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9 毫秒
1.
目的:从宏观[水分活度(Aw)]和微观(水分子流动性)角度研究梅花饮片吸湿特性,为其安全储藏含水量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静态称重法获得梅花饮片吸附等温线,对常见的7种吸湿模型进行拟合及评价,根据决定系数(R2)越接近1、残差平方和(RSS)越接近0和Akaike信息量准则(AIC)越小的原则筛选出最优模型,依据最优模型计算梅花饮片在25、35、45℃温度下的绝对、相对安全含水量;利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对梅花饮片吸湿过程中水分子流动性进行测定。结果:描述梅花饮片吸附等温线的最佳模型为Peleg模型。由模型表达式计算得到25、35、45℃温度下梅花饮片的绝对安全含水量分别为9.59%、7.96%、7.68%;相对安全含水量分别为13.05%、11.99%、11.77%。不同温度吸湿时,梅花饮片中均存在2种状态的水,即结合水T21、自由水T22。在吸湿过程中,结合水峰面积增加幅度最大。结合水、自由水峰面积之和与含水量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25、35、45℃温度下R2...  相似文献   

2.
试验分析了2种种子水分(9.2%和16.7%)和3种贮藏温度(15、25、35℃)对浙贝母种子存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水分和贮藏温度对浙贝母种子存活力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生大黄、酒大黄及大黄炭的水分吸附和热力学特性,为其干燥和储存提供指导。方法:通过静态称重法测定生大黄、酒大黄及大黄炭在25,35,45℃下的吸附等温线,采用7种常用的水分吸附模型拟合试验数据,确定最佳模型,研究3种饮片的吸附热力学参数。结果:生大黄、酒大黄与大黄炭的吸附最佳模型均为GAB模型,在25,35,45℃条件下大黄炭的绝对安全含水量分别为7.43%,6.79%,6.20%;酒大黄分别为8.68%,8.17%,7.03%;生大黄分别为9.88%,9.36%,7.77%;相对安全含水量大黄炭分别为9.46%,8.63%,8.21%;酒大黄分别为11.49%,11.03%,9.74%;生大黄分别为13.49%,12.66%,11.14%。3种饮片净等量吸附热(Qst)和微分熵(Sd)都随着平衡含水量的升高而降低,Qst和Sd符合熵-焓互补理论,生大黄、酒大黄、大黄炭的等速温度分别为386.66,391.15,394.34 K(单位换算为1 K=-272.15℃),吉布斯自由能分别为0.372 2,0.406 0,0.372 2 kJ·mol-1,吸附过程都是由焓驱动的非自发过程。结论:3种饮片的平衡含水量,单分子层含水量,Qst和Sd的大小排序均为生大黄酒大黄大黄炭,饮片吸湿能力排序为生大黄酒大黄大黄炭,炒炙方法明显影响3种大黄饮片的吸湿性与热力学性质,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炒炙的温度较高致使生大黄中的吸湿性强的基团减少,疏水性强的物质增加,以及饮片质构的变化。通过对3种大黄饮片水分吸附特性的研究,可为其储存条件和干燥工艺等方面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2019,(9)
目的:研究大黄贮藏过程中颜色、水分含量、水分活度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为大黄的贮藏和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模拟加速贮藏试验,将大黄贮藏在高温、高湿、强光照条件下,于不同时间点取样,利用分光测色仪测定大黄粉末的L~*、a~*、b~*,并测定水分含量及水分活度。结果:大黄药材在加速贮藏试验中色度值L~*、a~*、b~*、ΔE、水分含量以及水分活度总体上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色度值L~*、a~*、b~*、ΔE的变化趋势与水分含量无相关性,而色度值b~*、总色差值ΔE与水分活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大黄药材在加速贮藏试验过程中颜色变化与水分活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与水分含量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药浸膏粉的等温吸湿规律和吸湿热,考察浸膏粉在吸湿过程中的水分变化和能量变化。方法:选择大黄、当归、黄芪、菊花的浸膏粉为模型药,运用静态法获取4种浸膏粉在不同温度下的等温吸湿数据,利用6种吸湿模型(GAB,BET,Henderson,Smith,Oswin,Halsey)进行拟合,通过非线性二次回归分析法对拟合的模型进行评价,使用GlausiusClapeyron方程计算等温吸湿热。