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胸腔外科实习医师教学中,使用腔镜模拟训练器进行腔镜持镜操作训练,是否有助于提高实习医师对理论知识、胸腔镜扶镜操作要点的掌握,以及是否有助于继发实习医师的学习主动性,从而着重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方法将实习医师随机分为两组:腔镜模拟持镜训练教学组参加腔镜持镜训练,每天训练60min,共2周。传统教学对照组不参加腔镜持镜训练。两组实习医师进科后均安排同样的实习科目,首先参观胸腔镜手术,并组织观看胸腔镜手术视频,使实习医师了解腔镜手术的基本流程,熟悉胸腔脏器解剖结构,并传授第二助手(俗称扶镜)的技巧和经验;之后参加手术,在带教教师的帮助下作为第二助手,尝试操作胸腔镜的镜头。实习结束后进行相应考核和问卷调查,考核内容包括对实习医师进行胸外科知识考试、对术中扶镜效果进行评价打分、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对考试结果、扶镜打分结果、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腔镜模拟训练持镜教学组在理论知识的掌握(包括:胸外科解剖、病理学特征、诊断和手术过程)、胸腔镜扶镜操作要点的掌握和学习主动性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将腔镜模拟持镜操作训练引入临床教学中能显著提高胸外科临床教学的质量,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4):150-153
目的 探讨床旁超声可视化教学在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4名规培医师为研究对象,分为可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人。以股静脉穿刺为教学内容,可视组采用床旁超声定位可视化股静脉穿刺术教学,对照组采用解剖定位盲探股静脉穿刺术教学,教学结束后,对两组规培医师进行每人5例操作考核,分别记录两组股静脉穿刺总成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和误伤动脉率。并对每位规培医师进行主观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解剖知识掌握、操作自信心和教学满意度评价。结果 可视组总成功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可视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71.67%,高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可视组误伤动脉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可视组规培医师对解剖知识掌握更好、操作自信心更强、教学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床旁超声可视化教学为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情景式模拟教学在急诊科实习医师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急诊科实习医师80名,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实习医师进行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并对试验组实习医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两组实习医师的理论考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实习医师技能操作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实习医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超过90%的实习医师认为情景模拟教学法较好。结论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情景模拟教学更有利于实习医师掌握急诊医学知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住院总医师会诊带教对于神经内科实习效果对比分析.方法:对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实习96名学生随机分为2组,会诊带教组在对照组常规教学的基础上要求每人两次晚间跟随住院总会诊,进行带教.实习结束后进行专业考核和问卷调查.结果:会诊带教组病例分析题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性(P<0.05),问卷结果分析显示会诊带教组实习医生在重点内容掌握,急症处理,自信度评价及综合满意度方面明显高于常规实习组(P<0.01).结论:住院总医师会诊带教实施效果良好,有利于提高临床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规范化培训的麻醉住院医师硬膜外穿刺操作学习曲线的建立。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20年6月在杭州市妇产科医院麻醉科接受规范化培训的10名住院医师进行多媒体教学及穿刺模拟培训,内容包括解剖基础,操作步骤和并发症等。培训考核通过后方可进入临床操作,每位住院医师共进行60次硬膜外穿刺操作,记录操作成功率、操作次数、操作时间、不良反应,采用CUSUM分析构建学习曲线的预测模型并确定掌握该技能所需要的最少操作例数。结果:10名住院医师硬膜外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加规范化培训的新入科的住院医师硬膜外穿刺总成功率为69.2%(415/600)。每位住院医师的失败率均超过20%(可接受失败率),但仍在30%以内(不可接受失败率)。总体学习曲线显示穿刺成功率达90%时需要经过51次操作。结论:即使经过麻醉科系统的理论及模拟培训,规范化培训的麻醉住院医师硬膜外穿刺需要多次和较长时间培训。作为麻醉医生的基本技能之一,带教老师需要长时间关注学习进度,促进规培学员安全、顺利掌握该技术。  相似文献   

6.
