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鹏  马依彤 《新疆医学》2006,36(6):24-26
目的:应用多普勒超声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术前及术后心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45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有无并发室壁瘤,分为室壁瘤组和无室壁瘤纽。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应用经胸多普勒超声技术测量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未容积(ESV)、左室舒张末容积(EDV)、左心室每搏搏出量(SV)、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结果:术后无室壁瘤心肌梗死组较术前LVEF、SV、EDV增大,ESV减小,所有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室壁瘤心肌梗死组各指标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但室壁瘤形成可能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功能改善的一个不利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徐旭 《当代医学》2014,(10):64-65
目的:探讨内科药物治疗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月毕节市赫章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药物治疗的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48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患者经治疗后,显效26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93.75%(45/48);治疗前患者的LVDD、LVEF及心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肌梗死并发心理衰竭患者早期应用药物治疗,通过合理使用利尿剂、硝酸甘油、洋地黄类及ACEI等药物可较好地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依那普利和美托洛尔联用和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依那普利和美托洛尔联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竭作为治疗组30例,单用依那普利治疗者为对照组20例。以超声心动图比较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左室收缩和舒张末期容量(ESV和ED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LVEF均明显升高,且治疗组LVEF、EDV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依那普利和美托洛尔联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韩江武 《中外医疗》2009,28(17):92-92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给予卡维地洛和阿托伐他汀口服。疗程3个月。观察用药前后患者左室舒张末容积(EDV)、收缩末容积(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心功能分级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LVEF均增加,心功能分级均改善,尤以治疗组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EDV、ESV、SBP、DBP、HR及TC、LDL-C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卡维地洛联合阿托伐他汀能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估冠状动脉搭桥术前后心功能的变化。方法:对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冠心病患者48例,于术前、术后3个月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容积(ESV)、左室舒张末容积(EDV)、左室每搏搏出量(SV)、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二尖瓣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比值(E/A)。结果:术后LVEF、LVFS、SV、E/A增大,ESV、EDV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监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左室心功能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6.
刘红云 《求医问药》2014,(3X):268-269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的LVEF、CO、EDV、ESV等各项心功能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使用药物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时,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7.
苏明珠 《当代医学》2011,17(2):144-145
目的探讨酒石酸美托洛尔辅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心内科2006年5月~2010年3月收治的120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吸氧、抗感染、利尿、强心、控制心律失常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酒石酸美托洛尔,起始剂量6.25mg,2次/d,口服,根据患者的临床反应,在一周之内药物剂量加至12.5mg,2次/d,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每分心排血量(CO)的改变情况,以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在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减小(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增加(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酒石酸美托洛尔能够更好地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左旋卡尼汀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42例,被随机分为观察组(n=20)和治疗组(n=22)。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地高辛、利尿剂、硝酸酯类、卡托普利)。治疗组加用左旋卡尼汀3.0g加入5%葡萄糖100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14d。于治疗前和疗程结束时测定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明显好转,LVEF、CO、FS和LVDD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有3例患者出现乏力、心动过缓,但患者均能耐受。结论:左旋卡尼汀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王英杰 《黑龙江医学》2014,38(9):1068-1068
目的观察新活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1例常规治疗无效的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加用新活素的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21例患者的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每搏量(SV)、每分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LVEDV和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SV、CO、LVEF和治疗前比较均优于治疗前,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1例患者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48%(19/21例),疗效满意。结论新活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能显著改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NYHA分级老年充血性心衰患者的左心室功能状态。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5月于本院进行诊断与治疗的75例老年充血性心衰患者为观察组,并将同一时期的75名同龄健康老年人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LVEF、LVDD、LVDS、EDV及ESV水平,并比较不同NYHA分级老年充血性心衰患者的上述指标。结果:观察组的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LVDD、LVDS、EDV及ESV水平则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NYHA分级越高者的LVEF水平越低,而LVDD、LVDS、EDV及ESV水平越高(P〈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充血性心衰患者的左心室功能状态相对较差,且NYHA分级越高者的功能越差。  相似文献   

11.