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浸膏粉中多糖和寡糖含量作为分析吸湿规律的物质基础。结果:在6种吸附模型中,GAB模型拟合度最高(R2≥0.999 4),且单分子层含水量随浸膏粉中寡糖含量增加而增加。不同温度下,水分活度小于某一临界值时,平衡含水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而当活度达到一定值时,有1个交叉点,出现了平衡含水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的反常现象,4种浸膏粉的交叉点对应水分活度分别0.75,0.65,0.68,0.62。各浸膏粉的吸湿热与水分含量关系密切且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结论:等温吸湿规律和吸湿热研究量化了中药浸膏粉对环境中水蒸气吸附能力的大小,还能描述吸湿过程中粉末的物理状态,较采用临界相对湿度研究浸膏粉的吸湿性更具创新性,为中药生产和贮藏过程中防潮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杨薇  王雅洁  汤成成  杨晶 《中药材》2018,(3):670-676
目的:筛选可准确描述三七提取物吸湿过程的数学模型,科学量化吸湿过程。方法:25、35和45℃下,用重量法测试三七提取物吸湿过程动力学曲线和吸附/解吸等温线,并用1stOpt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拟合,以均方根误差(RMSE),残差平方和(RSS)和决定系数(R^2)为评价指标,筛选最佳拟合模型,结合25、35和45℃下吸附等温线计算吸附热。结果:25、35和45℃下,三七提取物吸湿动力学双指数模型、吸附/解吸等温线Peleg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吸附/解吸等温线都属于第Ⅱ种类型,解吸等温线因较高的平衡含水量而出现明显的滞后现象,该滞后现象属于H3型。随着温度升高这种滞后现象变弱。吸附热随着平衡吸湿量的增大而增大。结论:双指数模型和Peleg模型分别较好地拟合三七提取物的吸湿动力学曲线及吸附/解吸等温线,且吸附/解吸等温线存在滞后现象,该滞后现象随温度升高而变弱,吸附热与平衡吸湿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王雅洁  汤成成  贾艾玲  邱智东  杨晶 《中草药》2017,48(15):3064-3070,3076
目的拟合人参提取物(GRRE)吸湿过程数学模型并分析其吸湿特性。方法用称量法测试GRRE在25、35、45℃下吸附/解吸等温线,用7个非线性回归方程对等温线进行描述,借助1st Opt统计分析软件拟合,以均方根误差(RMSE)、残差平方和(RSS)和决定系数(R~2)为评价指标,筛选最佳拟合模型,结合25、35、45℃下吸附等温线计算吸附热。结果 25、35、45℃下,GRRE吸附/解吸等温线都是Peleg模型拟合效果较好,都属于第II种类型,解吸等温线因较高的平衡含水量而出现明显的滞后现象,该滞后现象属于H_3型。随着温度升高这种滞后现象变弱。吸附热随着平衡吸湿量的增大而增大。结论 Peleg模型较好地拟合GRRE的吸附/解吸等温线,且吸附/解吸等温线存在滞后现象,该滞后现象随温度升高而变弱,吸附热与平衡吸湿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枸杞子贮藏过程中水分含量、活性氧自由基清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脂质氧化终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变化与"走油"的相关性,为阐明枸杞子"走油"机制,建立其科学贮藏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将枸杞子药材分别在40℃湿度75%和4℃湿度60%2种条件下贮藏,于0,20,40,60 d取样,观测其外观性状,测定其多糖、水分、MDA含量和SOD,POD活性。多糖和水分的含量测定采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枸杞子项下方法,MDA含量测定采用TBA法,SOD活性测定采用氯化硝基四氮唑蓝光还原法,POD活性测定采用愈创木酚法。结果:在40℃湿度75%条件下贮藏的枸杞子在第20天即开始"走油",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走油"程度逐渐加深,水分不断增加,SOD,POD活性相应降低,MDA的含量不断升高。而在4℃湿度60%条件下贮藏的枸杞子外观性状,水分,多糖,MDA含量及SOD,POD活性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走油"是外在贮藏条件不当,致使内在水分含量增加,活性氧自由基增多,细胞结构和功能受损,细胞膜脂过氧化,失去选择透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动态水分吸附法的金银花喷干粉吸湿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燕  何雁  张爱玲  张尧  饶小勇  罗晓健 《中草药》2017,48(16):3353-3358
