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将FHIT基因导入该基因表达缺失的人胃癌细胞株MGC-803,探讨胃癌中FHIT基因表达对阿霉素(ADM)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载有人外源性FHIT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RcCMV-FHIT用脂质体介导转入FHIT蛋白表达缺失的胃癌细胞株MGC-803,筛选阳性克隆,同时以空载体pRcCMV转染的胃癌细胞及未转染的胃癌细胞株作为对照,以ADM作用于三组细胞,用MTT法测定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DM处理前后各组胃癌细胞的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经ADM处理后,转染FHIT基因的MGC-803细胞的凋亡水平(40.66%)与空质粒转染组(13.94%)及胃癌细胞株组(15.81%)相比明显增高(P<0.01),并且FHIT基因与ADM有轻度的协同促进凋亡作用(P<0.05);同时ADM处理前后实验组胃癌细胞的生长周期较对照组均出现了明显的G0/G1期阻滞(74.43% vs 56.30%,99.27% vs 95.10%),且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存在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结论:外源性FHIT基因表达与ADM协同促进MGC-803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阻滞,FHIT基因可增加胃癌细胞对ADM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龙葵多糖(Solanum nigrum polysaccharide,SNPS)粗提物对人胃癌MGC-803细胞株生长的移植,对其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龙葵多糖对人胃癌细胞增值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SNPS对胃癌细胞MGC-803增殖作用;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6mg/mL SNPS作用72 h,MGC-803细胞的周期分布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SNPS对MGC-803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具有时间及浓度依赖性.龙葵多糖1.6mg/mL组作用72 h,人胃癌MGC-803细胞被阻滞于G0/G1期(60.01±1.04),S(29.79±1.01)期和G2/M期(10.20±0.99)细胞数量减少,与细胞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NPS能显著抑制MGC-803细胞的增殖,阻止胃癌细胞由G1期进入S期、阻滞细胞周期进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E2F-1过表达对胃癌细胞MGC-803增殖、生长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PCR扩增E2F-1基因片段;然后经限制性内切酶 EcoRⅠ和HindⅢ双酶切后将E2F-1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MV-HA2中转化筛选。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将该载体转染MGC-803胃癌细胞,然后用含G418的培养基筛选获得具Genectin抗性的过表达E2F-1的胃癌细胞株。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MGC-803/E2F-1细胞内E2F-1表达情况。对稳定转染E2F-1的胃癌MGC-803/E2F-1细胞(实验组)、转染空载体的MGC-803/EV(阴性对照组)及未转染的MGC-803细胞进行MTT法检测,绘制生长曲线和计算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分布。结果 RT-PCR和Western blotting 实验证实重组载体pCMV-E2F-1-HA2成功转入胃癌细胞内,并稳定过表达E2F-1。MTT法检测发现,与MGC-803/EV细胞组和MGC-803细胞组相比,胃癌MGC-803/E2F-1细胞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增殖率下降(26.61±5.19)% vs (93.4±10.29)%、(100±0.00)%,均P <0.01);细胞周期分析显示MGC-803/E2F-1组的细胞在G0/G1期所占比例为70.63%,高于MGC-803/EV组(60.03%,P<0.01)和MGC-803细胞组(60.43%,P<0.01);MGC-803/E2F-1组的细胞在S期所占比例为(11.27%),明显低于MGC-803/EV组(28.70%,P<0.01)和MGC-803细胞组(29.70,P<0.01)。结论 E2F-1基因过表达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和生长,细胞周期停滞在G0/G1期。  相似文献   

4.
