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8 毫秒
1.
高血压病证候与内皮功能失调及自由基损伤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不同证候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失调及自由基损伤关系.方法:观察高血压病肝火亢盛、阴阳两虚、阴虚阳亢、痰湿壅盛证患者血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计算SOD/MDA值并与正常人对照.结果: 高血压病各证候组ET、NO、CGRP、SOD、MDA、SOD/MDA与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异, ET、MDA含量升高(P<0.01); NO、CGRP、SOD、SOD/MDA降低(P<0.05~0.01).这些指标在不同证候之间的改变不尽相同.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自由基代谢失衡,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失常.证候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失调及自由基损伤的程度密切相关.认为ET、CGRP、SOD、MDA、SOD/MDA的变化可作为EH辨证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病血脂ET NO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脂、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的变化与中医证型间的相关性.方法:观察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型肝火亢盛、肝肾阴虚、痰湿壅盛、瘀血阻络组及健康对照组各28、29、30、28、30例,测定血中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ET、NO水平等.结果:瘀血阻络、痰湿壅盛组年龄构成偏高、肝火亢盛偏低,痰湿壅盛组的体重指数、CHO显著高于其他各组,收缩压在高血压各组间无明显差异,而舒张压肝火亢盛、痰湿壅盛组高于瘀血阻络组,各组NO含量无显著变化,而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各组、尤其是肝火亢盛组ET含量显著升高.结论:年龄层次及体重指数、血压、血脂、ET水平变化与高血压中医不同证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脂、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的变化与中医证型间的相关性。方法:观察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型肝火亢盛、肝肾阴虚、痰湿空盛、瘀血阻络组及健康对照组各28、29、30、28、30例,测定血中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ET、NO水平等。结果:瘀血阻络、痰湿空盛组年龄构成偏高、肝火亢盛偏低,痰湿空盛组的体重指数、CHO显著高于其他各组,收缩压在高血压各组间无明显差异,而舒张压肝火亢盛、痰湿壅盛组高于瘀血阻络组,各组NO含量无显著变化.而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各组、尤其是肝火亢盛组ET含量显著升高。结论:年龄层次及体重指数、血压、血脂、ET水平变化与高血压中医不同证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测量原发性高血压病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积分。探讨高血压病不同中医证型与这些指标的相关性,为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客观化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阴阳两虚证(10例),痰湿壅盛证(14例),阴虚阳亢证(28例),肝火亢盛证(8例)及30例正常血压对照组,应用高分辨力超声对颈总后壁的内膜内表面到中膜外表面的距离(IMT)测量,同时注意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位置、数量及斑块性质等。结果:高血压病各证型与正常对照组的IMT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高血压病组各证型之间IMT比较,差别也非常显著,高血压病各证型之间IMT值比较,阴阳两虚、痰湿壅盛>阴虚阳亢>肝火亢盛。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比较,差别也非常显著,高血压病各证型之间斑块积分值比较,痰湿壅盛>阴阳两虚>阴虚阳亢、肝火亢盛。结论:颈动脉IMT,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法可作为高血压病中医分型的辨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清海  李桂明  李典鸿 《新中医》2005,37(11):26-27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的规律,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将186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气虚痰浊型4型,分析其证型分布的规律性。结果:高血压病出现率最高的是气虚痰浊型,其余依次为阴虚阳亢型、肝火亢盛型、阴阳两虚型。中医证型分布与性别无相关性,但与年龄有相关性。肝火亢盛型多属于体重较重者,与其他各型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收缩压(SBP)肝火亢盛型、阴阳两虚型明显高于阴虚阳亢型和气虚痰浊型(P〈0.05);舒张压(DBP)肝火亢盛型明显升高,与其他3型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以气虚痰浊型为多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各中医证型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原发高血压病患者172例,其中中年组88例,老年组84例,分别对2组进行中医证型分组,分为肝火亢盛组、阴虚阳亢组、痰湿壅盛组和阴阳两虚组,全部测定ba PWV,分析2组不同中医证型ba PWV的差异。