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薛文清  魏嘉勋 《吉林医学》2011,(8):1503-1503
目的:探讨常规应用利多卡因无效的顽固性室速和(或)室颤患者使用胺碘酮的剂量、疗效及用药经验。方法:选择顽固性室速(或)室颤住院患者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23~83岁,平均(56.2±10.1)岁。静脉滴注胺碘酮(商品名Cor-darane)。首剂2~3 mg/kg加生理盐水20 ml稀释后10~15 min内注入,随后以1.0~1.5 mg/min静脉泵入维持,若心律失常控制不满意,可每隔30 min再静脉滴注70~150 mg追加负荷量。在静脉用药的同时口服600~1 200 mg/d1周,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至200mg/d维持。结果:静脉用药3 d,心律失常控制率92.3%。第1天静脉用量(1 280±179)mg,室速和(或)室颤控制率61.5%(16/26);第2、3天静脉用量(748±19)mg/d,室速和(或)室颤累计控制率92.3%(24/26)。用药期间2例患者出现静脉炎,改用深静脉给药后未再出现;5例出现心动过缓,胺碘酮静脉减量后24 h恢复正常。1例患者病情恶化临床死亡;1例转院。结论:大剂量静脉应用胺碘酮对顽固性室速和(或)室颤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电除颤27次成功抢救急性心肌梗塞致反复室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曾行电除颤 2 7次成功抢救急性心肌梗塞致反复室颤1例 ,现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  男患 ,35岁 ,于 9时因急性下壁右心室心肌梗塞由心电室直接接入我科 ,入科后立即进入 CCU病房行循环监护。示室颤 ,血压 13.3/ 9.3k Pa,立即拳击心前区无效 ,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及口对口人工呼吸 ,9时 12分以 36 0 J行电除颤 1次 ,心电监护示室速 ,予利多卡因 5 0 mg静推。静推过程中出现室颤。 9时12分再次以 36 0 J电除颤 ,随即行胸外心脏按压 ,并予以肾上腺素 1mg静推 ,心电示室颤。 9时 15分两次电除颤 ,同时气管插管成功 ,行人工呼吸 ,并给予呼吸…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利多卡因经连表麻型气管导管给药或静脉注射抑制气管拔管反应的效果.方法 90例ASAⅠ~Ⅱ级,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利多卡因气管内给药组(A组)、利多卡因静脉给药组(B组)、盐水对照组(C组).A组经连表麻型气管导管注射2%利多卡因1mg/kg,静脉注射同等容量生理盐水;B组静脉注射2%利多卡因1mg/kg,经连表麻气管导管注射同等容量生理盐水;C组经气管导管和静脉均按0.05ml/kg(相当于2%利多卡因1mg/kg容量)注射生理盐水.记录给药前、拔管前、拔管后0、1、3、5、10分钟时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变化.结果 A组拔管后各时点HR、MAP较给药前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5分钟、10分钟B组HR较A组快(P<0.05);C组拔管后各时点MAP、HR明显升高,与给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拔管后各时点HR、MAP均比C组高(P<0.05).结论 经连表麻型气管导管气管内给予利多卡因能有效抑制拔管期的血流动力学波动及呛咳反应,较利多卡因静脉给药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聂利霞  杨曦 《四川医学》2002,23(8):840-840
患者 ,男 ,30岁。因车祸致会阴、左大腿皮肤及皮下组织广泛撕脱伤 ,失血性休克 ,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局部清创缝合术。术毕气管插管及双通路静脉输液入ICU监护。检查 :T不升 ,P15 0次 /分 ,R13次 /分 ,血压7/5 k Pa。给予动态生命体征监测 ,呼吸机辅助呼吸 ,一路静脉通路快速补充全血 ,另一路静脉通路静滴 5 %GS5 0 0 ml+多巴胺 5 0 0 mg,滴速为每分钟 10~ 30滴 ,BP波动在 10~ 14 /7~ 10 k Pa。手术 2小时后患者麻醉清醒、烦躁 ,经吸痰 ,拔气管插管后自诉头疼。查血压2 1/14 k Pa,升压药由 2 5滴 /分减至 5滴 /分后 ,血压降至 15 /1…  相似文献   

5.
目的 用肾上腺素使心肺复苏。方法 发现呼吸心跳骤停立即行胸外心脏按摩,静注肾上腺素1mg或气管内给药,并同时面罩加压输氧、气管插管。结果 10例患者中使用肾上腺素心肺复苏均获成功,最小量为1mg,最大量为6mg,9例为静脉给药,1例从气管内给药,4例存活,6例术后死于并发症。结论 肾上腺素具有直接兴奋α及β肾上腺素受体,使心率加快,收缩力加强而使心肺复苏。  相似文献   

