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6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81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195篇
内科学   120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93篇
外科学   193篇
综合类   745篇
预防医学   217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294篇
  2篇
中国医学   348篇
肿瘤学   80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乳铁蛋白在过去的年中被广泛研究  其多种生物学作用被科学界普遍接受。它不仅参与铁的储存和转运  而且具有抗微生物抗氧化抗肿瘤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等作用  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抗菌抗癌物质。乳铁蛋白及其衍生物的外源性治疗可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并降低肿瘤发生的敏感性。乳铁蛋白主要通过细胞膜破坏凋亡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免疫反应等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然而  关于乳铁蛋白抗肿瘤作用的潜在机制  目前还未完全明确。本文综述了乳铁蛋白及其衍生物抗肿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在这些机制的基础上  提出了应用乳铁蛋白和/或其衍生物抗肿瘤作用的新策略  讨论了乳铁蛋白及其衍生物在抗肿瘤研究领域的潜力。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2021,8(1):105-109
乳铁蛋白在过去的70年中被广泛研究,其多种生物学作用被科学界普遍接受。它不仅参与铁的储存和转运,而 且具有抗微生物、抗氧化、抗肿瘤、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等作用,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抗菌、抗癌物质。乳铁蛋白及其衍生物的外 源性治疗可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并降低肿瘤发生的敏感性。乳铁蛋白主要通过细胞膜破坏、凋亡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 免疫反应等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然而,关于乳铁蛋白抗肿瘤作用的潜在机制,目前还未完全明确。本文综述了乳铁蛋白及 其衍生物抗肿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在这些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乳铁蛋白和/或其衍生物抗肿瘤作用的新策略,讨论了 乳铁蛋白及其衍生物在抗肿瘤研究领域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1]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约半数患者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020年2月28日Guan等[2]研究表明,纳入的1099例COVID-19患者中454例患者需要氧疗,占比达41.3%,其中无创机械通气56例(5.1%),有创通气25例(2.0%~2.3%)。由于普通病房改建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棘豆止咳散中甘草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XTerra MSC18(4.6 mm×250 mm, 5.0μm)色谱柱,乙腈(A)-0.05%磷酸水(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7 nm,柱温40℃。结果:HPLC法测定甘草苷线性关系良好(r~2=0.9993),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的RSD值均小于3.0%,加样回收率为90.19%~97.87%。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棘豆止咳散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帕金森病是以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导致的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此病是蒙医白脉病的一种,又称彻彻热乎病。蒙医将人体的脉络分为白脉和黑脉。白脉病是白脉系统遭受致病因素的影响后所致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临床上很多疾病归属于“白脉病”。为更好的实现对蒙医优势单病种的规范化研究,本文基于白脉理论,探析蒙医对帕金森病的认识,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蓝盆花属植物隶属于川续断科(Dipsacaceae),全世界约100种,分布于欧洲、亚洲、非洲南部和西部,中国有9种2变种,产东北、华北、西北及台湾等地。植物化学研究发现其主要成分为黄酮类、酚酸类、萜类和香豆素类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肝纤维化、抗氧化、抗肿瘤和抗菌等多种药理活性。蓝盆花属植物大多数在国内外广泛作为民族传统用药,潜在药用价值较大。本研究综述了国内外蓝盆花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以期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中老年人群腰腹肌群肌肉退变与腰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使用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QCT)测定187名40~69岁受试者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根据BMD值分为骨量正常组及骨量减少组,将腰腹肌群分为腹壁肌群、腹直肌、椎旁肌群、椎后肌群及腰大肌5组,在腰3椎体中部层面测定各组肌群肌肉面积并计算肌指数(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SMI),同时测定血清性激素水平。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间各组肌群SMI的差异,使用线性相关分析研究各组肌群SMI与腰椎BMD之间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评价各组肌群SMI诊断低骨量的效能。结果 骨量减少组各组肌群SMI均低于骨量正常组,其中男性腹直肌及椎旁肌群SMI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直肌SMI与BMD呈弱正相关(r=0.270,P=0.018;校正年龄因素后r=0.251, P=0.029);女性腹壁肌群及腹直肌SMI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腰大肌外,其余各组肌群SMI均与BMD呈弱正相关,其中腹直肌相关性最高(r=0.415, P<0.001;校正年龄因素后r=0.301, P=0.001)。男性两组间睾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MD及各组肌群SMI与睾酮均无明显相关性;女性骨量减少组雌二醇水平远低于骨量正常组(P<0.001),BMD与雌二醇呈中度正相关(r=0.452, P<0.001),腹直肌、腹壁肌群SMI与雌二醇呈弱正相关(r=0.227, P=0.017;r=0.213, P=0.023)。男性腹直肌SMI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为0.679,女性腹直肌与腹壁肌群SMI的AUC分别为0.669及0.655。结论 中老年人群腰腹肌群肌肉退变与腰椎骨密度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腹直肌相关性最佳。  相似文献   
7.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24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观察小剂量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尿激酶20-50万U溶于生理盐水150-200mL静脉点滴,连用3d,同时使用自由基清除荆、改善微循环的中药制剂及脑保护剂治疗半个月;对照组除未使用尿激酶治疗外,其它均同治疗组。进行治疗前后3d、90d后比较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分。结果:治疗组近期显效率51.63%及远期疗效率45.83%,均显著高于时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近、远期疗效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8.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可有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性或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甚至出现痛风性肾病,单纯以临床急性关节炎为表现,易将痛风性关节炎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1].我院1995~2003年共收治痛风性关节炎187例,其中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26例,误诊率为13.9%,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患者中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184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一组为快速康复外科组,另一组为传统治疗组,每组9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及术后恢复相关评价指标。结果 快速康复外科组与传统治疗组相比,在手术时间(182±43 min vs 190±46 min,P=0.68)、术中出血量(179±64 mL vs 182.59±74.65 mL,P=0.52)、淋巴结清扫数(21.2±7.2个vs 20.8±8.7个, P=0.59)、术后并发症(8.70% vs 10.87%,P=0.17)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术后首次排气时间(3.6±0.6 d vs 5.0±0.8 d,P<0.01)、术后住院天数(7.1±1.4 d vs 11.5±2.0 d,P<0.001)和住院总费用(40583±3693元 vs 46438±6311元,P<0.001)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胃癌患者安全有效,可明显加快胃癌患者术后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0.
探讨T2期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及跳跃性转移的特点。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31例T2期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及51例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中跳跃性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关系,用X^2检验和Fisher’s精确概率法分析其相关因素。研究发现高中分化T2期直肠癌发生淋巴结转移及跳跃性淋巴结转移率相对较低,进行局部切除的可行性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