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足月分娩前B超测量胎儿相关径线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和巨大儿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3 971名孕妇,在分娩前3天内超声测量胎儿双顶径、头围、胸径、腹围、股骨长、肱骨长,追踪胎儿的出生体重,使用SPSS10.0软件包分析胎儿各径线与出生体重的关系.结果 B超测量胎儿的双顶径、头围、胸径、腹围、股骨长、肱骨长与新生儿出生时体重相关性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500、0.475、0.541、0.673、0.567、0.410,均P<0.001).腹围和股骨长是巨大儿重要影响指标,OR值和95%CI分别为:1.069(1.054-1.084)及1.193(1.078-1.320),均P<0.05)."新生儿出生体重(g)=13.6×腹围(mm)+41.4×股骨长(mm)-4 182"模型对预测新生儿出生体重具有一定价值,但对巨大儿预测价值相对较低(假阴性率为79.8%).ROC曲线胎儿腹围、股骨长预测巨大儿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357.5mm和71.5mm,该界值预测巨大儿的灵敏度分别为67.4%和75.6%,特异度分别为83.0%和60.5%.结论 足月分娩前B超测量胎儿胸围和股骨长是预测新生儿出生体重的较好指标,腹围大于357.5mm、股骨长大于71.5mm对预测巨大儿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测量多项指标预测胎儿体重的方法及其意义.方法:以在某院出生的156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在分娩前3天内超声测量胎儿体重、双顶径、腹围和股骨长,分析胎儿体重和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1560例单胎足月胎儿,体重(3320.13±512.13)g,双顶径(92.75±4.29)mm,腹围(343.76±22.27)mm,股骨(71.20±3.37)mm.胎儿体重与双顶径、腹围和股骨之间均有相关性,相关系数r在0.672~0.767,且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新生儿体重与腹围相关性最大,双顶径次之,股骨长最小.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利用胎儿腹围、股骨长和双顶径来判定巨大儿的截断值分别为355.00mm、73.50mm和95.50mm, 灵敏度分别为68.8%、68.8%和62.5%, 特异度分别为77.9%、79.2%和76.6%.结论:分娩前超声测量胎儿腹围、股骨长、双顶径可预测新生儿出生体重,腹围大于355mm、股骨大于73.50mm、双顶径大于95.5mm对预测巨大儿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超声检测胎儿腹围及半肩径对新生儿体重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承德市妇幼保健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200例足月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出生时的实际体重分为非巨大儿179例及巨大儿21例,对两组胎儿在妊娠30周时的超声检测腹围及半肩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巨大儿组较非巨大儿组相比腹围、半肩径均较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14、3.25,均P<0.05).腹围大于267.90mm和(或)半肩径大于75.00mm,腹围最佳临界值预测巨大儿的灵敏度为71.43%、特异度为61.90%,约登指数为0.334,ROC曲线下面积为0.693(95% CI:0.613 ~0.773).半肩径最佳临界值预测巨大儿的灵敏度为76.19%、特异度为66.67%,约登指数为0.429,ROC曲线下面积为0.723(95% CI:0.649~0.799).胎儿腹围和半肩径与出生体重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03、0.661,均P<0.05),即胎儿腹围、半肩径增大,其出生体重增加.结论 于妊娠30周时采用超声检测胎儿的腹围及半肩径可作为判断新生儿体重异常与否的重要指标,当腹围大于267.90mm和(或)半肩径大于75.00mm对预测巨大儿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双参数估测公式与超声多参数估测胎儿体重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0月本院分娩的130例单胎、足月产妇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超声测量胎儿双顶径、头围、股骨长、腹围,以及临床常用的双参数公式来预测胎儿体重,以出生后体重为标准,评价两种预测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超声多参数预测胎儿体重符合率(90.0%)高于临床双参数(70.8%)(P0.05);分娩巨大儿26例,超声参数预测巨大儿符合率(88.5%)高于临床双参数(69.2%)(P0.05).以出生体重为金标准,临床双参数与超声多参数预测方法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9(0.102~0.835,P0.05)、0.830(0.025~0.762,P0.05)。结论:超声多参数预测胎儿体重准确率较高,可有效检出巨大儿,为分娩提供有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莉  苏敏  陈泽杰 《医疗保健器具》2012,(11):1870-1871