6.
罗礼君  罗莉 《四川医学》2000,21(10):917-918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50例 ,男 32例 ,女 18例 ,年龄18~ 76岁 ,平均 56± 2岁。体重 4 0~ 70 kg,平均 53.9±kg。1.2 手术种类 :50例中肺叶切除 2 8例 ,食管癌切除13例 ,心包、肺、心肌外伤 6例 ,纵隔肿瘤切除 3例。1.3 麻醉方法 :所有病人术前 30分钟常规肌注阿托品 0 .5mg,鲁米那钠 0 .1g;入手术室后均采用气管内插管 ,其中 16例插双腔管 ,静脉吸入复合全麻 ,哌库溴铵、安氟醚、芬太尼间断给入维持麻醉 ,呼吸机通气 ,术毕视病人情况 ,有 2 9例已拔气管导管 ,2 1例带气管导管 ,送入 ICU。1.4 观察及监测 :所有病例均记录…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 ,4 6岁 ,汉族。因情绪剧烈波动后突然晕倒 ,意识丧失 ,小便失禁。 8分钟后急诊入院。入院后查体 :心音和大动脉搏动消失 ,双侧瞳孔散大 ,血压为零。心电图 {ECG} :室颤。即予以非同步电除颤 (2 0 0J~ 30 0J ,共 5次 )后 ,心律转窦性。考虑病人为室颤致心脏停搏。予以积极心肺复苏 ,人工呼吸 ,吸氧 ,气管插管 ,呼吸机辅助呼吸 ;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及尿量监测 ;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和肾上腺素以保持心脏电的稳定性 ;使用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正性肌力药物 ;静点 5 %NaH CO3纠正酸中毒 ;血压稳定有…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男 2 4例 ,女 11例 ,年龄 19~ 61岁 ,平均 32岁。发病时间 0 .5~ 2 4小时 ,平均 6小时。所有病人均主诉腰、腹部剧痛 ,体检肾区叩压痛 ,尿常规检查示镜下血尿。疗效标准 :1显效 :给药后 1小时内疼痛消失。2有效 :给药后 1小时内疼痛程度减轻。 3无效 :给药后 1小时内疼痛无改变。给药方法 :消炎痛为栓剂 ,10 0 mg,肛塞。心痛定为片剂 ,10 mg嚼碎后舌下含化。二药均为单次给药。结果 :所有 35例病人中 11例显效 ,18例有效 ,6例无效。改用 654- 2针剂、度冷丁针剂及输液等其他治疗方法。疼痛缓解时间 5~ 60分钟 ,平均 2 4分钟。…  相似文献   

9.
心肺复苏过程中,合理应用药物对抢救成败及其预后起着很重要作用。 一、给药途径 (1)静脉给药:所有药物尽可能都要通过静脉注入。 (2)心腔内注射:当静脉通道不能及时建立而又急需用药时,方可心腔内注射。一般情况下,不要心腔内注射。 (3)气管内给药:有些时候,气管插管比静脉穿刺快,加之肾上腺素、阿托晶、利多卡因等药滴入气管后可迅速吸收。因此在静脉通道未建立之前亦可气管内给药。滴入药物采用生理盐水5~10ml稀释通过气管插管滴入气管。注意稀释液不能过多,滴入速度不能过快。  相似文献   

10.
<正>普罗帕酮作为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时有发生一定的心脏毒副反应,现将近年临床上遇到的普罗帕酮毒副反应14例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本组14例中,男10例,女4例,年龄35~82岁,平均56岁。病因:冠心病(心梗2例)6例,风心病3例,肺心病2例,病毒性心肌炎2例,原因不明1例。治疗前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未发现窦性心动过缓、束支传导阻滞及慢—快综合征等传导系统异常。 给药方法 口服每日300~900mg分2~4次,开始时多为450~800mg/d,酌情增减,显效后减量维持,维持量300~600mg/d。静脉给药70mg加入20ml生理盐  相似文献   

