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蝙蝠葛酚性总碱分散片的制备工艺。方法:在崩解时限,溶出度等多项指标控制下制备蝙蝠葛酚性总碱分散片。结果:以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微晶纤维素用2号筛网制粒,崩解时间1.0min以内,分散均匀,稳定性好。结论:蝙蝠葛酚性总碱分散片稳定性试验数据表明,分散片的崩解时限、脆碎度合格,表明该工艺稳定。  相似文献   

2.
许青云 《中医研究》2009,22(3):25-27
目的:建立夏枯草分散片的制剂工艺。方法:比较不同辅料、制剂工艺对分散片性状及崩解的影响,确定制剂工艺。结果:按优化处方制备的夏枯草分散片,可在3min内完全崩解。结论:优化处方工艺的夏枯草分散片其体外溶出度明显优于普通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盐酸小檗胺分散片,并测定其溶出度。方法以微晶纤维素为填充剂,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崩解剂,湿法制粒制备分散片。并制定质量控制方法。结果用所筛选的处方制备的分散片符合中国药典中有关分散片的要求,制剂质量可以控制。结论筛选处方合理,制备的盐酸小檗胺分散片崩解快,分散均匀性好,溶出快而完全。  相似文献   

4.
三七止血分散片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出三七止血分散片,并考察其人参皂苷类的体外溶出度。方法:以CMS-Na为崩解剂,采用内外加入法,以淀粉作出粘合剂,并通过正交试验法优选出三七止血片的最佳工艺处方。结果与结论:按照优选出的工艺处方制得的三七止血分散片能在3min内完全崩解,且均匀性实验能通过20目筛,同时溶出度也明显优于三七止血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尼群地平分散片的药品制备工艺,提高尼群地平分散片的溶出度。方法:综合考虑制备过程中各项指标,改善尼群地平的药品制备工艺。结果:尼群地平分散片崩解加快,并且体外溶出速率也得到显著提高。结论:用多种综合指标来评判优选尼群地分散片的药品制备工艺,可以比较全面和准确地估测尼群地平分散片的质量,比单一的指标考察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6.
许军  彭红  王路华  赵德芳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2671-2672
目的考察及筛选格列齐特分散片的制备工艺和处方。方法通过系列实验筛选崩解剂等辅料,确定处方及制备工艺,比较了分散片及普通片剂中主药的溶出度。结果确定了以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崩解剂的分散片处方;分散片溶出速率较普通片快。结论格列齐特分散片处方合理、工艺可行,符合分散片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柴黄分散片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崩解时限和溶出度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法 ,对微晶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微粉硅胶不同配比进行处方筛选。结果分散片在120 s内完全崩解,分散均匀度测定能通过2号筛网,体外溶出度优于普通片。结论本实验优化的柴黄分散片处方和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8.
灯盏花素分散片的处方及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灯盏花素分散片,确定工艺流程。方法以崩解时限和片剂硬度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设计安排试验,通过综合加权评分对灯盏花素分散片处方进行筛选、优化。结果按优选处方制备的灯盏花素分散片可在3min内完全崩解并且全部通过2号筛,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分散片的要求,其体外溶出度明显优于普通片。结论通过验证,所选处方及工艺可操作性强、重现性好,能适应工业大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选叶黄素微囊分散片的成型处方。方法:以外观、混悬性、崩解时间及溶出度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填充剂及润滑剂种类和用量、崩解剂、润湿剂及溶胀性辅料的种类,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叶黄素微囊分散片的成型工艺处方。结果:最佳处方为以25%羧甲基淀粉钠(CMS-Na)-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1∶1.5)为崩解剂,6%羟丙基纤维素(HPC)为溶胀性辅料,70%乙醇溶液为润湿剂,所制备的分散片在80 s内完全崩解,10 min溶出度>90%。结论:优选的处方辅料种类及比例适宜、片面光洁,崩解迅速、溶出度高,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严优芍  李卫民 《中药材》2007,30(5):605-607
目的:制备益母草分散片。方法:以崩解时限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和均匀设计实验,对益母草分散片处方及制剂工艺进行筛选、优化。结果:按优选处方和工艺制备的益母草分散片符合《中国药典》中有关分散片的要求。结论:与普通片比较,益母草分散片崩解迅速,体外溶出度高,大大提高了益母草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葛根黄酮EC-PEG载药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葛根黄酮乙基纤维素(EC)-聚乙二醇(PEG)载药系统的释药效果。方法:拟定载药系统组成及制备工艺,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葛根黄酮的含量及溶出度进行测定。结果:乙基纤维素、聚乙二醇及葛根黄酮三者的用量,乙基纤维素、聚乙二醇载药系统粒径大小,制备温度等对葛根黄酮的释放均有影响。载药系统理想的比例为EC-PEG-葛根黄酮(5:0.4:1)。载药系统可在1h内突释(60.51±3.63)%,后按零级释放,在10h左右释放完全(95.07±3.12)%。结论:EC-PEG-葛根黄酮(5∶0.4∶1)载药系统达到理想的释药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野葛与粉葛总黄酮提取方法的比较。