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肥大性肺性骨关节病,或名肥大性骨关节病,在1889年首先由 Bamberger 氏在维也纳和和1890年 marie 氏在巴黎各报告了此病为肺部广泛性疾患时骨质的病变,患者具有它典型的临床与病理现象,因此 marie 氏定名为肥大性肺性骨关节病。从那时起就引起了医学界的注意。虽然从此有了许多的学说,然而正确的发病机理,迄今不明。其主要症状为四肢末端慢性增生性骨膜炎,杵状指,增大,疼痛,及压痛等。  相似文献   

2.
儿童型家族性骨关节病(juvenile familial idiopathic osteoarthropathy)Curravino等氏于1961年首先报告2例,以后国内外先后报告14例。我科自 1974年至81年收住4例,本文就此4例患者作了临床上、放射学和实验室方面的检查和遗传学调查,认为该病的临床表现有其特征,与成人的厚皮性骨膜增生症不尽相同,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显性遗传。此病应与继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3.
<正> 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在临床工作中较少见,据曹来宾氏报道,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多为肺部疾病导致,尤以肺癌为主,绝大多数为外围型肺癌。中心型肺癌很少发现。现将我院发现的中心型肺癌引起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1  相似文献   

4.
<正> 肥大性骨关节病(Hypertrophic ost-coarthropathy,下称本病)有继发性和持发性之分,前者大多继发于肺部疾病,尤以肺癌最为多见,也可继发于其它内脏疾病,故又名肺性肥大性关节病、全身性肥大性骨节病、Marie-Bamberger 氏综合征等。我们近年遇见继发性本病5例,现报告如下,并参考有关文献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全身骨显像在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方便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疑似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全身骨显像检查,记录全身骨显像对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检查结果.结果 100例疑似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患者经全身骨显像检查,主要表现为对称性关节周围放射性浓集和"平行管"征两种表现,其中下肢骨伴有"平行管"征96例(96.00%),肘关节、踝、双侧膝周围放射性浓集4例(4.00%),结合肺部病史及其他检查,66例患者经全身骨显像的确诊为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结论 全身骨显像能有效鉴别诊断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患者,可早期采用全身骨显像对疑似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患者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一例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应用硫酸阿托品治疗后,握力、活动范围等项检查显示反应良好。作者认为此种化学方法阻断迷走神经取得的疗效,支持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的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病学说。病例报告:49岁,男性,既往健康,于1976年发现右大腿患纤维组织细胞肉瘤,伴有骨和肺的转移。经18个月的化疗,局部和转移的病灶消失。1978年6月出现干咳,活动时呼吸困难,胸片示肺部病变复发。1978年9月再次因严重的关节痛,指(趾)、腕和膝关节严重肿胀,胸片肺部周围有巨大团块影,手、胫腓骨下1/3骨片示骨膜炎,两下肢非指凹性浮肿和触痛性男性乳房发育,左右手握力分别为5 10mmHg,平均皮肤温度左右手分别为  相似文献   

7.
本刊先后接陈祖尧医师的“肥大性骨关节病一例报告伴国内十七例临床分析”及宋作珪医师的“转移性肺癌引起肥大性肺性骨关节病一例报告”二稿,由于二篇内容有些重复,参考文献多半相同,乃由编者将二篇综合成一篇,并增添国内张忠医师的二例报告在内,共21例综合发表。  相似文献   

8.
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Hypertrophic Pulmonary Osteoarthropathy,HPO)又称马-斑(marie.bamberger)综合征,分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特发性有家族史,病因不明,与遗传有关。Currarino等认为此病有自愈倾向,对临床影响不大。作者收集了本院及文献近5a来13例继发性HPO的X线表现进行研究,以提高对其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的临床表现和X线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报告1例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X线改变,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是一种与遗传有关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呈多样性,与诊断及分型相关的临床表现为骨膜成骨亢进、杵状指(趾)、面部肥厚及脑回样头皮,诊断成立尚需排除继发因素,并与肢端肥大症、甲状腺性肢端肥厚、类风湿关节炎等相鉴别.结论 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在国内外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具有较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典型者一般不难诊断,但需排除继发性及其他疾病,应提高认识,以免漏诊或误诊,并给予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巍  张清安  鲍春德  杨程德 《上海医学》2002,25(7):434-435,T001
临床上 ,肥大性骨关节病 (hypertrophicosteoarthropa thy ,HOP)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 (PHOP)又称TSG综合症 (touraine solente golesyn drome)。 186 8年由Friedrich首先报道 ,1935年Martinez把本病称为“厚皮性骨膜病”。PHOP临床较为罕见 ,与遗传性结缔组织代谢紊乱有关。现报道 1例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 ,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 ,2 8岁。 12年前逐渐出现双手指及足趾末端膨胀呈杵状 ,后渐感腰部酸痛 …  相似文献   

11.
厚皮性骨膜增生病(Pachy dermoperiostosis)是一综合征,亦称原发性或特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Primary or idiopathic hyperfrophic osteoarthropathy),或称Touraine-Solente-Gole综合征,此病少见,报告二例如下: 例1:女,15岁。患者于生后即发现指趾粗大;一岁半时前囱闭合;10岁以后四肢长骨进行性增粗,两侧膝关节和踝关节肿  相似文献   