【摘要】目的探讨产前预测胎儿出生体重的相关因素及各因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测量孕足月孕妇宫高、腹围以及超声测量胎儿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长等多个因素,代入多种预测胎儿体重公式,比较分析其预测体重与实际体重的关系。结果应用超声测量多个因素预测胎儿体重的方法明显优于传统预测方法及单因素预测方法,P〈0.01。结论超声测量胎儿双顶径、腹围、股骨长可以准确、方便地预测胎儿体重,多参数公式对胎儿体重的预测明显优于单参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巨大儿的超声预测效果及分娩期处理方法。方法从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中抽选1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对胎儿进行检测,测量胎儿的腹围、双顶径及股骨长。之后,根据测量结果为孕妇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结果腹围、双顶径和股骨长度与新生儿的体重有着紧密的关系。分娩方式:剖宫产33例,占比71.74%;引产4例,并失败,占比8.70%;阴道分娩9例,占比19.57%。结论结合孕妇的临床资料以及胎儿的腹围、双顶径、股骨长等预测胎儿体重,有助于医生为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超声预测胎儿体重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超声预测胎儿体重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对1031例胎儿在分娩前3天内,用超声检查胎儿双顶径、腹围、肝脏长度、股骨长度,分别用各种方程式得出胎儿体重,并与新生儿实际出生体重进行比较。结果:多项指标预测胎儿体重与新生儿实际体重的相关性最好。结论:应用超声测量胎儿多项指标预测胎儿体重的方法简便、准确,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使产前超声预测胎儿分娩前体重更精准。方法:对37周-41周的268例足月儿在娩出前一周内,进行超声各项参数的测量(包括胎儿双顶径、腹围及股骨长度),用与其相关的公式得出胎儿超声预测体重,并与出生后新生儿实际体重对比。结果:37周-41周胎儿实际体重跟产前超声测得的胎儿双顶径、腹围、股骨长度均具有相关性,与腹围的关系最密切,但产前超声估测的体重与产后随访体重间仍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9.
应用超声测量宫内胎儿多项生理指标以预测胎儿体重 ,可判断胎儿在宫内发育情况 ,同时也可提供生产时的分娩方式 ,对保证母婴安全 ,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有着重要意义。目前 ,国内多沿用宫高、腹围的外测值 ,来估算胎儿体重 ,其准确率较低。用 B型超声测量 42 1例晚期妊娠胎儿的多项生理指标 :双顶径 (BPD)、头围 (HC)、腹围(AC)、股骨长度 (FL )等 ,将这些数据做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后预测胎儿体重。预测结果与实际体重进行核证对照 ,证实本法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临床公式法和超声测量胎儿生长参数预测胎儿体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距生产0~7天、单胎、足月、健康产妇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临床公式法、超声法、临床公式法联合超声法预测胎儿的体重,并将其与出生后胎儿实际体重进行对比,比较各种方法预测正常足月儿及巨大儿体重的准确率.结果 临床公式法、超声法及联合法预测正常新生儿体重、巨大儿体重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0.56、0.45,均P>0.05).临床公式法、超声法及联合法预测正常新生儿体重和巨大儿体重的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法与临床公式法相比预测正常新生儿体重及巨大儿体重的符合率均较高(χ2值分别为4.12、4.19,均P<0.05),联合法分别与超声法、临床公式法相比预测正常新生儿体重及巨大儿体重的符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3~5.31,均P<0.05).结论 临床公式法联合超声法预测胎儿的体重的准确率较单独应用临床公式法或超声法更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714例巨大儿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洪梅  谭庆华  李国新  陈琦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0):2836-2837