苦参素对人胃癌细胞系MGC-803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苦参素对人胃癌细胞系MGC-803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人胃癌细胞系MGC-803接种培养24 h后,实验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苦参素(0.25 g/L、0.5 g/L、1g/L、2g/L、4 g/L),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分别加入氟尿嘧啶(2g/L)和培养液,继续培养12 h,24 h,36 h,48 h,采用MTT法测定苦参素对MGC-803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判定苦参素的剂量与MGC-803细胞增殖活性间的关系,计算细胞抑制率和群体倍增时间.结果:苦参素在0.25~4 g/L范围内,对MGC-803细胞的增殖活性具有抑制作用,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该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增加.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群体倍增时间增加.结论:苦参素对人胃癌细胞系MGC-803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且具有时间、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人胃低分化腺癌MGC-803细胞株增殖及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培养的MGC-803细胞分为对照组(A组)、5 μmol/L姜黄素作用组(B组)、10 μmol/L姜黄素作用组(C组)和20 μmol/L姜黄素作用组(D组),分别干预24、48、72 h,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情况,用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作用24 h后细胞中NF-κB表达情况.结果 作用24、48、72 h,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对胃癌细胞MGC-803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且随姜黄素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增殖抑制率逐渐增加.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作用24 h后A、B、C、D组MGC-803中NF-κB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889±0.019)、(0.640±0.019)、(0.503±0.014)和(0.349±0.022),随着作用浓度的增加,NF-κB表达量逐渐降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姜黄素能够抑制胃癌细胞MGC-803增殖,且随着姜黄素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增殖抑制率逐渐增加;胃癌细胞MGC-803存在NF-κB的表达;姜黄素通过下调NF-κB的表达从而对胃癌细胞MGC-803的增殖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胃癌MGC-803细胞体内外增殖和侵袭的作用,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 (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胃癌MGC-803细胞分为对照组、低剂量(10μmol·L-1)姜黄素组、中剂量(20μmol·L-1)姜黄素组和高剂量(40μmol·L-1)姜黄素组。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MGC-803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法检测各组MGC-803细胞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MGC-803细胞凋亡率。采用MGC-803细胞建立胃癌移植瘤模型,分别使用低剂量(0.5 mg·kg-1)、中剂量(1.0 mg·kg-1)和高剂量(2.0 mg·kg-1)姜黄素处理小鼠,观察姜黄素对各组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TUNEL法检测各组小鼠移植瘤组织中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移植瘤组织中PI3K/Akt/mTOR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姜黄素组细胞增殖能力和侵袭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低剂量姜...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disulfiram(DS)联合Cu(DS/Cu)对耐药白血病细胞株HL60/ADM的逆转耐药作用及与JNK通路的关系。方法MTT法检测DS/Cu对HL60/ADM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选取DS/Cu对HL-60/ADM无明显杀伤作用的IC20值作为逆转浓度,MTT法检测IC20浓度DS/Cu联合不同浓度ADM处理24h后的IC50值;流式细胞仪检测阿霉素、DS/Cu单药及DS/Cu与阿霉素联合处理HL-60/ADM24h凋亡细胞比例的变化;Westernblotting检测c-jun表达的变化。结果DS/Cu对HL60/ADM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处理24hIC50为(1.11±0.025)μmol/L。HL-60/ADM细胞经IC20浓度(0.63μmol/L)DS/Cu处理24h后,ADM的IC50值从(7.69±1.87)降到(0.48±0.021)μg/mL,逆转倍数为15.95倍(P=0.003)。0.63μmol/L的DS/Cu、1.25μg/mL的阿霉素单药及上述浓度的DS/Cu联合阿霉素作用HL60/ADM细胞24h后,联合组凋亡细胞比例较DS/Cu或阿霉素单药组均显著增多(P<...  相似文献   

8.