结果(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着年龄增长,肝火亢盛型及痰湿壅盛型患者比例降低,阴虚阳亢型及阴阳两虚型患者比例增高。(2)ba PWV在不同中医证型间比较:中年组各证型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各证型组ba PWV值从高到低次序为:阴阳两虚组阴虚阳亢组痰湿壅盛组肝火亢盛组,阴阳两虚组、阴虚阳亢组与其余各证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痰湿壅盛组与肝火亢盛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年组动脉硬化程度与高血压中医证型的关系相对不密切,各证型患者动脉硬化程度接近;老年组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患者动脉硬化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阴阳两虚型患者动脉硬化程度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胰岛素抵抗(IR)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24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测定BMI、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浆vWF,同时计算IR的程度,IR采用HOMA-IR,并对vWF及IR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在各证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肝火亢盛组显著高于阴虚阳亢组及痰湿壅盛组(P0.01);肝火亢盛组IR显著高于痰湿壅盛组(P0.01),各组间IR水平为肝火亢盛组阴阳两虚组阴虚阳亢组痰湿壅盛组;高血压病患者阴阳两虚组血浆vWF水平显著高于其他3组,且vWF与年龄呈正相关(R=0.308,P0.01)。年龄每上升1岁,vWF水平上升0.978Mu/mL。结论:高龄高血压患者可能存在血管内皮损伤,更易血栓形成;肝火亢盛组IR最高,提示有明显的糖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8.
陈分乔  许文忠  董旭  梅建强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8):1322-1322,1390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血脂水平变化及观察不同证型高血压病患者脂质代谢紊乱程度。方法将10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痰湿壅盛、阴阳两虚4型,检测各个证型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计算TC/HDL的比值。结果痰湿壅盛与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三型相比,TG有显著差异(P0.05);阴阳两虚、痰湿壅盛型与肝火亢盛、阴虚阳亢型相比,TC/HDL明显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阴阳两虚型及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较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型有更高的发生动脉硬化的危险性和更多心血管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的规律及其与血浆血栓素B2(TXB2)的相关性,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 将252例高血压病患者根据辨证分为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气虚痰浊型4型,检测各证型TXB2的含量,分析证型分布及与TXB2的关系.结果 高血压病出现率最高的是气虚痰浊型,其余依次为阴虚阳亢型、肝火亢盛型、阴阳两虚型.各证型TXB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布规律为阴虚阳亢型>气虚痰浊型>肝火亢盛型>阴阳两虚型,其与血压的高低不成比例.肝火亢盛型、阴阳两虚型收缩压高于阴虚阳亢型、气虚痰浊型(P<0.05),肝火亢盛型舒张压高于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和气虚痰浊型.结论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以气虚痰浊型为多见,阴虚阳亢型与气虚痰浊型TXB2含量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高血压病(EH)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将200例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肝火亢盛、痰湿壅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4型,用循环酶法检测EH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浆Hcy水平。结果:EH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EH患者各中医证型血浆Hcy水平均显著高于键康对照组(P<0.01)。肝火亢盛型、痰湿壅盛型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阴虚阳亢型及气虚痰浊型P<0.01)。结论:血浆Hcy水平异常增高是EH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EH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增高可作为中医证型肝火亢盛型、痰湿壅盛型的辨证指标。  相似文献   

11.
