药事》2011,25(12):1243-1246
目的介绍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为国内药品监管机构和原料药生产企业提供信息,促进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国际化。方法通过查阅调研欧盟相关药品法规和与EDQM同行面对面的交流,详细了解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的组织机构和具体程序。结果与结论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在对原料药的质量控制有重要作用,加强了药典的监管力度,进一步保证了原料药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狂犬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近十二年来,我们共遇见狂大病23例,其中10例被误诊为其它疾病,现就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8例,女2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4岁。发病季节为3月~11月。首诊科室,儿科3例、内科3例、转院3例、急诊科1例。1.2 临床表现:发热7例,恐风5例,恐水6例,怕光3例,流涎10例,胸闷、气促、呼吸困难4例,烦躁不安10例,多汗7例,恐惧6例,肢体麻木4例,抽搐4例,恶心、呕吐2例,昏厥1例。所有病例发病至死亡时间为2天~6天,死亡原因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个县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县乡级医疗机构进一步提高医疗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9-2010年1504例县乡级医院住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按性别、年龄、院别、付费方式、疾病分类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秩和检验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间及院别间平均住院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平均住院日为10.39 d,女性为8.69d,乡级医院为9.27d,县级医院为9.50 d.不同年龄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15岁组、15 ~24岁组、25~44岁组、45 ~65岁组、大干65岁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8.10 d、7.66d、8.83 d、10.26 d和11.33 d.自费患者平均住院日为8.39 d,新农合组为9.10 d,商业保险组10.17 d,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患者则为11.08 d.不同疾病分类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明显,妊娠类平均住院日最短,为6.73 d,而肿瘤患者则为14.26 d.结论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分类及不同付费方式间平均住院日存在差异,县级医疗机构和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16.
住院患者精神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目前住院精神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调查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403例住院精神患者诊断和治疗情况,并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04年调查结果相比较。结果:①传统精神药物使用显著减少,新型精神药物使用占据首位;②抗精神病药物使用趋向小剂量化;③本组联用丙戊酸盐类药物显著增多;④我院精神药物使用情况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近年来精神药物使用情况已发生了显著变化,与新型精神药物疗效好,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