潘安萍  朱建伟  王忻妍 《浙江医学》2018,(9):906-909,918
目的探讨β-链蛋白(β-catenin)表达下调对胃癌MGC-803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将RNA干扰慢病毒(β-catenin-RNAi慢病毒)及空载体慢病毒(β-catenin-Neg)分别感染MGC-803细胞,分为实验组(MGC-803-RNAi细胞)、阴性对照组(MGC-803-Neg细胞)、空白对照组(未处理的MGC-803细胞)。Westernblot检测验证转染效率;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单染流失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blot检测细胞Bax、Bcl-2、cyclinD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GC-803-RNAi、MGC-803-Neg细胞中显示绿色荧光的细胞约占80%,MGC-803细胞不显示荧光;与MGC-803-Neg、MGC-803细胞相比,MGC-803-RNAi细胞β-catenin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出现G1/S期阻滞现象(P<0.05),侵袭能力明显减弱(P<0.05),Bcl-2、cyclinD1及MMP-7蛋白表达水平下调(均P<0.05),而Bax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5)。结论沉默β-catenin表达可促进胃癌MGC-803细胞凋亡,阻滞其细胞周期进程,减弱其侵袭转移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游靶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稳定过表达Cdx2基因的胃癌细胞株。方法 使用阳离子脂质体分别将真核表达载体pCMV-Cdx2-HA或空载体pCMV-HA转染至人胃癌细胞MGC-803中,G418筛选出阳性克隆后扩大培养。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胃癌细胞中Cdx2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将挑选出的稳定株命名为MGC-803/Cdx2细胞(转染组)和MGC-803/EV细胞(空载体组);流式细胞仪检测MGC-803细胞(未转染组)、MGC-803/EV细胞和MGC-803/Cdx2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结果 成功筛选出稳定过表达Cdx2基因的MGC-803胃癌细胞,即MGC-803/Cdx2细胞;与MGC-803细胞和MGC-803/EV细胞比较,MGC-803/Cdx2细胞中Cdx2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而且细胞周期G0/G1期比例和凋亡率也明显增加(P<0.05)。结论 成功构建了稳定过表达Cdx2基因的胃癌细胞株,而且Cdx2过表达使细胞周期停滞、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胃癌MGC-803细胞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MGC-803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四个药物实验组,各组姜黄素浓度分别为5 μmol/L,10 μmol/L,20 μmol/L,40 μmol/L.经不同浓度的姜黄素作用24 h、48 h、72 h后,应用CCK8法检测姜黄素对MGC-803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测定不同浓度的姜黄素作用24 h后胃癌MGC-803细胞凋亡情况;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24 h对MGC-803细胞内p-AKT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姜黄素对MGC-803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在5~40 μmol/L浓度范围内,姜黄素呈浓度依赖性地促进MGC-803细胞的凋亡,并下调MGC-803细胞中p-AKT的水平.结论 姜黄素可能是通过抑制p-AKT蛋白的表达和AKT信号通路促进MGC-803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  相似文献   

11.
木犀草素抗肿瘤细胞增殖及增敏抗肿瘤药物作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黄酮类化合物木犀草素(Luteolin)对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以及其与抗肿瘤药联用的增敏作用.方法:选用5 μmol/L或10 μmol/L木犀草素与不同浓度抗肿瘤药联合作用肿瘤细胞24 h后,用MTS法检测其体外抗增殖作用.