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代谢综合征中高血压患者的中医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中医分型与体重、血压、血脂、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以及纤维蛋白原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00例代谢综合征病例中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的88例,分成肝火亢盛、痰浊壅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四个证型。比较各证型间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纤维蛋白原(Fn)等指标间的差异。结果:血压方面,痰浊壅盛型SBP明显低于其他三型,阴阳两虚型DBP明显低于其他三型。体重方面,肝火亢盛、痰浊壅盛型BMI明显高于阴虚阳亢、阴阳两虚型。脂代谢方面,阴虚阳亢、阴阳两虚型TG明显低于肝火亢盛、痰浊壅盛型,四型的HDL-C无显著差异。糖代谢方面,阴虚阳亢型FBG明显低于其他三型,阴阳两虚型血糖相对最高,但与肝火亢盛、痰浊壅盛型无显著差异。阴虚阳亢、阴阳两虚型FINS、IR明显低于肝火亢盛、痰浊壅盛型。微循环方面,Fn依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痰浊壅盛各型逐渐升高,肝火亢盛型与阴阳两虚、痰浊壅盛型间有显著差异,阴虚阳亢型与痰浊壅盛型有显著差异。结论:由肝火亢盛型到阴虚阳亢型再到阴阳两虚型,BMI、TG、FINS、IR逐渐降低,FN逐渐升高,FBG由高到低再到高,基本反映出代谢综合征由浅入深、由实转虚各阶段的病理过程,中医辨证分型能反映出疾病各阶段糖脂代谢紊乱和循环障碍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云浮地区原发性高血压(EH)各中医证型的分布,以及各中医证型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方法:将200例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痰浊壅盛4型,用色谱法检测EH患者与健康对照组(50例)血浆HCY水平。分析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与血浆HCY的关系。结果:云浮地区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分布中最多的是痰湿壅盛型,其余依次为阴虚阳亢型、肝火亢盛型、阴阳两虚型。EH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EH患者血浆HCY水平随着EH分级水平的升高而升高(P0.01),痰浊壅盛型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其余三组(P0.01),阴阳两虚型血浆HCY水平高于肝火亢盛型和阴虚阳亢型(P0.05),肝火亢盛型和阴虚阳亢型血浆HCY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云浮地区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证型中以痰湿壅盛证最多,EH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升高可作为中医证型痰浊壅盛型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前期人群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其与体指及脂代谢的关系。方法:以2010年1~4月来我院的健康体检者的资料做分析,对符合诊断标准的544例研究对象进行辨证分型,了解各个证型人群的分布情况,比较4型的体重指数、血脂等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各证型按所占比例排列为: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痰浊壅盛型>阴阳两虚型;体重方面:肝火亢盛、痰浊壅盛型的体重指数(BMI)明显高于阴虚阳亢、阴阳两虚型。脂代谢方面:阴虚阳亢、阴阳两虚型的血清甘油三酯(TG)明显低于肝火亢盛、痰浊壅盛型,四型的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无显著差异。结论:在高血压前期人群中已出现肝肾阴虚表现,已有体重指数的增高和脂代谢的异常变化,应重视这部分人群的血压水平,及时进行中医药干预,有效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陈分乔  许文忠  董旭  梅建强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8):1322-1322,1390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血脂水平变化及观察不同证型高血压病患者脂质代谢紊乱程度。方法将10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痰湿壅盛、阴阳两虚4型,检测各个证型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计算TC/HDL的比值。结果痰湿壅盛与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三型相比,TG有显著差异(P0.05);阴阳两虚、痰湿壅盛型与肝火亢盛、阴虚阳亢型相比,TC/HDL明显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阴阳两虚型及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较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型有更高的发生动脉硬化的危险性和更多心血管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与高血压病心脏损害的中医辨证相关性。方法:将100例高血压并心脏损害患者辨证分为肝火亢盛型30例、阴虚阳亢型20例、痰湿壅盛型20例、阴阳两虚型30例,采用超声心动图对患者左心长轴切面、左心短轴切面乳头肌、左心短轴切面二尖瓣水平、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肺动脉长轴水平、心尖四腔室和五腔切面进行测定。