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诊有创呼吸支持方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在急诊抢救危重患者的呼吸阶梯化管理中应用有创呼吸支持方法的效果.方法 总结1994年至2004年中对实施有创呼吸通路方法的292例急诊抢救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环甲膜穿刺术、气管切开术、气管穿刺导入气管套管术、气管穿刺旋切术四种有创呼吸支持方法.结果 采用气管切开术203例(69.5%)、气管穿刺导入气管套管术58例(19.8%)、环甲膜穿刺术25例(8.6%)、气管穿刺旋切术6例(2.1%);使用呼吸机占95例(32.5%).常规气管切开术常需两个人以上操作,15~30 min完成;气管穿刺导入气管套管术只需单人操作,最快可在90 s以内完成,一般在3~5 min内完成,出血少,损伤小,对生命体征影响小,术中术后并发症少,伤口愈合快.结论 急诊快速建立有创呼吸通路应该视病情紧急程度按时间标准决定选择不同的方法.从速度由快到慢顺序是:环甲膜穿刺术、气管穿刺导入气管套管术、气管穿刺旋切术、气管切开术;从安全可靠性推荐:气管穿刺导入气管套管术、气管穿刺旋切术、气管切开术、环甲膜穿刺术.  相似文献   

2.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最常用的急救手术之一,包括常规气管切开术、紧急气管切开术、环甲膜切开术、快速气管切开术及近年来开展的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等,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气管不畅,梗阻及呼吸窘迫、衰竭的患者,在危重患者的救治中起到积极作用[1].气管切开术后时有拔管困难等情况的发生,此时应及时行电子喉镜检查,查明原因.  相似文献   

3.
82——A型快速环甲膜切开器的研制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原因引起的上呼吸道梗塞,虽可采用紧急气管切开或气管内插管予以解除,但在灾害现场不易做到。1975年 Brantigan 等相继报道了环甲膜切开术及有关问题,动摇了延袭半个多世纪的环甲膜切开导致严重喉狭窄的旧观点。新近,国外又研制出环甲膜穿刺针,但由于这类器械管腔狭小,不能从中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且有不同程度的体内二氧化碳蓄积,使用受到一定限度。国内环甲膜切开术尚少研究,为  相似文献   

4.
环甲膜穿刺后气管切开术抢救急性喉梗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环甲膜穿刺改善通气功能后再行气管切开术抢救急性喉梗阻的经验.方法:对16例急性喉梗阻患者行紧急环甲膜穿刺给氧,观察患者呼吸困难、紫绀、血氧饱和度的改善情况,并及时行气管切开术进一步改善通气,对患者的预后、并发症及后遗症进行分析.结果:16例患者行环甲膜穿刺后给氧,呼吸困难立即明显缓解,紫绀明显减轻,血氧饱和度监测均升至90%以上.环甲膜穿刺器拔管后无声嘶、出血及喉狭窄等并发症.16例病人全部痊愈,无明显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环甲膜穿刺快速、易行,能迅速缓解呼吸困难,紧急环甲膜穿刺后气管切开术对于抢救急性喉梗阻,提高抢救成功率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急性上呼吸道阻塞引起窒息 ,是急救临床中常见病症。建立气道是抢救措施中第一重要步骤。在情况危急时 ,临床上常用人工气管插管和环甲膜切开术两种方法来建立人工气道。究竟哪一种方式争取更多的时间 ,安全可靠 ,操作简便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如何选择 ,我们对此进行了比较。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992年至1996年间急诊施行气管插管31例 ,其中心肺复苏28例 ,昏迷误吸3例 ,失败2例 ,失败后改用环甲膜切开术。环甲膜切开术6例 ,其中颌面部及口腔外伤2例 ,异物吸入1例 ,血痰堵塞气道1例。二、方法气管插管为经口腔插管方法。…  相似文献   

6.
快速环甲膜切开术在神经外科急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外科病人常因意识障碍,气道分泌物潴留、吸入呕吐物或血液等引起支气管肺炎和脑缺氧造成死亡。行气管切开术可吸除气道内异物,保证脑的氧供应,有利于降低颅压。过去,一般均用Jackson氏提出的切开第二至第四气管环的传统术式。此术进路深,需助手协助暴露,逐层切开分离。手术耗时,并发症多。1973年Digman认为环甲膜切开术是一种迅速、安全、有效和简便的术式。但此术长时期仅在紧急的急性喉梗阻患者使用。1976年。Brantigan & Grow首次报告655例环甲膜切开术常规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颅脑疾病并发呼吸障碍160例环甲膜切开术赵卫忠,李天郁,许辉,王明泉,张文科730060甘肃省兰州化学工业公司职工医院维特呼吸道通畅是救治神经外科急症中的主要措施之一,虽然气管切开术、气管插管术是公认的常用方法,但是在临床操作中即便是高年住院医生,能...  相似文献   