急性脑梗塞中医辨证与一氧化氮内皮素变化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急性脑梗塞 (ACI) 患者不同中医证型血浆 ET、NO含量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与正常组比较 ACI患者血浆 ET及 ET/NO比值显著增高 (P<0 .0 1) ,NO显著下降 (P<0 .0 5 ) 。各证型比较 NO含量仅气虚血瘀下降显著 (P<0 .0 5 ) ;ET、ET/NO比值以中脏腑组升高最显著。风痰血瘀、痰热腑实、肝阳暴亢较气虚血瘀、阴虚风动显著升高。表明各证型都存在 ET、NO分泌异常 ,由于机体反应力以及疾病严重程度不同 ,偏实证与偏虚证、夹瘀与非夹瘀之间 ,ET、NO分泌紊乱程度也存在差异。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及病情轻重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其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及其与生化指标的关系,为深入探讨高血压病因病机和高血压辨证的客观化提供可能依据。方法:收集3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进行辨证分型,检测其血清生化指标,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各证型按所占比例排列为:痰浊壅盛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肝火亢盛型;肝火亢盛型的年龄显著低于其它3种证型(均为P0.05);肝火亢盛型的甘油三酯(TG)水平显著高于其它各证型(P0.05);阴阳两虚型和痰浊壅盛型的肌酐(Cr)阳性率显著高于肝火亢盛型(均为P0.05);肝火亢盛型的C反应蛋白(CRP)阳性率显著低于痰浊壅盛型、阴虚阳亢型和阴阳两虚型(分别为P0.01,P0.05,P0.01)。结论:高血压出现率最高的证型为痰浊壅盛型;肝火亢盛型高血压患者相对年龄较低且更易出现脂质代谢紊乱;高血压阴阳两虚型更多出现肾损害;痰浊壅盛型更易出现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肝火亢盛型患者血管内皮炎症反应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云浮地区原发性高血压(EH)各中医证型的分布,以及各中医证型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方法:将200例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痰浊壅盛4型,用色谱法检测EH患者与健康对照组(50例)血浆HCY水平。分析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与血浆HCY的关系。结果:云浮地区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分布中最多的是痰湿壅盛型,其余依次为阴虚阳亢型、肝火亢盛型、阴阳两虚型。EH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EH患者血浆HCY水平随着EH分级水平的升高而升高(P0.01),痰浊壅盛型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其余三组(P0.01),阴阳两虚型血浆HCY水平高于肝火亢盛型和阴虚阳亢型(P0.05),肝火亢盛型和阴虚阳亢型血浆HCY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云浮地区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证型中以痰湿壅盛证最多,EH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升高可作为中医证型痰浊壅盛型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血脂与川南地区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检测四川泸州及附近地区1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40例血压正常者血压、血脂并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4种证型在上述指标中,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及痰湿壅盛证与正常组T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壅盛证和阴阳两虚证T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阳亢证与痰湿壅盛证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火亢盛证与痰湿壅盛证与正常组及阴阳两虚证T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病各证型中HDL在痰湿壅盛证下降最明显,且各证型与正常组比较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壅盛证与肝火亢盛证和阴虚阳亢证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L在中医各证型中阴阳两虚证升高明显,且与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正常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甘油三酯(TG)升高和HDL-C降低可以作为痰湿壅盛型辨证的客观化指标。(2)LDL-C升高可以作为阴阳两虚型辨证的客观化指标。(3)高血压病中医各证型中,痰湿壅盛型患者患动脉粥样硬化(AS)和冠心病(CHD)的风险性最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NO/NOS系统、内皮素(ET-1)、左室质量指数(LVMI)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84例EH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测定NO、NOS、ET-1水平,并行心脏彩超检,测左室质量指数。结果肝火亢盛证、痰湿盛证及阴虚阳亢证的左室质量指数明星低于阴阳两虚证(P〈0.05),iNOS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肝火亢盛证及痰湿壅盛证明显高于阴虚阳亢证(P〈0.01)。NO、NOS、ET-1水平在各证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火亢盛证、痰湿壅盛证及阴虚阳亢证患者的LVMI明显低于阴阳两虚证(P〈0.05)。结论LVMI可作为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及严重程度的依据之一。肝火亢盛证、痰湿壅盛证EH患者的iNOS水平较高,iNOS表达的降低可能是阴虚阳亢证高血压痛患者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观察益脉降压流浸膏治疗的58例老年气虚血瘀证型高血压病患者(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一氧化氮(N0)水平,并与30例健康人(健康人组)及牛黄降压丸治疗的38例患者(对照组)血浆ET、CGRP、NO对照.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ET较健康人组显著升高(P<0.01),CGRP、N0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压下降的同时,ET显著下降(P<0.01),CGRP、NO显著升高(P<0.01),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但与健康人组比较仍有显著差异(P<0.05,P<0.01).