目的采用动态水分吸附法研究金银花喷干粉的水分吸附-解吸附动力学特性。方法在温度为20、30、40℃,相对湿度为0~85%条件下,利用动态水分吸附仪测定金银花喷干粉的水分吸附与解吸附数据,并基于6种常用的吸湿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及评价。结果温度越高,达到吸湿平衡所需的时间越短。在相对湿度65%~85%时,金银花喷干粉的质量发生明显变化;相对湿度越大,达到平衡时的质量变化越大。Peleg模型是描述金银花喷干粉水分吸附-解吸附特性的最佳数学模型。结论动态水分吸附法可以缩短测试时间和减少人为误差,适用于金银花喷干粉的吸湿特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吸湿等温曲线下面积(AUHIC)法评价固体制剂辅料吸湿性。方法 采用静态吸附称重法,测定辅料在25℃温度、6.0%~100.0%相对湿度下0、24、48、72、96、120 h的含水率。以相关系数(R2)、残差平方和(RSS)、赤池信息准则(AIC)为指标,采用originPro8.0软件优选辅料在不同相对湿度下120 h的吸湿等温曲线,计算AUHIC。将水分限度或干燥失重率代入最优吸湿等温曲线,预测限度相对湿度。以吸湿等温曲线两侧拟合的直线交点横坐标预测临界相对湿度。结果 各辅料初始含水率为0.07%~13.16%,在相对湿度6.0%~100.0%下120 h内含水率为0~54.42%。在不同相对湿度下放置120 h时,吸湿等温曲线最优模型均为Peleg方程。在水分活度0.06~0.81、0.81~1.00、0.06~1.00之间的AUHIC分别为0.05~12.49、0.02~6.81、0.07~16.01,限度相对湿度为1.6%~100.0%。32个辅料的临界相对湿度为40.6%~94.4%,12个辅料无临界相对湿度。结论 该方法可数字化表征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提出一种基于集成学习和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的智能集成建模方法,用于建立前胡切片微波真空干燥过程水分比预测模型。方法 合理设计前胡切片微波真空干燥实验方案,探究不同微波功率、切片厚度和干燥层数对前胡切片干燥过程水分比的影响,并构建用于水分比建模的原始数据集。将原始数据集合理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利用训练集建立不同隐含层神经元个数的BP神经网络子模型,验证集用于防止训练过程过拟合,利用测试集建立前胡切片干燥过程水分比的智能集成模型,并进行模型应用。结果 干燥实验结果表明,提高微波功率或减少切片厚度都能够有效缩短前胡切片的总干燥时间,达到提高干燥效率、节能的目的。模型应用结果表明,智能集成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泛化性和预测精度,可以快速准确地实现前胡切片微波真空干燥过程水分比预测。结论 智能集成模型为前胡切片干燥过程优化与控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智能集成建模方法为中药材干燥过程建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大黄包装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唐文文  晋小军  宋平顺 《中草药》2013,44(14):1925-1930
目的 以大黄有效成分、储藏前后质量耗损、保质时间和经济效益为指标,考察大黄适宜的包装方法.方法 供试用大黄品种为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外观色泽考察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用热浸法提取浸出物;HPLC法测定蒽醌、儿茶素和没食子酸的量.结果 大黄包装含水量对有效成分有显著影响,含水量为24%左右时,浸出物的量最高,为31.36%;含水量为14%左右时,浸出物的量最低;蒽醌的量则相反,此含水量蒽醌的量最高,为1.893%;含水量为20%左右时,儿茶素和没食子酸的量均最高,分别为1.492%和0.400%;真空包装的大黄浸出物和蒽醌的量均最高,分别达33.47%和1.891%,普通包装处理最低,仅分别为28.30%和1.539%;加入脱氧剂包装的没食子酸和儿茶素的量最高,没食子酸的量为0.323%,儿茶素的量达到2.022%;大黄储藏1年时,通过对霉变、虫蛀情况的观察,以及大黄品质的测定发现,在大黄水分的量不超过20%时,采用真空包装,储藏期无霉变出现,大黄外观质量良好.结论 抽真空包装是大黄最优的气调包装方法,它不仅能增加药农收入,也提高了大黄保质储藏过程的水分量.  相似文献   

13.