结果:5 μmol/L木犀草素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人子宫颈癌细胞(Hela)、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胃腺癌细胞(AGS)、人胃癌细胞(MGC-803)的抗增殖作用均<20%,对人结肠癌细胞(Caco2)和人肝癌细胞(HepG2)的抗增殖作用约20%.Bexarotene单一用药时对Hela细胞抑制率达50%(IC_(50))的浓度约为2 μmol/L,与5 μmol/L木犀草素联用后IC_(50)约0.2 μmol/L,5 μmol/L木犀草素与0.1 μmol/L Bexarotene联用对Hela细胞的抗增殖作用达44%,Bexarotene与木犀草素联用在MGC-803、HepG2、A549细胞中增敏较小,在Caco2和MCF-7细胞中无增敏作用;顺铂单一用药时对Hela细胞的IC_(50 )>30 μmol/L,与5 μmol/L木犀草素联用后IC_(50)约3 μmol/L,联用后在MGC-803、HepG2和A549中增敏较小;博来霉素单一用药时对Hela细胞的IC_(50)>100 μmol/L,对A549细胞的IC_(50)约为100 μmol/L,与5 μmol/L木犀草素联用后Hela细胞的IC_(50)约为1 μmol/L,与10 μmol/L木犀草素联用后A549细胞的IC_(50)约为10 μmol/L.木犀草素与格列卫联用在MGC-803、HepG2、A549和AGS中增敏较小.结论:木犀草素在低于10 μmol/L浓度时,对肿瘤细胞体外抗增殖作用较小.低浓度(5 μmol/L~10 μmol/L)的木犀草素在不同的肿瘤细胞中对抗肿瘤药的增敏作用强度不同,在Hela细胞中增敏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五味子乙素诱导人胃癌细胞株MGC-803凋亡作用。方法:用10、50、100、200μmol/L浓度五味子乙素作用胃癌细胞株48 h,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增殖情况;MTT法检测五味子乙素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倒置显微镜下,随着五味子乙素作用浓度升高,细胞增殖能力随之下降;MTT法亦检测到上述结果;当五味子乙素作用浓度是100μmol/L时,可检测到明显的凋亡细胞。结论:高浓度的五味子乙素可诱导胃癌细胞株MGC-803细胞的凋亡,具有量效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甘草次酸对增殖速率不同的4株肝癌细胞SMMC-7721,SK-HEP1,HEPG2,HEP3B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 机制。方法通过MTT法测定肝癌SMMC-7721,SK-HEP1,HEPG2和HEP3B细胞株体外生长曲线;用梯度浓度甘草次酸(5、 10、20、30、40、60 μmol/L)分别刺激48 h后,MTT法检测甘草次酸对4种肝癌细胞株体外生长的影响,Western blot实验考察其对 4种肝癌细胞株总ERK蛋白,磷酸化ERK蛋白和拓扑异构酶Ⅱα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4株肝癌细胞中SMMC-7721细胞增殖 速率最慢,而SK-HEP1 细胞增殖速率最快;甘草次酸刺激48 h 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4 种肝癌细胞的生长,其中对慢增殖细胞 SMMC-7721 细胞抑制作用最强(IC50为28.04 μmol/L);细胞内ERK的磷酸化,拓扑异构酶Ⅱα的表达与细胞增殖速率呈正相 关,SMMC-7721 细胞拓扑异构酶Ⅱα与p-ERK蛋白的表达在4 株细胞中最低,SK-HEP1 细胞表达最高。与阴性对照组相比, 50 μmol/L的甘草次酸可显著抑制4株细胞内拓扑异构酶Ⅱα与p-ERK蛋白的表达(P<0.05),而25 μmol/L的甘草次酸可显著下 调SMMC-7721,HEPG2和HEP3B细胞拓扑异构酶Ⅱα与p-ERK蛋白(P<0.05)而对SK-HEP1细胞没有作用。结论甘草次酸 对不同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有选择性。其中对慢增殖肝癌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下调拓扑异构酶Ⅱα的表达与抑 制ERK通路的激活可能为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对人胃腺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1,25-二羟维生素D3作用于MGC-803细胞后,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平板克隆试验测定细胞集落形成率、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结果:1,25-二羟维生素D3作用后胃腺癌细胞生长受抑制,细胞集落形成率明显下降(P<0.05);处理48 h后细胞周期出现向G0/G1期移行的特征性动力学改变。结论:1,25-二羟维生素D3对人胃腺癌细胞有抑制增殖、诱导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王三虎教授的"燥湿相混致癌说"探讨半边莲治疗癌症的作用及物质基础,分析中药半边莲提取物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研究其抗癌的活性成分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硅胶柱层析、硅胶薄层层析、反相RP-C18柱层析、MCI柱层析、高效液相等多种色谱手段对半边莲展开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并通过各种波谱、光谱手段鉴定各化合物的结构。对分离所得的化合物,采用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人胃癌细胞MGC-803模型进行抗癌活性评价。【结果】从半边莲中分离鉴定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matairesino(1)、(8S,9S,8’S)-4,4’-Dihydroxy-3,3’,9-trimetoxy-9,9’-epoxylignan(2)、3β-hydroxyhop-22(29)-ene(3)、parietin(4)、chrysophanol(5)、gaultheriadiolide(6)。