11.
沈一曼  周馥英 《浙江医学》1996,18(6):343-344
小儿快速型心律失常为儿科心律失常的急诊之如不及时转律,易发生心力衰竭、休克等严重后果。我科近年来应用心律平静脉注射治疗小儿快速型心律失常7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7例中男5例.女2例。年龄22个月至13岁。病因中病毒性心肌炎1例,预激综合征1例,不明原因5例。心律失常类型属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发作时心率为200~220次/分,该例在室性心动过速发作的2天前曾有过Ⅲ度AVB;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6例.发作时心率为180~200次/分。 治疗方法:心律平按每次每公斤体重1~2mg计算,加入10%葡萄糖液中(10~20ml),于5分钟内静脉推入,见复律即可终止静注。如第1次给药后未见复律。可间隔20~30分钟重复原剂量给药,连续给药时总量不超过61mg/kg。复律后,心律平改口服或0.03mg/kg/min静滴维持3~4小时,再改口服维持治疗3~6个月。在复律治疗过程中,用心脏急救监护仪或心电图仪监测,记录心律变化。  相似文献   

12.
从 1 993~ 1 999年 ,笔者采用静脉给药镇痛 ,胸腰部垫枕并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胸腰椎单纯楔形骨折 6 2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 2例 ,男 34例 ,女 2 8例 ,年龄 2 0~78岁。高处坠落伤 39例 ,车祸伤 1 1例 ,平地跌倒伤 6例 ,重物压伤 6例。骨折部位 :T11~ L3之间 ,两节以上椎体骨折 1 6例 ,单节椎体骨折 46例。 X线显示椎体呈不同程度楔形改变。CT示椎管形态正常或轻度狭窄。2 治疗方法2 .1 静脉给药镇痛 用芬太尼 1 mg、氟哌啶5mg、生理盐水 80 ml混合加入自控镇痛泵内 ,静脉给药 ,急性期持续止痛 3~ 4天。2 .…  相似文献   

13.
触电事故时有发生 ,往往造成致命伤害 ,1999年 6月~ 2 0 0 0年 9月我科收治电击伤致心搏骤停 3例 ,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及入院处理本组 3例均为男性 ,年龄分别为 5 1岁、2 1岁、3 2岁。均因维修电路或用电时不慎触电 ,触电后即出现抽搐 ,意识丧失 ,呼吸停止 8~ 2 0min ,双侧瞳孔散大 ,直径 5~ 7mm ,对光反射消失 ,四肢可见电灼伤痕 ,心电图示心室纤颤。即予持续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 ,开放气道 ,快速气管插管人工通气 ,多次电击除颤 ,同时静脉应用肾上腺素、激素、2 0 %甘露醇、速尿及头戴冰帽等 ,分别于 15min、3 .5h、…  相似文献   

14.
异丙酚是一种新型速效静脉麻醉药,其作用快、恢复迅速平稳、不良反应少,苏醒时无兴奋作用。为此,我们将该药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取得满意效果。1 资料和方法本组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2~9岁,体重12~23kg;异物有瓜子、花生米、铅笔头等。发现异物至入室时间1.5h~2d。术前肌注阿托品0.02mg/kg和鲁米那3~5mg/kg;入室后开放静脉,先静滴异丙酚2~3mg/kg,40~60s意识意识消失后加1%地卡因口咽表面麻醉;注药前后均面罩给氧,置入支气管镜后经镜管侧孔接管持续给氧,术中出现体动或呛咳时加用异丙酚1.5~2mg/kg缓慢静滴。术中连续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用于神经外科手术全麻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探讨其最佳的全麻诱导剂量.方法:将60例择期行脑部脑肿瘤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I-III组,15~65岁,质量平均40~80kg,ASAI-III.全麻诱导均采用咪唑安定0.03~0.05mg/kg,芬太尼4μ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剂量分别为0.15mg/kg(S1),0.20mg/kg(S2),0.30mg/kg(S3),丙泊酚1~2mg/kg.并于给药5min后行气管插管,分别记录诱导前2min(T0,基础值)、插管前1min(T1)、插管后1min(T2),3min(T3),5min(T4)无创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MAP、心率(HR)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于给药5min后完成气管插管,插管条件达到1级47例(78.3%),2级13例(21.7%).S1组患者气管插管后血流动力学较诱导前明显增高,呈一过性; S2组患者气管插管后血流动力学较诱导前轻度增高; S3组患者气管插管后血流动力学较诱导前无明显变化.结论:麻醉诱导时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3mg/kg能有效减轻气管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并能缩短气管插管起效时间,用于颅脑肿瘤手术患者可能有利于减少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脑血管意外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随着工农业用电增多及家电普及 ,小儿电烧伤逐年增加 ,小儿电烧伤后伤残率高 ,给社会、家庭造成严重危害 ,受到医学界日益重视。 1991年 9月~ 2 0 0 2年 9月我科收治小儿电烧伤患者 4 5例 ,占同期电烧伤者总数 36 %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性 34例 ,女性 11例 ,年龄 6 .73± 3.2 8岁(3~ 13岁 ) ,其中 3~ 5岁 10例 ,6~ 9岁 2 2例 ,10~ 13岁 13例。来自农村 32例 ,城镇 13例。致伤原因 :2 2 0 V电烧伤 2 4例 ,380 V 9例 ,>10 0 0 V 12例。伤后 12 h内入院 13例 ,13~2 4 h8例 ,2 5~ 4 8h16例 ,3~ 7d5例 ,8~ 10 d3…  相似文献   