8.
急性喉梗阻(喉部急性阻塞),是一种常见病症。该症发生甚急,如不及时抢救,常致死亡。发病原因较多,来不及去除原因时,应首先解除呼吸困难,以挽救病人生命。一般抢救方法是采用气管切开术。但在无条件进行气管切开时,可用粗针行环甲膜穿刺术来解除喉梗塞,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环甲膜的位置:环甲膜又叫环甲韧带或弹性圆锥,连接于甲状软骨下缘及环状软骨上缘之间(图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战术战伤救治(tactical combat casualty care,TCCC)中引入环甲膜切开术培训,以提升军校医学生在演习中应对急性气道梗阻的战伤救治能力。方法采用"理论授课+技能示范+分组练习"教学模式对参加"联卫-2017"演习的425名军医大学毕业学员进行环甲膜切开术培训;通过专家小组会议方法制定模拟案例,以随机抽取模拟案例方式对学员进行技能考核,并对部分学员进行针对教学评价的访谈。结果环甲膜切开术考核学员合格率为95.2%,伤情判断正确率为81.0%,但操作完全正确率仅为9.5%。其中操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环甲膜定位不准确、穿刺及扩皮时手法和方向错误等。质性访谈结果显示,学员均认为有必要学习环甲膜切开技术,评价教学模式便于迅速掌握技能,贴近实战;建议理论授课时播放环甲膜切开视频并增加练习时间,以利于学员充分掌握此技能。结论环甲膜切开术是TCCC战术区域必备的缓解气道梗阻的关键措施,可有效减少战场可预防性死亡;但须强化实战仿真教学,提升实践参与能力,并细化考核评分标准,以反映学员技能水平,同时聚焦薄弱操作步骤,采取针对性教学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头面部烧伤患者伴有严重吸入性损伤时,可于伤后很快发生呼吸道水肿、充血,数小时后即可出现上呼吸道梗阻,引起窒息,可危及生命。因此,大多数学者都主张对此类患者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术[1]。气管切开术虽然是一种抢救危重患者常规有效的急  相似文献   

11.
环甲膜切开术是抢救窒息患者、创建呼吸通道的快速有效的措施 ,往往用于气管插管失败的患者 ,因其本身很容易造成喉狭窄等并发症 ,并非是一种常规的手术方法 ,我院 1992~2 0 0 1年行环甲膜切开术 15例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 15例均为突发窒息的患者 ,牙关紧闭或气管插管失败。男 10例 ,女 5例 ,年龄 4~ 5 5岁 ,其中喉外伤 5例 ,急性喉水肿 2例 ,喉异物 4例 ,头颈外伤 2例 ,急性会厌炎 2例。手术方法 :取平卧位 ,快速消毒、铺单 ,1%利多卡因局麻 ,左手拇指和中指分别固定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 ,于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间做长约 3~ 4cm…  相似文献   

12.
经皮气管切开术的技巧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回顾我科四年来经皮气管切开术91例的经验及教训,总结经皮气管切开术的难点及其解决方法、技巧。方法我科自2001年以来经皮气管切开术共91例,与常规气管切开术82例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经皮气管切开术的优点、难点及解决技巧,为临床开展经皮气管切开术提供借鉴。结果经皮气管切开术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及术后的出血量且创伤小。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是快速建立长久人工气道的好方法,是气管插管困难者的最佳选择,可完全取代常规气管切开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研究护士是否能施行环甲膜切开术,并获得认可的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这些病人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包括环甲膜切开术的生存率、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专门受训的高级护士回顾性复习了患者入医院前、急诊科、住院部、尸体解剖和门诊随访记录。在1.5~2年时间内,调查55个病人由高级护  相似文献   

14.
环甲膜切开术在颅脑损伤救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甲膜切开术在颅脑损伤救治中的应用兰州医学院兰化教学医院神经外科(7s0060)赵卫忠,张文科,王明泉,李天郁,许辉呼吸道的通畅是神经外科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在急症的抢救中,往往由于周围或中枢性呼吸困难,多需紧急气管切开。自1986年,我们采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的适应证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行气管切开术268例,所有手术在病房或手术室里进行,其中2例窒息患者先行环甲膜切开,再行常规气管切开。结果 268例气管切开术患者中,72%(193/268)是为了机械通气支持/长时间插管,或吸出下呼吸道分泌物;19.4%(52/268)是辅助头颈部手术;6.0%(16/268)是为了解除上气道阻塞;73.1%(196/268)在病房完成,19.4%(52/268)术前于手术室完成,7.5%(20/268)急诊床旁完成。结论 气管切开术适应证已大大扩展,由过去的仅用于解除上气道阻塞的急诊手术发展为现在的主要用于机械通气支持、吸出下呼吸道分泌物和辅助头颈部手术的常见手术操作,手术时机的选择应恰当。  相似文献   

16.
困难气管切开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困难气管切开的原因和对策。方法回顾2005年9月至2006年9月经治171例困难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临床经验进行总结。结果171例困难气管切开病例均成功进行气管切开术,其中环甲膜切开7例,气管切开成功率100%,无术中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合理选择手术时机,熟练掌握手术操作及技巧,相关学科密切配合是困难气管切开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体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体会山东省莱州市人民医院(261400)刘成美我科自1989年5月至1991年5月共对20例呼吸衰竭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其中有机磷中毒伴呼吸衰竭12例;格林—巴利综合征呼吸肌麻痹8例。带管时间最短为48天,最长为137天,平均66...  相似文献   

18.
利用静脉留针进行环甲膜穿刺局部麻醉柳伟明1佘晖2洪顺飞1(1.浙江省丽水地区医院,丽水3230002.福州市第二医院)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前经环甲膜穿刺局部麻醉,常有钢质针头划破气管粘膜的顾忌,最近笔者采用静脉留置针行环甲膜穿刺局麻,30例效果颇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微创经皮气管切开术(PDT)在困难气管切开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2007年以来45例困难气管切开患者采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同期41例危重患者采用常规气管切开术.对比分析微创经皮气管切开术与常规气管切开术,总结困难气管切开患者经皮气管切开术的优点及应用技巧.结果 微创经皮气管切开术在困难气管切开患者中常规气管切开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具有简单、快速、损伤小的优点,缩短从决定气管切开到实施气管切开的时间,对于困难气管切开的临床应用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72年以来,采用环甲膜穿刺气管内滴药法,治疗气管及肺部某些疾患,经临床观察数百例,治疗效果显著。现将环甲膜穿刺气管内滴药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