从2002年起我院试行了麻醉后期分流实习的教学改革.少数应届本科毕业生在实习前半年完成内、外、妇儿科的实习后,在麻醉科进行半年的强化技能培训.白天实习麻醉技能操作,晚上或周末给予麻醉相关理论授课.理论授课学习安排86~92学时,每个学生麻醉操作不少于200例.要求学生在实习结束时掌握一定的麻醉基础理论,基本掌握常用临床麻醉的技能操作,掌握危重患者抢救程序及心肺脑复苏术.5年来共有34名学生进行了麻醉后期分流,毕业后均在广西及广东县级以上医院工作,就业率为100%.为促进麻醉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广大基层医院合格的麻醉医生,笔者对34名学生就业后的情况进行跟踪调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用于胸腰椎手术麻醉临床效果,分析麻醉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既往以硬膜外阻滞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用于胸腰椎手术麻醉86例;常规术前准备,对症穿刺麻醉准备,以利多卡因为麻醉检验、持续麻醉,术中监护各项生命指标,术后48小时监护。结果:穿刺失败2例,麻醉阻滞平面不到位1例,意识消失时间90±21分钟,术中未见体动、知晓,术后出现恶心、呕吐2例;不同时间段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诱导前HR高于手术开始、手术开始后30分钟、手术结束,诱导前HRVI高于麻醉阻滞完成后3分钟、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后30分钟、手术结束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用于胸腰椎手术,较为安全可靠,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从手术开始至手术结束均较为平稳,但穿刺与苏醒后,可能存在小幅度波动,且仍存在穿刺失败、麻醉阻滞不到位、术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应加强穿刺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肿瘤血液科对实习医师进行临床路径教学的成效情况.方法 选择24实习医师,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12例.其中临床路径组教授临床路径的疾病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3个月后对两组本科实习医师进行肿瘤血液科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的考核,包括临时医嘱、住院医嘱的开具,骨髓穿刺,腰椎穿刺的操作考核;并对两组进行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调查.对比两组实习成效情况.结果 临床路径组本科实习医师肿瘤血液科常见病的理论知识及操作能力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路径组医师认可相关教学有效提高了自身各项知识水平、经验、能力满意度达到100%.结论 临床路径教学有利于规范带教教师教学行为,培养本科实习医师规范化、标准化的诊疗行为,提高本科实习医师临床工作能力,促进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硬膜外麻醉穿刺深度与麻醉效果。方法:硬膜外麻醉手术400例,A组(160例)常规硬膜外穿刺置管操作,B组(240例)常规麻醉操作,硬膜外穿刺针进入硬外腔指征确切时,再进入2—4mm后置麻醉导管。结果:A组麻醉满意率37.5%,B组80%以上。结论:硬外腔穿刺针进入硬外腔的深度直接影响麻醉效果,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及技巧,可使硬膜外麻醉达到良好的镇痛及肌肉松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气管插管是临床麻醉学实践教学的重点,是每位麻醉医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可视化技术的最大特点是直观可视,能清晰地看到操作过程和解剖结构,故我科尝试用来进行气管插管教学。即,教师先用视频喉镜进行规范操作演示并讲解相关基本理论知识,然后让学生在气管插管模型上反复练习至熟悉程度,最后才在患者身上进行操作。与传统的直接让学生在患者身上进行操作的方法相比,改良后的方法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对椎管内麻醉患者通过心理因素干预和体位示教的实施方法在椎管内麻醉中的影响和效果。方法:选择120例实施椎管内麻醉的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执行操作中紧张、恐惧情况,以及对麻醉穿刺操作完成时间,麻醉穿刺成功,对麻醉知识掌握情况及麻醉医师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麻醉体位配合的熟练程度、穿刺成功率等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执行操作中紧张、恐惧情况、麻醉医师满意度、麻醉操作技术及效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术前访视对患者心理因素干预与体位示教指导对椎管内麻醉的患者能较好地放松心情,以及掌握麻醉体位的配合要领,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医学模拟系统在麻醉药理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68例来自潍坊医学院五年制麻醉学专业的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医学模拟系统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结束后,采用理论考核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结果:理论考核表明,两班成绩有明显差异(P<0.05).问卷调查显示,采用模拟系统教学法提高学生对麻醉药理学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掌握理论知识非常有帮助.结论:采用医学模拟系统教学法进行麻醉药理家教学,显著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检体诊断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具有可比性、均为医疗专科学生的甲班和乙班进行检体诊断教学 ,甲班用直观教学法 ,乙班用传统教学法。课程结束后进行理论、操作技能考试 ,实习期间在医院进行出科考核 ,实习结束进行检体现场测试 ,对所有成绩分析比较。并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 ,向实习医院调查对实习生的评价。结果显示 :甲班学生的成绩明显优秀于乙班学生。实习医院对甲班学生的评价较高。直观教学法也颇受学生欢迎。