目的:通过对714例巨大儿(体重≥4 000 g)的临床分析,探讨巨大儿的产前预测及分娩方式,减少母儿并发症。方法:对2001年1月~2005年12月间在吉林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的714例巨大儿进行研究,选择同期分娩的714例正常体重儿(体重≥2 500 g,<4 000 g)作为对照,两组孕周、宫高、腹围、分娩方式、妊娠合并症及分娩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巨大儿组孕周、宫高、腹围均高于对照组,并有统计学差异。巨大儿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经阴道分娩巨大儿组并发症高于对照组。结论:产妇分娩孕周及分娩时宫高、腹围是产前预测巨大儿的相关因素,超声检查对预测巨大儿有参考价值。巨大儿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研究超声预测胎儿实际体重的准确性,加强临床上对胎儿体重精准的鼻较分析效果。方法:选取入院的100例孕产妇,在分娩前需要进行一周的超声测试分析,对双顶,股骨长,头围,腹围分别进行胎儿体重的测试分析,与新生热实际的体重进行对比判断。结果:结果显示采用单独腹围测试的胎儿体重与新生儿实际的体重相符率水平最高。结论:超声测量胎儿实际的腹围较为准确,可以应用与实际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分析,多采用公式测定方法,预估胎儿的体重值标准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116例巨大儿的临床特征及探讨新的巨大儿预测公式。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该院分娩的巨大儿116例作为研究组,足月分娩正常儿119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年龄、产前BMI、孕期体重增加情况、男婴比例、经产妇比例、孕周比例,并以宫高、腹围、双顶径(BPD)、股骨长(FL)、胎儿腹围(AC)为研究内容,探讨预测巨大儿的新公式。结果研究组产前BMI、孕期体重增加的平均值及男婴比例、41~42周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宫高、腹围、BPD、FL的平均值均明显大于对照组;以"BPD+FL+AC"(BPD、FL以mm计,AC以cm计)预测巨大儿的灵敏度为87.9%,假阳性率与假阴性率之和为51.6%,符合率为74.0%,优于其他公式。结论不考虑长度单位,"BPD+FL+AC",预测巨大儿的诊断价值最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分析6种利用宫高、腹围数值预测胎儿体重公式的准确性,供产科临床医护人员借鉴。方法选取2015年5-12月在苏州市立医院分娩的自然分娩产妇1 495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临产前宫高、腹围测量及跟踪记录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分析预测胎儿体重公式的准确性。结果卓晶如法在预测正常体重儿时符合率最高,达54.11%;罗来敏算法在巨大儿体重预测时最准确,达45.76%。结论卓晶如法在常用的根据宫高、腹围预测正常胎儿体重的6种公式中预测结果最接近真实体重,推荐应用于产前检查胎儿体重的估计和孕妇的饮食指导;罗来敏法用于胎儿体重过高的预测更准确,建议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及营养过剩孕妇的胎儿体重预测。  相似文献   

15.
超声测量胎儿相关径线与预测分娩方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用超声测量胎儿的相关径线,探讨预测分娩方式.方法 对190例孕妇产前1周超声测量双顶径/胸围、腹围/双顶径、骨盆入口前后径-双顶径之差的相关数据,协助孕妇预定分娩方式,减少盲目试产和降低剖宫产率.结果 超声估计胎儿体重4 000 g以下,骶耻径与双顶径差≥23 mm,可拟诊阴道产;超声估计胎儿体重4 000 g以上,胸围与头围差≥16 mm,腹径与双顶径差≥26 mm,可拟诊剖宫产.结论 采用超声测量胎儿双顶、头围、胸围、腹围等数值来预测胎儿分娩途径有良好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20周、28周时胎儿超声双顶径(BPD)、头围(HC)、腹围(AC)、股骨长(FL)四项检测值预测巨大儿发生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出生的128例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出生时实际体质量分为巨大儿组和正常体质量组,回顾性分析并比较胎儿在妊娠20周、28周时超声检查的BPD、HC、AC、FL检测值,建立胎儿体质量与检测值的回归方程并寻找最佳临界值。结果巨大儿组和正常体质量组间比较,妊娠20周时四项胎儿超声检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28周时胎儿四项超声检测值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AC及FL为影响新生儿体质量的显著因素;ROC曲线表明,AC单因素和AC、FL双因素是预测巨大儿的最佳指标,其临界值分别为AC=239.5 mm和体质量Y=3 812.832 0(Y=22.302AC+47.076FL-4 157.337)为最佳临界值,其灵敏度分别为81.1%和67.6%,特异度分别为73.6%和84.6%。