方法:分别采用传统回流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对中药野葛和粉葛中总黄酮进行提取;以葛根素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以总黄酮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出适宜的提取方法。结果:3种提取方法中,野葛超声提取法总黄酮含量最高,粉葛微波辅助提取法总黄酮含量最高,但回流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提取野葛与粉葛总黄酮时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提取野葛与粉葛黄酮时应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测定葛根(野葛、粉葛)及其制剂脑得生片中葛根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双氯灭痛为内标物。测定条件为:运行缓冲液:30 mmol·L-1硼砂缓冲溶液(pH 9.37);操作电压30 kV,紫外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葛根素的线性范围为10~100 μg·ml-1,葛根的平均回收率为96.77%( RSD 2.65%,n=3);脑得生片平均回收率为:100.64%( RSD 0.28%,n=3)。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捷,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回收率和线性关系,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石峰  朱春燕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2):1396-1398
目的:研究葛根总黄酮缓释片中多组分体外释放度,探索中药缓释制剂的评价方法。方法:采用转篮法测释放度,HPLC进行指纹图谱分析,监测多组分释药特征。结果:建立了葛根总黄酮缓释片体外释放度的HPLC指纹图谱,通过对8个时间点体外释放液的测定研究,发现多组分的体外释放基本一致,具有均一性。结论:本法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评价葛根总黄酮缓释制剂体外释放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复方鱼腥草分散片,以黄芩苷为指标考察体外溶出度。方法:以分散均匀性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分散片的处方工艺进行筛选和优化。结果:优化处方的崩解剂组成为CMS-Na5%,MCC20%,L-HPC10%,制备的分散片分散均匀性符合中国药典规定,3min累积溶出百分数达95%以上。结论:试验研制的复方鱼腥草分散片处方工艺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分子对接技术预测葛根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可能有效成分。方法:选取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的19个关键靶点,采用类药性分析和分子对接技术对葛根所含63个化合物进行模拟筛选,并通过Cytoscape 3.2.1软件建立成分-靶点网络模型进行网络分析。结果:从葛根中筛选出19个打分高于靶点原配体并且具有类药性的成分,提示这些分子可能是葛根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主要活性成分,初步揭示了葛根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物质基础。结论:本法有助于寻找葛根中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7.
赵云芳教授认为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活血化瘀法应贯穿糖尿病治疗的始终,同时应审因论与辨证治相结合,使血瘀消散,恢复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常用治法包括:①滋阴清热、活血化瘀法,可选用天花粉、黄连、生地黄、葛根、麦冬、牛膝、丹参、赤芍等。②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可选用人参、黄芪、生地、元参、山药、葛根、丹参、桃仁、红花等。③益气温阳、活血化瘀法,可选用附子、桂枝、人参、黄芪、干姜、水蛭、地龙、僵蚕等。  相似文献   

18.
北豆根总碱分散片的处方优化和稳定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确定北豆根总碱分散片的处方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实验法,确定北豆根总碱分散片的处方;同时制备3批样品,进行质量考察和稳定性实验。结果:优化后的处方可以满足《中国药典》对分散片体外溶出结果的要求。结论:该分散片制剂制备工艺简单易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9.
野葛与粉葛总黄酮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野葛与粉葛总黄酮提取方法的比较。方法:分别采用传统回流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对中药野葛和粉葛中总黄酮进行提取;以葛根素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以总黄酮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出适宜的提取方法。结果:3种提取方法中,野葛超声提取法总黄酮含量最高,粉葛微波辅助提取法总黄酮含量最高,但回流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提取野葛与粉葛总黄酮时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提取野葛与粉葛黄酮时应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两面针分散片最佳处方,确定工艺流程。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以分散均匀性和溶出度为综合指标筛选和优化两面针分散片的最佳处方与工艺。结果:按优化后的处方工艺制备的两面针分散片的崩解时间为20s,分散均匀性好;分散片体外释药参数T50和Td明显小于市售普通片的溶出参数(P<0.01)。结论:所制备两面针分散片具有溶散快,分散均匀,有效成分溶出速率快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