木脂素类化合物1、2在20μmol/L时,细胞抑制率大于50%。【结论】木脂素类化合物1、2具有潜在的抗胃癌和乳腺癌活性,其中化合物2活性最好,对MGC-803细胞增殖活性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9.2μmol/L。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蟾酥注射液(CHS)对人类白细胞多药耐药细胞系HL60/阿霉素细胞的逆转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测定CHS预作用后HL60/阿霉素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流式细胞术考察CHS对HL60/阿霉素细胞周期的影响;免疫组化考察CHS对HL60/阿霉素细胞NF-κB、MRP、GST-π、iNOS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 CHS可将阿霉素对HL60/阿霉素细胞的IC50值由34.1971μmol/L降至17.4393μmol/L,逆转倍数为1.9609倍;FCM显示CHS作用后HL60/阿霉素阻滞于G0/G1期、G2/M期,降低进入S期比例,并出现凋亡峰;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HS能下调HL60/阿霉素细胞中MRP、GST-π表达,上调NF-κB、iNOS的表达。结论蟾蜍注射液逆转HL60/阿霉素细胞的多药耐药性可能是通过下调MRP、GST-π的表达,上调NF-κB、iNOS的表达,促进HL60/阿霉素细胞凋亡,从而增加HL60/阿霉素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对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A/PR/8/34(H1N1)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促炎症因子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ER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DHA(即0、12.5、25、50和100 μmol/L)作用BEAS-2B细胞24 h ,CCK8法检测DHA对BEAS-2B细胞活性的影响。IAV吸附BEAS-2B细胞1 h ,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DHA(低、中、高浓度DHA ,即12.5、25和50 μmol/L)作用24 h,同时设置正常对照组和IAV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 RT-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别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ERK(phospho-ERK, p-ERK)蛋白表达水平。采用特异性ERK激动剂(ERK agonist,20 ng/mL)作用BEAS-2B细胞(分组为正常对照、IAV、DHA、DHA+IAV、ERK agonist、DHA+IAV+ERK agonist组)24 h,观察对DHA抑制IAV诱导BEAS-2B细胞TNF-α、IL-6和p-ERK表达的影响。  结果  DHA浓度在12.5、25、50 μmol/L时,BEAS-2B细胞存活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AV组细胞TNF-α、IL-6 mRNA和蛋白及p-ERK蛋白表达水平增高 (P<0.05),与IAV组比较,IAV+ DHA低、中、高浓度组细胞TNF-α、IL-6 mRNA和TNF-α、IL-6、p-ERK蛋白表达水平呈剂量依赖性的下降(P<0.05);而ERK激动剂减弱了DHA抑制IAV诱导BEAS-2B细胞ERK信号通路蛋白p-ERK表达和促炎症因子TNF-α、IL-6的分泌。  结论  DHA可通过ERK信号通路抑制IAV诱导BEAS-2B细胞TNF-α和IL-6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大黄素促进人结肠癌细胞HCT116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CCK8法检测大黄素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并计算出IC50。Annexin-V/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荧光探针DCF-DA细胞内活性氧(ROS)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Bax、Bcl-2、p-ERK1/2、ERK1/2和c-Myc的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的大黄素抑制HCT116细胞的活力,并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大黄素将HCT116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P<0.05),并且能够明显诱导ROS的产生(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大黄素能够引起Bax/Bcl-2表达的上调,p-ERK1/2和c-Myc表达的降低(P<0.05)。结论 大黄素可以通过上调Bax/Bcl-2,下调c-Myc和p-ERK/ERK的表达从而促进结肠癌细胞的凋亡,阻滞细胞周期和增加ROS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