结论孕28周时AC单因素和AC、FL双因素对预测巨大儿发生可能性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产前超声检查预测巨大儿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禹州市人民医院146例巨大儿和292例正常足月儿的产前超声检测参数:胎儿腹围(Ac)、股骨长径(FL)、双顶径(BPD)、头围(HC),Logistic回归建立巨大儿预测方程.对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敏感性、特异性等指标评价预测效能。结果①巨大儿组AC(36.65±1.36)cm和FL(78.76±2.79)mm大于非巨大儿组AC(34.66±1.33)cm和FL(74.52±3.08)1T11TI,P。0.000。②AC(OR=3.454)和FL(OR=1.7381均入选以巨大儿为结果变量的回归方程,巨大儿预测方程:P=1/[1+EXP(87.331-1.239AC-0.553FL)]。⑧万程预测巨大儿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1(95%CI:0.919-0.962)大于AC0.845(95%CI:0.807~0.883)和FL0.837(95%CI:0.797~0.877)的预测面积.P=O.000,方程、Ac和FL诊断巨大儿的敏感性分别是0.842、0.712和0.753,特异性分别是0.904、f).853和0.812,一致率分别是0.884、0.806和0.792。结论超声测量的胎儿Ac和FL是预测巨大儿的显著参数,将这两个指标综合考虑可槎高巨大胎儿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829例巨大儿的影响因素,为避免巨大儿的发生及预防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台州医院分娩的829例巨大儿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分娩的810例正常体重儿作为对照组。对孕妇年龄、孕妇文化程度、孕产妇的产次、孕周、孕期体重增加、胎儿腹围、宫高+腹围、双顶径、股骨长度、胎儿性别、分娩方式等进行比较。结果:巨大儿发生率为5.67%,且男婴明显多于女婴。其中观察组孕妇文化程度、孕妇年龄、孕周、孕期体重增加、宫高+腹围、胎儿腹围、双顶径、股骨长、分娩方式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孕产次、出生胎儿性别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年龄、孕妇文化程度、孕周、孕期体重增加与巨大儿的发生有关。宫高、腹围、双顶径、股骨长是诊断巨大儿的重要依据,巨大儿会增加母婴并发症,应该准确估计胎儿体重,加强产前预防、产前诊断,进行合理的营养指导,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超声测量胎儿股骨皮下组织厚度预测胎儿体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B超测定胎儿股骨皮下组织厚度预测胎儿出生体重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B型超声对196例正常孕妇在分娩前5d内测量胎儿双顶径(BPD)、头围(HC)、腹围(AC)、股骨长(FL)、股骨皮下组织厚度(TSTT),并与新生儿体重的关系进行分析。经单元线性回归得出预测胎儿体重的单元方程式。结果:股骨皮下组织厚度与新生儿体重相关性最好(γ=0.865)。依据股骨皮下组织厚度可以初步预测胎儿出生的体重范围。其符合率达80.1%。结论:应用B型超声测量胎儿股骨皮下组织厚度预测胎儿出生体重,方法简单、准确,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临床医学工程》2017,(10):1347-1348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预测胎儿出生体重的相关参考因素以及应用不同公式对胎儿体重预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2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在分娩前72小时内运用超声技术对胎儿进行测量,测量的数据包括胎儿的双顶径(BPD)、腹围(AC)、头围(HC)、股骨长度(FL),将超声所测数据代入各个胎儿体重计算公式,记录预测的胎儿体重;同时测量孕足月产妇的宫高以及腹围。产妇分娩后测量新生儿的体重,对比各公式所预测新生儿体重的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结果公式8、公式9的绝对误差符合率最高,分别为83.0%(166/200)、93.0%(186/200),公式9的绝对误差符合率与其他各公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公式9的相对误差符合率为94.5%(189/200),显著高于其他8个公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预测胎儿体重的多参数公式的准确性明显优于单参数公式,超声检查能够方便、快捷地预测胎儿体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