结果:肝火亢盛型升主动脉扩张,左房、左室扩大程度较阴阳两虚型小,而阴阳两虚型升主动脉扩张,左房、左室扩大程度较显著(P<0.05);左室后壁及室间隔增厚情况4个证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阳两虚型左室收缩功能各项指标均低于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痰湿壅盛型,而阴虚阳亢型左室收缩各项指标均高于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痰湿壅盛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结构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作为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病动态血压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群丽  刘福明 《吉林中医药》2010,30(10):859-86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异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将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临床问卷调查,填写高血压患者登记表格及中医症候分级量化表后进行辨证分型,分为无症状者、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痰湿壅盛型、阴阳两虚型、证型不明确者,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动态血压的监测。结果:痰湿壅盛证组白天与夜间平均收缩压的差值明显高于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阴阳两虚证组(P0.05),阴阳两虚证组白天与夜间平均舒张压的差值明显低于肝火亢盛证、痰湿壅盛证、阴虚阳亢证组(P0.05)。结论:24 h动态血压监测值可作为原发性高血压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的规律及其与血浆血栓素B2(TXB2)的相关性,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 将252例高血压病患者根据辨证分为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气虚痰浊型4型,检测各证型TXB2的含量,分析证型分布及与TXB2的关系.结果 高血压病出现率最高的是气虚痰浊型,其余依次为阴虚阳亢型、肝火亢盛型、阴阳两虚型.各证型TXB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布规律为阴虚阳亢型>气虚痰浊型>肝火亢盛型>阴阳两虚型,其与血压的高低不成比例.肝火亢盛型、阴阳两虚型收缩压高于阴虚阳亢型、气虚痰浊型(P<0.05),肝火亢盛型舒张压高于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和气虚痰浊型.结论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以气虚痰浊型为多见,阴虚阳亢型与气虚痰浊型TXB2含量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与微量白蛋白尿的相关性及具有益气化痰作用复方芪麻胶囊对气虚痰浊证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2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MAU检测及中医证型研究。对患者的年龄、血压及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中医分型结果显示气虚痰浊所占比例最高,阴阳两虚型与无症状型比例较低,各证型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气虚痰浊阴虚阳亢肝火亢盛阴阳两虚无症状。各证型在平均年龄方面存在差异,由大到小排序为气虚痰浊阴阳两虚阴虚阳亢无症状肝火亢盛。各证型MAU阳性率由大到小排列为:气虚痰浊阴虚阳亢阴阳两虚肝火亢盛。气虚痰浊型MAU阳性率与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气虚痰浊型的高血压患者服用复方芪麻胶囊4周以上者MAU阳性率较低。结论:高血压伴尿微量白蛋白异常患者气虚痰浊证多见,运用益气化痰法可能会降低MAU阳性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将160例H型高血压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痰浊中阻4型,检测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Hcy水平。结果患者中医各证型血浆Hcy水平痰浊中阻型〉阴阳两虚型〉阴虚阳亢型〉肝火亢盛型。结论H型高血压与中医各证型均有相关,其中与痰浊中阻型关系密切,对于指导中医治疗H型高血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将480例H型高血压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痰湿壅盛4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荧光检测仪测定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Hcy水平。结果:患者中医各证型血浆Hcy水平阴虚阳亢型>肝火亢盛型>痰湿壅盛型>阴阳两虚。结论:H型高血压与中医各证型均有相关,其中与阴虚阳亢型关系密切,对于指导中医治疗H型高血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将170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阴虚阳亢型(63例)、肝火亢盛型(21例)、痰浊壅盛型(75例)和阴阳两虚型(11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甲状腺激素T3、T4、TSH、FT3、FT4水平。