12.
<正> 肥大性骨关节病通常伴发于肺及胸膜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文献中亦有报告伴发于各种食管疾患者,但很少见。国内仅见一例报道。近年来作者遇到3例食管贲门恶性肿瘤伴发肥大性骨关节病,现报告并就所见文献分析如下: 例一,男性,35岁。进行性吞咽困难4月余,双踝双腕疼痛20余日。食管造影诊断为中下段食管癌。查体:一般情况尚好,体温在38.5℃~38.8℃之间。呼吸、脉搏、血压正常。浅表淋巴结不在,有明显杵状指趾。双腕  相似文献   

13.
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又称马-斑氏综合征,其特点是胸部或其他脏器患病的同时伴有四肢骨关节疼痛,并发生骨膜下骨质增生。由于有的患者四肢疼痛症状的出现早于胸部症状,故早期在临床上有不少病例被误诊为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晚近由于胸外科及X线诊断技术之发展,对胸部恶性肿瘤之发现日益增多,因此对本病的发现亦有同样趋势。  相似文献   

14.
腹壁结核     
腹壁结核系原发于腹壁的孤立性结核病变,此病比较少见,对其发生机转,争论颇多。Virchow氏(1863年)首先否定了原发性肌肉结核,Habermass及Muller氏(1886年)确定了该病的存在,并报告1例,Melc-hior氏(1910年)报告4例并收集文献13例,从而肯定了原发性血行性腹壁结核,命名为孤立性腹壁结核,继之藤田登氏(1929年),深谷氏(1935年)等对此病均有病例报告,近年  相似文献   

15.
家族性非溶血性黄疸系一种罕见的家族遗传体质性疾病,可能系肝细胞排泄胆红素的功能发生障碍所致。临床上以疲乏、轻度黄疸、血清间接胆红素增加为其特征。其预后良好。吉尔勃特(Gilbert)氏远在50余年前(1902)首先报告此病,故(?)称为吉尔勃特氏病;以后文献采用之名称有:“生理性胆血症”,“家族性非溶血性黄疸”,“单纯性家族性胆血症”,“体质性肝机能不良”,“青年性慢性肝炎”,“间歇性幼年性黄疸”,“遗传性非溶血性胆红素血症”及“体质性血清胆红素过多症”等。輓近外国文献采用“体质性肝机能不良”作病名者较多。  相似文献   

16.
尼曼匹克氏病为一种先天性、家族性脂类代谢障碍病,主要在于网状内皮系统、神经系统等处有广泛的鞘磷脂(Sphingomyelin)沉着,此病分别于1914年为尼曼(Nieman)和1922年为匹克(Pick)二氏首先描述。近年我国称之为神经网状内皮细胞病。据文献记载国内于1959年始有报告,今例数未越20例,现将我科所见1例报告如下,且略加讨论。  相似文献   

17.
厚皮性骨膜增生症(pachydermoperiostosis,PDP)又称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primary hypertrophic osteoarthropathy,PHOA),1868年由Friedeich首次报道,1935年由Touraine、Solente和Gole明确提出并确立为一种独立的疾病(Touraine-Solente-Gole 综合征).  相似文献   

18.
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的影像学表现(附1例16年随访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追踪观察1例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病人16年,对双侧胫腓骨病变行19次X线检查,并行CT、MRI检查。肺部病变行3次X线检查,1次CT检查。结果 X线检查双侧胫腓骨下端先后出现层状骨膜增生、骨间膜钙化,自踝关节向膝关节方向逐渐发展,16年后达胫腓骨上端。CT检查显示左胫骨骨皮质明显增厚,骨干中段髓腔局限性消失,骨膜及骨间膜广泛钙化,致使胫腓骨相连。MRI检查除骨膜改变外病变尚累及骨皮质和骨髓腔,骨干皮质信号部分消失,髓腔内显示广泛的异常信号。最终经骨髓腔穿刺病理证实。结论 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X线检查仅能发现骨膜增生和骨间膜钙化。CT检查可显示髓腔密度不均。MRI检查可显示病变累及骨皮质及骨髓腔。  相似文献   

19.
厚皮性骨膜增生症(pachydermoperiostosis,PDP)又称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prim ary hypertroph ic osteoarthropathy,PHOA),1868年由Friede ich首次报道,1935年由Touraine、Solente和Gole明确提出并确立为一种独立的疾病(Touraine-Solente-Gole综合征)。我国自1966年首例报道以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临床分析(附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对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的认识和诊断.方法 分析1984年1月至2005年11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5例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 5例患者均为男性,发病时年龄1~21岁,平均14.2岁.5例患者均有杵状指(趾),X线示骨皮质增厚,骨膜增生,其中1例在发病20多年后X线发现有末端骨质吸收现象;5例均有皮肤增厚,4例有回状头皮;脂溢性皮炎4例;多汗3例;5例均有关节肿胀,压痛不明显,对称性受累,侵犯的关节主要为下肢的踝、膝关节;5例均无家族史,但2例为近亲结婚子女.结论 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青少年男性多见,临床主要表现为杵状指(趾)、皮肤增生及广泛对称性骨膜新骨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