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选择烧伤后及时入院的病人36 例,烧伤总面积1 % ~30% ,Ⅲ度面积1 % ~23% 。开始手术时间为烧伤后1 ~24h,一次性完成切痂植皮术,以尿量、心率、血氧饱和度为主要监护指标。结果术中术后各种监护指标都较平稳。植皮成活率达90% 以上,创面愈合时间9~18 天。认为急诊切痂植皮治疗中小面积深度烧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休克期切痂对大面积烧伤病人能量消耗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观察休克期切痂植皮对烧伤病人能量消耗的影响。方法对21例烧伤面积大于30%的深度烧伤病人,依休克期切痂与否分为休克期切痂植皮组(15例)和非休克期切痂植皮组(6例),所有病人在治疗期间应用新型代谢车床旁动态监测病人静息能量消耗(REE)变化。结果休克期切痂植皮组和非休克期切痂植皮组病人在年龄结构、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首次切痂面积等方面基本一致(P>0.05),尽管两组病人REE均明显升高,2周时休克期切痂组为(311±15)J·h-1·m-2,非休克期切痂组为(345±16)J·h-1·m-2。但休克期切痂植皮组由于及时切痂植皮封闭创面,病人在伤后2周内REE明显低于非休克期切痂植皮组,且休克期切痂植皮组病人在切痂前、切痂后REE均显著低于非休克期切痂组。结论严重深度烧伤病人休克期切痂植皮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机体的高代谢状态。  相似文献   

3.
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伤势严重处于危重状态。早期切痂植皮手术多在全麻、失去各种反应的情况下进行。植皮效果、手术进行是否顺利,除了医生高超的技术之外,术中精心护理至关重要。我院自1995年1月至1996年11月为大面积烧伤病人早期切痂植皮28例,切痂面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颜面部深度烧伤的治疗。方法 对16例面部深Ⅱ度、Ⅲ度为烧伤患者于伤后3 ̄7d内行切痂,移植厚中厚皮片修复创面。结果 除2例有所植皮片的5%以内皮片坏死外,余均成活良好。结论早期切痂植皮疗程短,术中出血较少,所植皮片回缩小,颜色及质地均接近正常,大大减轻了面部畸形,近远期效果了  相似文献   

5.
早在20世纪20年代皮肤移植技术快要成熟时Gillies就敏锐地发现了早期切痂植皮可能在烧伤治疗中起一定的作用,1942年Young进行了最早的临床尝试:为一背部大范围三度烧伤病人在受伤当天做了创面切痂和植皮,17d便痊愈出院,50年代Brwn采用了大面积切痂,大张异体皮覆盖术.1960年Jackson报导烧伤后24h内首次切痂,最大切除面积25%,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我院1998年8月~1999年4月,对19例大面积深度烧伤病人实施切痂自体微粒皮移植异体皮覆盖术,现将麻醉处理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男14例,女5例,年龄19岁~57岁,烧伤总面积44%~93%,Ⅲ度面积41%~89%,头颈有烧伤7例,合并呼吸道烧伤3例。首次切痂范围多为四肢,切痂面积30%~45%,手术时间90min~225min。 麻醉方法:术前用药如常规。开放2路静脉,依次静脉给予氟哌啶5mg、芬太尼0.1mg、氰胺酮1mg~1.5mg/kg,术中取皮切痂时,根据病人对手术刺激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538只手背深度烧伤手术治疗近期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拟定术后近期疗铲评估标准,538只手背深度烧伤采用切痂、削痂植皮或皮瓣转移修复,分析伤后施行手术时间,烧伤面积和不同致伤因素对手术近期疗效的影响。结果:术后近期优良率为92.7%(499只手),其优良率与伤后施行手术时间、烧伤面积和致伤因素有直接关系。结论:手背深度烧伤,为确保手功能最大限度地恢复,应在挽救生命的同时早期施行切痂、削痂植皮或皮瓣转移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解决手部深度烧伤的难题,探讨早期切痂植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性回顾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该院施行切痂植皮手术手部深度烧伤患者100例,分析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早期切痂植皮组和延迟切痂植皮组,早期切痂植皮组50例患者,延迟切痂植皮组50例患者,观察两组恢复的效果,针对患者术后出现功能障碍感染、创面愈合时间、植皮成活率不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结果手术后,早期切痂植皮组患者功能障碍感染出现例数6例,感染率12%,创面愈合时间为(12±5.5)d,植皮成活例数为49例,成活率为98.%,这三项数据均优于延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部深度烧伤患者实施早期切痂植皮手术治疗,可减少瘢痕增生,可有效促进手部功能的恢复,保护手功能,重视按摩、理疗等综合性康复治疗,减少并发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患者早期康复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植皮后封闭式负压引流术(VSD)治疗Ⅲ°烧伤的疗效。方法将54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切痂植皮组和植皮后VSD组,各27例。观察及比较两组植皮成活率、感染率及治愈时间。