罗静  裴瑾  康亚兰  刘薇  刘维  陈翠平  吴清华 《中草药》2014,45(18):2691-2695
目的克隆中药橘核主要来源品种椪柑Citrus reticulata的柠檬苦素-UDP-葡萄糖基转移酶(limonoid-UDP-glucosyl transferase gene,LGT)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为橘核有效成分合成及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克隆获得LGT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对该基因蛋白的特征进行分析,构建LGT与相关物种LGT的系统进化树,利用RT-PCR分析橘皮、橘肉以及橘核中LGT基因表达量,并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测序所得椪柑LGT序列全长为1 530 bp,具有1 509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502个氨基酸。并对其蛋白二级、三级结构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基因表达分析结果发现椪柑LGT基因在橘核中表达量最低,其次为橘皮,表达量最高为橘肉。结论成功克隆、分析并表达了椪柑LGT基因,为橘核中柠檬苦素类物质合成及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张雯  贡磊  周玲玲  单进军  陈乐天  许惠琴  狄留庆 《中草药》2014,45(10):1418-1426
目的 观察不同比例甘草配伍祖师麻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的治疗作用,筛选两者配伍比例,探讨其配伍意义。方法 采用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制备AA模型,将14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成14组: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片组,祖师麻低、中、高剂量组,甘草低、中、高剂量组,祖师麻-甘草(3:1)低、中、高剂量组,祖师麻-甘草(3:2)低、中、高剂量组,另取10只正常大鼠为对照组,给药组大鼠造模前2 d开始ig给药,连续给药31 d,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变化,计算足肿胀度、关节炎指数(AI),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观察大鼠膝关节组织病理变化,通过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祖师麻组、祖师麻甘草配伍组能够明显抑制AA大鼠体质量减轻的趋势,对抗AA大鼠足肿胀度及AI的增加,降低异常升高的血清TNF-α、IL-1β水平,改善关节病理组织变化,减少滑膜组织VEGF、MIF的表达,其中以祖师麻-甘草(3:2)配伍组效果最优。结论 祖师麻甘草配伍后,对AA大鼠各项指标改善作用显著,作用优于单用祖师麻,其最佳配伍比例为祖师麻-甘草(3:2)。调节血清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及滑膜组织VEGF、MIF的表达,可能是祖师麻甘草配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王倩  杨梅  裴瑾  王黎  吴沂芸  吕烩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7):1222-1226
以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种子为材料,通过高温高湿法进行人工加速老化,研究9个含水量对川牛膝种子活力的影响,并对不同含水量的抗老化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工老化后,种子活力普遍有所降低;总体而言,含水量6.55%~4.78%的种子活力及抗老化能力相对较强,种子电导率值、POD活性、MDA含量升高幅度均较小,脱氢酶和SOD活性降低幅度亦较小;且在种子含水量5.77%时,未老化种子发芽试验各指标最高,人工老化和未老化的种子POD活性均最低,浸出液电导率较低,脱氢酶、SOD活性均最高,CAT活性亦较高。因此,在对川牛膝种子进行低温种质库保存时,为使其保持较高的活力和抗老化能力,应考虑将含水量降至接近(5.70±1)%。  相似文献   

16.
黄涛  刘丽  张笑敏  许浚  陈常青 《中草药》2019,50(10):2474-2479
目的建立夏天无HPLC指纹图谱及多指标成分测定方法,为夏天无药材质量标准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2%冰醋酸溶液(三乙胺调pH 6.0)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5℃;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80 nm;建立15批夏天无药材的指纹图谱,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12A版)进行评价,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将15批药材分为2类,同时测定原阿片碱、黄藤素、荷包牡丹碱和延胡索乙素4种成分的含量。结果建立了夏天无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了10个共有峰;原阿片碱、黄藤素、荷包牡丹碱和延胡索乙素线性关系良好,r均大于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12%、100.09%、98.53%、99.71%。结论 HPLC指纹图谱结合多指标成分测定可为夏天无药材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肉豆蔻、麸煨肉豆蔻中总木脂素的含量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去氢二异丁香酚为对照品,测定波长275 nm.结果:去氢二异丁香酚质量浓度在1.5~9.0 mg·L-1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97.6%(n=6),RSD 1.2%.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8.
