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骨折并截瘫早期前路减压与稳定性重建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经第12肋胸膜外-腹膜后入路、将伤椎次全切除,并切除伤椎上、下的椎间盘,硬脊膜前方减压,纵向大块植骨及应用椎体间固定器作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96例。结果:所有病例平均随访4.2年。术后植骨块融合良好,无脊髓神经根再损伤及继发后凸畸形,87.5%的病人获Frankel分级1级以上的功能恢复。结论: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伴截瘫,前路手术能作到直接彻底的脊髓神经减压,前路重建符合脊柱的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在脊柱外科多见,由于骨折块的压迫而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因骨折块常在前方压迫脊髓(马尾)而需行侧前路减压内固定以恢复椎体的高度及脊柱的稳定性。我科自2004年8月-2005年10月采用侧前路减压植骨Z-plate、Kaneda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25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对胸腰段脊椎骨折合并截瘫的患者,以往多采用后路椎板减压治疗。疗效差的主要原因在于胸腰段脊椎骨折和脱位,多数属于屈曲型。伤椎后缘突向椎管,自前向后压迫脊髓。后路椎板减压虽能解除脊髓后侧的压迫,却难以使脊髓充分松解,直接影响着疗效的提高。测前方减压虽能解除来自前方的主要压迫,但存在着操作复杂和手术野小的不足。我院自1982年5月以来,对17例胸腰段脊椎骨折合并截瘫的患者施行了椎管前方扩大减压术,做到减压彻底、合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介绍如下。手术适应症1、脊柱屈曲型骨折合并截瘫,X线片显示压缩椎体后缘突向椎管,致椎管前后径狭窄者;2、脊柱骨折合并截瘫,经后路椎板减  相似文献   

4.
胸腰段脊柱(T11~L2)骨折是车祸、高处坠落等事故中最常发生的严重创伤,而中柱骨折导致的脱位椎体、骨折碎片及破裂的椎间盘等可直接形成椎管内占位,压迫脊髓而致脊髓损伤等。单纯后路椎板除、椎管环形减压内固定等手术,常因椎体后缘骨折块的存在,使脊髓压迫得不到彻底解除。因此,我院自2002年以来,对11例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患者采用侧前方减压植骨内固定技术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Kaneda装置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并截瘫的疗效。方法 对1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并截瘫病例行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并采用Kaneda装置内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5—36个月,脊髓神经功能恢复:优5例,良2例,进步l例,差2例。结论 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Kaneda装置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并截瘫,椎管减压彻底。脊柱重建满意,固定强度高,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胸腰椎骨折伴截瘫的前路减压与植骨固定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前路减压椎间植骨椎体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截瘫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手术前后骨折复位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获得平均1.4年随访者29例,骨折对位良好,钢板内固定牢固,植骨愈合,除6例胸椎骨折完全性截瘫术后神经功能无改善外.余23例均有Frankel一级以上恢复。结论 胸腰椎前路减压椎间植骨椎体钢板内固定术能直接解除脊髓压迫,重建脊柱稳定性。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截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张洪川  王立新  张福祥 《河北医学》2004,10(10):886-887
目的:探讨胸腰段爆裂性骨折前路减压Z型钛板内固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例胸腰椎暴裂性骨折伴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患者采用经第12肋胸膜外、腹膜后入路,将伤椎上下位破裂间盘及伤椎本身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应用Z—plate钛板内固定。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3个月。术后无脊髓神经根再损伤,全部病例椎间植骨牢固融合,脊椎序列及胸腰段脊柱曲度恢复正常,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前路减压直接、彻底,前路重建符合脊柱的生物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前路椎体切除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价值。方法 采用前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46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随访结果比较,观察其局部脊柱的稳定性和神经功能恢复。