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评价可切除大肝癌术前肝动脉插管化疗(TACE)对术后肝功能恢复及患者生存率的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的方法,将2001年7月至2003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108例可切除大肝癌(直径≥5 cm)患者随机分为一期手术组(OP组,n=56)和TACE+手术组(TACE+OP组,n=52)。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肿瘤切除率,手术前后肝功能变化,术后1、3、5年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的差异。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基线情况一致。TACE+OP组插管化疗后γ-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OP组(P=0.046),手术切除后第7天前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OP组(P=0.031)。OP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TACE+OP组(P=0.042),肿瘤切除率明显高于TACE+OP组(P=0.017),肿瘤转移患者明显少于TACE+OP组(2vs9,P=0.018)。两组患者术中肝血流阻断时间及出血量以及术后1、3、5年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可切除大肝癌术前TACE并不能延长术后无瘤生存期及总生存期,且可能促进肿瘤转移,损害肝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辅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对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影响,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单纯行原发性肝癌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基础上行辅助性TACE治疗;分析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对比两组3年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结果肿瘤直径、肿瘤数目、术前AFP、血管癌栓均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肿瘤直径≥5 cm的高危患者行TACE术后1年无瘤生存率72.73%,3年无瘤生存率36.36%,明显高于未行TACE术的高危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5 cm的高危患者行TACE术后1年生存率81.82%,3年生存率45.45%,明显高于未行TACE术的高危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辅助性TACE有利于延缓肝内复发或降低复发率,且对高危险因素患者生存延长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预防性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在大肝癌(肿瘤总直径≥8cm)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行根治性大肝癌切除术的112例患者,其中术后行TACE79例(TACE组),未行TACE33例(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2、3年的累计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结果 TACE组术后1、2、3年的累计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0.9%、48.1%、12.6%,对照组分别为36.4%、20.0%、15.0%.TACE组术后1、2年累计无瘤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年两组患者累计无瘤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 >0.05).TACE组术后1、2、3年的累计总生存率分别为 89.8%、68.1%、41.2%,对照组分别为57.6%、36.4%、29.1%.TACE组术后1、2年累计总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年累计总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 预防性TACE可以提高大肝癌手术切除患者的无瘤生存率及延长生存期,对提高手术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经导管动脉化学栓塞(TACE)联合经皮微波组织凝固治疗术(PMCT)治疗巨块型肝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巨块型(最大径>10 cm)肝癌患者40例,18例患者仅接受过TACE治疗(A组),22例患者接受过TACE联合PMCT的序贯治疗(B组)。参考WHO修改版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对两组疗效进行影像学评价,随访6~52个月。结果 A组和B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2个月和15个月,B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优于A组患者(P=0.041)。在中位生存时间内,A组和B组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分别为16.7%和31.7%。结论相对单纯TACE治疗,TACE联合PMCT治疗巨块型肝癌能提高有效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是治疗巨块型肝癌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抑瘤治疗对降低进展期肝癌(pTNM分期:Ⅲ、Ⅳa)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率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了2002年4月至2005年12月于我院接受肝移植的36例Ⅲ、Ⅳa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抑瘤组患者(20例)术前均接受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或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无水酒精瘤内注射(PEI),术中、术后均采用阿霉素 5-氟尿嘧啶 顺铂方案行全身静脉化疗;以未接受任何抑瘤治疗的16例患者为对照(非抑瘤组),比较两组的肿瘤复发率、累计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结果 抑瘤组肿瘤复发率(12/20,60.0%)明显低于非抑瘤组(14/16,87.5%)(P<0.05).抑瘤组和非抑瘤组1年、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抑瘤组1年、2年无瘤生存率亦显著高于非抑瘤组(P<0.05).术前接受TACE联合RFA/PEI治疗的患者肿瘤坏死范围明显优于单用TACE者.结论 对于进展期肝癌患者等待肝移植期间采取TACE RFA/PEI治疗以抑制肿瘤进展,术后配合全身辅助化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肿瘤复发率.阿霉素 5-氟尿嘧啶 顺铂化疗方案安全可行,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前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可切除大肝癌手术的影响。方法将108例大肝癌病例分成术前TACE组(52例)与一期手术组(56例),术前TACE组经TACE后行手术的为二期手术组(47例),比较两组肿瘤大小、手术探查情况及手术相关因素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前TACE组经TACE后5例失去手术机会,手术探查见肿瘤周围粘连明显增加,肝硬化加重,手术时间延长;两组肝门阻断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指标无统计学差异,二期手术组TACE后平均肿瘤直径缩小并不显著。