由此证明在医学课程教学中 ,对一门实践性极强的检体诊断教学 ,应用直观教学法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将“危机化管理”的理念应用于临床麻醉的教学实践中,解决临床麻醉教学中理论与实践、教育与需求脱节的问题,提高麻醉学本科生的临床能力。方法:选用临床麻醉中常见的危机事件作为素材,提出危机化处置策略与标准化流程,编辑程序并置入SinMan3G模拟人,应用于教学实践。通过问卷调查及操作考核评价其效果。结果:问卷调查显示所有学生对这一教学方法均表示满意,考核成绩优良。讨论:该教学体系能够培养学生的危机化意识、临床技术能力和非技术能力,解决了临床见习与实习中患者资源不足的问题。最终提高麻醉学本科生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可视化技术辅助教学法在肿瘤内科实习医师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茂名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临床医学实习医师100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研究组采用可视化技术辅助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比较两组医师培训后的专业理论成绩、临床技能成绩和教学评价情况.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理论成绩分别是(80.00±5.12)分、(72.00±3.20)分;临床技能成绩分别是(74.00±2.12)分、(66.00±7.38)分;教学评价成绩分别是(91.00±6.77)分、(80.00±5.24)分,研究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可视化技术辅助教学可明显提肿瘤学实习医师的理论水平及临床操作能力,有利于提升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可视化技术辅助教学法在肿瘤内科实习医师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茂名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临床医学实习医师100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研究组采用可视化技术辅助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比较两组医师培训后的专业理论成绩、临床技能成绩和教学评价情况.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理论成绩分别是(80.00±5.12)分、(72.00±3.20)分;临床技能成绩分别是(74.00±2.12)分、(66.00±7.38)分;教学评价成绩分别是(91.00±6.77)分、(80.00±5.24)分,研究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可视化技术辅助教学可明显提肿瘤学实习医师的理论水平及临床操作能力,有利于提升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前列腺穿刺活检是诊断前列腺癌的金标准,主要包括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和经会阴穿刺,是前列腺亚专科医师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临床技能。由于前列腺穿刺活检涉及解剖、超声以及放射影像技术,而且存在一定的风险,使该技术在泌尿外科医师培训和推广中具有一定的难度。目前关于住培中的前列腺穿刺教学方案与实践还不够完善,缺乏相应的培训流程和操作规范。为提高前列腺穿刺的教学质量,我们制定了临床诊疗指南学习和模块化教育的培训方案,使住培医师接受培训后可以掌握前列腺穿刺技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前列腺亚专科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模拟教学结合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对胸外科护生实习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法,选取2019年胸外科实习护生3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选取2020年胸外科实习护生30人作为研究组,采用模拟教学结合CBL带教。培训结束后对两组实习护生进行理论和基本技能操作考核,通过问卷调查评估护生对教学的认可度。采用SPSS 22.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研究组实习护生培训结束后理论和基本技能操作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实习护生在提高护理基本技能操作、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提高突发应急应变能力、提高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培训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医患沟通能力等8个维度的教学认可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模拟教学结合CBL应用于胸外科护生实习中,可提高实习护生的护理技能掌握熟练程度,进而提升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医学临床本科学生反馈的分析,提高麻醉实习教学的质量.方法 对40名临床本科生麻醉实习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把21个相应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大部分学生认为一周麻醉实习时间过短,实习内容丰富,但动手机会偏少,教师讲解的方式,方法,内容有些方面不全.结论 麻醉实习的教学方式,方法应改进,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及自信心,有利于提高麻醉实习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刘杰  李波 《中外医疗》2010,29(6):42-42
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的脊神经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09年7月期间曾行椎管内麻醉出现并发症的40例患者进行分析,评价其术中临床表现,并随访观察1个月,比较各种麻醉方法的术后随访观察结果。结果术中共有45例患者出现触电感或痛感,5例患者未出现明显临床感觉异常。大多患者随访观察1个月后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仅有1例患者因出现大小便失禁而未愈。结论椎管内麻醉患者出现的触电感或痛感是椎管内麻醉出现的最主要的并发症,麻醉医师应提高穿刺水平,严格规范操作,减少脊神经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