结果EH组T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阴阳两虚组T3水平显著低于其他3个证型组;肝火亢盛组FT3值和痰浊壅盛组TSH值在性别间具有显著性差异;阴虚阳亢组60岁以上患者的T3、T4、TSH和FT3水平明显降低。结论EH患者T3浓度值明显降低,与EH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EH辨证分型具有指导意义;甲状腺激素对于不同性别的同一证型EH患者可能存在不同的身体功能调节机制;甲状腺激素在不同中医证型的EH中随年龄呈现不同的发展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将170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阴虚阳亢型(63例)、肝火亢盛型(21例)、痰浊壅盛型(75例)和阴阳两虚型(11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甲状腺激素T3、T4、TSH、FT3、FT4水平。结果EH组T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阴阳两虚组T3水平显著低于其他3个证型组;肝火亢盛组FT3值和痰浊壅盛组TSH值在性别间具有显著性差异;阴虚阳亢组60岁以上患者的T3、T4、TSH和FT3水平明显降低。结论EH患者T3浓度值明显降低,与EH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EH辨证分型具有指导意义;甲状腺激素对于不同性别的同一证型EH患者可能存在不同的身体功能调节机制;甲状腺激素在不同中医证型的EH中随年龄呈现不同的发展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联合泽泻汤加味方对高血压病患者降压效果,明确此种治疗方式更适合何种高血压病。方法: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40例随机分为2组,一组给予辨证论治方,另一组给予辨证论治方联合泽泻汤加味方,口服治疗,疗程28d,观测不同阶段偶测血压。结果:2组偶测血压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期比较SBP第14、21、28d均有差异(P<0.05或P<0.01),DBP同期比较第21、28d均有差异(P<0.05或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同病史组间第28d同期比较,病史≤5年组、5年<病史≤10年组间SBP、DBP均无差异(P>0.05),10年<病史≤15年组、病史>15年组间SBP、DBP均有差异(P<0.05或P<0.01),其差异随病史延长而日渐显著;治疗组与对照组相同证型组间第28d同期比较:肝火亢盛证SBP、DBP均无差异(P>0.05),阴虚阳亢证SBP无差异(P>0.05)、DBP有差异(P<0.05),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SBP、DBP均有差异(P<0.05或P<0.01)。结论:辨证论治联合泽泻汤加味方较单纯辨证论治具有更好的降压效果,尤其适用于病史较长、中医证型属于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的高血压病患者。  相似文献   

14.
曾洁  浦莉俊  郑敏 《辽宁中医杂志》2013,(12):2412-2415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分型与C肽、尿微量蛋白、β2微球蛋白等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本证(阴虚燥热证、气阴两虚证、脾肾气虚证、阴阳两虚证)、标证(湿证、瘀证、痰瘀互结证)辨证分型,同时检测血糖、C肽、尿微量蛋白,β2微球蛋白等实验室检测指标,分析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59例,以阴虚燥热证(62.7%)及气阴两虚证(30.5%)为主,多兼有湿证(78.0%),中期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以脾肾气虚证(72.0%)为主,多兼有瘀证(62.0%),晚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1例,以阴阳两虚证(81.8%)为主,多为痰瘀互结证(72.7%)。本证中脾肾气虚证及阴阳两虚证的尿微量蛋白、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高于其他证型,而C肽水平低于其他证,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证中痰瘀证、瘀血证的尿微量蛋白、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高于湿证组,C肽水平低于湿证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医证型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无关(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型本证的演变规律为阴虚燥热证-气阴两虚证-脾肾气虚证-阴阳两虚证,标证为湿证-瘀证-痰瘀证。C肽、尿微量蛋白、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可反映中医证型的动态变化,与中医主证标证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四季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hypertension,EH)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为中医因时制宜理论提供佐证。方法:调查人员采用问卷形式,根据《症状体征分级量化表》及兼证中的症状,详细检查、询问并记录,根据患者入组的时间,将其分入春夏秋冬四组,进行证型的比较研究。采用卡方检验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不同季节的EH患者,其证型的构成比具有一定统计学差别(P〈0.05)。②证型分布:春季痰湿壅盛证型的患者最多(P〈0.05),夏季阴虚阳亢证型的患者最多(P〈0.05)。③春季夹痰患者多于冬季(P〈0.05)。