陈衍男  赵恒强  卢丙  王晓  崔莉  郭兰萍 《中草药》2018,49(17):4022-4028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过程中光皮木瓜水分迁移变化规律。方法利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无损、非侵入的技术优势,监测不同干燥方式(热风干燥、蒸制后干燥、分段式干燥、阴干)下光皮木瓜的横向弛豫时间(T2)反演谱,分析水分迁移变化。结果新鲜光皮木瓜片中含有3种状态的水,其含量为自由水结合水不易流动水,热风干燥、蒸制后干燥、阴干的规律相似,总水分逐渐散失,水分与非水组分的结合力会增强,蒸制加快了木瓜片的失水率,蒸制后干燥与热风干燥下木瓜片失水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分段式烘干中,干燥的间歇阶段会发生不同状态水分之间的转换,以重新达到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低温干燥对木瓜组织破坏较小,更利于组织中不易流动水转化为自由水,进而较快散失,而高温干燥在前期就对木瓜片组织结构造成破坏,组织收缩变形,水分与非水组织间的结合力出现短暂增强的现象。结论光皮木瓜干燥过程中3种状态的水分含量与LF-NMR T_2谱的峰面积有较高的相关性,LF-NMR技术为光皮木瓜中水分分布及变化规律研究提供了直观的参考依据,为木瓜的加工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离自药用植物白毛蛇Humata tyermanni的内生真菌链格孢菌发酵产物醋酸乙酯提取物(B06e)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机制。方法采用倍比稀释法测定了B06e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了B06e作用前后大肠杆菌培养液电导率、核酸和蛋白质的变化;结合流式细胞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凝胶阻滞实验、圆二色谱和荧光实时定量PCR的分析方法研究了B06e对大肠杆菌细胞膜结构、形态、DNA的影响。结果 B06e对大肠杆菌的MIC为25μg/m L,3×MIC处理组的电导率是对照组的1.01倍;3×MIC处理组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是对照组的11.6倍;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3×MIC处理组被碘化丙啶(PI)染色的阳性细胞比是对照组的286.5倍;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B06e处理后菌体表面变得粗糙,细胞膜大量塌陷;以上结果说明B06e能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凝胶阻滞、圆二色谱的结果表明,B06e能够以嵌插的方式与DNA结合,但不能降解DNA;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经B06e处理后rec A和rec N基因的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组的2.9和3.7倍,说明B06e能破坏DNA的结构,迫使大肠杆菌启动了SOS修复。结论 B06e通过破坏大肠杆菌细胞膜完整性和DNA的结构,使得细菌代谢紊乱,最终导致细菌丧失了生长繁殖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刘喜舞  郑礼胜  谢霞  戴玲  刘向前 《中草药》2015,46(8):1167-1173
目的 优化细柱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AGS)叶(AGSL)多糖(AGSL-P)闪式提取工艺,然后将其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其吸湿和保湿性能进行研究.方法 运用球面对称设计试验,优化AGSL-P闪式提取工艺;采用醇沉、Sevage法除蛋白、脱色、透析、琼脂糖凝胶色谱、葡聚糖凝胶分离等方法对AGSL-P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化学实验及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初步鉴定;对AGSL-P、AGSL-P-1和AGSL-P-2的吸湿和保湿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与常用保湿剂(聚乙二醇400等)在相对湿度43%和75%条件下进行对比.结果 AGSL-P闪式提取最佳工艺为固液比为1:14.5,提取温度为71 ℃,提取时间为257 s,在此条件下,AGSL-P提取率为1.62%;AGSL-P精制产物AGSL-P-1-1为均一多糖,经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检测结果推测,AGSL-P-1-1的构型为α构型,可能含有葡萄糖、鼠李糖和半乳糖.吸湿和保湿性能研究结果表明,AGSL-P-1和AGSL-P-2的吸湿能力优于常用保湿剂聚乙二醇400,而AGSL-P-2保湿能力与聚乙二醇400相当.结论 建立了稳定、简便的AGSL-P闪式提取工艺方法;AGSL-P-1-1均一多糖为首次从AGSL中分离得到;AGSL-P-2可能是一种优良的天然保湿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