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相关客观指标的比较,探讨H型高血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差异性特征。方法: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将90例H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肝火亢盛、痰湿壅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4型。比较各证型间年龄、性别、病程、血压、体重指数(BMI)、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大小及性质、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踝臂指数(ABI)、心脏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等指标。结果:各证型间年龄、性别比、体重指数、病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火亢盛型患者年龄小于其余3型,病程短于其余3型。肝火亢盛型、痰湿壅盛型、阴虚阳亢型男性患者居多。阴虚阳亢型患者体重指数低于肝火亢盛型、痰湿壅盛型。各证型间合并心律失常者所占百分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阴阳两虚型患者更多见合并有心律失常。各证型间高血压病1级者所占百分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阴阳两虚型中高血压病1级最少见。各证型间混合斑所占比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痰湿壅盛型更多见混合斑。各证型间左右两侧PWV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火亢盛型患者PWV较其他证型更高。各证型间TG、TC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火亢盛型患者TG、TC较其他证型更高。结论:H型高血压病的肝火亢盛型更多见年轻、初发者,且肝火亢盛型患者PWV、TG、TC较其他证型更高;痰湿壅盛型更多见混合斑,阴阳两虚型更多见合并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统计高血压病合并抑郁症的发生率、相关影响因素、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为高血压病合并抑郁症的中医辨证施治及心理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纳入140例患者,进行病例采集及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是否单身等,并测量血压。根据抑郁自评量表将患者分为抑郁组及非抑郁组,研究影响高血压合并抑郁发病率的相关因素;将高血压分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痰湿壅盛、阴阳两虚4个证型。比较各证型抑郁的发病率,总结高血压合并抑郁的证型分布规律。结果:(1)文化程度、是否单身、中医证型与高血压病合并抑郁症的发病率有显著相关性;(2)高血压病患者各证型间抑郁发病率差异较大,阴虚阳亢证最高,痰湿壅盛证次之,肝火亢盛证最低。结论:高血压病合并抑郁症的高危人群为单身、文化程度较高、证型为阴虚阳亢和痰湿壅盛证者。  相似文献   

19.
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病血浆ET和血清NO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的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相互作用,调节血管舒缩,维持血压稳定"',内皮功能失调是高血压病(EH)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本文通过对80例不同中医证型EH的N0和ET水平的测定,旨在探讨各型EH与ET/NL的变化规律、评价ET/NO作为判断EH证型轻重度客观化指标的价值,为EH中医辨证分型提供现代化医学客观化指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病患者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10年发病风险,探讨二者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8年12月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317例高血压病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症状、既往史、个人史、生化检查资料,辨证分为肾气亏虚证、阴虚阳亢证、痰瘀互结证、肝火亢盛证,运用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评分表、国人ICVD10年发病风险评估表2种心血管风险预测模型计算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病患者ICVD 10年危险度,总结证型与危险因素相关性。结果 317例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病患者,经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评分表测得心血管病10年发病风险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6.493,P=0.000),阴虚阳亢证、痰瘀互结证高于肝火亢盛证、肾气亏虚证(P0.05);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患者心血管病10年发病风险与吸烟、总胆固醇(TC)、收缩压呈正相关(P0.05,P0.01);肾气亏虚证患者心血管病10年发病风险与收缩压呈正相关(P0.05),与TC呈负相关(P0.05);阴虚阳亢证患者心血管病10年发病风险与吸烟、收缩压呈正相关(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P0.01);痰瘀互结证患者心血管病10年发病风险与年龄、吸烟、TC、收缩压呈正相关(P0.01)。经国人ICVD10年发病风险评估表测得不同证型高血压病患者ICVD10年发病风险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4.781,P=0.000),痰瘀互结证高于肝火亢盛证、肾气亏虚证、阴虚阳亢证(P0.05);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患者ICVD 10年发病风险与TC、收缩压、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呈正相关(P0.01);肾气亏虚证患者ICVD10年发病风险与年龄、收缩压、BMI、糖尿病呈正相关(P0.01);阴虚阳亢证患者ICVD 10年发病风险与收缩压、糖尿病、吸烟呈正相关(P0.01);痰瘀互结证患者ICVD 10年发病风险与年龄、TC、收缩压、BMI、糖尿病、吸烟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 317例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病患者经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评分表测得心血管病10年发病风险度,阴虚阳亢证、痰瘀互结证高于肝火亢盛证、肾气亏虚证;经国人ICVD10年发病风险评估表测得ICVD10年发病风险度,痰瘀互结证高于肝火亢盛证、肾气亏虚证、阴虚阳亢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