结论大肝癌术前TACE增加手术难度及手术风险,并有可能耽误手术时机,应首选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联合介入治疗大肝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微波消融(PMCT)、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及联合PMCT和TACE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49例不能或不愿手术治疗的原发性巨块型肝癌患者(男40例,女9例),随机分为肝动脉化疗栓塞加经皮肝穿刺微波消融组(PMCT TACE组,联合组)、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组(TACE组)及单纯微波消融组(PMCT组),联合组行TACE PMCT治疗,TACE组行序贯性TACE治疗,PMCT组行PMCT治疗,比较3组治疗后疗效.结果 联合组缓解率、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81.08%、86.49%和64.86%,显著高于TACE组(56.10%、65.85%和36.59%)及PMCT组(P<0.05).结论 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微波消融(PMCT)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安全、有效、实用,较单纯TACE及PMCT治疗有较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寻找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巨块型肝癌的有效综合治疗手段,方法:67例巨块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34例,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氩氦刀经皮冷冻并同时瘤内无水乙醇注射(PEI)治疗,B组33例给予单纯TACE治疗,两组对比观察近期疗效。结果:A组病人1,2年生存率分别为82.35%(28/34),61.76%(21/34);B组病人1,2年生存率分别为60.61%(20/33),48.085(16/33)。两组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氩氦刀经皮冷冻同时瘤内注射无水乙醇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明显于单纯TACE,是目前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巨块型肝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远期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的3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手术组(n=72)和开腹手术组(n=303),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比较两组的术后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结果全组总的术后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6.9%、54.7%,腹腔镜手术组分别为67.7%、60.3%,开腹手术组分别为66.8%、53.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9);按病理分期进行亚组分析,术后无瘤生存率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总的术后5年生存率为66.8%,腹腔镜手术组为69.9%,开腹手术组为6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1);按病理分期进行亚组分析,术后总生存率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比较,远期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学药物栓塞(TACE)、B超引导无水酒精瘤内注射(PEI)和微波射频消融(RFA)对肝癌病人在肝移植前等待期间的作用。方法将本组在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的27例肝癌肝移植病人分为术前抑瘤组(18例)和非抑瘤组(9例);抑瘤组TACE9例(其中TACE+PEI1例)、PEI7例和RFA2例。结果抑瘤组肝移植平均等待时间为14.56±5.29周(3-21周),非抑瘤组为4.67±2.74周(2-11周),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42);抑瘤组病人的肝移植手术率100%(18/18),非抑瘤组81.8%(9/11);抑瘤组肿瘤复发率50%(9例),非抑瘤组肿瘤复发率77.8%(7例);抑瘤组和非抑瘤组术后2年累计生存率49.3%和32.3%(P=0.065),而术后2年累计无瘤生存率为43.5%和11.8%(P=0.044)。结论肝癌病人在肝移植前等待期间行TACE、PEI和RFA等治疗有较好抑瘤作用。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在预防合并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手术后复发及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行手术切除的资料,根据术后是否行TACE治疗分为预防组42例和对照组30例,分析比较两组的复发率和生存率以评估TACE的预防治疗作用。结果预防组术后1年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年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预防组1年生存率(78.57%)及3年生存率(54.7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6.67%、20.00%,P均<0.01)。结论肝癌合并肝硬化术后预防性应用TACE治疗对术后1年以上复发率无明显影响,但可以降低1年内的复发率,提高1年、3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序贯微波固化消融术(PMCT)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87例,单纯行TACE治疗的5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行TACE序贯PMCT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甲胎蛋白(AFP)平均下降率、生存率、复发转移率及毒副反应。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0%、45.61%,治疗后AFP平均下降率分别为87.5%、50.0%,0.5、1、1.5、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95%、81%、59%和93%、79%、67%、28%,0.5、1、2年累积复发转移率分别为8.15%、19.21%、36.17%和8.34%、38.94%、61.35%,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两组毒副反应相似。结论:TACE序贯PMCT治疗中晚期肝癌安全、有效、可行,临床疗效优于单纯TACE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期,降低复发转移率,不增加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探讨肝移植术前行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对于术后患者远期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选取我
科2009年11月~2011年11月进行肝移植的肝细胞性肝癌(HCC)患者46例,其中24例术前予以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TACE),
22例术前未予以TAC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肝功能(ALT和AST水平)、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NK