结果切痂植皮组术中出血量为(55.3±1.3)ml/100 cm2,治愈时间为(17.6±1.2)d;植皮后VSD组术中出血量为(63.5±3.5)ml/100 cm2,治愈时间为(14.5±1.1)d。两组术中出血量和治愈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皮片成活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仅有1例在切痂植皮组中出现局部感染,能有效控制。结论植皮后VSD治疗Ⅲ°烧伤皮片成活满意度佳,明显缩短了病程,减少住院天数,为患者早期康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烧伤早期切痂对血浆中IL-6,IL-8及TNF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甲汉  任加良  易朝辉 《广东医学》2002,23(11):1144-1145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早期切痂植皮对血浆中炎性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以30%TBSAⅢ度烫伤大鼠为模型,随机分为切痂组(A组,n=35),非切痂组(B组,n=35),A组动物于伤后3h切痂植皮,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中IL-6,IL-8及TNF含量的变化,结果:两组动物伤后1h血浆中IL-6,IL-8及TNF含量显著升高,A组切痂后较术前明显降低,与B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烧伤早期大面积切痂能有效降低血浆中部分类性细胞因子含量,对防治SIRS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四肢深度烧伤早期切、削痂植皮与晚期切、削痂植皮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3年6月云南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科收治的四肢深度烧伤患者240例,按患者手术治疗时间分为早期切痂植皮治疗组、早期削痂植皮治疗组、晚期切痂植皮治疗组治疗组、晚期削痂植皮治疗组,各60例。早期治疗组于伤后24~72 h内对患者实施切、削痂植皮手术治疗,晚期治疗组与伤后4~7 d内实施切、削痂植皮手术治疗。比较四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和术后护理:(1)早期削痂植皮治疗组优良率96.7%明显高于早期切痂植皮治疗组优良率83.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晚期削痂植皮治疗组优良率78.3%明显高于早期切痂植皮治疗组优良率61.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早期削切、痂植皮治疗组总优良率90.0%明显高于晚期切、削痂植皮治疗组总优良率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四肢深度烧伤早期切、削痂植皮的治疗效果要优于晚期切、削痂植皮治疗的治疗效果;对于四肢深度烧伤的患者削痂植皮治疗优于切痂植皮治疗。对于四肢深度烧伤的患者应早期进行削痂植皮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烫伤大鼠血清内脂多糖( LPS)、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 IL)-1、IL-6水平变化,判定切痂植皮对创面脓毒症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以30%总体表面积烧伤大鼠创面涂铜绿假单胞菌制作创面脓毒症模型,于感染后3d切除感染焦痂,对比未处理、抗生素治疗及切痂+抗生素治疗的3组大鼠血清内LPS、TNF-α、IL-1和IL-6水平的变化。结果切痂植皮治疗可缓解脓毒症大鼠血清内LPS、TNF-α、IL-1和IL-6指标的变化。结论针对创面脓毒症病因大鼠行切痂植皮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小儿烧伤占整个住院烧伤病人的49%,76年前20年,我院对所有的Ⅱ°烧伤患儿,不论其面积大小,惯用蚕食脱痂植皮,以消灭创面。长期临床观察发现、蚕食脱痂植皮病程长,败血症发生率高,愈合后瘢痕挛缩严重。76年后我们对10例小儿Ⅱ°烧伤,试行早期切痂,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Chai J  Wu Y  Sheng Z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20):1420-1423
目的 通过分析严重烫伤大鼠早期切痂植皮后肝脏急性期蛋白的变化,探讨早期切痂植皮对急性期反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30%Ⅲ度烧伤大鼠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烧伤后1天切痂组和烧伤后4天切痂组,应用比浊法测定两组大鼠血清α1抗胰蛋白酶(AT)、α1酸性糖蛋白(AGP)、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和转铁蛋白(Trf)浓度变化。结果 两组阳性急性期蛋白与正常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阴性急性期蛋白均显著下降(P<0.05);烧伤后1天切痂组AT和AGP浓度在烧伤后5、7天显著低于烧伤后4天切痂组(P<0.05),烧伤后1天切痂组CRP浓度在烧伤后4、5、7天显著低于烧伤后4天切痂组(P<0.05),烧伤后1天切痂组白蛋白浓度在烧伤后7天显著高于烧伤后4天切痂组(P<0.05),烧伤后1天切痂组Trf浓度在烧伤后5、7天显著高于烧伤后4天切痂组(P<0.05)。结论 烧伤后早期切痂植皮可减轻急性期反应,对机体有利。  相似文献   

15.