结果46例患者术后无神经功能损害加重,所有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0.5-5a,平均2.2a。X线片提示后凸Cobb角由术前平均26°恢复到3°,畸形得到纠正,植骨均已融合,伤椎高度平均恢复94.5%,未出现钉棒松动、断裂。神经功能ASIA分级恢复1级23例,恢复2级9例,恢复3级2例,无恢复5例,与治疗前比较p〈0.01(x^2=16.327)。结论对于来自椎管前方压迫的脊柱胸腰段骨折采用前路减压具有减压彻底、神经功能改善率高、I期内固定植骨融合成功率高、脊柱稳定性好等优点,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介绍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前路减压复位内固定的临床应用并分析其优点和缺点。方法:报告了194例患者行前路减压复位固定术。以文献复习的方式比较了前路减压复住内固定与椎板减压术、经椎弓根椎体切除减压术、单纯后路复位固定术在减压上所具有的优点。结果;本组病例经6个月~9年,平均3.6年的随访,其中失访10例,所有病例平均神经功能有一级以上的恢复,假关节2例,内固定松动6例,均为骨库异体骨植骨及Kaneda器械固定的病例,其中1例假关节病人合并感染,取出内固定后,二期行后路内固定椎板融合术治愈,其余采用定期随访。结论: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前路减压复位内固定能彻底减除压迫脊髓神经的骨折块,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恢复脊柱椎体骨形态,但手术创伤较大,出血多,操作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及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前路减压、植骨及钛钢板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38例,并截瘫28例,椎管骨性占位、硬膜受压、但无神经症状10例。结果 随防8-46个月,平均19个月。伤椎高度恢复90%26例。恢复80%12例。无钢板螺钉断裂和松动现象。截瘫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按Flankel分级。除A级3例未能恢复外。其余恢复1~2级。结论 胸腰椎前路减压植骨钛钢板固定具有减压彻底、固定牢靠、并发症少、力学性能好等优点.是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与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在不孕、流产中的作用及二者关系,进一步 揭示不孕、流产的病因。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检测345例不孕、流产妇女血清中的AsAb与 EMAb,按AsAb检测结果分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EMAb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 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16.67%和19.51%,而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43.64%和42.86%,显著高于 AsAb(-)组(P<0.01,P<0.05)。继发不孕妇女中AsAb(-)组EMAb阳性率为18.18%,AsAb(+)组EMAb阳性率 为32.2%,二者无显著性差异(0.01>P>0.05)。结论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因个体免疫反应差异使某些 人易对体内、外物质发生免疫反应而产生抗体,从而导致不孕或流产。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联合抚触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黄疸及睡眠的影响。方法将经阴道顺产分娩的正常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水疗联合抚触组)50例,对照组(单纯沫浴组)50例。①测定两组10日、28日的体重、身长、上臂围;②观察记录胎便转黄时间,测定皿清胆红素;③记录24h睡眠时间。结果两组新生儿10日、28日体重、身长、上臂同增长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5日时,胎便转黄时间及黄疸指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睡眠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水疗联合抚触可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能加速胎粪的早排出,减轻生理性黄疸程度,有效地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8.
本题选择N,N′-二甲基亚硝基脲(DMNU),N,N′-二乙基亚硝基脲(DENU),及其类似物N,N′-二甲基亚硝基硫脲(DMNTU)、N,N′-二乙基亚硝基硫脲(DENTU)为代表,测定了这些化合物的水解反应速度、脂溶性(HPLC的logk′值)、水解产物和致突变能力。证明了硫脲的脂溶性大于脲的脂溶性。DMNTU对TA100菌株的致突变能力最强,其它较弱。  相似文献   

19.
论述足月妊娠分娩的发动和维持依靠气的推动、温煦、气化、固摄功能和血的营养、濡润功能。顺利分娩既要气血充足,还要气顺血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调补气血,是促进产程,预防难产的重要手段。实验研究结果阐明调补气血中药加强产力、促进产程主要是从改善产妇全身情况,提高机体抗应激、抗疲劳、耐缺氧能力,即所谓使产妇气血充足调和,充分发挥气血在分娩过程中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