刺五加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后左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应用刺五加治疗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急性支架植入成功或静脉溶栓成功的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刺五加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 ,刺五加组常规处理同时给予刺五加 30 0 mg加入 5 %或10 %葡萄糖注射液 5 0 0 ml中 ,2 h滴完。治疗后 2天、2周分别对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测定左室舒张末容积 (EDV) ,左室收缩末容积(ESV)及左室射血分数 (LVEF)。结果 :刺五加组 2天 EDV、ESV低于对照组 (P<0 .0 5 ,P<0 .0 1) ,而 LVEF高于对照组 (P<0 .0 1)。2周后对照组 EDV、ESV下降 (P<0 .0 1) ,与刺五加组无统计学差异 ,而刺五加组 LVEF高于对照组 (P<0 .0 5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后应用刺五加治疗有助于左心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丹参酮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液动力学指标、血脂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用丹参酮IIA磺酸钠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血沉(ESR)、纤维蛋白原(Fb)、低切变率下全血粘度(nbl)、高切变率下全血粘度(nbh)、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蛋白(LDL-C)、高密度蛋白(HDL-C),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观察治疗后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IVST、LVEF、LVDD等指标显著改善,而观察组治疗后IVST、LVEF、LVDD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SR、Fb、nbl、nbh、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IIA磺酸钠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血液动力学及血脂水平,对心肌起到保护作用,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方法采集尿毒症患者32例,另选2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常规测量指标:左室舒张末径及左室收缩末径,计算左室舒张末容积(EDV)、收缩末容积(ESV)、每搏量(SV)、左室射血分数(EF)及短轴缩短率(FS)。结果尿毒症组EDV、ESV、SV比对照组略高,FS、EF比对照组略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总的收缩功能并无明显减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61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曲美他嗪口服,疗程3个月.两组治疗前后行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对比左室舒张末容积(EDV)、收缩末容积(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EDV、ESV、LEVF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EDV、LEVF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重构和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5例初次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PCI组(n=45)和对照组(n=50)。PCI组于发病后平均10 d对梗死相关动脉及其他严重狭窄的血管行PCI,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两组患者于发病后1、12、24周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并随防半年内心脏事件的发生。结果:24周随访,PCI组左心室心肌重量(LVMWg)、左室舒张末容积(EDV)、左室收缩末容积(ESV)、左室射血分数(EF)及室壁运动指数(WMSI)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PCI组患者12、24周LVMWg、EDV、ESV、EF、WMSI与1周相比显著改善。PCI组患者半年后在心力衰竭和复合终点事件方面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AMI后延迟PCI可抑制左心室重构,改善左心功能,并显著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心力衰竭是由于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导致心室充盈和射血障碍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后阶段,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本研究通过麝香保心丸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用philips 5500M型两维Doppler彩超测定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EF)及每搏输血量(SV),观察其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任慧斌  邱力军 《医学争鸣》2009,(23):2855-2857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72例正常人和72例冠心病患者行心脏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对采集的三维超声图像进行处理,计算出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来评价患者左心室功能,并与二维超声心动图的相应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组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的EDV,ESV明显高于其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的EDV,ESV,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的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的EDV,ESV,LVEF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临床检查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功能中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氯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氯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临床疗效。方法 :4 1例CHF服用氯沙坦 5 0mg/d ,6周 ,与31例对照组比较 ,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疗效、左室舒张末内径 (LVDD)、左室射血分数 (LVEF)等参数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临床疗效、治疗前后LVDD、LVEF比较有显著改善 (P <0 .0 5 )。结论 :氯沙坦治疗CHF疗效肯定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雷刚 《当代医学》2013,(26):129-129
目的分析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收治的120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酚妥拉明治疗。结果观察组60例患者实施酚妥拉明治疗患者的QRS波时限、室早数、短阵室速数、QTc及PR间期状况、左室收缩末容积(ESV)及舒张末容积(EDV)均比常规治疗组患者的情况疗效显著(P<0.05)。结论临床对于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酚妥拉明实施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效果非常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VVI模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前及术后心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分别测定VVI模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前和术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射血分数(LVEF)。结果DDD模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较术前ESV增大(P〈0.01),SV、CO、LVEF减小(P〈0.01),ED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VI模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可引起心脏结构的不良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