四季夹瘀患者出现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①不同季节高血压证型分布有所不同。②高血压患者痰湿兼证在不同的季节所占的比例不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2型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患者中医证候及症状的分布规律及差异。方法:收集215例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患者的中医证候学资料,进行辨证,并对不同分期证候及症状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在2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中,本虚证以气虚、阳虚、阴虚为主,Ⅳ期患者以气虚、阳虚为主,标实证中均以血瘀证分布最广。2在相关证候研究中,随疾病由Ⅲ向Ⅳ期进展,阳虚证、血瘀证、血虚证有增多的趋势,而阴虚证、痰湿证有减少的趋势,其中只有阳虚证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54,P=0.01)。3在相关症状研究中,Ⅲ、Ⅳ期患者在阳虚、血瘀、痰湿类症状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患者以气虚证、血瘀证最为多见,证候演变基本符合"阴虚-气虚-阳虚"的趋势。本研究旨在探讨糖尿病肾病Ⅲ、Ⅳ期证候及症状的特征,为其辨证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EH)阴虚证、阳虚证、阴阳两虚证患者基于动态血压监测的子时、卯时、午时、酉时4个时辰血压水平规律,以指导临床补益药的服用方法。方法 对99例老年EH患者行动态血压测定和中医辨证。99例EH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3组,即阴虚组、阳虚组、阴阳两虚组,观察各组基于动态血压监测的子时、卯时、午时、酉时的血压水平。结果 阴虚组、阳虚组、阴阳两虚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在子时处于最低水平,在酉时处于最高水平(阴阳两虚组SBP在卯时最高);阴虚组、阳虚组、阴阳两虚组在酉时的SBP与子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DBP与酉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组间各时展的HR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血压病虚证的中药治疗应以补益心肾为主。服药时间,补阴应在午时服药,以滋补心阴为主;补阳应在酉时服药,以补益肾阳为主;当补肾时,无论补肾阳还是益肾阴,应选择在酉时服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危人群对冠心病(CHD)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前后中医证型演变规律的影响。方法:对两家三甲医院131例术前诊断为冠心病的高危人群且符合其它各项标准的病例,根据性别按术前、术后24小时、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完成中医病史的采集及证型的辨别,最后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结果:气滞证在术前至术后1月的分布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血瘀证在术前、术后24小时、术后1周、术后3月的分布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寒凝证、气虚证在各阶段的分布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阴虚证在术后24小时、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6月的分布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阳虚证的分布在术后1月至术后6月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结论:高危人群主要影响CHD药物洗脱支架择期植入前后的本虚证,对其气滞、血瘀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补肾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2年1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门诊及住院69例病人。将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其中肾阳虚组(23例)、肾阴虚组(19例)、肾阴阳两虚组(27例),然后进行奇偶数字随机抽取,分为中医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其中中医治疗组36例中肾阳虚组(12例)、肾阴虚组(10例)、肾阴阳两虚组(14例);西医组33例中肾阳虚组(11例)、肾阴虚组(9例)、肾阴阳两虚组(13例)。以3个月为1个疗程,通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患者中医证候、外周血象及骨髓象变化。结果:①中医组治疗慢性再障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与西医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中医组治疗前后相比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网织红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肾阳虚型中医组与西医组治疗后相比,外周血细胞增长优于西医组,两者有差异(P<0.05)。③中医组治疗慢性再障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较西医组轻。结论:补肾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障提供较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