17.
杨秀玲  薛卫斌  霍莹  郑霄 《医学争鸣》2003,24(3):209-209
0 引言  2 0 0 0年至今 ,我科完成了 13例心脏移植手术 ,由于抗排斥反应药物的合理应用 ,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患者成活率明显提高 ,存活时间延长 .1 对象 心脏移植 13(男 11,女 2 )例 ,年龄 12~ 5 4岁 ,术后免疫抑制剂均采用新三联用药 ,即皮质类固醇、骁悉、FK5 0 6(普乐可复 ) .2 药物用法2 .1 皮质类固醇 常用的皮质类固醇有 6α 甲基强的松龙和强的松 ,前者主要用于手术中及术后最初数日 ,强的松用于维持治疗 .当患者不能口服时 ,可采用静脉给药 ,术后 1,2d ,每日给予 6α 甲基强的松龙 2 5 0~ 5 0 0mg ,分 2~ 3次静脉注…  相似文献   

18.
<正>吸毒者囚静脉推注盐酸哌替啶(度冷丁)而致呼吸骤停者时有报道。我院急诊科一年来抢救此种病例24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男X例,女2例,年龄22~35岁,平均26.5岁。患者均为毒麻药成瘾者。吸毒史1年至7年不等。平素体健,无慢性疾病史。就诊者均由他人提供病史,静脉推注盐酸哌替啶剂量25mg~200mg/次,推药距就诊时间10分钟~5小时不等。24例均为肘静脉推注,接诊时均呈深昏迷状态,瞳孔缩小,呼吸停止者17例;呼吸微弱、呼吸频率2~5次/分,共7例;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13例;窦性心动过缓5例;窦性心动过缓一过速交替2例;室性自搏心律和心电静止共4例。其中2例死亡。7例血压未测出;低血压状态4例;血压正常13例(54.2%)。呼吸停止者17例,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皆应用面罩简易呼吸器,其中气管插管7例,应用呼吸机3例。19例静注大剂量可拉明,洛贝林等呼吸兴奋药;静脉推注纳洛酮0.8mg17例。本组24例,除死亡2例外,在5~40分钟内恢复正常呼吸心跳者22例;8~80分钟内苏醒,一经恢复,中毒表现则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19.
我科在氯胺酮、羟基丁酸钠(简称γ-OH)静脉复合插管全麻下施行腭裂修复术23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组中男15例女8例。年龄4~12岁,腭裂Ⅱ°10例,Ⅲ°13例。手术时间最长3h30min,最短1h,术前全身情况良好。1.2麻醉方法麻醉前30min常规肌注阿托品0.02mg/kg。3岁以上加用本巴比要钠2mg/kg。对不合作患儿先肌注氯胺酮5~8mg/kg,待入睡后建立静脉通道;静脉缓慢给予γ-OH80~100mg/kg,在充分表麻下经口腔行气管插管(7岁以上用1%丁卡因行环甲膜穿刺作气管内表麻;亦可获得满意效果)术中气管导管开放,经细塑料管充…  相似文献   

20.
患者 ,男 ,5 0岁 ,因胸骨后剧烈疼痛 ,心电图示新近前间壁心肌梗死 ,入院 2小时即出现心室颤动 ,随即给予直流电击除颤 ,治疗获得成功。入院第二天患者又主诉剧烈胸痛 ,心电示Ⅲ AVB、心率 40次 /分 ,静注阿托品2mg ,无效 ,后又给异丙嗪 1mg亦不见好转 ,当准备给患者在X线下进行静脉心电起搏时 ,呼吸骤停 ,出现心室纤颤 ,当即行气管插管 ,进行辅助呼吸。立即行心内直接穿刺起搏 ,其频率固定在 70次 /分 ,持续起搏 2 4小时后 ,患者病情渐渐稳定 ,血压上升达 1 2 /8kPa,恢复窦性心率。讨论 心脏停搏与因心率过缓诱发室速、室颤最严重的心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