烧伤是常见的急性创伤。重度烧伤患者伤后体内营养代谢可发生很大的变化。切痂植皮手术的应激反应是引起或加重应激性高血糖病或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对重度烧伤患者切痂植皮术后糖代谢的变化进行了临床观察。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特大面积和大面积烧伤患者24例,男19例,女5例。年龄3~67岁,平均(34.10±14.0)岁。烧伤总面积(TBSA)(82.83±12.96)%,Ⅲ度烧伤面积(60.13±2741)%。患者在烧伤前无糖尿病病史。1.2 观察指标 分别于切痂植皮术后的第1~8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早期切痂加碘伏湿敷在热金属小面积烧伤中的应用.方法 入选81例小面积热金属烧伤病人,随机分为实施组(早期切痂+碘伏湿敷,n=39)和对照组(应用传统的自溶脱痂法,n=42),比较两组病人植皮、愈合时间和医疗费用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病人的植皮例数、愈合时间和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切痂加碘伏湿敷有利于治疗热金属小面积烧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早期切痂加碘伏湿敷在热金属小面积烧伤中的应用.方法 入选81例小面积热金属烧伤病人,随机分为实施组(早期切痂 碘伏湿敷,n=39)和对照组(应用传统的自溶脱痂法,n=42),比较两组病人植皮、愈合时间和医疗费用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病人的植皮例数、愈合时间和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切痂加碘伏湿敷有利于治疗热金属小面积烧伤.  相似文献   

18.
袁文周 《广西医学》2014,(12):1769-1771
目的比较切痂、削痂植皮术对Ⅲ°关节烧伤患者局部微循环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96例Ⅲ°关节烧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切痂植皮组、削痂植皮组各48例,分别经切痂或削痂后植皮,比较两组患者关节局部微循环指标(局部红细胞聚集、血管清晰程度、血流灌注量)及疗效。结果削痂植皮组总有效率为93.8%,切痂植皮组为77.1%,削痂组疗效优于切痂植皮组(P〈0.05)。削痂组开包后2 d、5 d及10 d的局部红细胞聚集情况及血管清晰程度、血流灌注量则均好于切痂植皮组(P〈0.05),且削痂植皮组开包后5 d及10 d均优于开包后2 d(P〈0.05)。结论削痂植皮更有效改善植皮局部的微循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减少肢体烧伤切削痂手术的出血量,以满足战时和基层治疗深度烧伤的需要。方法:对22例大面积深度烧伤行切削痂后延迟至48h再植皮,11例即时植皮,比较术中的出血量和植皮存活率。结果:延迟植皮组每切除1%面积深度烧伤的平均输血量约为17.2ml,植皮存活率达96.5%,血液动力学稳定;即时植皮组每切除1%深度烧伤创面平均输血量为67.5ml,平均植皮存活率为95.7%。结论:延迟植皮组手术方法简单,减少出血,可明显减少术中输血量,有利于平时和战时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面部Ⅲ度烧伤的治疗方法。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电刀切痂组、普通切痂组和延期植皮组,对比分析术中出血量、植皮成活率、感染率和治愈时间等之间的差异。结果普通切痂组出血量较大,与另两组差异显著;三组感染率无显著差异;延期植皮组的植皮成活率略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延期植皮组治愈时间显著延长。结论面部Ⅲ度烧伤早期电刀切痂植皮可以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皮片成活满意,较延期植皮缩短了病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