细胞、活化T细胞比例)、术后1年和术后2年的累计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结果术后1年介入组的肝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1,免疫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介入组和对照组的累计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2%和46%,术后2年介入组和对照
组的累计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7%和33%,P<0.05;术后1年介入组和对照组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4%和55%,术后2年介入组和
对照组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63%和34%,P<0.05。结论在肝移植前行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可以显著改善HCC患者术后的肝
功能和免疫功能,提高其无瘤生存率和术后生存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动脉化学治疗栓塞术(TACE)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对比单一 TACE 治疗老年(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72例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 TACE 联合 HIFU 治疗组(联合组,n=36)与 TACE 治疗组(TACE 组:n=36),比较两组治疗后肿瘤缩小情况,甲胎蛋白(AFP)水平及肝功能变化,中位生存时间,1、2、3年生存率等指标。结果联合组较 TACE 组肿瘤缩小更明显(P<0.05),术后AFP 值减小更多(P<0.05);联合组及 TACE 组中位生存时间,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2.0±6.9)个月、83.1%、57.3%、42.6%和(21.0±6.3)个月、62.9%、41.4%、22.3%,联合组中位生存时间及各对应时间点生存率较 TACE 组高(P<0.05);两组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TACE 联合 HIFU 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是安全、有效的,较单一 TACE 治疗更能使老年肝癌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5.
周思佳  罗小平  刘曦  何明菊 《重庆医学》2017,(35):4958-4962
目的 评价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者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TIPS)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收集该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因肝癌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失代偿行TACE联合TIPS的患者22例作为联合组,筛选仅行TACE治疗而未行TIPS治疗的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及预后.结果 TIPS治疗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前门静脉压力为(38.4±7.6)cm H2O,术后门静脉压力为(28.4±7.7)cm 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门静脉直径为(16.2±2.5)mm,术后门静脉直径为(13.3±1.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支架通畅率为95%,2年通畅率为90%.对照组1年及2年再出血率分别为60.7%及78.5%,而联合组为9.1%、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1年累计生存率为81%,2年累计生存率为68%,中位生存时间为53个月;对照组1年累计生存率为78%,2年累计生存率为15%,中位生存时间为1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行TACE联合TIPS治疗能安全、有效地控制肿瘤发展,减少甚至消除门静脉高压症候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肝癌切除术+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较单纯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或肝癌切除术对增加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影响。方法2007年1月-2013年1月间新乡市传染病医院肝胆科及新乡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对10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分别行单纯肝癌切除术、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OE)及经肝动脉栓塞化疗+肝癌切除术治疗,按接受治疗方法分为A、B、C三组,其中39例患者为单纯肝癌切除组(A组);46例患者为TAOE组(B组),每4周1次,共行2次;其余21例患者为以上两术联合组(C组),术前或术后均接受了TACE治疗,每4周1次,共行2次;结果A、B、G三组的1年术后生存率分别为84.6%、83.2%、8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年术后生存率为69.8%,71.6%和75.6%,C组虽较A、B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术后生存率为49.2%,55.5%和69.1%,C组较A、B组相比明显生存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肝动脉栓塞化疗+肝癌切除术联合治疗较单纯肝癌切除术或TACE可以增加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化疗灌注对存在破裂出血的肝癌腹腔转移的预防作用。方法对28例存在肝脏破裂出血的肝癌患者,13例单纯行肝动脉栓塞止血和肝癌的TACE治疗(对照组),15例行上述治疗联合腹腔化疗灌注(治疗组)。治疗次数及间隔时间相一致。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的腹腔转移与生存情况。结果两组病例随访3-12个月。对照组发生腹腔转移9例,3、6和12个月腹腔转移率分别为55.6%、100%和100%,其生存率分别为69.2%、30.8%和7.70%。治疗组仅见2例腹腔转移,其中3、6和12个月肺转移率分别为0、7.70%和14.3%,生存率分别为93.3%、86.7%和46.7%。两组腹腔转移率及生存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存在破裂出血的肝癌行预防性腹腔化疗灌注可以有效预防腹腔转移,提高病人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中晚期肝癌269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国平  吴伟成  戴建国 《医学综述》2010,16(17):2697-2698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中的269例行TACE治疗,167例行TACT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TACT组最长生存时间为18个月,TACE组为42个月。6、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69.6%、23.2%(TACT组)和92.2%、68.6%(TACE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疗效显著,并能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