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NIDDM患者尿α1-微球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相关性分析高祖华孙星达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对其进行早期诊断,早期防治是十分重要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是目前比较公认的实验室指标。近年来人们发现尿α1-微球蛋白(α1-mG...  相似文献   

2.
尿微量白蛋白预测疾病预后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尿微量白蛋白 (MA) ,不仅是评估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指标 ,还是反映全身性和局部炎症反应的非特异性标志 ,对许多疾病可能有预示病变预后的作用 ,可作为疾病预后的指标之一。正常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是指 <2 0 μg/min或尿白蛋白 /肌酐比值 <2 0mg/g ,微量白蛋白尿是指UAER在 2 0~ 2 0 0 μg/min或尿白蛋白 /肌酐 2 0~ 2 0 0mg/g。1 持续性MA是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依据MA预示着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IDDM )病人 5~1 5年后将发生糖尿病肾病 (DN) ,随访 34例IDDM病人 7年 ,1 4例UAER大于 1 5…  相似文献   

3.
为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DN),对75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苷酶(NAG)和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尿NAG与UAER比较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2)尿NAG在临床期糖尿病肾病(DN)组、无DN组与早期DN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尿NAG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诊断的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黄瑞衡  张桂福 《广西医学》1995,17(4):284-286
本检测了42例糖尿病病人2小时,24小时,晨尿蛋白排泄量(UAE),其中31例检测2小时,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其二相互关系,11例同一天晨尿和24小时尿白蛋白浓度测定及二间相互关系,结果显示,糖尿病病人2小时UAER与24小时UAER比较无明显差异,即2小时UAER可基本反映24小时UAER,可用于糖尿病肾病(DN)的早期诊断,分期。晨尿白蛋白浓度(MAC)可用于糖尿病病人的  相似文献   

5.
微量白蛋白尿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糖尿病肾病(DN)与视网膜病变(DR) 的关系。方法 对110 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12 h 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 测定及眼底检查。结果 微量白蛋白尿发生率为36-4% ,DR 发生率为27-3% ,UAER升高组DR发生率较UAER正常组明显增高,分别为65-0% 和5-7% ,差异有显著性(P< 0-01)。DR发生率随病程增加及血糖的增高而增多。结论 DN的严重程度与DR 病变程度相符,二者均与病程、血糖控制及蛋白尿的水平有密切关系,糖尿病患者定期检查眼底及UAER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肾病 (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及致残致死的主要微血管病变之一。微量白蛋白尿测定[1] 是诊断DN最简单可行的方法 ,有助于预测DN。糖尿病患者出现持续微量白蛋白尿称为早期DN ,在此期若严格治疗可防止或延缓DN的发生。有报道脉络宁对糖尿病血管病变有较好疗效 ,作者以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和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变化为观察指标 ,探讨脉络宁对早期DN的治疗作用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糖尿病的诊断符合WHO标准。所有患者均正规控制饮食 ,根据病情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 ,…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0 例平均病程6-9a、平均年龄55-8 岁的糖尿病病人及23 例正常对照者尿白蛋白排泄率、β2一微球蛋白、α1 一微球蛋白/ 肌酐比值,结果显示,31 % 的病人为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病人中95% 病人α1 - MG/Cr 高于正常、32 % 病人β2- MG高于正常;非微量白蛋白尿病人中82% DⅡ1(AER10 ~20μg/ 分)、21 % DⅡ2(AER〈10μg/分) 的病人α1- MG/Cr 高于正常,24 % DⅡ1 、8% DⅡ2 病人β2- MG 高于正常。结果显示糖尿病人肾脏早期损害不仅限于肾小球,而且伴有肾近曲小管损害,尿α1 - MG测定反映肾小管损害较尿β2 - MG测定敏感。同时,测定尿微量白蛋白、α1 - MG/Cr 可作为糖尿病肾脏损害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年龄、病程、血糖及微量白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90 例Ⅱ型糖尿病(DM) 患者进行24h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UAER) 、血糖等测定,并记录病程。结果显示:Ⅱ型DM 患者并发肾脏病(DN) 的发生率为74 .44 % ,其中早期DN 为47 .78 % ,临床DN 为26 .67 % 。DN 的发生率及蛋白尿的程度与患者年龄、病程、血糖有关,而与性别关系不密切。认为Ⅱ型DM 患者UAER 随病程延长、年龄增大而明显增高,与血糖控制不佳关系密切。且微量白蛋白尿(ALB) 测定可作为早期DN 的一个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9.
微量白蛋白尿与糖现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军  刘文星 《广东医学》1999,20(9):709-710
目的 了解糖现肾病(DN)与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 对11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12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测定及眼底检查。结果 微量白蛋白尿发生率为36.4%,DR发生率为27.3%,UAER升高组DR发生率较UAER正常组织明显增高,分别为65.0%和5.7%,差异有显著性(P〈0.01)。DR发生率随病程增加及血糖的增高而增多。结论 DN的严重程度与DR病变程度相符,二者均与病程  相似文献   

10.
开搏通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平  杨秀川 《四川医学》1998,19(4):298-299
本文采用自身对照法对44例糖尿病患者其中24例为早期糖尿病肾病者进行常规治疗加开搏通治疗,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浆内皮素和尿白蛋白排泄率,并与30例正常对照进行比较,以探讨开搏通在糖尿病早期肾病防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DM患者血浆ET明显高于对照组。伴早期DN时升高更明显,且ET的升高与UAER呈正相关,常规治疗后两指标无显著政变,加用开搏通治疗后两病组ET明显下降,伴DN时UAER明显下降,ET与  相似文献   

11.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蛋白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珍萍  王丽芬 《广西医学》1998,20(4):523-525
为研究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的改变及其意义,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早期DN组)39例,无肾病的糖尿病组(DM组)46例,对照组20例,测定24小时尿白蛋白(Alb)尿免疫球蛋白G(IgG)尿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发现,早期DN组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尿IgG,尿β2-MG异常增高,与DM组,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5,P〈0.05),提示:糖尿病患者常规测定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饮食治疗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病人早期贤病(DN)的防治效果。方法 将44例NIDDM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以动物蛋白为主的饮食,B组给予以植物蛋白为主的饮食,检测其尿蛋白排泄率(UAER),空腹血清葡萄糖(FSG),空腹血清胰岛素(IS),糖化血红蛋白及体重指数(BMI)。结果 两种饮食治疗后,UAER显著下降(P〈0.01),A组的饮食治疗作用更为显著(P〈0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肾病 (DN)是糖尿病 (DM)的微血管病变之一 ,早期在临床上无明显症状 ,用常规尿白蛋白检测方法很难发现[1] 。在临床蛋白尿出现之前 ,微量白蛋白尿 (MAU)的出现是DN早期损伤的标志[2 ] 。我院对 32 2例自愿受检者分批作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 ,并同时测 0~ 2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 ,以探讨其临床变化及意义。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32 2例受检者均无糖尿病病史 ,男性 2 2 9例 ,女性 93例 ;年龄 2 5~ 74岁 ,平均4 8 9岁。1.2 方法1.2 .1 OGTT 受检者禁食 10~ 12h ,于次晨空腹 5min内服…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测定了68例NIDDM患者及36例健康对照的血糖、血脂、HbA1C、24h动态血压及白天、夜间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NIDDM患者按24hUAER均值分成正常尿白蛋白组、微白蛋白尿组及临床肾病组。我们发现尿白蛋白正常的NIDDM患者虽然偶侧血压与健康对照可比,但其动态收缩压24h及夜间均值已较健康对照升高,且与相应的UAER显著相关。随肾病程度的加重,血压、心率逐渐增加,其昼夜变异率逐渐减小,血压与UAER的相关性越来越密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压、HbA1C、病程是对UAER有显著作用的因素。本研究说明血压升高在NIDDM患者糖尿病肾病(DN)始发机制及其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检测113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合并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肾病(DN),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和心血管疾患)组61例与52例无并发症组比较两组间UAER的差异,结果表明,前组UAER明显高于后组(P〈0.05),提示UAER增高不仅反映DM肾功能损害,而且与DR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血管并发症有密切关系,UAER同样可作为DR和心血管疾病等DM慢性并发症的重  相似文献   

16.
梁永正  史伟  梁馨苓 《广东医学》2000,21(9):744-745
目的 寻找一种更为简便的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方法。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32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的晨尿白蛋白(Alb)浓度,同时测定白蛋白排泄率(UAE)作为对照,以判断单次晨尿白蛋白浓度检测在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结果 UAE升高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R 晨尿Alb浓度均较UAE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与尿β2微球蛋白(β2-MG)浓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微量蛋白尿与血液流变学、胰岛素抵抗、血胆的关系。方法:分析住院2型糖尿病病人86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Ⅰ组(UAER〈20μG/min)。Ⅱ组(UAER20~200μg/min),Ⅲ组(UAER〉200μg/min)。各组分别进行UAE、血液流变学、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等测定。结果:Ⅱ组与Ⅰ组比较全血粘度低、中切变率、血浆粘度、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  相似文献   

18.
NO,SOD在糖尿病大鼠早期肾损害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糠尿病(DM)早期肾损害的中的作用。方法:将实验鼠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组(B组)、糖尿病+0.5%左旋-精氨酸(L-Arginine)组(C组)。检测各组第1,2周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尿亚硝酸盐/硝酸盐(N02^-/NO3^-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  相似文献   

19.
NIDDM患者运动诱导的微量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4名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病人和12名正常人进行踏车试验使心率达到同年龄组最大心率的75%。两组运动后1h的尿白蛋白排泄率增加,67.6%病人的UAER超过20μg/min,而正常人无1例超过此值。  相似文献   

20.
缺血性心脏病与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的研究狄群卢萍薛绮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南京210029)关键词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尿白蛋白排泄率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及非糖尿病“健康”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标志。本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